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易经的决策智慧
5989400000056

第56章 下经:34卦(19)

未当也:对这句辞文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等待做妾,这是下贱女人的行为。其居心不纯,有做妾之后夺嫡位,伤正妻之嫌,这是一种恶劣危险的行为,是令人憎厌而不可取的,是不恰当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古代一夫多妻不反常,有的人是因嫡(正妻)患不孕症,为了续妾生子。有的是因女子家境贫困,没有行“纳征”(向男家回赠答礼)的能力。有的也可能因正妻有病卧床,必须续妾以助家务。也不否认富裕的人家为了展示威风、家势而连纳数妾。反正是两厢情愿,自由结合,这无所不当。孔圣人即有妾室,他怎么会说“须为娣”是不当呢?

因此,《象传》说的“未当也”,指的是未当其时。如果时节适当、时机得当,又等来了家庭合意、丈夫称心的时日再嫁,这是对人生慎重又负责任的表现,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不轻率、不躁动、不为嫁而嫁,在社会认可的原则下,这是可敬可赞的行为,值得祝贺。

长期以来,经过再三地、反复地思考,我认定了这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更何况《象传》是借辞的象征意义广拟事理启示做人之道,让人审时度势自由选择人生适宜的归宿,这是完全正确的。

【义理启示】

人,为人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对自我事业的追求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对工作的性质、种类、领域,乃至对投靠的团体、部门以及人伦依靠如果选择合意、得当,甘愿续后,也会使能力成功发挥。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传》:“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解辞释义】

归妹愆(qiān)期:“愆”为动词:延误。引申为拖延。“期”为名词,指的是一周年。《论语·阳货》:“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古人钻木取火,所用木头四季不同,春取榆柳,夏取枣杏,秋取柞楢,冬取槐檀,一年轮一遍,叫改火。期即指一周年,意思是一周年轮一次。)即出嫁拖延一周年了。

为什么要拖延一周年?大家已经知道:以卦象配属而言,归妹的内卦“兑”为少女小妹,按照古人的习俗规定,妹妹出嫁必须在姐姐(长女)之后,所以便拖延到姐姐结婚后的一周年,才轮到自己谈婚论嫁。

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拖延一周年的心意(志:心意),就是为了等待让姐姐先嫁。

迟归有时:“迟”在这里读zhì,是动词:等待,等候。即等待出嫁时日的到来。《象传》的上述解释,即是对此作出的说明。

【义理启示】

做事求成,该拖延时就得拖延,要沉住气,稳住心态,以应适时,条件成熟自然可成。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遏制住躁动的意识和行为,等待时机,适时而为必有收获。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解辞释义】

帝乙归妹:“帝乙”是中国商代纣王帝辛的父亲。他统治八百诸侯,权倾朝野,其嫡妻妇戊统领后宫,母仪天下。“归妹”指的是他将自己年少的妹妹以天子之妹的身份下嫁于诸侯。

其君之袂(mèi)不如其娣之袂良:“其”为代词,相当于“这”。君:本爻辞单独对以君王之妹身份下嫁女子的特殊称谓。其兄为君王,则称她为小君。“其君”即相当于说“这小君”(这身份尊贵的下嫁妇人)。从下嫁成婚那天起即被称作“君夫人”了。“袂”指衣袖。古代人的衣袖是身份、地位、气势、气质风格的象征。尤其富贵人家或有身份的女性,更多以华贵的衣袖展示姿态借以取悦于众。

然而,这君夫人自下嫁以来,其衣袖装饰反不如娣妾的美贵。这句辞,是借以象征说明君夫人十分注意礼德,不以“袂”展的低俗取悦于众;不以身份的尊贵而妄为,可透视出其循礼守德的气度。恰似归妹卦象六五居位上卦之中,阴柔顺和,与下卦阳刚居位在中的九二交应成吉,显示出令人可望的和谐治家的好兆头。

