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兼综百家”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一辑·第九卷)
6137900000018

第18章 议论(3)

荀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异”,即特殊情况,而把它的真相掩盖起来,从而使人只注意其中的某些方面而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这是思想方法上的通病。

县:同“悬”。衡:秤。中县衡:指确立分辨是非的标准。

伦:理。此指事物本质。

道:指事物共同遵循的总规律、总原则。荀子所说的道,有天道、地道、人道。这里讲的道指人道,即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准则。

荀子最讲人道。《荀子·儒效篇》:“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又说:“礼者,人道之极也。”可见荀子以道为悬衡,实际是以礼作为检验是非的准则。

可:赞同,肯定。以下各“可”字同。非道:邪道。

不道人:不遵守道的人。道人:遵循道的人。以下“道人”、“不道人”同此。

虚:虚心,不抱成见,不拒绝外物。壹:专一。静:宁静,不受干扰。

藏:贮藏。此指知识积累。

两:指同时兼知多种事物。今本作“满”,据王先谦校改。

1知:指认识能力。

12志:记忆。

13藏:指知识贮藏。

14不以夫一害此一:不要因为对那一件事的认识而影响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5偷:指思想懒散。自行:自由行动(胡思乱想)。

16谋:思考。

17谓之:告诉他。

18大清明:形容认识透彻,没有片面性。

19莫论而失位:没有能够说明的东西而把它的位置弄错的。

20疏观:通观。

21度:界限。

2经纬:治理。材官:区别各物特性而加以利用。

23制割:掌握。理:治。

24恢恢:宽广的样子。此句以及以下各句是形容人处在虚壹而静的情况下的精神状态。

25:通暤(hào),广大的样子。

26涫(guàn)涫:水沸腾的样子。

涫涫纷纷:形容思想活跃。

27大人:指上述“虚壹而静”而达到“大清明”精神境界的高明人物。

[原文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荀子·性恶篇》

[注释节:符节,古代使者使用的凭证。此作动词,验证的意思。

征:证明。

辨:通“别”,古代借贷凭证;符:古代朝廷下令和调兵的凭证。

设:布置。此有运用的意思。

张:开展。按荀子思想体系,他说的“符验”、“施行”重在人事,人事必以礼义为枢要,实行礼法为少数圣人、君子,所以他讲的验和行不是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而是少数圣者的道行。

[原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见,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贰。

(《解蔽篇》

[注释神明:此指智慧。

“自禁也”六句:“禁”(禁止)、“使”(使用)、“夺”(去掉)、“取”(接受)、“行”(行动)、“止”(停止)等行为都由心来决定。

劫:此有强制的意思。墨(默)云:不说话。

诎申:同“屈伸”。

心容:心的状态。

物:作动词,指认识事物。

情:通“精”,指思想专一。

附《管子》语[原文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形势篇》

听于钞,故能闻未极。视于新,故能见未形。思于濬,故能知未始。

(《幼官篇》

[注释钞:或为“眇(miǎo)”字之误。眇:细微。极:至。

未形:尚未形成的东西。

濬(jùn):深远。

[原文充末衡,易政利民。

充,言心也,心欲忠。末衡,言耳目也,耳目欲端。中正者,治之本也。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目司视,视必顺见,见察谓之明;心司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聪明以知则抟,抟而不,所以易政也。政易民利。

利乃劝,劝则吉。听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1;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虑不得不知,不得不知则昏。缪过以昏则忧,忧则伎苛12,伎苛所以险政。政险民害,害乃怨。故曰充末衡,易政利民也。

(《宙合篇》

[注释充末衡:不易解。据下文,充是“心欲忠”的意思,末衡是“耳目欲端”的意思,故“充”当释为忠,“衡”当释为端。“末”指耳目,或如郭沫若说:“疑是字之误,以为胸也。”(《管子集校》

159页)充末衡,意即心胸忠实,耳目端正。《七法》:“实也,诚也,谓之心术。”其义亦与“充”相通。

易:平。易政:使社会安定的政策。

中:通“忠”,承上文“充”而言;正:即端正,承上文“末衡”而言。

顺:遵从。以下各“顺”字同此。闻:指听见的东西。听必顺闻:人的听觉要遵从他所听的对象。

审:明悉。

言得:说话正确。知:通“智”。以下各“知”字同此。

抟:同“专”,专一,不受困扰。今本作“搏”,据许维校改。

:昏乱。

劝:勉励。利乃劝:民众受利就会鼓励他们努力从事。

吉:今本作“告”,据戴望《管子校正》引刘绩校改。

今本“听”下衍“不顺”二字,据丁士涵校删。

1缪:同“谬”。错误。

12伎:通“忮”。嫉妒。伎苛:嫉妒苛刻。今本“忧则”下衍“所以”二字,据李哲明《管子校义》校删。

(五)论人性战国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的着名争论主要是在稷下学者中进行的。主要意见有五种。孟子是性善论者,他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心与天理相通,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端,故人性本善;一般人的品质之所以变坏,那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缘故。同孟子相论难的告子则主张“生之谓性”,即“食、色”这类生理欲求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没有道德的属性,故人性是无善无不善的;所谓善德善行则是社会培养的结果。据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引述,当时还流行另外两种人性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前说接近告子的观点,后说则调和告、孟。从其论题与告、孟相同并受到孟子师徒评述这种情况来看(孟子论性善在稷下,详见后),论者也可能是同他们有过思想交流的稷下士。第五种人性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荀子也倾向于告子的“生之谓性”的观点,认为人的生理欲求以及好利疾恶等是先天就有的,故人性本恶。他运用天人相分的理论,极力把这种所谓的先天性素质与后天性道德区别开来:前者称作“性”,后者称作“伪”(人为)。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混淆了二者的界限,导致以“伪”代“性”的错误。

