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提高执行力
6068000000008

第8章 完善制度: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制度是执行的保证(2)

有规必行,有禁必止

我们常说,有规必行,有禁必止。

游戏要有游戏的规则,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规矩的重要性。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来源于各级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一旦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容易造成无序和浪费,是非常糟糕的事。

许多员工把规章制度等规范都看做是企业的需要,却没有认识到其更重要的一面:规则和制度更是个人成长的平台。所以中层领导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你的员工意识到严格执行制度的重要意义:如果希望在企业发展,不仅要学会在制度的约束下成长,更要学会利用制度给予的资源发展自己,提高能力。应该让员工习惯在制度下工作,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职业纪律,更是一种职业技巧,因为公司常常会通过“制度”把资源和荣誉给予员工,如果你与“制度”格格不入,那些资源和荣誉就不会与你有缘。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执行力,一个部门的领导者决定着一个部门的执行力。企业的领导者要做企业制度的坚决扞卫者,而不应是制度的破坏者,不要认为制度都是为除你之外的其他人制定的,你在什么时候都要和你的部下、你的职员站在一起,这样当你需要时,他们才会和你站在一起。所以,执行首先从领导自己开始,靠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示范来推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企业领导的性格决定着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性格的显性表露。坚决杜绝企业内部特殊人群的存在,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要么不制定,既然制定了就要坚决执行,在这一点上举例说明:

会议室内桌面上摆着“禁止吸烟”的禁止牌。今天老板召集大家开会,自己先点上一支,他是老板啊,整个公司都是他的,在这里抽支烟,谁敢干涉,当然没人愿意做这个冤大头;第二天总经理召开会议,今天老板不在,我是公司总经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抽支烟还会成什么问题吗,于是总经理也特殊了一把;第三天副总开会,老板和总经理都不在,也特殊了一次;后天部门经理召集本部门开会,他是本部门老大,当然在本部门有资格特殊一把了……每个岗位在自己的范围内都有“特殊”的条件和理由,于是“禁止吸烟”就成了摆设,只能给外人看,因为公司内部人员都知道他约束不了领导。这样的企业还有何执行力可言?

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每一个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第一美德。作为身担重任的领导,应善于把上述思想或理念灌输到你下属的心中去。如此,你的个性魅力就会增加,你的领导力就会增强,你的号令也自然地会得到良好的执行或响应。须知,没有员工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企业任何绝佳的战略和设想都不可能被实现;没有员工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任何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都无法建立和推广下去;没有员工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任何一个精明能干的领导都无法施展其才能。一个高效的部门必须使员工具有良好的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观念,如此,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遵守制度,以身作则

第一个故事:

一天,毛主席到延安中央医院特别病室探访120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同志。登上一座很高的山,便到了一排开在山顶上的窑洞。

他熟悉地走进一个窑洞,看到关政委躺在床上。热情地握手之后,他们便轻声交谈起来。

突然窑洞的门被轻轻推开了,走进一个女护士,她看着这个客人,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同志,很对不起,病人需要安静,医生吩咐过了,不能会客。”

毛主席笑了笑,点着头说:“啊,对不住,我原来不知道医生有这个吩咐。”说着便站了起来,安慰了病人告别了。关政委望着护士笑起来。

在护士办公室里,毛主席和刚才那位护士谈着话:“你叫什么名字?小同志多大了?”

“人家都叫我小刘,今年16岁,请坐吧,同志!”

毛主席又询问护士工作、生活情形、伙食改善得怎样、业务学习是怎样规定的,等等。最后他又仔细地反复问到关政委最近的病况,小刘的答复是关政委的病势严重。

毛主席走后,小刘又轻轻地来到关政委的病室——因为她是关政委的特别护士。推门进来,关政委对她笑了:“小刘同志,干的好事情啊!你知道刚才来的是谁吗?”

“不知道,外头有一个警卫员,反正也是首长,但不管是谁,我是按照医生的吩咐,禁止客人来打扰你。”

“好呀!但你不知道那就是毛主席!”

“啊!毛主席?”

她瞪着眼睛,张着嘴巴叫起来,“毛主席这样严格遵守制度,又那样和气……”她自言自语地说。

以后她便把第一次遇见毛主席的故事,告诉了很多同志。

第二个故事: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作为开国创业的领袖人物,他们是这样地遵守组织制度,以身作则,为大家作出执行的表率,因此,他们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任何制度的有效推行都离不开领导者的身体力行,做遵守制度的典范是身教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领导者,绝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如果领导者能自觉地遵守制度,员工就不会轻易地违反制度。如果领导者自己不遵守制度,下级就会步步效法。口是心非是管理的大忌。作为领导者,言行一致、直言不讳更能得到员工的尊敬与信赖。很多时候,言行不一会严重影响你的管理成效。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你却拐弯抹角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甚至毫无原则地表扬他,就会使犯错误的人摸不着头脑。言行不一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会受到鄙视,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尽量赞赏下属的才干与成就,要尽可能地把荣誉让给下级,把自己摆在后面,这样下级就会为你尽心竭力。如果自己的虚荣心太强,处处压抑下级,就必然引起下级的普遍反感。一个人只要工作就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在于能否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领导者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那他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事实上,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企业领导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他们负责确定企业的目标定位、发展思想、资源配置、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以及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层领导者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他们承上启下,既是大团队中的一员和伙伴,又是小团队中的领导和教练,他们应具备正确做事和做正确事的双重能力。企业领导和中层领导者,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影响、作用于每一位职工。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契约,寻求的是个人利益的“公倍数”。在制度中,个人必然要让出一些权利,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只有以此为基础,让制度内化成一种行为规则,制度才谈得上生效。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同样,只有制度意识深入人心,制度这种契约才真正有成立的可能。