月几望,吉:“月”指月亮。天文学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通常多指十五日)月亮最圆、最亮这一天为“望日”。自古则把望日的月亮叫作“望月”。“几”在古文里的意思是“隐约”,指事物孕育、萌动的过程,引申义为先兆、预兆、预示。预示着望月即将可见。借喻转注理解为:家庭的前途像满月一般光明,吉兆辉煌。

《象传》对本六五爻辞所做的总结即是:“‘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贵:令人崇尚;令人敬重;令人重视。意义重大,影响广泛。)

【义理启示】

不靠名位居傲,不靠外表、表面显示,而自我约束,以守德的实际行动树立为人表率的形象,这是成功做人最重要的规准。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传》:“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解辞释义】

女:当然指的是女人。《说文解字》:“女,妇人也。”但,女人和妇人又不一样,“妇”和“女”是有区别的。《说文通训定声》指出:“处子曰女。”而在《礼记·杂记上》“女子附于王母则不配”一句后面所加的“注”是:“女子,谓未嫁者也。”

女承筐无实:前已有叙。“女”指的是尚未行祭礼,还没有成婚的女子。承:捧着,引申为双手接受。即这女子双手接过来一个没有盛装任何实物的空虚的筐。

士刲(kuí)羊无血:“士”为男子的通称。“刲”:刺;杀;割。即男子杀的羊割不出血来。

这男女二人,一个捧筐,一个杀羊,都是为了给祭祀宗庙做礼品,目的在于完婚。古籍《士婚礼》中说:“妇入三月而后祭行。”祭行而后即可成婚做妇人了。可是这为祭神祖所捧上的筐却虚空无实;为祭祀而杀的羊没有血。这是羊吗?若说是,也只能说是一只死羊。可以说,用一个空筐、一只死羊做祭品,这纯属对神祖的亵渎。

无攸利:这非但没有好处,而且如此有失天伦的行为,既得不到神祖的宠护,又可反致灾祸之弊。

【义理启示】

本爻辞的内容句句具体,其实乃是借其抽象的含义启示做人者,要想成事必须以诚为先,以德为重。处理任何事情,靠欺诈行为则有害无益。  凡是为求成事而相互合作的双方,应互相敦促守持正德,对外不得以虚假之情进行欺骗。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必会剥脱。

虚假为人识破,则永难做人,永难成事!

55丰卦--雷火丰:盛极必衰,处安思危

卦辞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传》:“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象传》:“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解辞释义】

丰卦的主旨在于阐述做人、成事应当如何把握盛衰相随、极而必反的道理,提示人们时刻勿忘阴阳消长、明察事理一分为二的规律,修行自我意识,牢记合理处事的定律及求成的法则,以美化人生。

丰:盛大、茂盛、硕大、充足、美满等令人喜爱的景象。

卦象上震下离,震雷动、离火明。雷电交加,大雨丰沛,大地丰饶,植物茂盛,可谓一派丰兴光明的景象。然而,太阳会西落,黑夜要再来;大雨过激,水涝成灾;花开花落,明去暗来。总而言之,阴阳互化,物极必反,即所谓“月盈必弓,满极必溢”。这是万般事物变化的规律。丰卦的义理就是告诫人们顺应这盈虚消息的客观规律,远见察识,喜中见忧防忧,利中见弊防弊,丰富智慧,扩充才干,处安思危,力争避凶迎吉,确保所事有成。

概言之,丰卦借喻雷电交加、阴暗闪变,拟比人生的双向变化,引以警惕。你我均应细细思悟其卦辞、爻辞的训导以提高修省自我的能力。

亨:只要坚守“丰”德,把握双向理念,求成思困,处安思危,自信与戒备相结合,保持《易经》的智慧,便可在吉成的路上顺利地走下去。什么是丰德?简言之:才大、智大、德大、气量大。

明以动:如同在“离”火明光的照引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行动;自知自明地朝前走。

