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清华名家学做事
6019300000015

第15章 不停地学习、求实(2)

一本好参考书,会令你受益无穷;倘是庸书,则误人子弟甚深。不要误以为参考书都是“宝”,因此选择参考书务必审慎,最好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参考书只是辅助工具,绝不能代替教科书和老师的讲课。

不少高三同学到了复习的后期和高考的前夕,早已一头扎进了成堆的参考书和练习中,极少再去翻翻课本了。也许教科书在许多同学眼中,早就成了迟早要卖掉的废纸,考前根本不去理它。因为同学位的确已经把书翻得很旧了,里面的知识学过一遍又复习过几遍,可能早已倒背如流了。因此,教科书就像一座金矿,已被采掘过数次了,留下的自然只有矿渣。其实这是和种误区。

第五,要学会利用时间。

考前看书,实际上是自学,它能帮助你再次理清头脑,找到“知识的感觉”。它能为你树立信心,更能帮你找出漏洞。如果你能从书的前言、后记、目录、备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每一行、每个注解、每道习题、每个标点、每个方字甚至从每一笔划中发现点新东西,你就长进了讲多。看书,还要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书,充分利用好你的时间。举个例子:

宋朝初年大名人钱惟演,生长于富贵之家,后来又做了大官。他曾经对下属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读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读书手不释卷,当然是好习惯,值得学习。古往今来,这样的书迷书痴,为数不少。

这个故事特别之处,在于钱惟演以不同的书籍配合他生活的不同片段,读经史正襟危从,因为要端正心怀,说不定还要做札记呢。这也透露了经史非消遣之书这一事实。相对来说,小说便是消遣书了,所以便可以用闲适的姿态——例如躺卧着——来翻阅。“小辞”不知是滞指诗词的“词”,反正是篇幅短小的读物,因为如厕时间不长,读不完大部著作。这则故事启示了我们一项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的方法:利用零散的时间要因地制宜。

第六、注重劳逸结合

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是相当宝贵的,对于有限的时间如何合理地利用是值得大家仔细探讨的问题。不应该不以学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学习的投入程度,而是应该注重质量。重视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证第二天上课时精力充沛,而上课与课下自习相比是重要得多了,而且精力充沛的时候做起题来质量高。有些同学很看中晚上学习的时间,经常熬夜,休息不好,以至于白天精力不足,我要说,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延长学习的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如果休息不好,学习的时候必然不可能全心地投入,思考迟钝,做题速度减慢、质量降低。精力充沛时一小时能做完的题目,在这时恐怕需要两小时,且效果不佳。虽然表面上学习的时间长了,但实际上效果定不如休息好之后全力以赴学习的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可能最佳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掌握了利用时间的窍门,你就会学得轻松些,而效果也会更好些。这不只是对学习,我想对你一生也许都是有意义的。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事半而功倍。

计划你的学业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才能踏踏实实达到目的地。学习也是如此。你的学业如何建立?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怎样完成你的愿望?你应该何时何地付出何种努力?……这些,惟有一个统筹规划,才会井井有条,从而助你走向成功。

目标对人来说很重要,但计划怎样实现你的目标更重要。1996年以湖北省理工科前10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张启迪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指出:

高考,对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而考试范围又如此之广,必须做长远规划。什么事只有长远打算,才能稳中求胜。

首先制定一个长远规划,比如一年规划(目标××大学,各科内容学习目标等等),进而做出本月规划,本周计划乃至本日计划,某某时刻该做什么。要时刻提醒你自己,你才能知道要学什么,要怎么学,只有这样,你的学习动机才会强烈,学习效果才会显著,这是第一步。

第二要注意使自己的学习系统化。有的提出这样的步骤,预习+听讲+复习+做题+温习(小结),这也不失为平时学习的好程序。要使学习系统,因高考时间为上午和下午,为形成那个时间的兴奋点,最好使自己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定在那个时间。而不是浪费很多的时间做无用功。

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于你成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要倾向于成功,试想此科学好后的美滋滋的感觉,要勇敢挑战自己的弱项。在难以集中精力学习的弱科面前,你要鼓励自己一定要赢得此次挑战。要把大量的学习任务分开,分成苦干部分,以便使你在每段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一要制定学习时间计划,二要理解各科的差别,不同的学科,要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对于数学物理这类科目,要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而对于历史、地理这种重内容、思想的科目,应注意学习思想观点以及有关细节。彻底改变你的学习,为你进入考场做好准备。对个人来说,各科之间必有强弱之分,强科自然要让出些许时间给弱科,以求学科平衡。学科平衡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标准分计分法的实行与推广。

第三,要提高学习效率,珍惜学习时间,希望与祈祷考试延期,倒不如把日常生活中经常浪费的时间找出来,然后把这段时间充分、高效地利用起来。

第四、切记学习需专心致志。

全身心地投入,依靠自身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大脑,使其高效地工作,无论在什么问题的事件中,无论在什么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注意力集中,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些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你要集中全力去拼搏,去学习。因为只要努力,学习“本可专心”。

要时刻培养注意力高度集中这种十分有益的习惯,要时刻每天为自己全神贯注地学习制定一个时间。

第五,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突破

中学时代正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要懂得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突破。不但要有充分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干什么,不大适合干什么,知道如何扬长避短以长补短。而且要努力自我实现,就是要把自我设计定下来的目标,通过艰苦的努力变成现实。但自我突破不是必须的,就是要更上一层楼,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不要满是于现在的好成绩,要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有可能,就不仅要争取在班级、在学校名列前茅,还要争取在县、市乃至更高层次也能排个名次。这样,你给自己提供了成就感,给自己增添了自信心。这种成就感和自信心不仅可以使你在特长的科目上保持已有的优势,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弥补其它科目的不足,并且可以使你成为学有特色、学有专长的有用之才。

计划好你的学习并努力为之奋斗吧,你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好求学,多求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古训,也是真理。一个人,只有好学、多学,勇于求知,才是一个聪明人,才是一个能被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容纳的人。在清华,学习,求知不仅仅是学生们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

学习是一生的事。一个人一生都要不停地学习,好学而且多学,这才不旺费一生的时间。

陈寅恪从1902年春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断断续续在海外留学18年,在欧洲,他就读于柏林大学,并先后游娜威、瑞士等国,“游迹所至,颇有题咏”。后到瑞士苏黎世大学就读,再到巴黎大学求学。1910年起入美国哈佛大学随兰曼学习梵文、巴利文2年。1921年再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其他东方古文字学,又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