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6025500000016

第16章 彬彬有礼受欢迎,教孩子掌握礼仪细节(2)

不久后,学校将要举办“足球友谊赛”,张峰涛决定以此为理由送给了刘晓虎一双足球鞋。那天,他手里拎着一双鞋,远远就喊刘晓虎,说是送给他的。刘晓虎虽然很高兴,但没有包装的鞋子怎么看怎么别扭。

在国外,人们认为送礼的时候对礼物进行包装,是一种礼貌。经过精致包装的礼物,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国内人们送礼时,注重的是礼品的实质,而不太注重包装这一细节。有的人觉得再美的包装只是外表,没有必要。真的是这样吗?

打个比方,一个容貌较好的人,衣着打扮很一般,多少总会令人感到一丝遗憾。礼品的包装也同理,包装是外在形式,礼品是内容,只有二者统一起来,才会产生和谐美。所以,礼品与包装是一体的,包装不是礼品的附属物。

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注重礼品包装,精致的包装不但可以使礼品增值,还会增加它的吸引力,使它变得与众不同。包装反映了送礼人的趣味和心境,并对礼物的内涵作出了暗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你“用了心”“有诚意”。

告诉孩子:“不管送出的礼物是什么,都不要直接装在塑料袋子里,或是直接拿着。很多时候,包装礼品只需要系一根丝带,就能使礼品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变化。比如,打上个漂亮的蝴蝶结,礼品就增添了不少魅力。”

小学就要毕业了,身为班长的陈楚哲想代表全班同学,送一件特别的礼物给班主任。思来想去,他买来一个精美的本子,让每个同学把自己最美的照片贴在本子上,并在相片的下面写上自己对班主任最想说的话以及祝福语。

最后,陈楚哲用彩纸对本子进行了精心的包装。再用色彩绚丽的丝带进行捆扎,打上美丽的蝴蝶结和心字图案。

当陈楚哲把经过精心包装的本子送给班主任时,班主任表示:“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收到的来自学生的最美的礼物,它能够让我睹物思人,即便几十年后,当我翻开这个本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可爱的孩子们。”

可见,给礼品加上精美的包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必须注重的细节。当你孩子选择的礼品是易破碎物品时,比如陶瓷、玻璃器皿等,适当的包装既可以体现美感,还可以避免磕碰、磨损。

告诉孩子:“有时候,如果把廉价的礼物直接送给别人,会给人小气的感觉。但是如果你懂得对其进行包装,让别人看出你是用心的、是重视的,就能很好地表达你的诚意,从而达到你送礼物的目的。”

当然了,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最好的包装材料莫过于真心。让孩子意识到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做包装,再轻巧的礼物都可以变得厚重,再微薄的礼物都可以变得充实,再普通的礼物也可以变得意义独特,让别人爱不释手。

让孩子收礼时当面打开包装欣赏

当孩子收到亲戚、朋友或同学的礼物时,一定会非常高兴,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注意收礼细节,就有可能让送礼的人不高兴。很多人觉得收礼不就是把礼物接过来,表达一下谢意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细节呢?

其实不然,接到礼物后,如果你的孩子知道轻轻打开包装,认真欣赏一番,然后对送礼者表达感谢,这是重视礼物、真诚接受的表现,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礼物送对了,送的有意义。

一天,乐平的姑妈来他家里做客,特意给他带来了礼物。乐平接到礼物后不是马上致谢,而是带着一份好奇轻轻地打开礼物的包装,在他看到礼物后,马山又将礼物包好,然后双手捧着礼物,微笑地对姑妈说:“谢谢你每次来看我都给我带礼物,您送给我的礼物我太喜欢了。谢谢您!”姑妈听了乐平的答谢高兴地说道:“乐平真懂事,姑妈非常高兴。”

收到礼物需要表达谢意,这几乎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礼貌,但是收礼时的细节决定了答谢的质量,影响着送礼人的心情。如果上文中的乐平不是先欣赏一下礼物再答谢,而是把礼物往沙发上一放,然后对姑妈说:“谢谢。”答谢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孩子不知道姑妈送的是什么礼物,不知道喜不喜欢,就去答谢,难免会让姑妈觉得那是客套话。

当然了,这不是告诉孩子:“如果对方送的礼物自己不喜欢,就不要答谢。”而是让孩子知道:“先略作欣赏,然后答谢,会给人留下喜欢这个礼物的印象,那么答谢就显得更有诚意了。”

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当送给别人一个礼物,别人看都不看一眼,甚至把礼物往桌上一放,就对你说谢谢时,我们的心里是不好受的,因为我们很自然地认为对方只是在说客套话,我们不知道对方到底喜不喜欢送给他的礼物。

秦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成绩名列前茅,加之她待人友善,因此她的人际关系很好。她过生日的时候,班里很多同学都给她送礼物,但是由于秦琴收礼的时候没有注意细节,导致心细的胡冰心里很不高兴。

秦琴是怎么收礼的呢?当胡冰把礼物递给秦琴时,秦琴看都没看一眼,便把礼物递给一旁的母亲,然后对胡冰说:“很高兴收到你的礼物,我很喜欢。”这句话让胡冰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胡冰知道秦琴根本没看礼物,不知道礼物是什么,她怎么能说自己很喜欢呢?

