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决定命脉
6025200000033

第33章 朋友多了路好走(2)

在茫茫人海中,既然你能够与人相逢,那么绝对是缘分不浅。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关系却值得珍惜和值得持续。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加而加深,久而不见的朋友自然也会日渐疏远。

在西方,有些行为学专家曾经提出过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每个人的一生之中,大概能够与200多位朋友进行交往,而最核心的基本上会有50位左右。有些人看上去朋友甚多,但真正能够称得上交情深厚的朋友却屈指可数,比如经常活跃在各种应酬场合的人士,看起来人脉资源丰富,但最后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雪中送炭的却不是这些看起来热情却只是点头哈腰之交的人。

因此,在你通过各种应酬为自己的人脉奠定了良好基础的同时,一定要时常对人脉网络中的朋友进行感情投资。在与对方分开后,一定要与对方保持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惦念的关系,即使现在不需要他的帮忙,也有必要和他随时保持联系。

如果你在需要他人支持的时候,才想起与他们联系,那么很快他们就会有被利用的感觉,这样做非但不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还很容易损害你们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随时和他人保持联系,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也许你在某次聚会中认识的一位经纪人,就是日后给你提供一些可靠的内幕消息的朋友。

交友本来就应该闲时多烧香才对。缺乏了必要的联系,时间一长,再牢靠的关系也会变得松懈,再好的朋友也会变得互相淡漠。到时候再去求人办事做生意,就会不知不觉中平添了一些障碍。

三国时的刘备,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刘备平时注重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有如此大命。

当年刘备在读私塾的时候,十分聪明,又讲义气,因而他的同学与他都有很深的交往。后来大家分开后,刘备还不忘与这些同学时常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个名叫石全的人,家中很贫苦,但是刘备一点都没有介意他的家庭条件,常常邀请石全到自己家里做客,与他畅谈天下局势。

后来,刘备在一次战役中兵败,到处受到敌人的追杀,此时,朋友石全冒着生命危险将刘备藏了起来,救了刘备一命。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维护,如果不懂得时常与朋友联络感情,再好的朋友也会渐渐与你疏远。别相信酒桌上的朋友一时兴起的时候说的“上刀山,下火海”、“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话,只有用心呵护经营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朋友之间的友谊才会持久弥香。

但是,生活中总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就贪婪,对于自己所得到的不满足,总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于是他们对于关注他的朋友,常挂在嘴边的推辞就是:“我明天还要约见一些新客户,真的是没有时间。”

其实,一个人与他人的友谊就像是一个银行,一个让你可以存放所有友谊的银行。你的每个朋友都是你在银行里给为你和他的友谊开设一个账户。你为了维系友谊而付出的真诚关怀和帮助服务都会成为你储蓄进来的闲散资金。那么,你的资金多少怎么来计算的呢?当然是以你存入账户中的友谊多少计算,而不是你在银行开设了多少空头账户。

古时有一穷人,当他被富人从大门里赶出来却连一口米饭也没讨到时,他就发誓说:“如果有一天我发了财,我一定不会做个吝啬鬼。我要把我的财产分给那些和我现在一样受苦挨饿的人。”

碰巧,上帝听到了穷人的祈祷,就出现在穷人面前说道:“我可以帮你实现你的愿望,因为我有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个钱袋里永远都会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我可以把我的钱袋给你,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穷人一听自己可以马上解决眼前的饥饿,立即兴奋起来。

“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当你觉得钱够了的时候,一定要把钱袋扔掉,那时才可以开始花钱。”上帝说完就不见了。

这时,穷人看到自己的身边果真有了一个钱袋,而且里面装着一枚金币。穷人把那枚金币拿出来后,里面果然又有了一枚,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当他觉得饿了想要花钱的时候,他已经拿够了一辈子用的钱了。可是,他舍不得扔掉那个钱袋。他忘记了自己当初对上帝的承诺,开始一边花钱一边继续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穷人早已不再贫穷,可他依旧不停地拿。他的钱越来越多,但是他的身体却变得越来越虚弱。当他的手再也提不起钱袋的时候,他还无力地对自己说:“我不能扔掉钱袋啊!”随之,他倒在椅上,溘然长逝。

这个穷人贪得无厌,源源不断地将钱从钱袋中掏出来,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没有让金子实现价值,没有帮助穷人买到吃的、穿的、住的,这些宝贵的资源完全被浪费掉了。

对于朋友也是如此。当你已经拥有很丰富的人脉资源时,你却没有认真去经营它,没有让它在你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如同那个穷人虽然已经从钱袋里拿了很多金子,却舍不得花时间和精力用来帮助穷人一样。你所积累的人脉最终也只能如同那些被闲置的金子一样,毫无意义。最后,荒废了原本花费很大心血建立起来的人脉资源,回过头来望去原来的朋友一个也没有了。

朋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其规则。你和他人的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联系越多,关系也就越深厚,你所得到的益处也就越多。而且积累的人脉关系包含着给予和收益的双重内容,如果在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还继续保持与他们的联系,那么当你真的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很乐意为你伸出援手。

所以,无论是不是一个上班族,无论有多么忙碌,你总会有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利用这个空当,和朋友联系联系,即使联系方式很简单,比如一声问候:“你最近过得好吗?”“你的孩子上初中了吧?成绩怎么样?”“什么时候来我们这里”“我们一起吃午饭怎么样?”或者是一封电子邮件、一个电话、一张明信片都会让他们觉得格外亲切。当你看到朋友在你生病的时候为你流泪,在你痛苦的时候给你安慰,在你失意的时候给你鼓励时,那么你的投资就是成功的。