王假之:“王”指的不是“君王”,是形容词“大”的意思。“假”是动词:借助;凭借。《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彖传》:“王假之,尚大也。”就是说:“借助于丰德大志而明以动,更能获得超出一般、更大的丰硕成果。”(尚:超过;高处。尚大:超大。)

勿忧,宜日中:宜:适宜;适合;适当。“日”的本义是指太阳。《说文解字》:“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而太阳有起有落,落了再起,起了再落;起则明,落则暗,变化不断。而“日”又是计量时间的单位名称,做量词理解。《周髀算经下》注:“从旦至旦为一日也。”即从早晨到早晨为一日。每一日二十四小时,日时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这“日”可理解为“时势的变化”。“中”(zhòng)为动词:射中目标。《史记·周本纪》:“百发而百中之。”可转注为行为的目标;行动的方向。如此理解,这句辞的意思就是说:坚守丰德而“明以动”,即勿须忧虑,但须适应时势的变化以确定动向和行为的目标。随时势而动方能有成。仍然是对“明以动”的再强调。“识时务者为俊杰”,盲动无成。

所以《彖传》以形象而抽象的比喻方式指出: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大自然与时势的变化是无止无息的,人生也是如此。而且世界令人难以预料、难以捉摸的现象(以“鬼神”作为抽象式的代喻)太多。若不针对时势变化审慎而动,想获成功的硕果,谈何容易?

本卦辞反映出中华先祖高超又伟大的理性智慧,以本卦拟悟任何大事,无不起着“指南”作用,可成为自国家至地方,从权贵到百姓,指导人生的决策指南。

君子以折狱致刑:“狱”在此指的不是牢狱,是动词:诉讼。《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转注引申理解为处理事情的观点、行为活动及判断力。“刑”也不是指刑罚,而是形容词:典范。《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象传》写在前面的一句辞是:“雷电皆至,丰,……”说明:君子以其具有雷电一般的威势及正大光明、丰厚的胸怀,判断事理的明、暗、吉、凶,为之以“明以动”,构成了令人折服的典范。(折:信服;折服。)苏洵《六经论·乐论》:“事有不必然者,则吾之理不足以折天下之口。”

【义理启示】

物极则反,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所事行为的规律。成也丰,败也丰;得也丰,失也丰。人在得意时不可忘形,处安时必得思危。审时度势,明而动之,以诚德律己,求成者决不可忘。

爻辞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象传》:“‘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解辞释义】

遇其配主:卦象显示:初九与九四交遇匹配,九四即为配主。但二者阳阳并不相应,同性相斥,这匹配能得当吗?

虽旬无咎:“旬”指十天,十天为一旬;又指十岁,十岁为一旬。从而旬字被转注为“相同”的代词。这就是说:初九与九四均属阳性,二者并不适于匹配,怎么会说是“无咎”呢?就物性而言,“同性相斥”这种反应在物理和化学反应方面已得到证实。但,这只是在物象观察中所获的相对真理。依人伦关系而言,自古的经验结论是:“性不同则难为伍。”那么,虽然初九、九四其性皆刚旬,性格同,志向同,匹配合作也许是件好事,不会出什么问题。

往有尚:九四位在上,初九位在下,或可说初入丰之始,四处丰久长,初者、幼者、位居下者以礼尊上,则受四厚望,深情相待,共而勉之,虽性皆阳刚,未必不和。而且未来的归向可能会更好,会同创大业出成绩。往:读wàng,代表归向;读wǎng,指以后。尚:为动词,表示高出,超过。《论语·里仁》:“好仁者,无以尚之。”又表示尊崇;喜欢。《聊斋志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过旬灾也:做任何事情均不可做过了头,事极必反。配主也是一样,亲密过度,尤其上下贴心,一旦私心相印,你言我从。“旬”时有过,导致灾祸发生的情况,案例难计。

【义理启示】

自古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的配遇决不可以图利为思想基础,如果上为物欲、下为名利贪图而结交,私欲扰心,日久天长,轻则碍事,重则罹祸无穷。全世界难计有多少权贵人士随邪贪之心配遇“过旬”而难由自主地跌进了身败名裂的深秽之渊。曾国藩在晚年总结出十二条《治心经》的前几句写道:“无贪无竞,省事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这很值得做人者深省思悟参考。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象传》:“‘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解辞释义】