再说了,胡冰送给秦琴的礼物是经过多次挑选,并加入了手工制作的,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的。然而,在秦琴收礼物的瞬间,胡冰没有看到自己付出的价值。

胡冰的不快原本只需秦琴一个细小的动作就可以驱散的,那就是接到礼物时当面打开包装,欣赏一下,然后笑着表达谢意。因此,当孩子成为收礼者时,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怎么做才能做得细致入微,怎么做才能让别人高兴。这就需要让孩子学会注重收礼物的细节。

在打开礼物包装之前,应该让孩子注视送礼物的人,并向他微笑。打开礼物时的动作要慢,表情要丰富,这样做可以延长对方期待的心情,还会使孩子从容地酝酿感谢的话语。欣赏了礼物之后,还有答谢的礼仪,答谢的话怎样说也是有讲究的,父母有必要让孩子引起重视。

第一,不要实话实说,即使对方送给自己的礼物自己不喜欢,也不要表露出来,而应笑着表达感谢。

第二,不要问礼物的价钱。这是最忌讳的做法,因为这个问题会让对方难以回答。有时候,顺便问了一句:“这东西很贵吧?”都可能会使送礼者感到不舒服。因为在收到礼物时,脱口提及价钱,会令人觉得你俗不可耐,仿佛只懂得以金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倘若对方送出的礼物很便宜,他可能在心里抱怨你:“这家伙真不识货,把两块钱的破本子当宝贝,居然还说这礼物看起来很昂贵,这不是在讽刺我嘛!”所以,收到礼物的人只需表示感激或赞美,不应询问礼物价格。

第三,善待礼物,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或放回房间。表达谢意之后,如果把礼物随意地放在一边,也会给人不好的感觉。这时候善待礼物就是善待送礼者,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注意。

第四,拒绝收礼通常是不好的,除非对方送的礼物有违礼貌的规定。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当让孩子委婉而又坚决地拒绝,如果对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应当让孩子暗示他一下礼物不妥的原因。这时,言辞不要过激,也不要动怒,更不要随口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让孩子懂得潦草马虎的信还不如不写

书信是常用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重视书信写作与递送的礼貌。因为写信就像说话一样,起着和对方沟通的作用,所以写信的礼貌必须要注重。在面对面交流中,如果一方说话吞吞吐吐或者语速变化无常,另一方一定听得不舒服、听得不清楚;在书信往来中,如果一方字迹潦草马虎,相信另一方也不会高兴。

转学了的郑功收到了以前同桌的一封信,兴奋之余,他马上起笔回信。由于很长时间没有联系,没有对方的消息,郑功一口气写了好几页信纸,文中满是疑问和怀念。虽然这封信情感真挚,可是由于下笔前没有经过思考,文中多处出现表达错误,字迹也非常潦草。

更可笑的是,郑功没有注意书信礼仪,开头没有向对方问好,正文没有分段,结尾没有祝语,没有日期。那封信就像是流水账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会儿说到学习,一会儿说到吃饭。后来,对方给郑功回信开玩笑地说,看他的信看得好累啊。郑功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

古话说:书如其人。人们也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信里的字写得怎么样,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修养、教养等。然而,现在有些孩子写信字迹潦草,错别字到处都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信还不如不写,这样的信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记述了鲁迅先生对字迹潦草的看法:“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可见,鲁迅先生对字迹潦草这一现象是很反感的。

确实,字不一定要写得好看,但关键的是要让别人看清,这就需要最起码的认真态度。如果孩子在写信的时候态度不认真,心不在焉、无精打采,写出来的字怎能保证工整,写的信怎能保证整洁呢?

有个孩子叫刘鸿,他给朋友写信的时候字迹潦草得不能再潦草了。爸爸知道这是刘鸿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养成的不良习惯,爸爸曾专门对其进行过观察。那么刘鸿是怎么写作业的呢?有时,刘鸿一边写作业,一边像“长颈鹿”一样看电视,刷刷刷,真快!有时,刘鸿一边写作业,一边摇头晃脑,其神态如同念经一般。

有一次,刘鸿向爸爸抱怨:“爸爸,我朋友怎么不给我回信啊,我给他写的信已经有一个月了。”爸爸不紧不慢地说:“我知道原因,你想知道吗?”“当然想知道了,快告诉我吧!”刘鸿马上答道。爸爸说:“因为你写信的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马虎,别人看不清你信里写的是什么,他怎么回信呢?”

爸爸接着说:“你写信字迹潦草是因为你写作业的时候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爸爸希望你改变一下,把信写得干净、工整一些,这样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对你也是有好处的,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细节哟!”刘鸿听懂了爸爸的意思,决心认真写作业、写信。

孩子字迹潦草,其原因一是态度不够端正,有应付了事的嫌疑;二是姿势不正确,缺少训练;三是写字速度太快。由于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所以在写信的时候,他也不会注意这一细节,结果就会失礼于人。

其实把字写好是很有必要的,父母要教育孩子重视写字,这样不仅能在书信交往中对别人表达尊敬与友好,还对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因为学生书写比较工整流利、卷面整洁能给老师好的印象,特别是在考试中能得到较高的“印象分”。这是可以理解的,试想如果学生的试卷不整洁,错别字很多,不是字迹潦草看不清,就是用涂改液,老师阅卷的心情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老师看不清学生的答卷,又怎么去阅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