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6137200000004

第4章 《忏悔录》选读(1)

第一卷 第八章 童年纪事

我不是从襁褓之中长大而进入我的童年的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童年不由我地径自替代了我的婴儿时期。我的婴儿时期并不曾离开我,它又能到哪里去呢?可是,它现在确已消失。我已经不是不会说话的婴儿,而开始成为唠叨不休的孩子。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而且后来我还注意到我最初是怎样学会说话的。因为我家的大人们并没有按照教学的某种次序教我词句(象后来他们教我字母那样),就把说话的能力给了我,我是凭仗你--我的天主赋予我的理智,用呻吟、用各种声音,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极力表达我心里的意念,企望我的欲望得以满足;但是,尽我的一切能耐,或者用尽我会运用的一切办法,我都不能把我的意念表达出来,使人人领会我所有的心情。后来,我留心思索:我家大人们说出任何事物的名称,并且在说出这个名称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就向着这个事物,这被我看到了,因此就推断出他们刚才说出的那个词就是他们指给我看的那个事物的名称。

而且我发现他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示他们要说的事物,这似乎是一切民族的自然语言;这种自然语言是用面部表情、用目光、用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和用声音来表达的,它揭示出内心的诸种情感,或为要求,或为欣赏,或是拒绝,或是逃避。各种句子里的词语,出现在适当的地位。听到大人们一再使用它们,我就这样点点滴滴地推断出这些词语是代表什么事物的符号,等到我开口说出这些词语,我就用这些词语表达我自己的意愿。这样,我就用这些词语和人交谈,确实也表达了我自己的愿望;我从而闯进了惹是生非的人间纠葛,这一切都有赖于父母的庇护和大人们的教导。

第九章 儿童厌恶学习,酷爱游戏

天主,我的天主,我在那个年龄遭受了多少苦恼,多少嘲弄!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我必得服从那些指导我长大成人的人们。他们要我学会遣词造句的本领,以便使我日后获得人间的声誉和荣华富贵。因此,我的父母送我上学校,去求知识。我那时不知道(我真可怜)学习能够获得什么裨益,可如果我不用心读书,便立刻挨打。

因为我们的祖先主张这种严格的管教,并且以前就有许多人过着这样的日子。他们为我们安排了这样艰难的途径,我们就不得不遵从;这就使得亚当的子孙所受的辛劳和痛苦大为增加。

但是,主啊,我们也看到某些人们怎样向你祷告;从他们那里,我们尽可能地学习到从而意识到你是一个伟大人物;你能听到我们的祷告而帮助我们。因为我在童年就开始向你祷告,作为我的救援者和庇护者,我是滔滔不绝地向你祷告;我年纪虽小,却以极大的虔诚向你祷告,但愿我在学校里不挨打。你不倾听我的祷告的时候(这不能算是我的愚蠢),我的悔过自新却被大人们,甚至我的父母用来向我取笑。这在当时是我最大的悲哀。

主啊!是否有人具有这样伟大的精神,以这强烈的热情依恋着你,我说,是否有任何人(因为有时由于迟钝无知也能做到此地步虔诚地依恋着你,竟然对于拉肢脱臼,吊人下坠和其他种种刑罚处之泰然,(人们为了避免这些刑罚,普遍地以极大的敬畏心情向你祷告),而甚至取笑那些害怕刑罚的人,正象我们的父母嘲笑我们这些孩子忍受老师的刑罚呢?我们害怕老师的棍子,而且正象其他的人为了避免折磨而向你祷告,我们为了避免挨打而同样恳切地向你祷告。可是由于我们在写字,读书,或者温课方面没有达到要求,从而产生诸多恐惧,我们也常逃学。

主啊,我既不缺乏记性,也不是没有能力(按照我们的年龄,您赋予我们的已是绰绰有余),但是我们喜欢游戏,为此我们挨打,甚至于遭受那些自己也很爱玩的老师的责罚。大人懒散就要算作是正经事,而如果儿童懒散,那么这些大人们就要责罚儿童;可是儿童或者大人都得不到人们的怜悯。或许某个公正不阿的人认为我因为打球而挨打是咎由自取,理所当然,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打球妨碍了学习,这样发展下去,在我长大成人的时候,就要不务正业,更加不成体统。可是现在打我的老师过去就不打球,不做读书以外的任何事吗?

他如果为了任何一点小事与同事争吵而被挫败,就会立刻比我打输了球更加暴跳如雷,更加愤恨他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