上述各种理论离开了人的社会阶级性谈论人性,所以都是抽象的人性论。但告子、荀子把人的道德品质看作是人为的产物,则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

在《管子》书中,如《禁藏》、《版法解》诸篇都谈到人性问题,而且较为一致地倾向于性恶论,把利己主义作为人的本性。

告子孟轲[原文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以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同上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同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同上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曰:“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

‘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1,然则饮食亦在外也12?”

(同上[注释孟季子:人名。公都子:孟子弟子。

义内:是说义这种德行出于主观的内在意识。公都子从其师说,认为仁义礼智为人内心所固有,故孟季子有“义内’之问。孟季子主张义外说,与告子同。

酌:斟酒。此就乡饮酒礼而言。

先酌乡人:先给乡人长者敬酒。中国古代举行乡饮酒礼时,遵循“尚齿”的习俗。“尚齿”即尊敬年长者,故有“先酌乡人”之说。

“所敬”四句:你内心尊敬长兄,却首先向本乡长者敬酒,可见义这种德行确实由外在引起的,而不是出于主观的内在意识。此:指长兄。彼:指乡人长者。

尸:指古代祭祀时代表受祭的人,常以受祭者的晚辈儿童充任。以后不用活人充任尸,代以牌位和画像。

子:你。

庸敬:平时的恭敬。

斯须之敬:一时的恭敬。

汤:热水。

1水:凉水。

12“然则”句:那末饮食这种出于自身要求的行为,也是外在的吗?

[原文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同上[注释性无善无不善:前章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与此同,即认为人的本性不具有社会道德属性,不存在善或不善的问题。

下引“或曰”二种是当时于告、孟之外的另外两种人性论。焦循《孟子正义》引孔广森《经学卮言》云:“王充《论衡·本性篇》云:

‘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故世子作《养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性情,与世子相出入。’按公都子此问,即其说也。”焦循又谓:“《汉书·艺文志》;‘《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陈人,七十子之弟子。’《韩非子》‘八儒’有漆雕氏之儒,世子或其徒与?盖或入二说,皆原于圣门,而各得其一偏。‘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才:指人的资质。

铄(shuò):熔化。此有影响的意思。

“或相”二句:人与人之间的品质差距有相差一倍、五倍或无数倍的,这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资质(仁义礼智四端)的缘故。倍:一倍。蓰(xǐ):五倍。无算:无数倍。

诗见《诗经·大雅·烝民》。蒸:众。彝:常。懿:美好。诗句意为:上天生育众民,使他具有同样的形体和供他们遵循的一定法则。众民遵循这种永恒法则,所以都喜爱美德。

[原文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心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扌告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1,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12,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13。’惟心之谓与?”

(同上[注释牛山:齐国山名,位于齐都临淄附近,今山东淄博市东。有同志认为孟子以牛山为譬是以近取譬,说明这场有关人性问题的争论发生在稷下,也说明告子曾游稷下(见孙以楷《稷下人物考辨》,载《齐鲁学刊》1983年2期)。

郊:指牛山位于齐都临淄的郊区。国:国都。大国:此指齐的国都临淄。

蘖(niè):树木再生芽。

濯(zhuó)濯:光秃秃的样子。

放:失去。

日夜:指每日之夜。若释“日”为白天,则与下句:“旦昼之所为”不合。

平旦:黎明。气:即所谓“浩然之气”,是孟子理想中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

几(jī)希:很少。上三句意为:他每天夜里苏生过来的善性,黎明时滋生的浩然之气,这会使他的好恶同人们有一点儿相近的地方。

旦昼:第二天的白天。

有(yòu):通“又”。牿(gù):搅。上二句意为:但是第二天白昼他的所作所为,又把苏生过来的善性搅乱了。

1夜气:指上述“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即每天夜里和黎明时滋生出来的善性和浩然之气。

12才:素质。指善性。

13乡:同“向”。去向。

荀况[原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1,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12;纵性情,安恣睢13,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篇》

[注释伪:人为的意思。

文理:此指社会等级秩序。

从(zòng)通“纵”。放纵。

出于:产生。

分:名分。社会等级制度。

师法:君师、法制。化:教化。

枸(gōu)木:弯木。(yǐn)栝(kuó):矫正弯木的工具。烝矫:用加热处理的办法矫正弯木。

钝金:不锋利的金属刃具。砻(lóng):磨。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与砻同义。

偏险:偏邪。

扰化:驯化。

1化师法:接受师法的教化。

12道:同“导”。道礼义:以礼义为指导。

13恣睢:放纵。安恣睢:随意胡作非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