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6014000000032

第32章 重视自己身边的“非物质”财富(8)

公元70年前后,占领犹太国的罗马人肆意破坏犹太会堂,图谋灭绝犹太人。面对犹太民族的空前浩劫,约哈南殚智竭神,想出一个方案,但必须亲自去见包围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统帅韦斯巴。

约哈南拉比假装生病要死,才得以出城见到罗马的司令官。他看着韦斯巴,沉着地说道:“我对阁下和皇帝怀有同样敬意。”

韦斯巴一听此话,认为侮辱了皇帝,做出要惩罚拉比的样子。

约哈南拉比却以肯定的语气说:“阁下必定会成为下一位罗马皇帝。”

将军终于明白了拉比的话,很高兴地问拉比此来有何请求。

拉比回答道:“我只有一个愿望,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韦斯巴说:“好吧,我考虑考虑。”

不久以后,罗马的皇帝死了。韦斯巴当上了罗马皇帝。日后当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发布一条命令:“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学校。”

学校留下了,留下了学校里的几十个老年智能者,维护了犹太的知识、犹太的传统。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生活模式,也由于这所学校而得以继续保存下来。

约哈南拉比以保留学校这个犹太民族成员的塑造机构和犹太文化的复制机制为根本着眼点,无疑是一项极富历史感的远见卓识。一方面,犹太民族在异族统治者眼里,大多不是作为地理政治上的因素考虑,而是作为文化上的吞并对象。小小的犹太民族之所以反抗世界帝国罗马而起义,其直接起因首先不是异族的政治统治,而是异族的文化统治,亦即异族的文化支配和主宰:罗马人亵渎圣殿的残暴之举。

另一方面,犹太人区别于其他民族,首先又不是在先天的种族特征上,而是在后天的文化基因上。在一个犹太人的名称下,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至今作为犹太教大国的以色列向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开放大门,因为接受犹太教就是一个正统的犹太人。

我们完全可以说,为了达到这一文化目的,犹太人长期追求的,不仅仅是保留一所学校,而是力图把整个犹太生活的传统和犹太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从犹太民族2000多年来持之以恒、极少变易的民族节日,到甘愿被幽闭于“隔都”之内以保持最大的文化自由度,到复活希伯来语,到基布茨运动,所有这一切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犹太民族的这种独特追求和这种独特追求中生成的独特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执着和维护!

也正基于此,犹太人才会认为没有知识的人不算是真正有用的人。犹太人绝大部分学识渊博,头脑灵敏。在他们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才能在世界各行各业中生存,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而这正是本节的要点。

18.在不断学习知识中寻找经验

综观各行各业成就霸业、成就大事的伟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知识中寻找经验的。没有知识,就像是盲人看不到光明一样。李大钊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学无止境。许多人看到的是百万富翁学历不高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却忽视了他们后天努力学习补充自己的事实。比尔·盖茨说过:“虽然微软的创始人最终未完成学业,但我们却很少聘用那些中途退学的人员。”

只有获取新知识,并让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播下去,才能让自己的财富不致于让子孙败光,才有可能富过三代。闻名华夏的荣氏兄弟在打造家族企业时,就深深地感到知识的重要性,要想有一番大作为,必须学到足够多的知识。要使家族企业壮大,实现创业大志,就得学习新知识。

荣氏兄弟小时候因为家贫,没上过几年学,迫于生计,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到外乡去谋职。特别是荣宗敬,13岁时就跟着父亲的朋友到上海去找差使。当时因为文化不高,他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工作,几经周折,才在一个小厂里当了学徒。清苦的学徒生活使得荣宗敬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无知识的人,只能打杂,看人家的眼色讨生计。

荣宗敬在学徒时就发誓,一定要学好一门专长。于是,他刻苦学艺,学艺期满,毫不费力地找到一份差事。在工作期间,荣宗敬仍然抽空学习,后来还利用他的关系把弟弟荣德生介绍到上海的厘金局来做事。