丰其蔀(bù),日中见斗:“斗”是北斗星的简称。“日中见斗”是说大白天见到了北斗星。“蔀”是动词:覆盖;遮蔽。大白天看见北斗星出现,昼变成夜了,要么就是发生了日全食;要么就是大片的浓重乌云把太阳全部覆盖得透不出光来了。显然这是文王借以比喻:纣王昏昧,受群奸臣蔽惑,又加倍以暴政扰乱天下,弄得天昏地暗,国家失去光明。就连他文王以诚志忠心服于国事,也难避受监之灾。

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昏昧无德的纣王过往一直怀疑嫉恨忠良(疾:嫉恨),当时的奸徒崇侯虎对周族的崛起持敌对态度,警告纣王:“姬昌积德行善,受到各路诸侯的拥戴,危害大商。”纣王遂而把文王监禁。但,文王相信,终会有一天,即使自己离世,后人也必会以诚德驱暗复明改变天下形势,使之复归吉祥。有孚发若:令人诚服地发挥治安作用。若:形容词或动词性词尾,表示“……的样子”。

《象传》以“信以发志也”表述了诚志与信心所具的重要意义。

【义理启示】

自古有言:“诚者有道,奸无长久。”做人者无论身位居于何等层次,如果心术不正,处处以阴遮阳,以暗遮明,行走邪路,无不“往得疑疾”,而终遭失败。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象传》:“‘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后肱’,终不可用也。”

【解辞释义】

丰其沛,日中见沬:“沛”指有水草的沼泽。沬:读mèi,指微暗。沼泽本来就是水草茂密丛生的泥泞地带,是由于湖泊里面的物质长期沉积,湖水越来越浅,湖底长满苔藓及芦苇等植物所形成。就是在日中白天望去,它也是微暗无光的。

这句辞的象征意义又该做何理解呢?又该如何引申联想呢?

从《导论》到《本论》,我一直在讲:易辞,只要你能对其字面含义作出逻辑性通顺合理的解释,它就向你提供了随机自由转注引申发挥的思维空间。在日本,在一次讲课仅对这一句作过字面解释之后,我让听讲各位发挥自由联想,请看他(她)们毫不费力作出的答案:

(1)人的大脑,最好别像“丰其沛”长满苔藓类泥泞的沼泽,否则令思维沉积于晦暗,就不可能作出正大光明的事情来。所以,做人者既得对心绪不净的人加强戒备,又得修省自我,做光明正大的人。

(2)人世社会,小人遍处皆是。其如“丰其沛”沉积于沼泽的污泥,令人行走无踏脚之处。由于其心灵龌龊不净,见不得阳光,随时计谋将君子拖入泥泞的陷坑。做人的责任应当是清除社会沼泽中杂乱的水草污泥,还水(社会环境)以清澈纯净的面貌。

(3)如今,世界上亚健康(由健康向疾病态过渡)的人群,占全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他们身体中的致病因素在逐渐增长,如同杂生的水草茂密聚集,将身体扰得像越来越泥泞的沼泽,什么时候都见不到其明媚的笑脸。说明健康最重要,必须自保自爱。

(4)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团体,若被小人占领,就像“丰其沛”,致使成员情绪失落,烦恼相随,心中的太阳为愁云遮盖,“沫”而不见眼中的希望之光。所以千万别让小人掌权,别让小人得势,别让小人得志,扫除污云,令阳光透射出来,为人们带来快乐、幸福、自由。

丰其沛,不可大事也:“事”一字多义:事情;职位;从事;任用。“丰其沛”(比拟于人)者,非君子;这种人遇事生风,无端借机生事,唯恐天下不乱,不能够执掌大业。“不可”意思是不能够。《尚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好比大火延烧原野,不能够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