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清华名家学做事
6019300000025

第25章 自强不息、做事严格(3)

哈达玛和维纳,是当时清华数学系所聘的外籍数学大师。哈达玛(JacquesHadamard),法国人,熊先生称他是“国际数学界数一数二的学者”,来校时是巴黎大学教授、国家数学院会员、世界数学会副会长、世界数学教育委员会会长,据说他还是一位法国共产党员,所以介绍华罗庚读苏联学派的研究成果。维纳(NorbertWiener)当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控制论专家,他来清华是受数学系和电机系合聘的,即同时在数学和电机两个系开课。当时清华数学系人才济济,许多后来第一流的大数学家当时都在清华作过研究生或助教,两们国际大师能够对一位“助理员”投以青睐,是足以说明一切了。

华罗庚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终于在熊庆来先生的力荐下(据说熊先生曾以去留问题在校委会上力争),于1933年被清华聘为正式助教。有位校友感慨地说:’须知助理员是职员系统,在当年的清华,由职员系统调任至教员系统,几乎为不可能之事。然而华先生打破了清华的这个相传多年的传统。”

人生范本之二梁启超:刻苦勤勉,孜孜不倦

1917年初,梁启超在清华讲演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精力,使能集中,则常超过其平时所不能至之限量。即以某所目击之事言之,蔡松坡先生,体质极弱,然去年在四川行营中,四十昼夜未尝解衣就寝,此可以为证者一;再如蔡先生部下之兵,仅三千零二十八人耳,而能与袁军数十万人战,更能出其精力以鼓舞将士,自起义之日起,至息战之日止,未尝一败,此又非精力集中,岂能及此乎。古人有言,至诚所至,金石为开,信哉斯言也。”其实也用不着举别人作例子,梁启超自己就足可以说明问题。他“精力极强,可连三四昼夜不眠而精神仍不萎靡,焕发如故,晚年之生活,精神颇感痛苦,然而即在此痛苦环境中,仍本防孜孜不倦之精神,埋头苦求,研究学问。此种艰苦卓绝、自强不息之精神,诚为空前未有之一人。……。(见杨复礼:《梁任公年谱》)

与此过人之精神相辅成,梁启超也具有超人的毅力,其中包括严格的自我克制、生活规律化、合理利用时间等。1928年,梁启超56岁,肾病复发,而且日益加剧,但他也不肯空息时日。在病床上,他“尤著《辛稼轩年谱》以自遣”。接着,他又发了严重的痔疮,不得不住院治疗。他在病榻读诗消遣时,无意中获得《信州府志》等书数种,“便狂喜,以为可得著述之助,随不俟痊愈,携书出院,于10月5日回天津,执笔侧身坐,仍扶病继草此稿,如是者凡七日,至十月十二日,病躯实不能支,乃搁笔卧床。旋又赴北京医院,随以不起”。(同上)他“刻苦勤勉,无时或怠,其起居饮食全有一定时刻,生活极有规律,无论冬夏,五点即起,平时每日工作十小时。在工作时间,不接待宾客,偶有来访者,谈话时刻不能逾一小时,逾之即婉言辞却。在清华时,斋门挂有‘除研究生外,无要事莫入’的招牌,非倨傲也,光阴宝贵不得不然也”(同上)。

梁启超是学贯中西的大师,尚且如此刻苦勤勉,不肯虚度时日,我辈更应虚心多学,自强不息。

身体力行,严格教学

可爱的清华,知识与精神的富足之地。在这里,感谢清华的一代代教员,正是由于他们的严于治学,忠于教育,由于他们的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众多的学子们才得以成为优秀的人才,国家的栋梁。

清华建校伊始即实行“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年到五时,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每一个沉重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但这时的“强迫运动”只是一般号召加行政命令的强制,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树阴、墙角等幽静的地方读书,而到操场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认真地、科学地锻炼。马约翰来校以后,一到锻炼时间,他就拿着小本子重叠处寻找,不是为了记名字、给处分,而是说服那些躲起来的学生锻炼身体,将来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他以身作则,和学生们一起锻炼,在锻炼方法上随时加以指导。他提倡锻炼项目多样化,使身体全面发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他经常按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编组,有计划地做些矫正项目,引导他们掌握赛跑、跳跃、器械、球类的基本技术,既提高了兴趣,又增强了效果。

