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词语600条
6001900000037

第37章 X(2)

“消”指“消失”,“息”指“生长”,本义为一消一长(zhang),相互更替,也就是变化的意思。消息一词出自《易经·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太阳到了中午就要向西偏斜,月亮到圆满之时就要出现缺损,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一盈一虚,都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何况是人呢?《庄子·秋水》云:“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这里“消息”与“盈虚”并用意同,讲时间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赶也赶不走,留也留不住;似乎是消失了,但又出现了;刚刚圆满,紧接着就是缺损;好像是到了尽头,谁知又立刻重新开始。

这个表示变化的意思再加以引申,就是变通、节度、调整等等。《颜氏家训·书证》篇曰:“考校是非,特须消息。”此言文字有正俗,应当调节通变,不能过于拘执。《北齐书·祖埏传》:“边境消息,处分兵马,赵令尝与吾等参论之。”这里的“消息”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谓新闻之类,而是与“处分”同意,指对边境事务的调度与安排。

更有意思的是,控制机关的枢纽也叫“消息”,因为一开一关,这个枢纽推进还是退出有所变化,所以枢纽的作用就在调度、节制,而这正是“消息”本义的引申。《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醉酒的刘姥姥撞进了“迷魂阵”中,怎么也出不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因为“其力巧合”,所以“消息”才被撞到合适的位置,正好开了。

由此,人们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把它们的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得失等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也就是新闻。

小巫见大巫

巫:旧时替人祈祷降神的人。小巫:指巫师中法术低下者。谓小巫师见到了大巫师,法术就无法施展。比喻人的能力才干相距甚远,无法比拟。语出《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张纮作赋,陈琳在河北,见到张纮作的赋,拿给别人看,曰:“这是我的同乡张子纲所作。”后来张纥也见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应机论》,就给陈琳写信,大加赞扬。陈琳回信说:“自从我到河北,与天下隔绝,这里很少有人写文章,很容易成为权威人物,所以我受到过分的称道,这不是真实的情况。我与足下和张昭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没有什么派头了。”

效犬马之劳

效犬马之劳,表示尽力效劳,而又不居其功的意思。古代以“犬马”作为自卑之称。犬马为主人所养,所以臣下以“犬马”自比,表示感恩、眷念的意思。这个意思最早见于《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定皇子位。”所谓“犬马心”,就是思恩图报的心意。封建时代的观念,认为君权至上,臣食君禄,这样的“卑称”是很自然的。对于平辈自比“犬马”,也是取忠诚、谦逊之意,并没有奴颜婢膝的意思。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祥。”“犬马之劳”见于《晋书·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广开养老之制。”也是曾尽忠效力,但又不敢居功的谦卑说法。在古代,“犬马”是忠实无欺的代名词。发展到“效犬马之劳”,更是真心实意地为别人效劳的意思。而且我们现在引用,也是这个意思。有些工具书解作“像犬马那样为主子出力”,含有贬义,是不明古人以“犬马”自比的取意,极不妥当。元·郑德辉《伯梅香》二折:“小娘子可怜见,成就了这门亲事,小生必有犬马之报。”关于这个“犬马之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两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一个人特别喜欢他养的那条狗,到哪儿去都领着它。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去赴宴,自然也少不了带着他的爱犬。虽然不让它坐上席,也免不了在桌下捡点骨头鱼刺吃。

席散后,狗领着喝醉酒的主人往家走。半途中被风一吹,主人的酒性发作,跌倒在路旁一堆柴草上。这狗就蹲在身旁耐心守候。一会儿,草堆起火,风助火势,眼看就要烧到柴草堆上了,狗急得汪汪直叫,却一直叫不醒主人。于是,它就用舌头舔主人的脸,用爪子搬他的头,都没有用。这狗灵机一动,跳到附近的水池里,浸了一身水,在草堆上连爬带滚,然后又跳进水里,来回折腾了老半天,柴草全滚湿了,火烧到草堆前,也就自然灭了。聪明的狗,救了主人一命。

再说马。古时候,有一个领兵的将军,打了败仗,单枪匹马,落荒而逃。跑到一座悬崖上,马失前蹄,将军从马上跌下崖去。挂在崖上的一棵柏树枝上。此时,上不来,下不去,后边追兵越来越近。在这危急之时,这马站到崖前,伸长脖子,顺下了马缰绳,让将军抓住缰绳,爬上悬崖,使他转危为安。

