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修脚、泡脚、按摩全集
6192200000014

第14章 身体有疾病,泡脚除祛(6)

2.用法:将以上药物切咸片,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冰片,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3.功效:疏风养肺通窍。主治单纯性慢性鼻炎。

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为“口疳”。临床可见口腔有较深的溃疡面,出现灰白色假膜。从绿豆大到黄豆大,多孤立存在。好发于唇、颊内侧、舌边、牙龈等处。本病反复发作,持续甚久,常在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情况下复发。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对复发性口疮有益。

足浴药方

药方一石膏知母方

1.配方:生石膏60克,知母20克,升麻15克,竹叶3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先取1小杯药汁用于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汁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泻实火。主治复发性口疮,症见溃疡红肿疼痛、口臭、便秘者。

药方二生地木通方

1.配方:生地黄30克,木通10克,玄参20克,芦根50克,生甘草5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先取1小杯药汁用于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汁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泻实火。主治复发性口疮,症见溃疡红肿疼痛、口臭、便秘者。

药方三生地丹皮方

1.配方:生地黄30克,丹皮15克,玄参20克,知母15克,黄柏15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先取l小杯药汁用于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汁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滋阴清火。主治复发性口疮,症见溃疡红肿不明显,疲劳易发作者。

药方四石膏薄荷方

1.配方:石膏60克,薄荷15克,青黛5克,天花粉30克,青果核5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先取1小杯药汁用于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汁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消肿。主治复发性口疮,溃疡红肿疼痛。

药方五黄柏山豆根方

1.配方:黄柏20克,山豆根50克,银花20克,元明粉30克。

2.用法:将前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元明粉。待元明粉溶化后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消肿。主治复发性口疮,溃疡红肿疼痛。

牙痛

牙痛,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无论牙齿、牙周或牙龈的疾病都可引起牙痛。痛甚者可影响饮食、工作和休息。根据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不同,又分为风热(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肾虚牙痛和虫牙痛、牙过敏。

本病多因口腔不洁、不刷牙;或过食辛热之物,胃热炽盛;或肝火上冲;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风热、火毒上攻;或肾阳亏虚、浮阳上越所致。中药泡脚和足部按摩可减轻牙痛症状。

足浴药方

药方一石膏地骨皮方

1.配方:生石膏60克,地骨皮50克,知母15克,白芷1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取1小杯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液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止痛。主治急性冠周炎、急性牙槽脓肿,牙髓炎等病引起的牙痛。

药方二升麻连翘方

1.配方:升麻15克,连翘20克,生地黄30克,丹皮15克,生石膏30克。

2.用法:将以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取1小杯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液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止痛。主治急性冠周炎、急性牙槽脓肿,牙髓炎等病引起的牙痛。

药方三牛蒡薄荷方

1.配方:牛蒡子15克,薄荷10克,夏枯草20克,赤芍15克,山栀20克,银花15克,连翘20克。

2.用法:将以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取1小杯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液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消肿。主治急性冠周炎引起的牙痛。

药方四生大黄元明粉方

1.配方:生大黄30克,元明粉30克。

2.用法:将生大黄入锅,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元明粉。待元明粉溶化,药汁温度降至30°C左右时,取1小杯漱口,然后将剩余药汁倒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钟。每晚1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泻火,通便止痛。主治急性冠周炎、急性牙槽脓肿、牙髓炎等病引起的牙痛伴大便秘结者。

4.祛除儿科疾病的泡脚术

小儿发热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包括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大多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各种病原体所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婴幼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全,体温调节中枢未臻完善,微小的刺激就容易引起发热。小儿高热可引起惊厥,通过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可使高热下降,也是治标的一项措施。

足浴药方

药方一银花连翘方

1.配方:银花20克,连翘15克,炒芩20克,薄荷15克,羌活1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疏风祛邪。主治小儿发热。

药方二大青叶山栀方

1.配方:大青叶30克,生山栀15克,豆卷20克,冰片2克。

2.用法:将以上前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调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温降至30°C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发热。

药方三板蓝根土牛膝方

1.配方:板蓝根30克,土牛膝40克,钩藤30克,防风15克,冰片2克。

2.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调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温降至30°C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发热。

药方四香薷藿香方

1.配方:香薷20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连翘15克,生姜20克,葱白15克,冰片2克。

2.用法:将以上前6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调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温降至30°C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暑退热。主治夏季小儿发热。

