书城管理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5988500000003

第3章 怎样才能做到只理不管呢(1)

人性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只理不管,管与理是两个不同的含义,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中国人讲脸面,面子是情,要脸面得合情合理。事情要做,要做得圆通,圆通不是圆滑,圆通皆大欢喜,圆滑使人厌恶。

推、拖、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动机和结果是区别圆通与圆滑的试金石。

我们强调的是内方外圆,要调整的是外圆要圆一点儿,要修圆它。

提到中国式管理,实际上我们都是在讲人,这是中国式管理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人性管理。

理的意思是看得起,有面子

什么叫做只理不管

管理,它有两个宇,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两个层次不一样。比较起来,会管的人经验不够,方法不足;会理的人比较老到,比较有内涵。因为管被包括在理里面,但却没有办法涵盖理。

所以,管理者要理,但不要管,是有道理的。管理者可以管事,不可以管人。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是天大、地大,人也大,怎么能管呢?你管他,他嘴巴上说“好”、“是”,但他心里就是不服。而你管他,表示你比他大,他要听你的,那样一来,对方就很没面子。

所以,得人心者昌。管理者不要让他人心里面不愉快,一个人心里面不愉快,就会觉得没有面子。

在中国,面子和脸不一样,脸是脸、面子是面子。西方人面子就是脸、脸就是面子,两个都是face,区分不开。一个中国人不要脸,那就糟糕了;不要面子,就更糟糕。在中国人看来,要面子要到不要脸的地步,这样是对的,这是要面子要到了极致。

不要脸就是不讲理,不讲理就是不要脸,同面子一点没有关系。“不要让我没有面子”,这个跟要不要脸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如果说某人“死不要脸”,就很糟糕了。一个人一定要讲理,不讲理就是不要脸,不要脸的人,我们用另外的方法对付他。

面子是情,脸是理

中国人爱面子,从好的方面解释,是重视荣誉的表现,没什么不好。因为管理上的若干措施之所以能够收到相当的效果,关键在于使人有荣誉感。

爱面子,从坏的方面解释,则是爱慕虚荣,严重时,往往导致“爱面子爱到不要脸的地步”,那就本末倒置了。换句话说,爱面子爱到不丢脸的程度,不丢脸就合理;爱面子爱到合理的界限,才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面对的是要面子的人,你值得我给你面子,我就会给你面子。我们做事情没有目的的情况很少,我给你面子我是有目的的:你好好给我干,这样我理你才有意思;我给你面子,你不好好干,我就翻脸了。

有些人经常翻脸,前一分钟还笑眯眯的,两分钟后,他翻脸了,比谁都凶。也就是说,我给你面子,你不好好干,我再给你面子,你还不好好干,我就翻险了。

大师名言

管理,有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两个层次不一样。比较起来,会管的人经验不够,方法不足;会理的人比较老到,比较有内涵。

又要理他,又要不管他

掌握好管理的尺度

有人问我,管理者该如何去掌握管理的尺度?怎么能做到又要理他,又要不管他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人要翻脸,但不能翻脸太快。如果一个人翻脸像翻书一样,那所有的人都不理他了。人都会翻脸,但还是要点,点几次都不行了,再翻脸。点过对方,你翻脸的时候,他不会怨你,你就成功了。

我问一个年轻人:“你刚才挨老板骂了?”

年轻人:“是。”

我问他:“他骂你什么了?”

年轻人:“我不知道。”

我觉得很奇怪:“他骂你那么久,你都不知道他骂你什么?”

年轻人很无奈:“我就看到他的嘴巴一直叨叨叨,我什么都没听,管他呢。”

骂人是最没有用的,骂人是伤害自己的事情,对别人一点好处都没有。一个会翻脸的人不大会骂人,他只要脸色显示不好就足够了。所以,会带人的人,基本上是用脸色来暗示对方的,他不会用言语去骂对方。

中国人的眼睛一般是往上看的,日本人的眼睛是往下看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日本人把一个人从进公司一直照顾到死。中国人一般不会,中国人会说:“你给我好好干,我照顾你;你不好好干,什么都甭想。”我们一直认为两手策略不好,但是有些中国人会采用两手策略:我支持你,你好好干;你不好好干,我撒手不管,你掉下去了,这你不能怪我。我没有理由一定要支持你,我干吗一定要支持你?我看得起你,你就要给我好好干,你越好好干,我越看得起你;你不给我好好干,我就给你脸色看;你再不好好干,我撒手不管。你摔掉了,自己负责。

