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白杨风骨
6131100000032

第32章 社会写真(7)

新理念之一:管理教育干部要前移,要加大力度,不要等到干部“东窗事发”才“杀鸡给猴看”。你干坏事,我不说;你违纪违法,我来抓。这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李真案件除了他个人因素之外,在他滑向深渊前,有多少个组织关口都“失守”。户县选拔干部要写廉政鉴定,每个干部建有廉政档案。各级组织带着爱心,怀着诚意去监督教育干部。管理监督干部,绝不是跟谁过不去,是为了保护干部健康成长,从而防微杜渐。杨育洲深思熟虑。

新理念之二:过去抓廉政只抓干部,现在要抓“盲点”、抓“死点”。干部的工作圈是清楚的,但8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是监督工作的“盲点”和“死点”。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的家属勇于担当“家庭纪委书记”,当好反腐保廉的宣传员、守门员、监督员和战斗员,以情感、亲情、血缘为纽带,耳边常念“廉政经”,枕边常吹“廉政风”,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己人,帮助配偶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第二道防线。

新理念之三:反腐倡廉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在抓廉政上,县上领导舍得投资,这次光印制廉政明信片1000套5000枚,花了8000多元;仅给3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家属赠阅《中国纪检监察报》,一份总共花去4.5万元。加起来费用不少。但户县领导算的是另一笔账:撂倒一个干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前期管理投资数与一个官员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微乎其微。而个人前途的断送、美满家庭的毁灭以及革命事业受损、给党的形象抹黑,更是一笔难计其数的政治账。

夫妻协定:廉政承诺,他律更要自律

在程宝明副书记办公室,翻阅二尺厚的承诺书,记者的心是沉甸甸的。

700份,是全县350名副科以上干部根据各自的岗位特点,签订《领导干部廉政承诺书》;350名干部家属,根据丈夫工作岗位易产生腐败的环节,签订《领导干部家庭廉洁承诺书》。承诺书因领导干部岗位变换而重新签订,随之承诺内容也变换。

在80名新任干部夫妻双方签订承诺书那天,县委领导苦口婆心讲“一口井”的为官之道。故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部下算了一笔账:老老实实地为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取之不尽。古往今来的贪官,最大的教训就在于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总嫌“井水”不满,于是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谋取不义之财。当不义之财如大江大河滚滚而来时,他们的毁灭之日也到了。为官从政者只有自觉抵制各种私欲和诱惑,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利益办实事,才能守住那口“井”,守住这口“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这是于国于民于己均有益的为官之道。

从正面腐蚀干部受挫,一些人就迂回进攻,从家庭“后门”攻克。县委领导对干部的家属,更是从古今正反案例讲“夫贪妻不廉,妻恶夫祸多”的道理,指出一个中饱私囊的领导干部背后,往往有一个欲壑难填的“贪内助”,“台前”、“台后”同谋腐败,结成家庭利益共同体,把“糖弹”当“糖丸”咽下,总有一天会自我爆炸,恳请领导干部的家属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县领导还教家属监督一招:8小时外,对领导干部实行晚点名制度,看其下班以后跟谁在一起,是不是吃了不该吃的饭,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使领导干部在家属的监督下,由原来的放肆到收敛,再到不去。

那天,县委办副主任、督查室主任温文强的妻子对组织交给的任务感到光荣而神圣。她代表妻子们郑重承诺:当好“家庭纪委书记”,以“贤”为责,以“廉”为荣,常吹“枕廉风”,敲好“枕边钟”,念好“廉政经”,帮助丈夫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利不要,不正之风不沾,不义之举不为,带头成为文明家庭文明人。

签订承诺书大会,给新任干部和家属上了第一堂廉政为官课。白纸黑字的承诺书,写在纸上,更刻在新任干部和家属的心上。

落实承诺,户县从2003年起,每年在全县评比,树立10名“勤廉兼优”的干部、10名“贤廉兼优”的家属。

情透纸背:县纪委致干部家属廉政信

一年中秋月圆家团圆。县纪检委特意选择了这个日子,给全县350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家属发了一封公开信。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永远团圆,县纪委把浓浓的人情味溶入廉洁这个严肃的话题中,意味更加深长。大红烫金字的信封面,透着党组织对每一个家庭的喜庆问候,字里行间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的诚恳交心,更让人感到组织的温暖关怀。

