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先投心
6145000000034

第34章 用出世的心入世投资(4)

心法五 一切随缘任他去

唐代高僧保福禅师预感到自己将要辞世,就对弟子们交代道:“近来我气力不继,我的世缘时限大概快要到了。”

弟子们听后,心中不舍,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人安慰说:“师父思维法体很健康,离了断世缘还早的很呢!”

有的人恋恋不舍地说:“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师父怎么能抛弃我们呢?”

有的人鼓励说:“师父要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不能这么快就离开啊!”

独有一位弟子问:“时限到时,师父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以安详、亲切的语气反问:“你说怎么样才好呢?”

弟子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他去好了。”

保福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被你偷听去了。”

说完就圆寂了。

【投资心法】

死,是每个人必走的一条路。

同样是死,它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死是自然痛苦,有的人觉得死是灾难,有的人觉得死是自然,有的人觉得死是解脱……保福禅师洒洒脱脱、了无牵挂地死,不愧为高僧。

在证券市场,“生死”无处不在,每一次交易何尝不是一次“生”?又何尝不是一次“死”?不过是“死”与“死”的性质不同,级别不同。

有的投资者觉得一次“死”投资是一次失败;有的投资者觉得一次“死”投资是一次提高;有的投资者觉得一次“死”投资是一次必然;有的投资者觉得一次“死”投资是一次重生。

对“死”持何种态度比较好呢?不妨把投资交易中的“生”看成乘车,乘车时不要想下车的事,到了站就轻轻松松地下去,这样的“死”比较自然。

心法六 投资者阿难结经

阿难在众多佛弟子中,以“多闻”而名列第一。当时佛祖讲经,是述而不作,不立文字。弟子能学到多少,全靠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阿难的记忆力十分惊人,佛祖讲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就像刻字一样刻在心里。

然而,正如佛陀所说,他所讲述的佛法,是渡船而不是渡岸,是认识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阿难牢牢记住了佛祖的每一句教导,有了渡往彼岸的渡船,但他没有付诸行动,所以他还停留在彼岸这一边。他在参修方面的境界远不及其他师兄弟。

佛祖去世九十天后,继承法统的迦叶尊者召集五百罗汉,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集会,要将佛陀生前所说的经文与戒律结集成经书,以供后来者学习,亦免于散失。

阿难既然“多闻第一”,似乎是参与结经的理想人选。但迦叶认为阿难悟境太低,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项神圣工作。阿难跪在七叶窟门外,哭诉哀求,要求参与,但迦叶毫不让步:“未悟法要的人,没有真正有过无漏体验的人,没有资格进入七叶窟。阿难,你若是参加结经,不感到耻辱吗?”

阿难窘得满脸通红。

迦叶指着七叶窟大门上的钥匙孔说:“明天,是结经的第一天。现在已经进入七叶窟的人,都是神通俱足的阿罗汉。你若能从这个钥匙孔里走进去,你就有资格参与结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