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6001900000028

第28章 S(1)

三不知

原指对某件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局都不了解。语出《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不可鲁莽出兵,他说:“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一个正确的计划,应该对于对方,尤其是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了解个清清楚楚,然后才能出兵(去做)。现在我们对这三点都摸不准,就去攻打(郑国)不是很困难吗?

明代学者姚福在《青溪暇笔》里解释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至于“一问三不知”,是由此典延伸发展而来的,由原来的“具体所指”发展为“泛指”了。

现指事事都不知道,或者用来形容知识浅薄,不学无术的人。

三长两短

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的讳辞婉言。“三长两短”这一俗语的由来与以前人死睡棺材有关系。

棺材是用6块木板拼凑成的。棺材盖及棺底俗称“天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4片是长木板。前后两块称“彩头彩尾”,是四方型的短料。因左右两块帮和一块底是长的,前后两块是短的。棺材盖不算,这是因为尸体放进棺材后才能盖棺盖,所以只称“三长”,加上“两短”便成了“三长两短”,就是人死了进棺材的意思。

由于“三长两短”这一俗语使人们听起来不像“死亡”那么刺耳,容易让人接受,所以流传的范围很广。

《三遂平妖传》五回:“万一此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然靠着太医活命。”当一个人预测别人生命即将结束或者要冒生命危险去做某种事情之前,常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便怎样怎样……用来指意外的变故。

三寸不烂之舌

所谓“三寸舌”就是舌头。《史记索隐》注释道:“《春秋纬》云:‘舌在口中,长三寸。’”

关于“三寸舌”、“三寸之舌”,历史上有很多记载。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载: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赵公子平原君赵胜,赶到楚国求援,楚王不肯答应。平原君的随从中,有个名叫毛遂的,很会说话,他终于说服楚王,当场签订盟约,派兵援赵。赵胜很高兴,夸赞毛遂道:“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虽然身材瘦小,但他足智多谋,口才极好,帮助刘邦运筹帷幄定计决策,为反秦建汉立下大功。刘邦当皇帝后,封张良为留侯。可是张良却想出家当道士去,他说:“我家本在韩国,为了报复国仇,我宁愿牺牲万金的家产,参加了反秦的战争,而终于见到了胜利。我,凭了我的‘三寸舌’今天受到这样高的荣誉和地位,实在是足够足够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载:当年,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领人马东进攻齐,半路上又得到消息,说刘邦另派郦食其劝齐王田广降汉了。韩信意欲停止进军。这时,蒯通对他说:“你奉令进攻,并没有奉命停攻啊!再说,你领兵数万,打了一年多,才占领了赵国的50多个城,而郦食其光棍一个,居然‘掉(鼓动)三寸之舌’,而一下子取得了齐国的70余城,难道你堂堂一员大将,反倒不如一个小小书生的功劳大吗?”韩信被激,便继续东进,一鼓而攻破了齐国的国都临淄。

“三寸不烂之舌”即由“三寸舌”、“三寸之舌”扩展而来,形容能说会道,极有口才之人。

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

此语的最初说法是“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过去人们常把这句话作为褒语,认为群众的智慧可抵得上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该语的产生源于皮匠制鞋的工艺。

原来过去鞋子上常用两道突出的“梁”,用以缝缀鞋面,就像现在冬天所穿棉鞋的鞋面上所保存的那种形制,这突出在鞋面上的“梁”,是用猪革包上缝成的。而由于皮匠的手艺拙劣,连缝一道猪革的鞋梁都不能单独完成,最终还得有两人帮忙,由三个臭皮匠才凑合完成那道猪革梁。所以说“三个臭皮匠做成一个猪革梁。”(“□”字见《说文解字注》,如□火、□会,□犹合。读作隔音)。这完全是形容能力薄弱的人,要由几个人合作才能勉强完成一项最起码的事情。由此可见,原来这一俗语是一贬语而并非褒语。

由“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演化为“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有一次,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因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要看看东吴有无能人。那宝塔要求很高,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4000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虽然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人揭榜。诸葛亮心中暗笑。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生得丑陋,又目不识丁,人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三个人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费掉三天三夜的功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烧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沙里,一试果然成功。诸葛亮听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从此,“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用它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他个人的智慧也比不上集体的智慧。

