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中没有你——转移注意法。
家中有粮心不慌——充足准备法。
优劣就在一念间——劣势利用法。
听众之中找朋友——群体回归法。
战胜困难靠自己——自我暗示法。
最是面子输得起——厚黑无敌法。
说起竞聘演讲,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个让人十分泄气,但又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演讲紧张。
我接触过很多人,他们有的是管理骨干,有的是业务精英,有的是营销高手,有的是技术能手……但很不幸的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竞聘失利,不仅事业上大受挫折,心灵上也备受煎熬。
为什么在工作上顶呱呱的人,却过不了竞聘演讲这一关呢?绪论中讲到,竞聘演讲固然是竞聘者自身优势和工作能力的拼争,但更是他们心理素质的巅峰对决。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好多人之所以在竞聘中失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关,一上台就紧张。因为紧张,他们缩手缩脚,缺乏自信;因为紧张,他们脸红心跳,声音干涩;因为紧张,他们发抖冒汗,呼吸急促;因为紧张,他们大脑缺氧,思考迟钝……一个战战兢兢、磕磕巴巴、支支吾吾、说了上句想不起下句的竞聘者,评委和领导们能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吗?所以,要想竞聘成功,进而在事业上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演讲者要做的第一件也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克服演讲时的紧张恐惧心理,打造强大自信的心理状态。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你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别人才能对你有信心!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又怎么能相信你呢?
那怎样才能使我们拥有强大自信的心态呢?在这一章中,我将给大家介绍克服竞聘演讲紧张的六种实用的方法。
我的眼中没有你——转移注意法
竞聘演讲是职场人士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正因为它重要,所以大多数人对竞聘的结果患得患失,结果反而影响了竞聘演讲。
1.关心则乱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越是过分地关注结果,越对事情的成败得失耿耿于怀,往往越会“砸锅”,正所谓关心则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
(1)第一个例子——“强迫性遗忘”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份重要的文件,因为它特别重要,所以我们保管起来就特别小心翼翼。我们会告诉自己,一定得放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千万别弄丢了或者找不到了。可是,当我们放好了以后,过一段时间再用那份文件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放哪里了,我们会说:“我当时还想着一定要放好了呢,怎么却记不起放在哪里了呢?”
这就叫“强迫性遗忘”。因为我们的大脑接受的“放好了别丢了”的信号刺激太强烈了,具体放在哪里的信号刺激反而弱化了。因此,我们记住了不该记住的,忘记了不该忘记的。
(2)第二个例子——“强迫性破坏”
爱迪生发明灯泡时,有这么一个小插曲:爱迪生和他的助手经过连续奋战,终于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只灯泡。爱迪生把灯泡交给一名助手,让他把灯泡拧上试试。这个助手做事很投入,他颤颤巍巍、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只灯泡,边走边说:“这只灯泡太珍贵了,多少心血在里面啊,千万别摔碎了,千万别摔碎了,千万别摔碎了……”这时就听见“啪”的一声,那只灯泡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们能说这个助手粗心大意、办事不小心吗?不能,如果这么说他比窦娥还冤呢。正因为他太关注这个事,太想做好了,才产生了强制性的破坏,最后反而没有做好。
(3)第三个例子——“强迫性注意”
这是发生在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身上的故事。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的可不只杨利伟一个人,而驾驶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的却只能有一个人。对比起来,竞争的残酷性比竞聘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就在确定最后人选的关键时刻,一位名叫刘芳的心理训练师给杨利伟做了一个小试验。她对杨利伟说:“你看着我的眼睛,五分钟内不能咽唾沫。”杨利伟照做了,可是没有成功。他对刘芳说:“刘老师,你没提到唾沫之前,我还没感觉有唾沫,现在反倒有唾沫要咽了。”刘芳笑了笑,因势利导,委婉地提醒杨利伟,越是过分担心后果,就越会事与愿违。这就是“强迫性注意”。
通过以上三个事例,大家应该更加明确了。越想做好往往越做不好,越想要什么往往越得不到什么,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我强调这些,目的只有一个——了解规律,顺势而为。怎么顺势而为呢?不关注结果,转移注意力就行了。