这里告诉你一个呵护友谊最简单的,也是最实用的办法。那就是在朋友健康平安的时候随时向他们问候,在他们落难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通常情况下,在危机时刻建立的友情不仅弥足珍贵,而且还能换得很好的口碑。为你积累到更广的人脉。

正如一句俗话所说:“常用的钥匙最有光泽。”你的友谊正如这把钥匙,想要将这把钥匙擦亮,就需要平常多和朋友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友谊之树长青,保证积累的人脉资源在你的事业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成为你人生最大的财富。

朋友的价值实非笔墨所能形容的,请记住一点:闲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第四节异性朋友是人脉的半边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大,男性与女性社会分工的趋同化,使得男人与女人都已经成为这个社会里非常重要的一分子,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也越发变成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而异性自然也成为人脉资源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女性心思缜密、情感细腻、思考事情周全但过于谨小慎微,与男性的粗犷豪放、大开大合、遇事敢于勇往直前但常常会略显毛躁的性格形成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在很多时候,异性朋友所带来的帮助是从同性朋友那里无法得到的。

现在的很多人都体会到:在以工作为中心,拿不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建立或维系一种严肃恋爱关系的时候,与异性朋友建立起友谊,能够不为情绪所左右,可以比从同性朋友那里获得更多的精神支持。当他们可以撇开性别的禁忌,无拘无束地谈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把不能与妻子或丈夫说的话对异性的朋友说出来,在没有情感负担的情况下轻松地解除心灵的寂寞、孤独和痛苦,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帮助和慰藉。这些都远比与同性交往或发生一场爱情纠葛要快乐得多了。

但是,传统观念中人们对男女交往的偏见依旧存在。比如,有的人还会认为男女相交过密就会不正常,如果一男一女共处一室就一定会发生非同寻常的关系等。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与异性交往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所以,结交异性朋友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切忌语言粗陋,任何失态行为都会断送异性间的正常交往。因为异性交往毕竟不同于同性交往,要尊重对方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

过去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社会的氛围已经给予男性和女性成为朋友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所以,在谋求共同的兴趣和事业追求时,完全可以克服心理障碍、放开心胸,主动自然广泛地结交异性朋友,彼此之间以开放平等的交往方式相处。

只要你能以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身边的异性,你就能够体会互补互敬,互相促进的异性友谊带来的温馨和甜美。

异性朋友就如同一棵大树,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绿伞;在你无力的时候,为你撑起一片蓝天。而它却从不求回报,只需你抬起头,为它献上甜甜的一笑;只需你轻轻地抚摸一下它粗大的树干,它就会因你的鼓励而更加枝繁叶茂,而它那郁郁葱葱的绿叶,会让你得到更多舒心的清凉。

第五节友谊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感受到和谐与美,全在于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古人云:“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如果希望友谊长久而稳定,就要把握好交往的尺寸,过于亲密和过于疏远都不利于保持长久的友谊。友谊需要距离,有距离才有吸引力,心灵也才能保持各自的空间,

交朋友本来就是双方的事情,不能由着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应当尊重对方,朋友之间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别、人生经历的不同等,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总会不同,因此保持各自独立的心灵空间也就显得很重要,朋友之间如果走得太近,友谊也很难长久。

很多人误以为好友之间应该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却不晓得过多了解别人的隐私和介入别人的生活于人于己都是负担。无论你和朋友多么交心,都须明白尊重朋友生活的道理,朋友最亲近的人是配偶、子女、父母而不是你,无论多要好的朋友,都不应该占用对方太多的时间,不要过多介入对方的家事,不要经常性地无事拜访或做不速之客。

朋友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对方感觉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过短,保留一点神秘感,有助于更好地吸引对方,这正是“欲擒故纵”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而过分关心别人,甚至越俎代庖,只能使对方感觉腻歪、厌烦。对方表面上作盛情难却状,内心里却掩藏着说不出的愤怒。

中国人一向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这表达了朋友之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志同道合而不是生活中的亲密到不分你我。现在有了电话、QQ、E-mail等联系方式,可以通过上述通信方式与朋友保持联系。

还有一些人认为某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因此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个人身上,自己的交际圈由此开始缩小,却一点都不感觉惋惜。他们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自然,有一知己与没有知己相比较,有知己确实令人自豪。但如果有一知己则心满意足,不想另结新朋友,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全投入到一个或少数几个知己身上,实在有些浪费。人与人相处有一个极限,与某人的交际达到极限时,再追加投入,交际的产出也会维持不变或增幅甚小,如果把追加的投入投向其他人,则可能获得巨大的回报。与其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同一个人身上,不如将其投入到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其他人身上,均匀使用力量,多交几个朋友,会多几分收获。

一位来自美国的朋友,谈起一种“美国现象”——“相识容易相会难”。在那里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并不难,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每一位青年,都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你只需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跟他打个招呼,肯定没有人会拒绝你。但与你结交之后,尽管相距不远,你也不可以随便去“骚扰”对方,如果无事则不能动辄登门拜访并以畅谈为乐。

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要显得亲密无间,而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你可能对此感到困惑,发出叹息,甚至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不由自主地道出一句“人情淡薄,世风日下”。可人的心理本性也许会令你大吃一惊: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如此看来,“美国现象”恰恰是现代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交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