信中恳请领导干部的家属,当好领导身边的纪委书记,时刻提醒自己的亲人,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户县纪委廉政信的内容包括:政治上防渗透,思想上防蜕变,纪律上防松弛,经济上防贪占,工作上防失职。这是对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信的末尾这样写道:“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们写这封信的良苦用心,衷心祝愿您成为一名‘廉内助’、‘贤内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记者电话采访户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轶。他说,一个干部违纪违法到了受审查的时候,这是腐败的最后结果。我们要减少腐败结果,这就要加大预防力度,抓源头,抓家庭,抓过程。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再好的承诺与用心,只有用行动去见证,才会产生效果。2004年是户县廉政制度实施年。

二次创业铸辉煌

历史还记忆犹新,曾经为陕西创造过辉煌的企业和产品:那家喻户晓的骆驼牌搪瓷制品、那畅销国内外的翻斗车、那曾经以修复、修建宝成、兰新线而闻名的“铁军”……

进入九十年代,这些国有企业的大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撞下,一度迷茫、困惑。然而。他们又迅速转观念,自我调整,最终拿出各自的招数冲向潮头。

吃苦奉献创一流

几乎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从建局起,就继承了在战争年代形成的“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他们的业绩,曾赢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光辉题词。

然而,市场经济是无情的。这个每天出进需一二百万,年付职工工资至少4个亿的大局,陷入了生存危机。

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过没过时,吃苦奉献的企业精神还要不要?局领导班子引导职工进行反复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愈是市场经济愈加需要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这不仅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有大型企业地位决定的,同时也是建筑企业的行业和职工职业特点决定的。

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干那些别人认为环境艰苦、施工条件差、工期要求紧而不愿干的活,打那些别人挺不住的恶仗、硬仗、苦仗!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百里风区、无水区、高寒区兰新复线的修建,坍塌、漏水不止的西安黑河引水工程零号、3号洞的开通,冒生命危险的南疆铁路抗灾抢险等,一些施工队不是败下阵来,就是望而却步,铁一局职工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迎难而上,占领了许多这样的市场,创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铁一局职工还有一股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劲头,敢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或干不了的事。一是向从未涉足过的行业、领域进军,发展多元化、立体化的生产经营战略。如今,他们能承担长大铁路干线、复线、重载铁路建设,还能建设高速公路、大跨度、高墩台的桥梁、深水码头、飞机场、高层楼房等基础设施和项目。二是围绕建筑市场的高、精、尖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从而带出新行业。在给排水工程施工方面,他们采用滑模新工艺施工后,投标承建了我国首次在上海进行的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在这个工程中的创造发明,又使他们向承包大水厂工程发展,年产值递增1亿多元。

几年来,铁一局创名优工程、创企业最佳社会信誉,争全国同行业先进,创造了许多第一。秦岭隧道创单线单口独头月掘进402米的国内同行业最高纪录,武汉公路桥南引桥施工创我国第一个重量40吨的轻型挂栏,而且创出了4天灌注一个对称段全国最高纪录;他们建成的西安喜来登大酒店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他们用“干好”巩固占领的市场,从而实现了“揽活、干好,再揽活”的良性循环与增长。其企业精神造就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市场和“上帝”的青睐,他们干一项工程,创一方信誉,树一块丰碑,交一方朋友,占一片市场。

跨出“模式”天地宽

靠翻斗车和日用搪瓷打天下的陕西建设机械厂和西安人民搪瓷厂,有着近似的发展经历。他们生产的一两个产品,几十年经久不衰。然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却给他们亮了黄灯:不能一条巷子走到黑。

陕西建设机械厂不服输,想通过产品降价挤垮小厂,结果败下阵来;他们又想通过行业协会不降价,结果根本控制不住。越挣扎越陷越深,到1990年,历史上第一次亏损250万元。

见了棺材才落泪。他们重新审视企业几十年一贯制单一的产品结构,生产翻斗车是大厂的“小儿科”,大厂就应开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有人说:不搞开发等死,搞了开发找死。他们宁肯在找死的风险中辟一条生路,也不愿等死。开发大型机具有大风险,他们宁肯冒风险而失败,绝不墨守成规地去搞那些低水平的填平补齐。根据国家优先发展公路交通的战略,他们把企业产品开发的方向选定在筑路机械产品上,去争创中国名牌。

