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6136700000001

第1章 沙塔洛夫教育活动与纲要信号教学思想的产生和基本内容(1)

苏联教育家弗·弗·沙塔洛夫在其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创立了一整套教学法新体系。全国许多学校对这一新体系进行实验的结果证明,它不仅可以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普遍提高成绩,消灭三分,因此引起了广泛的注视。近年来,苏联中央和地方报刊发表了数百篇介绍沙塔洛夫新教学法的文章,成千上万的教师如“朝圣”般来到乌克兰顿涅茨克市学习取经,并盛赞新教学法为未来学校的基石,是苏联学校的今天和明天,是注定要成功的。

新教学法体系是沙塔洛夫在其近三十年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结果。它的核心是“纲要信号”图表。

沙塔洛夫早就深切地感到,学校中科目繁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致使学习质量不高,培养人材的速度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为了保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法。

沙塔洛夫认为,既然人们能借助于各种新的生产工具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创制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沙塔洛夫发现有的学生很善于利用教师的板书,同时又发现按板书要点复习功课的同学学习效果较好。他认为如果能以一种简明的信号代替繁杂的板书,学习效果势必会更好。

沙塔洛夫就是循着这一思路,创立了着名的“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

所谓的“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它“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这种图表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有时一张图表仅由数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或四、五节课的内容。大型图表可以分成几“块”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等标明知识的重要程度。“纲要信号”图表一般应由富有教学经验的,具有一定心理学、教学论方面理论知识的教师和专家负责制作,以保证图表的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

例如:苏联学校七年级历史课上要讲到俄罗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即1889年俄土战争中发生在雷姆尼克河畔上的一次战役。当时苏沃洛夫所率俄军7,000人,奥地利盟军有18,000人,而土耳其却拥有十万大军,处于绝对优势。土军包围了奥军,对为数较少的俄军失去戒备。苏沃洛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连夜兼程,迂回至土军的后方和侧翼,最后调遣骑兵助战,迫使土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讲述这一史实的时候,用了以下一张“纲要信号”图表:

这张图表用极其简单的文字和符号把全课的信息传入学生脑际,使学生对这次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局了如指掌,经过多次复习之后,图表上所概括的内容便能牢固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这种反复再现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因而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效果很好。大纲规定需用89节讲完的全部历史课只用58节课即可讲完,节约31节课时间。“纲要信号”图表在教学中收到显着效果,有的教师预言:不需多久,学校里定会像今天挖地槽不再使用铲和镐而改用掘土机一样,在各种课程、各个年级中采用“纲要信号”图表进行教学。

1.“纲要信号”图表既适用于各年级文科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各年级理科教学,它为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开辟了新天地。

如何讲授理论知识,一直是学校数、理教学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而根据目前心理学、教学论专家们提出的“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现代学校中理论知识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表更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按传统教学法,理论知识一般都采取“小块”讲解的方法,即在讲完一条或几条原理之后立即进入实践阶段--作练习或解习题。

事实上,每门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各门学科之间又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只有从抽象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具体事物,并认识它和其它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实验证明,事先对各相同或相异的概念进行一定的对比,较之孤立地讲解各个概念效果更好。

沙塔洛夫把心理学家们研究的成果用于教学实践,采用“大块”

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告一段落之后再转入大量实践。他认为只有掌握好理论,才能开始实践,只有贯彻“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让理论先行,才可能推进教学进程,达到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目的。

沙塔洛夫在“大块”讲授理论知识时,也主要借助于“纲要信号”

图表。

下面是六年级初学物理时的第一张“纲要信号”图表:这张图表概括了三节课的重点,指出了自然界一切现象相互联系的规律,表明了物理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提示了主要的几位物理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

使用“纲要信号”图表“大块”讲授理论知识,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孤立地讲授某条定理,某一规则,某一概念的方法,使学生把所授新知识的各个部分放在一个整体中来理解,帮助学生认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它们加以对比,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借助于“纲要信号”图表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可以节约不少时间用于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机会。据统计,按新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做完大纲规定的全部练习,而且还有时间作补充练习,而按传统教学法则往往只能完成大纲规定的练习总量的一半。按传统教学法,学完中学物理课程的总时数为627节,而按新教学法,在380-400节之间即可学完全部课程。可见,使用“纲要信号”图表大块讲授理论知识既能加快教学进度,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2.新教学法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在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同时支配两项活动,效果不可能很好。因此让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学生的笔记记了一大本,但未必能全部理解,消化。“写”妨碍了“听”,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有碍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然而系统地采用“纲要信号”图表教学,则能使学生从繁琐的笔记中解放出来,全神贯注地听讲,当堂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课堂活动的每一分钟都处于紧张思维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可见新教学体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鲁普斯卡娅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必先使教学过程积极化。“纲要信号”图表在教学中产生的作用是与这一教育观点一致的。

使用“纲要信号”图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视觉记忆力和联想能力。诚然,传统教学法也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但它却忽视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记忆,更忽视了使二者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一种思维过程。前面提过,传统教学法在强调“听”的同时,又以另一项活动冲淡了“听”的效果。新教学法则不然,教师以直观挂图和人手一份的图表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回忆老师所讲内容时眼前立即浮现出鲜明的图像,再现课堂上讲过的全部情节。这就是视觉记忆所能起到的作用。新教学法把“视”、“听”和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具有深远影响。

鉴于“纲要信号”图表在新教学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沙塔洛夫特别重视它的制作工作。他说,编制“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他主张成立专门小组编制图表,图表的形式要多样化,每根线条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每个符号都要能作出最明确的示意;图表中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内容要高度概括,图表要准确、形象、科学,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由此及彼地引起联想。

巴甫洛夫曾经写到:“联想是记忆与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对联想的分析证明,它就是脑力劳动的基本过程,它反映了思维的规律”。

生活告诉我们:带趣味性的事物、特殊的、不平常的事物都便于记忆并能引起联想。有时邂逅得见多年未遇的老友,尽管一时难以想起他的名字,但此人的外号却一下子从脑子里冒了出来。这是因为人们的外号更具有特征。不仅如此,随同外号的出现还往往会涌出一连串生动的往事,这都说明了联想和记忆的关系。

“纲要信号”图表使学生的视听记忆、联想思维等活动同时作用于大脑,使各种信号从各个不同角度传入学生脑际,既有助于课堂理解,又有助于课后复习。“学习一课,巩固一课”这一传统教学法提出的口号,在使用新教学法之后就更容易实现。令人更为惊叹的是,传入学生脑际的这些信息,在经过若干年之后,还记忆犹新。

一次,沙塔洛夫正在路上走着,一辆疾驶的伏尔加小轿车忽然在他身边停下来。坐在驾驶员身边的人从小窗口探出头来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