好好干→看得起你,支持你。

不好好干→点你,给你脸色看。

再不好好干→撒手不管,摔死你。

这样做合情合理。因为每个人既不可以完全依赖公司,也不可以完全依赖老板,又没有办法独立。

了解人性,合情合理

今天的西方管理学说完全不适合于中国,它是针对西方脑筋很一般的人的,而中国人的脑筋是很会拐弯的。

西方人看到“此路不通”的告示,他回头就走。我们有些人看到“此路不通”的告示,脑筋马上拐弯:那是昨天,而不是今天,今天已经通了。

为什么有时在中国宣布注意事项没有人听?贴布告没有人看?讲什么都没有用?因为很多人的脑筋会拐弯,就是不相信,而西方人会相信。多数中国人是站在不相信、不相信的立场上来相信的;西方人是站在相信、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的。二者思路的结构是相反的。

所以,我常常觉得,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管理道路,否则的话是要吃亏的,而且还没有人同情——多数中国人是不同情那些吃亏的人的。与西方人讲道理,只要你讲得出来,他听进去了,道理就成立了;中国人就比较复杂,我们非常讲道理,但是你不能跟有些人讲道理,因为他绝对不会接受你的道理。为什么?因为你讲得越有道理,他越没有面子,他越是不能接受。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几乎难以改变的规律:使一个中国人没有面子,吃亏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

如果中国人讲道理,又能够用道理来沟通,那就太简单了。但是这是行不通的。我们的理要拐弯,对方才听得进去的,否则他就听不进去。为什么说北方人比较吃亏?就是因为他有什么就直接讲出来。北方人讲话比较直,不会拐弯,所以北方人就吃亏。在这个问题上,道理是一样的。

很多中国人都很喜欢说:“照直说,不要这样拐来拐去。”但当你真的这样说了,他就跳起来了,他会指责你:“你怎么可以这样讲?你应该讲,但你不应该这样讲。”实际上我们是受不了这样直截了当的,但是我们又“很喜欢”听直言,这是中国人很矛盾的性格。

所以,我劝大家要真正地自我了解一下,你就会过很愉快的日子。

大师名言

多数中国人是站在不相信、不相信的立场上来相信的;西方人是站在相信、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

事情既要做,又要做得圆通

老板跟员工说了一件事,员工可能不相信,但是他表面上会说“相信”;或者说老板给员工讲道理,员工认为没理,但是表面上却说“有理”。怎么样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呢?老板应该怎么做呢?

我的经验是:不要说话,统统让对方说。中国人非常讲道理。

你问任何一个中国人“你讲不讲道理”,他都很生气地回答你:“我怎么不讲道理?我哪里不讲道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承认自己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不要脸。

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不讲道理的,但是你跟有些人讲道理非常之困难,因为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不是不想听,而是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要让他们自己讲。只要他们一章,自己就沉默了。

有个老板问我:“我们公司要不要打卡?”我不会那么笨地告诉他“要”或者“不要”。因为如果我讲“要”,他一定要讲很多相反的理由;我讲“不要”,他也会讲很多相反的理由。所以我说:“你看呢?”然后我会提醒他:“你觉得打卡有效,我们就打卡;你觉得没有效,我们就不打了。”虽然我讲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完全跟没有讲一样。

他听懂了:“我知道了。”我问他:“你知道什么?”他说:“我要看看他们接受不接受这一套啊。”本来是他要我讲的话,他自己统统讲出来了。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他自己想到的,干吗还请你当顾问呢?

这就叫做启发,不是教导,中国人是信赖启发式的。中国人一个比一个聪明,满脑子都是智慧。只是有一点,他在那里犹豫不定的时候,你不能替他做决定,不然他就不服。“你们这些搞顾问的,就是空口说白话”,他马上会这样想。我都很尊重他们:“你看呢?”“你觉得呢?”他就会对我说“很高明”。

大师名言

中国人是信赖启发式的。

圆通不等于圆滑

我充分理老板们,我从来没有管过他们,他们就很服我。我一管他们,他们就会有种感觉:哎,我不如你啊?我不如你,我就要把你“干掉”了。那样的话,我就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