荣德生和他哥哥一样,没有上过几年学,但他做事用心,三年学徒期满,对于金融业务是相当熟悉。

当时的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入和资本输出,进出口贸易日趋繁忙,金融流通的需求剧增,钱庄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有的钱庄专营贴票,高利吸收存款,以迎合一些不法商人贩运鸦片获取厚利而大量借款之需。一时贴票钱庄如雨后春笋,越开越多。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和父亲荣熙泰,眼看当时开钱庄的风气盛行,荣熙泰的同辈中如周舜卿、祝兰舫、唐晋齐、杨珍珊等等都是因开钱庄和经营工商业而发了大财,自然不免怦然心动。

看到别人走运发财,心怀创业大志的荣氏兄弟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况且荣宗敬兄弟本来就是老钱庄出身,具备一定开钱庄的业务基础和业务经验。别人能做的事情,为什么自己不能?再说钱庄的筹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需要经过法定手续,管理过程简单,设备也不复杂,开支又小,只要筹到一定股本,并拥有一批往来客户后,邀请同业中的前辈为之立据合同,即可以开张营业。主意既定,随即着手筹备。

1896年2月的一天,在上海的鸿升码头,鞭炮齐鸣,人如潮涌,在人们的千呼万贺中,广生钱庄的烫金匾额高高挂起。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笑逐颜开,一派开业大吉的喜庆景象。

广生钱庄正式开业后。荣宗敬任经理,负责全盘;荣德生兼账房,主管业务,资本额3000元,荣氏兄弟以其父在厘卡司任上的积蓄出资一半,即1500元,其余半数招股。

整整一年的辛劳并没有白费,终于修成正果:钱庄办起来了。可是荣熙泰由于过度劳累,于当年6月辞世而去。他立下遗训: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

当时,上海的钱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汇划庄,资本最为雄厚,少者也在万元以上,势力很大,信誉也好。这类钱庄都是钱庄公会的会员,一切票据可当做公单,在汇划总会中互直冲销,不必付现金现银。另一种元字号钱庄,也称“挑打庄”,一般资本比较薄弱,规模较小,作用也差,他们未加入钱庄公会,备受排挤和倾轧。广生钱庄属于后一种类型,主要经营无锡、江阴、宜兴等地的汇兑业务。不久业务有了发展,在无锡设立分庄,荣德生任分庄经理。

在往来的各项事务中,荣宗敬兄弟遵循父训,密切配合,处处谨言慎行,不偏不倚,稳扎稳打,事业平和发展。

1897年,上海发生了贴票风潮,钱庄业纷纷跳票,倒闭的超过半数。广生钱庄因经营有道,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将汇兑业务拓展到常州、常熟、溧阳一带,但是获利不多。合伙经营的其他三个股东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自恃有眼光,他们认为把钱放在钱庄不划算,决定改弦易辙,宣告退股,另谋高就。荣氏兄弟苦劝无效,只得开始独资经营。

这时,随着上海、南通、无锡等地工商业的迅速发展,经营钱庄除可以从存放贷款和汇兑等业务活动中获取利息、汇差等收入之外,还可借市场币制混乱的空当,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是,钱庄的一点微薄盈利,还远远不是荣家兄弟的最终理想和奋斗目标。他们从小立大志,发誓要创大业,此时此刻,荣氏兄弟悟出:创大业,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做后盾,就像以前和他们合伙经营的三个股东,此时,正在商界做大生意呢。

其实,荣氏兄弟一直没有忘记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就是他们现在的钱庄,也是他们运用了给别人当伙计学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工作期间学习的知识。别看荣氏兄弟没上过几年学,但他们业余看的书,不比一些不爱学习的富家子弟少。正是他们好学的精神,才使他们以后的家族企业成为居全国首富的企业。就是在荣氏家族成为开着几百家厂子的大企业以后,他们仍然强调着知识重要,厂里起用的多是有学识的人才。

应该说,荣氏家族成就的大业,与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重视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