1992年以后,他们先后成功地引进、生产了德国ABG公司411、423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为了最大限度地促使技术成果转化,他们建立了校企优势瓦补的合作关系,采取科技“一条龙”项目承包、售后提成、奖金自负的新的风险机制,使科技人员由过去的等鱼上钩为找米下锅,千方百计地承揽适销对路的开发项目,跑市场,搞公关,有效地加快了新产品开发进程。

近年来,他们先后开发出我国目前功率最大的全液压WBZ21型稳定土拌和机、混凝土搅拌站,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双钢轮多振幅压路机等,企业产品由原来的两大类14个品种发展到目前集铲土运输机械、垂直运输机械、路面机械、造桥机械等七大类28个品种。伴随着产品开发,他们对旧设备进行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使设备新度系数由原来的36%提高到80%以上。企业现已成为国内生产大型筑路机械的重要基地和维修中心。

老产品翻斗车一台销售价约2万元,而现在生产的摊铺机一台销售价约420万元,也就是说,一台摊铺机相当于210台翻斗车的价值,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使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成了天壤之别。

同样,搪瓷也是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产品,容易被仿效。渐渐地,西安人民搪瓷厂被周围30多个中小搪瓷厂所淹没,加上传统的日用搪瓷受到其它材料制品的冲击,市场萎缩,路子越走越窄。

形势逼迫他们跳出老模式。他们制定出日用转工业、内销转外销、低档转高档的发展思路。

一方面调整日用搪瓷,开发生产出高档豪华电火锅、蒸锅、儿童系列餐具和普通经济面盆、饭碗等“两极”产品,满足了两个市场、两种顾客的消费需求,打破了日用搪瓷“富人看不上,穷人买不起”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开发生产防腐耐酸搪瓷管道、风机、水泵、井下液压支柱、路灯杆等工业新品。他们还跨行业大胆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美国CRC公司管道涂敷生产线生产的煤焦油瓷漆防腐管道。

做一个脸盆,40多道工序赚2毛钱,漆一根管道两分钟赚2千元;涂敷生产线80人干一天等于总厂1800人干3天的产值。这样一来,企业不单连锅、碗、盘、盆,而是开发、形成民间、工业、建筑,卫生、艺术五大系列并举新格局,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发展后劲。

锐意改革树信誉

提到公司前后的发展变化,西安友谊总公司经理白周颂不无感慨:“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企业的规模!”

从专门接待外宾购物,再轮回到普通的商业,友谊公司家道中落,一日不如一日。到1992年底,公司累计亏损600万元,1200人的吃饭成了问题。危难之际,以白周颂为总经理的新一任班子组建后,在僵化的老企业上动开了改革大手术。

第一刀“精兵简政”,硬是将原来27个科室170多人精简到7个科室80多人。将华侨商店、友谊商店等零售环节同机关合并,减少层次变两级管理为直接管理,初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和优化配置,仅每年节约仓储费达20万元。

第二刀打破“铁工资”为浮动工资,建立竞争机制,职工优化组合,干部实行聘任,建立经营责任制,层层承包,签订合同。

第三刀将非独立核算的缺乏压力和活力的批发环节转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经营单位,当年减亏30万元。

这三刀使企业一举扭亏为盈。他们改革加速,一个新招又一个新招:为了扩大规模求发展,他们实现了与原西安纺织品总公司的合并,成功组建了一家总资产2.6亿元、经营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为了树立商业企业信誉,他们在西安市率先推出优质服务信誉15条承诺,并划拨10万元作为商品质量保证金,还率先实施明码标实价制度,把实在购物奉献给顾客;为了实施大规模、多元化、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他们大胆内引外联,跨行业、跨国经营,在陕北开发石油,在法国设立工艺品店……目前,集团公司除坚持工业品零售经营外,已发展为涉及进出口贸易、国际国内旅游服务、宾馆、餐饮、文化娱乐、房地产开发等多领域、多功能的商贸集团。

信誉带来了可观的效益。1993年扭亏为盈;1994年销售跨入陕西零售商业20强行列;1995年销售突破6000万元大关;今年一至九月销售达到1.13亿元,成为西安市又一个销售过亿元的商贸企业。

技术改造求生存

焦炉,是焦化厂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于西安焦化厂来说,生存的危机一日近于一日。他们厂现有的两组66型冶金焦炉,已是连续运行17年和12年炉龄的焦炉,其状态已经步入中晚期,随着炉龄逐年老化,生产随时都有中断的可能。

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建设一座新型焦炉、旧焦炉移地大修技改工程作为振兴西焦,再铸辉煌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