现多用来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来。

三姑六婆

“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和卦姑;“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和稳婆。后来亦泛指那些走门串户,像“三姑六婆”一类的妇女。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学者陶宗仪在《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吴之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便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由于当时有些人往往借着三姑六婆的身份干坏事,通常人们便把不务正业的女人称作“三姑六婆”。

三教九流

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式人物或学说。“三教”,最早见于《翻译名义集》:“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所以,“三教”即是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九流”之说,源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即儒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阴阳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这即本义上讲的“九流”。从广义上讲,“九流”则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

“三教”和“九流”之称,在汉朝时并无贬义。后来到了唐代,唐人撰《春秋谷梁传·序》,才把“九流”与“异端”并列,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三教九流”便渐渐含有贬义了。后用来泛指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亦泛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和各种行业、技艺。

三句话不离本行

指人们言谈话语的内容总离不开自身所从事的行业。关于这条俗语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村,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使船的。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打架抬杠的,都请他们去帮忙。

有一次,本村有老哥俩闹分家,由于人多嘴多心眼多,分了几天也分不清,就请这四个人去“说和”。这四个人也觉得这事棘手,便先到厨师家开了个“碰头会”。厨师说:“我看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赶车的接过话茬:“嗨,咱原先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大格就行。”使船的听着不耐烦了:“我看咱们别在家啰嗦了,不如到那儿再见风使舵,怎么顺手就怎么给他们划啦划啦得了。”

厨师的媳妇听他们说完,“噗”地一声笑了:“我说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吆喝什么。”

她的话刚说完,又引得全屋人大笑。原来,厨师媳妇是做小买卖的。

从此,“三句话不离本行”也就作为一句俗语传开了。

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谓处于困境时,别无良策,只有出走,可以摆脱。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东昏侯)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萧鸾自立为帝,即齐明帝。萧鸾把萧道成的19个儿子、23个孙子全部杀光。朝中人人自危。大司马王敬则发动政变,领兵包围了都城建康(今南京)。萧鸾十分惊恐,他的太子东昏侯萧宝卷更是惊惶失措,急忙改装,准备逃走。有人把这消息告诉了王敬则。王敬则喜不自胜地说:“檀公计策很多,拿手的就是逃跑,你们父子只有快快逃走,不然就是坐着等死了。”

王敬则提到的檀公,即南朝宋代名将檀道济,他足智多谋,曾在与北魏军队作战不利时,以“唱筹量沙”之策安然退兵。由于这次战例在当时很有名,所以王敬则就认为檀道济是个只知道运用“逃跑”战术的将军。他把萧鸾父子同檀道济相比,嘲笑他们惊惶失措的困境。但是王敬则并没有得意多久,后来萧鸾整兵反扑,将他杀掉了。

后遂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比喻处境困难,无法应付,只有一走了事。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九:“渊才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有说作“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南齐书》所讲的“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演变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顺理成章的。但“三十六”只是一个概数,并非实指。后人据此附会出的“三十六计”(参见“三十六计”条)也把最后一计定为“走为上”。故今人在引用时以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颠倒的说法,认为原意应该是:走为上,是第三十六计;进而又特别强调:这句话并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最好的计谋。这是不了解此语的源本所致。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谓世事盛衰会发生轮转变化。古代黄河疏浚不利,年深日久,自然改道。河东村落易处河西,故而产生了这句感慨世事变迁的俗语。多用以说明一个人不论多么富有都只是暂时的,如果他不知道珍惜,总有一天会失去全部财富。关于这一俗语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当年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唐皇十分感激,便给他加官晋爵,将公主许配给他儿子为媳,并建造了金碧辉煌的河东王宫。

郭子仪的儿子郭孙在蜜水里泡大,从小娇生惯养,长大挥霍无度。待到上辈去世,门庭渐渐衰落,家产耗荡殆尽,郭孙只好到处求乞。一天,他来到河西庄,偶然想起30年前的奶妈,便去寻访。这时,郭孙的乳母已去世,但家业却很兴旺。郭孙举眼望去,满院中粮囤多座,牛羊成群。种田刚归来的主人告诉郭孙说:“家母在世时,十分勤奋,率儿女发奋创业,才挣得这些家产。”郭孙不解地问道:“家财如此巨富,您为什么还要亲自劳作呢?”主人笑道:“家产再多,不能坐吃山空,勤俭持家,其乐无穷。”一席话说得郭孙羞愧满面。