药方五青蒿方

1.配方:青蒿200克。

2.用法:将青蒿倒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l—2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暑退热。主治夏季小儿发热。

药方六香薷豆卷方

1.配方:香薷20克,豆卷15克,藿香20克,浮萍30克,大青叶20克,鲜竹叶5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浴病儿全身。然后浸泡腿足10分钟。每天1—2次。3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解暑退热。主治夏季小儿发热。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对正餐食欲减退或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其定时定量进食,少吃或不吃零食和糖果的同时,采用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足浴药方

药方一槟榔良姜方

1.配方:槟榔20克,高良姜15克,莱菔子2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消食导滞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

药方二藿香吴莱萸方

1.配方:藿香20克,吴茱萸15克,木香10克,丁香3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3.功效:理气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夏季使用。

药方三陈皮山楂方

1.配方:陈皮20克,山楂30克,淮山药20克,白豆蔻2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3.功效:理气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夏季使用。

药方四谷芽麦芽方

1.配方: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焦山楂50克,砂仁2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左右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3.功效:理气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夏季使用。

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是指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而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为“营养不良”。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面色萎黄、皮肤干枯、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毛发稀疏无光泽为特征,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对本病有辅助治疗功效。

足浴药方

药方一大腹皮楂曲方

1.配方:大腹皮2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薄荷15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健脾助运,理气开胃。主治小儿疳积。

药方二苍术山楂方

1.配方:苍术30克,白术20克,焦山楂30克,陈皮2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健脾助运,理气开胃。主治小儿疳积。

药方三白术陈皮方

1.配方:白术20克,陈皮15克,扁豆30克,枳实15克,山楂3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健脾助运,理气开胃。主治小儿疳积。

药方四胡黄连白芍方

1.配方:胡黄连15克,白芍20克,白术30克,青皮15克,橘皮3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温降至30°C时,浸泡双足15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清热理气,健脾助运。主治小儿疳积,尤其适用于贪吃所致的腹泻便溏。

小儿遗尿

学龄期儿童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称为遗尿。临床可分为肾气不足和肝胆火旺两种症候,以前者为多。本病虽无严重后果,但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至于学龄前儿童白天嬉戏过度,夜间有时遗尿者,不属病态。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对小儿遗尿有一定疗效。

足浴药方

药方一龙胆草山栀方

1.配方:龙胆草5克,生山栀15克,生地黄30克,黄柏15克,木通1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消肝泻热。主治肝胆火旺引起的小儿遗尿。

药方二山药益智仁方

1.配方:山药30克,乌药20克,益智仁3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浸泡双足4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补肾益气,缩尿。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药方三地黄桑螵蛸方

1.配方:地黄30克,山药40克,黄芪30克,桑螵蛸3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补肾益气,缩尿。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药方四补骨脂覆盆千方

1.配方:补骨脂30克,覆盆子40克,桑螵蛸20克,远志15克,菖蒲2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浸泡双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补肾益气,缩尿。主治小儿肾虚遗尿。

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中医称为“小儿滞颐”,俗称“流口水”,是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病症,以3岁以下的幼儿最为多见。由于幼儿长期流口水,致使口周潮红、糜烂,尤其以两侧口角为著。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疗法可改善小儿流涎。

足浴药方

药方一南星吴茱萸方

1.配方:胆南星30克,吴茱萸10克,黑、白丑各50克。

2.用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温脾益肾,化湿除涎,主治小儿流涎。

药方二白矾方

1.配方:白矾50克。

2.用法:将40°C温水倒入泡足桶中,加入碾碎的白矾搅匀。待白矾溶化后,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温脾,散寒,缩涎。主治小儿流涎,对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宜。

药方三益智仁五味子方

1.配方:益智仁40克,五味子20克。

2.用法:将以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温补脾肾,缩涎。主治小儿流涎,对肾虚者尤为适宜。

药方四南星陈醋方

1.配方:生南星末30克,陈醋15克。

2.用法:将生南星末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陈醋,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泡足2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化痰控涎。主治小儿流涎。

药方五桂枝吴茱萸方

1.配方:桂枝30克,吴茱萸20克。

2.用法:将以上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0°C时,浸泡双足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功效:温脾,散寒,缩涎。主治小儿流涎,对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宜。

5.祛除妇科常见疾病的泡脚术

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