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乐韵下乡考察,走进了一户贫困人家。这家人夫妻俩都是重度残疾,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是盲人,女儿是聋哑人,生活漆黑一片。看到那个三岁的女儿时,乐韵心弦一动,将这个小女孩带回了家。乐韵决定将她培养成材,成为一个像聋哑舞蹈家邰丽华那样优秀的女人。她教女孩读唇语,一个简单的“妈”字,乐韵要足足教三个月,小女孩有时烦躁了,会抓、会咬乐韵,乐韵以一个女人水晶般剔透的善良默默地承受着。她坚信,只要努力加毅力,所有付出都能开花结果。
七年时间过去了,这个小女孩不仅学会了读唇语,学会了吹葫芦丝,还和正常孩子一起读书,当了班上的小班长呢。看着自己用心雕琢出来的这块美“玉”,尽管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乐韵仍感到非常快乐。和从前只知穿名牌、进出美容院,与一帮“太太党”厮混的日子相比,她觉得自己寻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种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她做了一件慈善事,而是女孩的存在照亮了她的人生。外人都觉得,有了“女儿”的她更美了。
乐韵的事,已不仅仅是日行一善,也并非人人都有精力和财力去做这样伟大的事。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微小善事,同样也能在我们心间滋养出一朵莲花来。比如批评别人时能考虑他人所受,尽力将语言变得柔婉些;上下楼梯时走一侧,留出另一侧给他人用;看到一个老人费力地拉着一车煤,顺手推上一把;遇到天桥上卖唱的贫困歌手,给他一个掌声或几枚硬币;遇到发传单的学生,就顺手接过传单;同事在工作上获得了成就送去一声鼓励……
当我们将日行一善变成良好生活习惯时,我们会满心欢喜,充满力量,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为社会作贡献。而且,行善还能帮我们“美容”,行善就像一把大扫帚,将我们的心地打扫得纤尘不染,内心变得瓦亮洁净,脸庞怎么可能不美丽呢?
8.让爱好成为生活的蕾丝花边
我爱书法、我爱吹埙、我爱摄像、我爱看电影、我爱旅游、我爱养花花草草、我爱养小金鱼、我爱读书、我爱化妆,我也爱适当的Shopping……这些爱好让我的生活精彩又充实,让我的世界海洋一般宽广,也让我不必深陷以男人为半径的狭隘生活圈,所以,我的生活充实而快乐。
是的,当我们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时,会发觉有一个“令自己陶醉其间、让男士止步的小天地”是多么重要而有意思的事。
如果我们仍是单身,或者男朋友整天忙事业,我们完全不必因此天天闷在家中,自闭地胡乱凑合着过日子,让生活乏善可陈。乘着有大把空闲时间,我们不妨培养一两个私人兴趣,主动往生活这杯白开水中,放放盐、放放糖、放放水果,将生活调剂得美滋美味,岂不快哉?而且,一个肯花时间做些滋养灵魂的事的女人,一个肯主动寻找生活乐子的女人,一定是富有激情、充满朝气的。
卉是厦门一个外资公司的高级白领,薪水不菲,事业也如日中天。工作中如鱼得水的她,却不懂得经营生活,每一天都过得寡淡无味。早晨六点,卉从相同的床上起来后,开着相同的车,沿着相同的路线,来到相同的办公室工作一天,下午五点后又开着车,沿着相同的路线回家,守着相同的电视看会节目,晚上十点半准时睡在相同的床上。一天就此结束,第二天又重复地开始了。
生活单调至极,寂寞犹如虫子一样咬噬着卉的心,卉想找个男朋友来调剂一下自己的生活,把灰色的日子过得有色彩些。终于,在一次化妆Party上,哲顶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外加北大博士的光环出现了。
有了哲,卉的日子有了起色,过起了甜蜜蜜的幸福生活。两人自Party上相识后,从MSN上的暧昧试探,到一起共度周末下午时分喝杯花茶,直到最后终于突破防线双宿双飞,过上了时髦的周末情侣生活。哲成了卉生活里的唯一的装饰。
谁料到一年半后,哲要去德国做三年的访问学者。卉倍感失落,每天翻着手机里储存的那些犹如乒乓球一样迎来送往的情调短信,感觉比之前更空虚了。一切皆因寂寞而起,最后却换来一段不那么美满的回忆,卉的生活一如当初那样空空如也。
男人从来不是女人的全部,男人可以有打篮球、观鸟、下围棋、户外野营、拳击,甚至和几个哥们喝点小酒吹点小牛的爱好,女人为什么不肯稍稍培养一两个有趣的爱好点缀人生呢?桌布若是少了美丽的荷叶边作装饰无疑是单调的,广袤的天空没有繁星注定是漆黑的,没有骏马驰骋的草原绝对是缺乏生机的。如果我们有了悦己的兴趣,即使没有男人相伴,照样可以活得开开心心。没有男人抚摸我们的面颊,我们可以贴一张燕窝面膜宝贝自己的脸,没有男人陪我们逛街,我们可以在跑步机上奔跑,我们不必因为男人缺席而委屈自己,放任自己变成一个目光呆滞、表情木讷的无趣女人,相反,我们要加倍宠爱自己,和生命好好谈一场恋爱,让自己青春些,有资本遇见更好的那个自己。
无论是什么样的兴趣,哪怕是收藏火柴盒,只要我们能沉醉其间,坚持下去,我们就能从兴趣中悟出不少人生大道。我推荐一些不错的兴趣作为参考。
看电影
无所事事的那种空虚最侵蚀人心,生活和生命此时一片空白。当我们无力丰富自己,感觉颓靡不振时,看电影倒是不错的选择。看电影,其实看的是不同人生,在慢慢展开的情节里体会或浪漫或忧伤的情感,体会主人公的意志和坚韧,体会着润物无声的无涯大爱,也体会人生的广阔与多样性,用别人的故事来完整自己的人生,提升对生命的认识,获得生命的维生素。
书法
书法可以让女人显得与众不同,无论是钢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能写得一手好字的女人气质总是要高雅沉静一些。因为长久练习书法,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性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书法的特点原本就是“用心”和“心平”,能让人毛躁的心绪安宁下来。