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那时,清华有一套“体力测验及格标准”,如爬绳15曲尺、100码13秒,跳远14英尺、游泳20码等等,有一项不及格便不能毕业。他严格照章办事。著名的文学教授吴宓在校读书时,功课全是优等,但跳远不及格,被马约翰“扣留”,半年后补试及格方准予出国。新生一入学,马约翰就有一个总的安排,定出计划,什么时候练什么项目,什么时候检查身体,成绩差的如何跟上去,成绩好的如何提高,都有通盘考虑。马约翰的普及工作做得很彻底,1952年,学校中有一批结核病患者,集中住在一幢宿舍内,以不动或少动为主,有的是绝对卧床。长期的病房生活使他们精神很苦恼,有的人意志消沉。马约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校医院大夫联系,对病人施行“体育疗法”。他到病房对大家说:“肺不是纸做的,动一动撕不破的!”每天和大夫一起来病房,根据不同病情组织不同的活动,逐渐加大活动量,后来有的人可以打羽毛球和排球了。经过一段体疗,加上药物配合、加强营养,绝大多数病人都有好转,有的痊愈后恢复了工作或学习3。特别是在精神上,使病员们都建立了康复的信心。

马约翰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工作热忱,普及体育,为祖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体魄健全的人才。他常引以为骄傲的是许多学有成就的校友在校读书时都是体育爱好者,如前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在校读书时是三个中距离赛跳项目的全校冠军。

在教学上,国立清华大学以培养“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作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思想上受“自由教育”(“通才教育”)影响颇深,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改办大学之后,学校继承了清华学校时期治学严格的教学作风。清华大学的教师多是严师、良师,教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许多重头课,特别是基本课程,要求很高。例如“静动力学”,被学生称之为“天下第一关”。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的作业、实验、实习、绘图等基本训练,都有严格的要求。考试很多,考题很难,严禁作弊。淘汰率很高,理学院、工学院沉重的淘汰率,一般都在50%以上,最低也在30%以上。在学生中养成了用功勤学的作风,在四年大学期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一生受益无穷。

从清华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前,虽经艰难、曲折和战乱,但由于清华师生深谙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负报国之志,更兼振兴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者严于治学,学者勤奋读书,教学相长,确立了清华大学在国内作为名校的地位。名校、名师,也造就了一批成名的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正式建立,到1948年清华园新生,共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2549人,并选派了一批留美公费生,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佼佼者。

在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建校初期,还是在二三十年代学校顺利发展阶段,或者在西南联大的艰难岁月,清华始终以执著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学风教育莘莘学子,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不仅为祖国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学者,而且涌现出一批批民主斗士和人民解放的先锋。不少清华学子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永垂不配的烈士。

吴有训(1897—1977)

字正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江西高安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南昌二中任教一年。1921年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入学,攻研物理学,深受其师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A.H.Compton)教授的器重。1925年起担任助教,并随康普顿从事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其间,为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贡献。

吴有训于1927年回国,初任江西大学筹委会委员,半年后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2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31年曾代理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一年。1934年后,任物理系主任,至1937年。抗战后,先后任教于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并担任联大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和清华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43年至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至1948年底。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上海解放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和教育部长等。1950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政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数理化学部主任。长期致力于X射线对原子气体的散射研究,与康普顿合著《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d射线的波长》。

号桐荪,教育家和数学界老前辈,清华大学数学系创办者之一,江苏吴江人。

郑之蕃于1905年考取江苏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攻读数学,得学士学位,继入耶鲁大学研究院深造。1912年学成回国,先后执教于南洋公学、安庆高等学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曾担任安庆高等学校教务长及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学监。在安庆时,与苏曼殊、沈燕谋共事,合编《汉英辞典》与《英汉辞典》。

1922年夏,郑之蕃应聘到清华学校任教,为高等科讲授《高等微积分》、《复变函数》等现代学课程,他是在清华学校中最早讲授数学的中国教授。1925年5月,清华学校成立大学部,郑之蕃即根据学校的规划,着手筹办数学系。1927年,清华数学系正式成立,他担任了第一任系主任,为该系的创建和课程的开设,付出了不少心血。当时全仅有教授二人,即他和熊庆来。1928年清华学校发展为清华大学,熊庆来担任系主任,郑之蕃乃专心致力于数学。1934年夏起,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一年。抗战期间,郑之蕃任教于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仍是清华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随清华大学回北平,仍为数学系教授。1952年因年老退休。他在清华执教40多年,教学认真负责,深得同学们的敬爱,著有《微分方程初步》和《四元开方释要》。

郑之蕃既是数学界的老前辈,又是诗坛名人,遗著有《吴梅村诗释》、《宋词简评》等,作诗论诗都十分精彩。退休后,常与其妹夫柳亚子相唱和,歌颂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