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法】
对马祖道一提出的问题,三位弟子的回答各有千秋,智藏比较注重经文研究和供佛形式;怀海比较注重参禅静修;普愿却超然物外,比较接近六祖慧能的“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禅宗意旨。后来三人都成了一代大师,声名、成就可谓并驾齐驱、难分高下。可见“条条道路通罗马”,一个人想做出成绩,体现自己的价值,不是非走哪条路不可,固然有选择方向比努力重要,但关键还是要沿着自己认准的路,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正所谓“心正即通天,无私则无畏”!
那么,投资之途重要的是什么呢?走自己认准的路。
###心法八 不做半路子的事儿
一位僧人耐不得丛林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可是,不到一个月,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再次上山学佛。在山上呆了不久,还是耐不得寂寞,又下山还俗了。
他这样上山、下山反复多次。老和尚就对他说:“干脆这样好了,你脱去僧衣,不必信佛;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这人听从建议,就讨了一个妻子,支起一爿茶店,做起了买卖。
后来,有人问老僧为何给他出这个主意,老僧笑道:
“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儿。”
【投资心法】
“半路子的人”想成功、又怕吃苦,不成功、又心有不甘。
“半路子的人”想装清高、又耐不得清贫,不装清高、又放不下面子。
“半路子的人”想招人喜欢,又抛不下“小我”,不招人喜欢,又忍不住怨气。
“半路子的人”在市场恐慌时不布局,过后又后悔没在最低时投资;在高位时不落袋为安,过后又后悔没有获利。
其实,向左向右都迈不开步的时候,像这个人一样,找个中间的位置,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心法九 投资的心法不能模仿形式
临济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创始人,他授法的方式很有特色,总是大喝一声,不着一词,“临济喝”跟“德山棒”一样,天下闻名。
临济义玄老年时,意识到自己即将圆寂,就召集弟子们开示道:“我人灭后,你们不可让正法眼藏也随之灭却!”
大弟子惠然当即表态:“我们身为弟子,怎敢让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义玄问:“如果日后有人问起我的禅法是什么,你怎么回答?”
惠然马上学着老师平日的样子,大喝一声。
义玄禅师神色一黯,摇头叹道:“唉!我的正法眼藏就要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那里灭却了,想起来真叫人伤心啊!”说完,在法座上端然而逝。
看到老师已经离世,惠然伤心不已。他非常不解地对大家说:“禅师平时说法,不论对谁,都是大喝一声,为什么我大喝一声就不行呢?”
义玄禅师突然睁开眼睛说:“我吃饭你们不能当饱,我死你们不能代替。”
弟子们急忙跪叩在地。惠然请求道:“老师!弟子愚钝,不能理解您的教诲,请不要离开我们,好让我们多跟您学习!”
义玄禅师大喝一声,说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
说完,真的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