想象一下,在这个嘈杂喧闹的时代,别的女人心急如火、慌慌张张,举手投足间弥散着一股急促迹象,给他人以紧张压迫感,唯独我们意态涵渊,温婉平和,能不惹人欣赏吗?而且,从书法中我们还能学到做人的道理,正楷让我们悟到做事要刚正严谨,行楷让我们悟到为人宜圆融,隶书让我们悟到心地需宽舒大气,草书则能让我们悟到何谓潇洒走一回。在书法的陶冶下,我们能明白生活的天地原来很宽很宽,这样一来,眉眼间就有了大方、大气的魅力,人生也会跟着舒朗起来。
健身
女人最怕的是衰老,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与其长嗟短叹青春易逝,让疲惫的皱纹慢慢爬上眼角,不如行动起来,想着如何避免衰老,与时间和年龄好好赛赛跑才是上上策。健身运动就是抵制衰老的杀伤性武器,比如打网球、跑步、游泳、瑜伽、击剑、太极拳、爬山,等等,总有一款适合我们。健身可以让我们四肢灵活、身体柔韧、步态轻盈、皮肤红润,还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淤积在心的不良情绪,当我们做到了内外皆和顺时,我们苦苦寻觅的青春就会像只乖乖的小猫咪一样悄然伏在我们身旁。
摄像
不要以为摄像只是导演干的活,在全民DIY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导演。买一个轻便型摄像机,随身携带,用它来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和感动吧,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无聊时看一看,每一段DV后都记载着一段故事,或童趣、或激励,会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世界。比如一对衣衫破旧却含笑低语的盲人夫妇、一朵夏日下怒放的太阳花、一对开怀大笑的藏族“海尔”小兄弟的纯真脸庞……当我们捕捉到的都是积极动人的画面时,我们的心灵也在接收着阳光信息,我们自然是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了。
美容
城市里,美容院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多,这说明,爱美的女人越来越多。的确是的,天生丽质的女人总是少数,女人要尽可能把自己打扮得美丽才更为重要。这既是令别人赏心悦目,也是爱自己的基础表现。所以,不要羡慕赵雅芝创造了不老的神话,多花一些精力呵护自己的面容,定期去美容院,让美容小姐柔软的手为自己的肌肤按摩,让那些养颜的植物精华滋润肌肤,既是美肤,何尝又不是养心呢?一个热爱自己的女人是不会和“懈怠”、“憔悴”这类词联系到一起的。
旅行
世界有多大,充满多少奇迹,不旅行,不去亲自用脚步丈量,不用眼睛贪婪搜索,我们是不会知道的。上下五千年,我们恰好在这个时代生而为人,就要身体力行地了解一下自己所栖息的这个世界。有许多的美景等待我们欣赏,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如书一样等待我们翻阅,越旅行,我们的天地就会越宽广。但奔波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忽视了寻找它们。直到心累了,心空了,疲惫无以安顿,才想起逃到另一方天空下。我们可以将旅行纳入年度规划中,每年定期背起行囊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当我们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被城市污浊的空气所“浸染”的灵魂重又变得清新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旅行其实是为生命补充能量。
烹饪
说到这一点,或许会有女人不屑一顾,认为现代女人早就远“庖厨”了。要知道,现在的厨房可今非昔比,它并不是烟雾缭绕的工作重地,而是调养身心的绝佳好去处,更是女人充分发挥创意的阵地。比如,我们可以买个烤箱,烘培出香喷喷的小甜点,或者做一盘橙汁优酪蟹肉沙拉,或是小火慢炖一锅小蘑菇炖鸡肉,中西合璧,让自己尝尽多种风味,味蕾满足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为自己骄傲,内心的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女人若是不会亲手做两道好菜,生活的美滋美味那是要大打折扣的。
女人不要把自己的快乐都押在他人身上,快乐原本就是自产自销的东西。我们培养出一两项私人兴趣,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快乐更多,还可以陶怡性情,修身养性,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同时还能自得其乐,自我陶醉,这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莫大的好处。
情调绝不仅是肤浅的外显行为,它往往浓缩着一个女人的品位情趣、艺术气息、幽默、亲和力等优质情商。
女人一生若有闺蜜相伴,不但能有人和你分享情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拓宽你的世界,让你的生活半径扩大,脱离以老公为中心的小天地。
一个捧着书本的女人,无疑是在持续不断地给生命注入营养素,所以有着独特的气质和修养,能够和他人区分开来。
这辈子,你第一个要爱的人是你自己,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想如何让自己快乐,获得多少快乐,你都能做到。
当你回首一生时,回忆里都是快乐时光,像朵朵碎花铺陈着你的人生之路,这不是无比幸福的事吗?
活到八十岁都要以清爽示人,这不单是为了满足女人爱美的天性,更是源于对生命的至高热爱,为自己的幸福大计负责。
当你将日行一善变成习惯时,你将会满心欢喜,充满力量,你是一个具有特别价值的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