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6014000000014

第14章 创业就是理财,有业才有财(5)

有一年春天,我和另外两位同事去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联系工作,完成任务后抽闲去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足迹的有名的采石矶公园游览。当天游客不多,遇到一位来自温州的30岁左右的女士,叙话中知道她恰巧是来安徽工业大学探亲的。她有一位阿姨是安工大的教师,老师今天上课去了,她一个人出来游公园。当她知道我们三位也是来自高校的老师时,她高兴地要求与我们作伴同行。一路同行游览中,还清楚地记得,温州女士向我们询问了三个问题。一是问我们学校的学生食堂她有没有参与竞争承包的可能性。我们说一个温州人要让现有的承包人下台,成为新的承包人,这件事可能比较困难。之后,她转而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我能不能向食堂供应大米,能送一部分货也行,我们说不知道行不行。这时她又提出第三个问题,询问我校食堂里烧的煤是怎么供货的,有无可能竞争送煤。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本来是素不相识的人在游公园,温州人却在游园的同时,脑子里盘算着寻找、挖掘如何赚钱的商机,在寻找着创业的信息与机会。可见作为南方人的温州人比我们北方人赚钱创业的意识强得多。这件事让我们感慨万千。说实话,我们三位是安于现状、毫无创业意识的工薪阶层成员,根本没有辞职下海的勇气与想法,所以我们至今都当不了老板。

温州有一个有名的专做普通打火机的专业村。算起来小小打火机体积虽不大,却五脏俱全,也有十几个零部件。火轮、火石、弹簧、“油”箱、吸管、火嘴、压板、杠杆、轴辊等等。村里的人,你家有机床冲火轮,他家有注塑机做“油”箱……各家分工明确,有生产零部件的,有组装的,家家的主人都是老板。你家有钱赚,我家也有利润,家家都发财。一次出差,我曾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去浙江的我们当地的女孩子。一开始她是去温州打工的,后来就嫁给了这个打火机专业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当了温州人的媳妇。她们家有小机床,是用来做火轮的。我给她说,一个小小的火轮赚不了几个钱,她承认很少,以厘计钱,可她说机器一开,一夜能冲出上万个火轮,不怕少,就怕多。在我们当地,一次性简易打火机在小摊上零售是一元钱一个,饭店里把电话号码印在上面,作为广告品,用来赠送给食客,据说批发价5角钱一个,大宗批发还要不了5角钱一个。依我看,不起眼的小小打火机,做起来也够麻烦的,成本如此低廉,还有那么多环节,那么多人要赚钱,可见大宗生产、批量生产的威力有多么大。

如今,温州早已成为中国的打火机生产中心。从一次性打火机、普通打火机到高档打火机;火焰型、电喷型、防风型、安全型,类别繁多;外型更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产品出口并畅销世界各地。今天如果把温州称为世界打火机的王国恐怕一点也不过分。这些,怎能不让我们学习成功的温州人全民创业、人人参与创业的精神呢。你只要真的愿意实践,不怕吃苦,同样也能像温州人一样成为老板。

(3)温州人创业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创业也好,赚钱也好,所谓天时指的是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大背景,离不开国家的大政方针。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有三次“暴富”的机会,第一次是下海经商,敢于下海“吃螃蟹的人”都成了富翁;第二次是股票,它在各地刚出现之时,只要买了股票,只要开盘,它必定升值,稳赚不赔,你不想赚都不行;第三次是房地产,且不说开发商,肯定赚钱,就老百姓而言,从房改至如今的商品房,早年拥有的老房产、早几年购买的商住楼房,每平方米都实现了增值。也有人说毛泽东时代靠职业挣钱,邓小平时代靠胆量赚钱,而今天靠的是知识、智慧创业,靠资本赚钱。

实际上天时也可以说就是机遇。温州人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抓住了机遇。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政策上扶持民营企业,支持发展个体经济,多种经济形式共存与经济多元化发展,已经让创业者尝到了甜头。

20多年的拼搏,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品牌,早已誉满天下:“杉杉”服装,桥头镇的“东方第一纽扣市场”,万向集团的汽车万向节,“卡森”皮制品,“均瑶”牛奶,“娃哈哈”食品,温州皮鞋与打火机,富阳的仪表,台州的塑料产业……如今浙江已经成为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再加上江苏省、上海市,整个长三角地区是世界瞩目的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区域。