主人念及旧情,挽留郭孙为其管账,哪晓得郭孙竟然一窍不通。郭孙叹息道:“三十年河东荣华富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从此这句话流传下来并成为一句俗语。

三天三夜说不完

指事情繁杂,述说不尽。这条广为应用的俗语,源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淳于髠见梁惠王一语连三日三夜无倦。”

战国时,齐国学者淳于髠,以博学著称,齐威王时被任为大夫,曾用隐语讽谏齐威王要亲理政事,振作图强,戒长夜之饮。又与齐相邹忌议论政事,支持邹忌改革内政。公元前333年楚攻齐时,他赴赵国求援,赵王给以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军因而主动撤退。当时魏国国君魏莹(即梁惠王)在对外政策上,忽纵忽横,举棋不定,因而树敌太多,齐威王想要他依附齐国,便派了淳于髠前去游说。淳于髭到了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见到了惠王,把列国的情况,魏国面临的形势,魏国现行对外政策的利弊以及依归齐国的好处等等,一直连续说了三天三夜,丝毫没有疲倦之意,终于说服了魏惠王,使魏附齐。魏惠王见他很有才能,要请他做卿相,他固辞不受,起身而去。

“三天三夜说不完”讲的就是这一段故事。此后,人们又把含义加以引申、沿袭而成了一条民间俗语。

三阳开泰

“三阳”依照字面来分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即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我们见到“泰”,总是大吉大利。开泰以“求财”来卜,就是大开财路;以“求婚”来卜,就是大开爱门。“三阳开泰”一词的由来与易卦有关。

古代有十二辟卦之说,此说起源于殷代的《归藏》易(说详尚秉和《周易尚氏学·论消息卦之古》)。十二辟卦亦称月卦、候卦,即取六十四卦中的十二个特殊卦形与农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候相配,以示世间万物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因而又称消息卦。其卦名、卦象与月份相配如下:十月坤、十一月复、十二月临、正月泰、二月大壮、三月夬、四月乾、五月姤、六月遯、七月否、八月观、九月剥。按十二辟卦,农历十月为坤卦(坤下坤上),卦象全由阴爻组成,为纯阴之象,以示阴气凝聚;十一月为复卦(震下坤上),卦象由一阳爻五阴爻组成,其月冬至日,昼最短,此后昼渐长,古人以为阴气渐消,阳气始生,所谓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为临卦(兑下坤上),卦象由二阳爻四阴爻组成,所谓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为泰卦(乾下坤上),卦象由三阳爻三阴爻组成,三阳生于下,古人以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因而旧时常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作为岁首称颂之语。如张居正《贺元旦表》:“兹者,当三阳开泰之候,正万物出震之时。”《宋史·乐志七》:“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三阳开泰”也作“三羊开泰”。原因之一是阳和羊谐音,通过借喻,使抽象的观念变成了具象的羊。其二,古文羊和祥通用,殷商青铜工艺品上金文“吉羊”二字,即“吉祥”,羊被视为吉祥动物。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即取意吉祥。其三,按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倡导忠孝仁义,把羊羔跪而吸母乳的自然现象喻为孝,大大提高了羊的地位。其四,甲骨文中的美字,是用“大、羊”二字组成,有羊大为美之说。

现在“三阳开泰”已成为称颂岁首之辞的常用语。常用来表示万物生长,气象万千,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吉祥寓意。

三只手

人们常把扒窃的小偷称做“三只手”。

传说在我国北宋天圣年间,东京黑道上有个赫赫有名的神偷。当时的小偷,都是把一枚铜钱,磨得锐利无比,用以割人腰包,俗称“跑明钱的”。惟此公独特,不用任何工具,只要擦身而过银子就进入了他的腰包。有次他为同行献技,双手高举,一挨身就把别人包里的银子掏出来了,好像身上还长着一只手。在场的同行们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敬送绰号“三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