这两则故事也同样说明,在古代,无论是士大夫或平民百姓,都把“犬马”视作忠实可靠的象征。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挟持,要挟。控制皇帝,假借皇帝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语出《战国策·秦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又见《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董卓专权乱政,激起天下反对。汉室五官中郎将袁成之子袁绍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从勃海(今山东北部与河北交界一带)起兵讨董卓,得到各地响应。袁绍势力发展很快,不久,占据了军事要地冀州(今河北中部地区)。接着袁绍又打了几次胜仗,兵力更加强盛,成了中国北方之一雄。兴平二年(195年)冬,袁绍部下沮授根据当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汉献帝流亡在外的形势,劝袁绍采取行动,“西迎大驾(指汉献帝),即宫邺都(即今河北南部的临漳县),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讨伐不服从者),谁能御之(谁能抗御得了)?”袁绍对此虽表赞同,但因有人反对,未能实现。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并定都于此。后来,人们便说曹操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后来人们多用此语比喻借重权威者的名义,发号施令。

斜而有余 不如正而不足

典出《列女传·鲁黔娄妻》。鲁黔娄妻是鲁国黔娄先生的妻子。先生死了,曾子与弟子前往吊唁。黔娄妻出门迎接,曾子在上堂吊唁。看见先生的尸体在窗下,以砖块为枕,稻草作席,用乱麻为絮制成的袍子不遮体,上面盖着布被,手脚不能全遮藏,盖头则露足,盖足则头露。曾子说:“斜盖布被,就全遮盖了。”妻子说:“斜着有余,不如正盖不足。正因为黔娄先生生前为人廉正,才至于死后如此潦倒穷困。活着不斜,死了斜,不是先生的本意。”

后人引用此语,比喻宁可坚持自己立身的准则而失去利益,也不因有利可图就放弃原则。

心有灵犀一点通

灵犀:旧说犀牛是种灵兽,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故称灵犀。比喻恋人心心相印。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二首》诗第一首。全诗八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的意思是: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一切都似乎和昨夜相仿佛。但是,昨夜在“画楼西畔桂堂东”和相爱者相会的那一幕,却已经成为亲切而难以追寻的记忆。自己身上虽然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翼,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自有一线相通。在诗人的想象中,对方此刻想必就在画楼桂堂之上参与热闹的宴会。宴席之上,灯红酒暖,觥筹交错,笑语喧哗,隔座送钩,分曹射覆,气氛该是何等热烈!在终宵的追怀思念中,不知不觉,晨鼓已经敲响,上班应差的时间要到了。可叹,自己正像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秘书省的别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

现在引用“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比喻双方思想感情融洽一致,彼此的想法能心领神会。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三把火:指诸葛亮在打仗时所用的三次火攻方案。

据《三国演义》所述,三国时,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短时期内,连续三次用火攻战胜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悖统领的10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10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当时,人们把这三把战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传到后来便成为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多用来指新的官员到任后总要干几件事,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威风。亦比喻开始做某事时干劲十足,但未能持久。

雄起

“雄起”一词,最初是在四川民间口语中流行。后来随着足球甲A联赛的影响,此词在各种传媒频繁地出现,进而流传全国。此词起源甚古。

《古微书》辑汉纬书《尚书帝命验》云:“有人雄起,戴玉英,履赤矛。”雄起就是崛起之义,这和清昭裢《啸亭杂录·善待外藩》:“蒙古生性强悍……虽如北魏、元代皆雄起北方者”中的“雄起”一词含义相同。可见“雄起”一词至迟在汉代已经产生了。与“雄起”适相对应的“雌伏”一词,大约也在此时产生。《东观汉记·赵温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罗隐《旅舍书怀寄所知》诗云:“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沉。”这里,“雌伏”的含义是“屈居人下”、“退藏”、“无为”等,也就是道家提倡的那一套。由此也可反证:“雄起”完全是一个含有正面价值的雅语。

明白了“雄起”的正确含义,我们对《庄子》书中出现的和“雄起”有点联系的两个词,也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释。《庄子·德充符》:“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大宗师》:“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这里的“雄入”是状其勇士慷慨赴难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雄成”则和老、庄一贯强调的抱虚守雌(亦即雌伏)之旨相违,故加以否定。所谓“雄人”、“雄成”、“雄起”、“雄飞”诸词之“雄”,皆含阳刚之义,而且一脉相承,渊源有自。从此词千年演变过程来看,它的从雅到俗再到雅的轨迹隐约可见。不可否认的是,“雄起”现在仍然具有雅俗两种含义,但是它至少在雅的层面上已经返本归根,同它在汉代时的用法对接了。此外,雅文化与俗文化本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如果我们更多的人对“雄起”一词雅的含义有一个清晰无误的了解,就可能促使此词俗义的用法逐渐萎缩、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