团结就是力量。温州人走遍江湖,抱团打天下更是有口皆碑。村子里一个人创业出道,成功后可以带出左邻右舍一帮人外出创业。比如,在国内很多城市,包括国际上有些大城市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干脆就称为“温州街”。再如,近年的温州“炒房团”在中国地产行业中,已经成为报刊与媒体最为流行,也是最让老百姓注目的词汇。10万人携1000亿元的资金横扫全国,也只有温州人抱起膀子才能做得到。

这正是学者们总结出的,诸葛亮在天下三分之时言,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凭江东之险,可谓地利;刘备占得人合,于是三足鼎立之势成。天时、地利、人和,得其一者可成一方诸侯,得其二者可得半壁江山,得其三者方可以谋取天下。温州人闯遍天下的创业,也正是巧用了天时、地利、人和。

(4)经济学家眼中的温州人的创业学

温州人精神,着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将其概括为四句话,即: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我们在佩服温州人可贵的独立自主意识,创业欲望强烈,走南闯北谋发展,从而赢得市场经济“先发优势”的同时,更要学习“温州人精神”。

学习温州人,就要敢闯敢冒敢试,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贫困面前,当机遇来临之时,把强烈的经济意识和手工业传统等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找到自己的“启动点”,敢于并善于创业,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学习温州人,就要恋乡不恋土。走南闯北筑码头、打天下。哪里有市场,就到哪里闯;你需要什么,就给你组织生产什么;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和经销点,形成新产品的销售网络;既能当老板,也能睡地板;从无到有,视创业过程为一种享受。

学习温州人,就要不断进取。干大事业、做大买卖,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永不言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挫折,都不退让,不动摇,百折不回干到底,知难而进永向前,义无反顾地打拼天下。

学习温州人,就要强化自主意识。不能更多地依靠政府,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经济;依靠灵活机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善于在各种环境中抓机遇、求生存、促发展。

羡慕温州人的成功,就要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只有做起来,你才可能成功!

12.一根麻花闯天下

全民创业,人人有责。只要坚持创业,选准任何一条道路都能通向成功。这正是小本钱、小生意由小到大,同样可以创大业,赚大钱的道理。

山东省招远有一位29岁叫刘伟红的普通农家女,做小生意,靠卖麻花,一年拼下千万元家产。

刘伟红初中毕业就开始做生意,开过裁缝店,卖过服装、化妆品。2001年,她随丈夫潘洪成来到烟台。由于女儿刚出生不久,加上对烟台一无所知,整整一年她没有做什么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随丈夫去东北探亲,对一个亲戚卖的麻花产生了兴趣。小小麻花对于广大北方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麻花属油炸面食,有甜有咸,香酥可口,生产工艺简单,是老百姓喜爱的小食品。刘伟红想,人们吃麻花主要图的是“卫生、方便”,但麻花都是在大街上零卖为主,人们看不到它的制作过程,如果把它放进专卖店,让顾客从橱窗里能看到整个加工过程,肯定会受欢迎,卖麻花也一定会有赚头。

回到烟台刘伟红就忙活上了,她不但向面点师傅求教,自己反复试验,还进京请教专家,直到选定了最满意的配方。有了配方,店怎么开?麻花怎么能销售出去?怎么连锁?怎么加盟?初中毕业的刘伟红一头扎进书店,从书本上研究肯德基、麦当劳和国内着名中餐连锁店的经营方式。

当丈夫发现她正在做的事情时,第一反应是:这女人“疯”了!放着好好的清闲日子不过,却要去炸麻花,挣这点小钱还不够丢人现眼的。2004年3月,刘伟红不顾丈夫及家人的强烈反对,硬是在烟台大学附近的莱山菜市场,开出了凝聚着她梦想的第一家麻花店,取名“弘祥”。刘伟红决定走低价路线,以量取胜。别人卖食品对半赚,她却将利润设定为每根赚两毛钱,打出了“1元1根,买三送一,买五送二”的招牌,走簿利多销的策略。

小店静静悄悄地开张了。店面整洁、明亮,10多个员工身着统一服装,令人耳目一新。麻花也能进专卖店?许多人来看热闹。不一会儿,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出现了:窗前竟然排起了长队。开业当天卖出了4000多根,到晚上9点钟才勉强关上门。由于小刘油炸麻花好吃,货真价实,第二天来买麻花的人更多,最长的时候排了八九十人。