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行动先于群众,标准高于群众,要求严于群众,模范带动和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在管理过程中才能获得良好的执行力。

合理制度的激励作用

要保证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工作,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提高执行力,激励环节必不可少。合理激励是领导者实施管理时不可或缺的方式。

如何进行合理的激励呢?

1对不同的员工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什么样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方式,领导者心里应当有个底。从员工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把员工分为三类,依此而进行激励。

(1)易受他人影响,随波逐流的员工可使用心理愿景激励

这种易受他人影响的员工在企业中大量存在,他们没有太高的心理期望,没有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曾经有理想但被现实争服,他们有梦想却惰于付出,每天的工作状态就是“走过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这类员工,企业领导者不能指望运用大惩小戒的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相反,这样会让他们抱怨不断;也不能将他们辞退,这是因为我们不能保证下一批员工不是同一类人,而且这样的成本过于高昂,并不符合实际。

因此,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其执行力,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进行心理愿景激励,从而激发团队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应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应。

(2)有自己的目标与计划的员工可使用职业发展激励

有些员工有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他们对自己所做的每个选择都十分谨慎,而且他们一旦从事某项工作后,往往就会不断地努力,心无旁骛。这种员工无论在哪行哪业都易受到企业的重视与欢迎,他们往往是企业内部的精英、骨干,有些甚至是管理高层,而企业要做的是将其留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给予他们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让其参与决策并亲自督导执行,是企业能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其发展欲望的关键。

职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体现为两条,即职务晋升和能力发展。职务晋升则要求有公平、公开的晋升制度、机会均等,并鼓励竞争晋职;能力发展包括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反馈、指导,专业培训、素质训练、拓展训练等,此外,还可通过参与管理和对话提升其能力。

(3)其他员工可实行合理的薪酬激励

薪酬是最基本的激励方式。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应是那种能使员工的努力得到承认,能反映出努力程度或绩效的不同。一般来说,薪酬激励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加薪和奖金。加薪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经济激励措施,把对员工的肯定直接表现在经济收入上,非常直观实在,量化了的金钱可以直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已经实现了的价值。奖金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单独、额外的奖励,可变性较大,但其实质仍然是“多给点钱”。

但要注意的是,薪酬这种激励方式也是最敏感的一种激励方式,一方面薪酬显示为刚性原则,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外部攀比心态和内部平均趋同心态。因此企业在设计物质薪酬奖励机制标准时既要考虑外部市场行情和人才的市场价格,还要照顾内部的薪酬体系,否则,物质薪酬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还非常可能破坏内部均衡而导致激励作用的扭曲。

企业除了用优厚的待遇激励外,还可以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这也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又一个法宝。工作激励的核心要求企业领导者从员工成长的角度着手,以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2让员工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

如果想让员工兢兢业业地投入到工作中,就可以让其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并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运用参与企业重大决定的激励可以直接把企业领导者的命令变成员工共同的决定,把企业的大目标变成每个员工的小目标,让其一一实现之后,大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

这种激励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让员工参与决策

参与决策时,每个员工都是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讨论企业中的重大事项。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也有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这不仅能对个人起到激励作用,还可以保证企业的执行力。

(2)互相沟通协商

企业中的重大决策,有的往往得不到员工的理解,无法与领导的决策产生共鸣,甚至有的员工认为自己做的是无用功,于是在工作中消极执行,工作绩效不高。企业的一些重要决策只有经过和员工的沟通,听取了员工的有益建议,乃至在细节方面作一些小的改动,才可以让员工把企业的目标决策熟记于胸,并建立起良好的反馈机制,正确而及时地解决问题。这样的企业比较民主化、人性化,以沟通协商促管理。

(3)广泛征询员工意见

企业可以广泛搜集员工的好建议,鼓励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一旦采纳员工的意见,要及时给予奖励;如果没有采纳,要说出意见不可行的原因,以争取员工的理解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目标激励

企业的总目标是全体员工奋斗的方向,当企业的总目标与员工自己的小目标发生冲突时,要以大目标为重,它是引领全体员工的旗帜,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只有把员工自己的人生价值、信念和企业的目标融为一体时,员工才会明白自己不仅是为企业而战,更是为自己而战,这是确保执行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表扬和激励能使员工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员工认清自我,重新激发工作斗志。有了科学的奖惩,组织的执行力就成了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激励就是动力,有了好的激励制度,马不扬鞭自奋蹄,员工就会自发地提高执行力。

因此,要保持和提高执行力,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同时要保证制度的针对性、合理性、可执行性和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决策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