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反差管理:陈育新的管理天机
59890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陈育新

到2012年年底,希望集团即将走过三十个春秋。三十年的创业历程,正赶上我国最好的发展时期。虽然其中也有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但却充满了追求与探索的快乐。

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真实的;二是零碎的,甚至还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我们的追求与探索,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伟大事业,作为滔滔洪流中的一朵浪花,我们自然也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样板,我们唯有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企业家的本分和天职。在所有有形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与之相匹配的无形财富。回首三十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反差管理成为我的管理之道。

“动别人于未动、启别人于未启、弃别人之所求”的反差管理思想,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明确,它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被证明、被检验的。

1982年,当大学生纷纷留在城市寻求发展时,我和我的三位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好,选择了辞去公职,回到农村去发展自己喜爱的事业,这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小的“反差效应”——不用做广告,我们的知名度便提高了。

创业之初,社会上积压厂家款项的现象司空见惯,但我们却公开承诺,二十四小时之内兑付原料商的货款,如因故拖延,每天自罚货款的千分之一作为赔偿。

1987年,当鹌鹑养殖进入狂热阶段时,育新良种场没有乘机大赚其钱,而是毅然决然地宰杀了自家的十多万只种鹌鹑,以扼制这一狂潮,并因此“损失”了上百万元。

从1992年起,希望集团开始向外扩张,管理人才因此成为宝贵资源,有人主张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引进人才,但希望集团却起用了大量“外行”,不少驾驶员、搬运工、泥瓦匠出身的员工走上了经理岗位。

2006年,当大家都认为农业、农村、农民是落后的代名词时,我们却专门兴建了挖掘农业之美、自然之美的都市农业主题公园——花舞人间。

希望集团能持续三十年健康发展,说明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遵从了企业发展的规律。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认识、尊重、利用规律的基础之上。1982年,我国农业生产还缺乏科学技术,我刚刚大学毕业,学的又是农学,尤其是我了解农民,热爱农业,我认为,只有到农村去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天地,才会有更高的社会关注度。这个决定正是希望事业的起点,而这个起点的思想背景正是“反差思维”。

万事万物皆处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与转化之中,“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总是在同时进行,并且相向而行。在事物发展的拐点处,你提前转向,在普通人眼里,你的所作所为好像是“反”的,而你其实恰恰顺应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反差管理,透过反差现象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便可以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放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反差管理的思想暗合了中国古老而传统的大智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并参与其中的这个宇宙实际上是动态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我们所能看见的一切事物,都在朝否定自己,即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能够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在其变化的拐点处及时转向,从而以新的姿态适应新的环境,往往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举措,也是企业能够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事物总是呈“之”字形发展,是谓“折”。所谓哲学,只不过是将“折”形发展的道理用“口”讲出来罢了。在“折点”上及时转向,正是人们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也正是人类的智慧之处。

反差管理既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既是思想,更是工具,它不但对做企业有用,对做其他事也一样有帮助。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原中国人民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现任辽宁大学校长的黄泰岩先生,他长期研究民营企业,对华西希望集团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并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了序;我也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马兴欢和李淼淼,她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诚实的人不精明,很难成就大业,会有(老实人总是吃亏)的感觉。精明可以使诚实的信念更加坚定,诚实的实践又会使人更加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