2甩掉“包袱”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成年人之所以纠结郁闷,是因为我们和小孩子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做不好是因为不懂规则、不懂道理,而成年人做不好往往是因为在道理和行为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道理大家都认可,但真正能把道理不折不扣地转化为行动的,却是少数人。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话:“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你说怎么办吧?”我只能很无奈地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神仙也帮不了你。大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一句话:“是懦夫使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同样,成就你自己、改变你自己命运的,也只能是你自己!只有我们认同了这个观点,发自内心地要去改变,我们才能谈到如何做的问题。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帮助转移注意力的两个小方法。
(1)第一个方法——填充法
一个人有大把大把闲暇时间的时候,是最容易胡思乱想的。你一旦闲下来,思想就会“开小差”,就会不自觉地想:“我一定要讲好啊,一定不能出差错啊!”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竞聘演讲之前不要给自己留太多的“空白时间”,不给思想留开小差的机会。
前面提到的杨利伟的例子,心理训练师刘芳就告诉他,一定要把“谁第一个上”这类问题抛开,而把心理能量集中到该掌握的航天知识和技能上。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竞聘的准备上——多学习、多搜集材料、写好稿子、背好稿子、反复练习,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事的时候,对结果的关注就会相对淡化。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你心里更有底。做个类比:假设你是一个“月光族”,碰巧这个月底,你女朋友要去吃大餐,你不能不答应啊。你兜里揣着有数的几张钞票,坐在优雅的餐厅里吃牛排,是不是总想着:我这钱够不够结账啊?相反,如果拿着一张存款一百万元的银行卡,你又会是什么心理?你会很潇洒,心想:吃顿牛排算什么?没准一高兴还送她个钻戒呢。这说明心里越有底,你就越坦然,就越不紧张!那么,当我们把自己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做准备的时候,准备就会越充分,我们的底气也就越足,当然也就越不紧张。所以,有效填充你的闲暇时间有助于演讲的成功。
(2)第二个方法——宣泄法
很多人表面看上去很强大,其实内心深处都有脆弱的一面。作为局外人,我们劝别人“别过多地关注结果”可能很容易,但对于参与竞聘的局内人来说,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无旁骛地去准备演讲,有的时候确实比较困难。因为说到底,竞聘是关系到职位、收入、前程的大事,换了谁都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掂量来掂量去。但是,这份纠结的情绪如果堵在胸口会让我们很郁闷,我们不能在心里“养”着它,要把它宣泄出去,为自己减压。我们可以去做做运动,一身大汗之后心里就能稍微轻松一下;还可以去找朋友倾诉,虽然倾诉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倾诉之后,我们的心里就会相对宁静一些。就像哲学家所说的,一个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会减半。当然,你也可以去K歌,去上网打游戏,等等。总之,要建立一个情绪的疏导渠道,而不是一味地去堵塞它,因为堵塞它的结果势必是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以致后果我们自己都无法控制。
因此,不论是用演讲准备来填补时间和思想上的空白,还是为情绪找一个宣泄的渠道,说到底就是给自己“甩包袱”,只有甩掉了包袱,让自己的思想更简单一些,心灵更轻松一些,将竞聘这件比较闹心的事化繁为简了,我们才能更加具有战斗力。
要点
运用转移注意法打造自信:
1.填充法。
2.宣泄法。
家中有粮心不慌——充足准备法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我们做得特别娴熟、特别好,我们就不害怕有人看,相反我们会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越是有人看,我们的劲头越足,做得越好。举个例子,我在刚接触电脑的时候,打字相当慢,每个键在哪里都找不准。如果身后站一个人看我打字,那我更是浑身冒汗、手忙脚乱了。现在呢?经过这么多年写文章打字,盲打都没问题了,所以无论有多少人站在我身后看我打字,我一点都不紧张。而且在别人看的时候,我心头还窃喜,看我打得多快!有一种被欣赏的愉悦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这绝对不是像打字一样闭着眼睛就能做好的事,实际上从骨子里我们是不希望别人看的,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让人看,那来自台下的目光盯在我们身上就真的是如芒在背了,我们怎能不紧张啊?这是其一。
另外,在绪论中提到,竞聘演讲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我们事先不能预知的突发情况。比如,麦克风突然坏了,你的稿子和别人的稿子在内容上有重合了,听众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你的演讲不感兴趣,等等。这些不确定的情况,就仿佛悬在演讲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演讲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大家看看自己的处境吧,一方面是我们对演讲准备得不太熟练、不太完美,我们不太希望有人看但又必须承受来自听众的“注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时刻提心吊胆,担心发生意外情况。这不是紧张之上又加了一份紧张吗?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只有经受住了这种双重的精神折磨,才能百炼成钢。换句话说,这份痛苦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是绕不过去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承受这样一番心灵的锤炼呢?有,那就是充足准备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对我们的教导。在军队中也流行着一句类似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竞聘演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时你比其他人多用心准备了,登台演讲的时候,获得胜算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那么,我们究竟要准备什么呢?我总结出“四备”。