刘伟红的生意很快在烟台有了口碑,不少人找上门来希望加盟。5月的一天,一个浙江商人开出50万元的高价,要买刘伟红的麻花配方,后来又将价格加到70万元。然而就在这10多天时间里,刘伟红在烟台地区的麻花店增加到了十几家,发展势头让刘伟红看到了配方的价值,她决定给多少钱也不卖。这个神密的麻花配方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价值?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越来越忙,每天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让她应接不暇。她的办公室外面永远排着一大堆等待洽谈业务的客户……

由于刘伟红一天到晚在外面忙,把家里的事都丢在一边,原本要好的两口子经常吵架。但经过短短半个月的经营,丈夫潘洪成受到很大启发,他觉得炸麻花只要做好了,小生意也可以做大。于是,他改变了态度,正式参与到麻花店的经营中来。

刘伟红的父亲曾经是她样板店的经理,开业一年,那个店就赚了22万元,但是刘伟红却发现了问题。为了省钱,父亲减少了灯具,舍不得在白天开灯;更让她生气的是,为了节省成本,父亲竟然用非食品专用的“垃圾袋”装麻花;另外,他经常训员工,员工感到压抑,影响了积极性。2005年3月,刘伟红解除了父亲的经理职务,并制定了工作制度。她说,工人不是靠人管的,要靠制度去管。

曾有人出1000万元买刘伟红的品牌,她毫不犹豫地回绝了。她说,开一个公司和生孩子一个道理,一旦公司开业,就要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养。“创业容易守业难”,许多红火的连锁加盟店不久就销声匿迹了,刘伟红时时警醒,不断推陈出新。现在,除了推出蜂蜜小面包外,麻花也已经增加了十几个品种。

目前,她已经在全国各地开了1500家连锁店。一年多来,靠连锁经营,刘伟红已经拥有了千万元资产。现在,刘伟红正琢磨着把小麻花做到国外去,和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的合作意向正在洽谈中。

13.守业任重道远

关于创业与守业,无数的历史经验让先辈们早已总结出守业比创业更加困难的祖训。民间有格言“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等等,说的就是守业难的道理。徽商的经验更直接:“富不过三代。”如此的直白,几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不寒而栗,足见守业的任务是多么艰巨、多么困难。

历经千辛万苦创业方能成功。殊不知,创业成功之后守业的道路比创业更加任重道远。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早就说过,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建设新中国比夺取政权还要难得多。

作为创业者,当创业成功之后,一方面他要让事业继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更要居安思危,不能让自己亲手或先辈们创立的基业垮掉。

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创业者才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

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里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名称繁多的酒店、宾馆、饭店、餐厅、酒吧如雨后春笋。但注意过没有,一家小酒店的寿命有多长?调查表明,短的寿命几个月、半年或1~2年,长的3~5年,最长不过10年。为什么?过去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如今,市场条件下应改为“十年河西,十年河东”,甚至“五年河西,五年河东”。因为老百姓的口味在变化,小酒店掌勺的大厨每隔一定时间,比如1~2个月左右必须推出新一轮的有特色的菜肴,否则老口味就吸引不了老顾客。俗话说“吃在中国”,中国人的食文化、酒文化享誉世界。酒店的饭菜如果没有特色,或者不能推陈出新,要不了多久,顾客的数量必然减少,利润就会下降,直至萎缩。因此,许多酒店、餐饮业的老板要经常交流,更换大厨,这是维持生意兴隆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有甚者,有些精明的老板会定期掏钱装修酒店,甚至连招牌都重新装饰一番,新面孔一定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叫做与时俱进。小饭店的资金不足,食客一旦减少,当利润入不付出时,则关门大吉或者转让之,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足见守业难!

大酒店、大宾馆,同样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招揽顾客。除了牌子硬,几星级之外,他们有实力拉会议、拉旅游团,实行会员制、钟点房等等,提高住房率。市场条件下白热化的竞争,自然会让老板们绞尽脑汁,拼智力的结果让CEO们一天也不敢懈怠。他们时时都在看着今天,想着明天、后天,甚至5年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