1.第一备——备语境
这里所说的备语境,实际上是对我们所要竞聘职位的一个深入了解和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参加过竞聘的朋友都非常清楚,每个单位在组织竞聘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会印发“竞聘通知”或类似的相关文件。在“竞聘通知”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对竞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和任职要求。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对“竞聘通知”以及类似的相关文件看得非常马虎,走马观花看一遍就完了。这种做法我认为是不严谨的。你要想在竞聘中取得好结果,就必须认真研究“竞聘通知”中对于自己竞聘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要求,在接下来准备竞聘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是在谈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工作思路、施政纲领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往岗位要求上靠。如果你对岗位要求认识得不全面或者有偏差,那么你认为重要的信息,评委和领导可能并不感兴趣,而他们真正想听的内容,你又有可能在竞聘演讲中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听说双方的预期就不一致了。
所以,准备竞聘演讲的第一步不是写稿,而是认真地读文件、分析文件。这也是备语境在竞聘演讲中的实际体现。
2.第二备——备稿件
这个很容易理解,相信大家都不会有异议,因为我们还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在不准备稿子的情况下自信登台、张嘴就来、侃侃而谈。在看清楚并理解透所要竞聘岗位的要求以后,我们就要着手准备竞聘演讲稿了,应该说,这是准备工作中分量最重的一个环节。在绪论中提到,竞聘演讲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公众演讲,它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讲的内容就是那么几部分,每个人的差别都不是很大,这就给我们准备稿件,特别是准备一篇出色的稿件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如何在固定的模式中彰显个性,如何在大众的话题中追求与众不同,将在第二章详细讲解。
3.第三备——背稿件
背稿件,就是把准备好的讲稿背诵下来。有朋友问我,演讲稿一定要背下来吗?依我看,从追求最佳演讲效果的角度看,背稿子这个事情是没有商量的。因为你站在台上埋头读稿子和脱稿演讲,给听众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你只有把稿子记在心里,彻底摆脱那几页纸的束缚,才能把你的眼神、表情、动作,直至把你整个人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谈得上和听众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竞聘演讲中听众更佩服的是那些脱稿演讲的人,他们获得欣赏和支持的几率要远远高于读稿子的人。
当然,记忆一篇上千字的稿件,难度还是不小的。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地把稿子背诵下来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三三三法则”,供大家参考。
(1)第一个“三”
先把演讲稿默读三遍。在默读的过程中找语感,即找自己对整篇稿子的融入感,要把自己的情感情绪都融入稿子里。
(2)第二个“三”
试背、朗读、背诵各一遍。在试背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种情况是,你可能会“篡改”原稿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把“然后”说成“接下来”,把“激动”说成“高兴”,把“感慨颇多”说成“有很多感慨”等。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与原稿不符的词语,只要表达意思没变,就不要强迫自己去改,因为你说出的这些词语就是最符合你的表达习惯,也是你最容易记住的词语。演讲和写文章不一样,有些人的演讲听起来像背书,因为他们太拘泥于原稿中的表述了。我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可能会习惯成自然地写一些书面化的东西,但是在讲的时候,只有转化成口语化的东西讲出来,才能让听众听起来自然,不做作。
第二种情况是,你可能背不完全,遗忘很多内容。遗忘是正常的,在默读三遍以后,你记住的就是和你内心最有默契的内容,对于那些没记住的内容,我们要转入分段朗读记忆,即一段一段的强化记忆。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出声朗读,每个段落朗读一遍,背诵一遍。根据我的经验,做完第二个“三”以后,绝大多数朋友应该能记住演讲稿中80%左右的内容了。
(3)第三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