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与老子谈情说爱
6200400000014

第14章 跟着老子做父母——道法自然育人(2)

学习在美国中小学教育是非常“好玩”的游戏,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从学校到家长都秉承着这样一个思路:好成绩意味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好工作、好人生。所以我们的孩子拿起课本是为了通过考试,通过考试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在这样一个链条上,没有快乐可言,都是负累。

在中国有多少孩子喜欢上学?认为学习是fun?恐怕自从幼儿园开始就不那么fun了。沉重的书包和强烈的厌学情绪,是孩子们的身心写照。

记得儿子上五年级的时候,某天跟我说,在学校的厕所里,他的好朋友张宇鹏跟他哭诉,他妈妈给他报了很多课外班,老师不理解他……张宇鹏经常到我家来玩,我们都喜欢他。记得有次我们带他一起去科技馆,我儿子只顾自己跑,我怕他们走丢紧追慢赶。而张宇鹏每每走几步就会回头找我,喊“阿姨跟上”。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比较贪玩。我不会因为他学习成绩差就不让儿子跟他玩,我也不认为他没有未来。

美国教育家格伦·多曼说:“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地遇到这个麻烦,而且终其一生,他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天才。”

可惜,如今“天才”少之又少,大多数孩子是应试教育下的“小绵羊”。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对家长误导很大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我们住的那栋楼里,有一个懂礼貌也很有灵气的阳光少年。以前每次见面他都主动打招呼,有时相互聊点什么。随着考入重点中学,眼见着孩子的表情越来越沉重麻木,还戴上了眼镜,走路时总是低着头,看见我也装作没有看见。

孩子的灵气哪里去了?阳光笑容哪里去了?每次看到他我都在心里试问。同时也想到:是不是我的孩子到他这样的年龄,也失去了生龙活虎、快乐无忧?

记得有一次小升初情况介绍会上,主讲老师说:“现在都有父母在给上小学的孩子请物理、化学老师了。”言外之意,你们怎么还不着急啊!

我参加过某中学的开放日活动,介绍情况的老师讲到,他们学校初中3年的课程,两年就完成了,剩下一年提前学习高中课程。老师是把这当作“优势”来介绍的,但是我想到的是——孩子的娱乐、休息时间被占用了!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教育激进”行为,表面上看都是在为孩子争取更多赢的筹码,其实导致的可能是“输”的结果。因为“激进教育”可能挫败孩子们自有的潜力和天赋。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24章》)即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长久,反而站立不住;大步跨越,反而不能长时间行走。

在《道德经》第23章,老子还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人呢?

看看现如今的状况,孩子们从幼儿园就进入了竞争状态,上小学就开始在分数这条单行线上赛跑,往往在初高中,压力最大,付出最多,而考大学就成了最后的冲刺。结果是,到了大学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很多学生到大学就大撒把了。所以大学有个别号叫“玩它四年”。

其实,大学时期甚至是工作以后才是一个人创造力最佳的时候,而我们的莘莘学子已经疲惫不堪、偃旗息鼓了。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早衰”现象,也是我们的年轻人与西方年轻人比较起来显得后劲不足的原因。

由于我们的短视,眼里只有“起跑线”而没有“终点线”,或者说我们大多数父母眼里的“终点线”就是大学,所以我们的孩子“起跑”越来越早,书包越来越重,表情越来越麻木,却越来越不容易“成人成才”。

童话大王郑渊洁一语中的道:

对家长误导挺大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人生比喻成赛跑很贴切,但是只有短跑有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跑马拉松往往是起跑时保存体力跑在后边的人最终夺冠。家长如果对孩子的寿命期望值不多,比如只有30年,那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期望孩子活80岁,则不必在意输在起跑线上。

的确,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短跑。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老子”其实就是一门教我们如何“站得更高”来看人生的艺术,也是教导我们如何全面看问题的智慧。比如在强调“起点”的时候,就要想到“终点”;在强调“赢在起跑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是否会“输在终点线”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在孩子身上切忌过早论输赢!而如何看待输赢,如何保持孩子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才是当代家长急需关注的议题。

教育大跃进PK道法自然

如今做父母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实施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却忘记了教育的根本法则——道法自然。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豪言壮语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

审视如今的教育现状,我感觉进入了另一个“大跃进”时代,即“教育大跃进”。只不过彼时的目标是“土地”,此时的目标是“孩子”。

的确,如今做父母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实施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却忘记了教育的根本法则——道法自然。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

意思是:有一个浑然天成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到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看作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扩展无穷,影响深远,最后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四大之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

“道法自然”是老子核心思想之一。在古汉语中,“自然”是指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状态,即“自然而然”。

现如今,教育的“冒进”或者说“激进”,可以说严重违反了“道法自然”的规律。

试问:有几个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明白“道法自然”的道理并遵从之?恐怕少之又少。正像前面提到的,我们少有父母把孩子看作一粒种子,允许他们自然成长。大多数父母在做着揠苗助长、越俎代庖的事情。父母们怕孩子们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技能以及竞争力,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

真的如此吗?

我先生曾经谈起过他的一个朋友,疲于奔命送孩子上这样那样的补习班,他感慨道:现在的父母都在替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埋单。

其实,与其说我们做父母是在为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埋单,不如说我们是在为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埋单。

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教育的过度重视,其实是我们大人内心不安、焦虑恐惧的结果,我们只不过是在利用孩子,转移自己的焦虑恐惧而使自己变得更有“安全感”罢了。

所以,读《道德经》第23、24、25章,就仿佛在听老子给我们上一堂家长课——如何做父母,如何正确对待教育。

我们都期待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好好地生活,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成人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显然是让孩子“道法自然”地成长。

“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长大以后他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如果不是那样,而是父母特别有意识地去培训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技能或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将发挥不足。”

我们是家长还是孩奴

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2章》

如此重视教育为哪般

只要我们处于不安、焦虑、恐惧之中,我们就没法放手,尤其是对孩子。

一个旅居海外的朋友,回国后发现国内人最关心两件事:教育和养生。

“在回国路上,飞机上的邻座,一个在国内某科研机构供职的老兄,10个小时一直谈两件事:养生和孩子教育,从敲胆经到九阳豆浆机,从学英文到SAT(美国升学考试)补习……”的确,如今在各大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教育、养生类书籍独占鳌头。

那天在单位,一个同事感慨道:现在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难!他儿子所在的幼儿园,都有怀孕妈妈给孩子报名排队上幼儿园的事情。

我表示不信,他说:“你太不了解情况了!”

如今我们做父母做得何其紧张!从怀孕的那一天开始,孩子生下来会不会健康?是否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孩子该接受怎样的学前教育?上什么样的小学、中学、大学,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总之,从怀胎开始,我们就开始忙活、担忧了,而我们的孩子就“不能承受之重”了。

记得1997年我得知自己怀孕后,心情很是抑郁了一段时间。

印象最深的是某天,我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当时住在北京二环以内),听到汽车的轰鸣声,看到汽车尾气与尘土恣肆飞扬的情景,我突然伤心地哭了,为我将要出生在如此环境中的宝宝。于是写下了一篇小文,意思是我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小小“吸尘器”。

现在想来,当时的担忧其实是自己焦虑情绪的投射。因为那时自己在北京还没有立足之地(无房),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很大,而最主要的是对情绪以及“自我”的运作还不甚了解,所以很容易就被焦虑情绪侵袭了,而孩子的到来更增加了这份情绪。

无独有偶。2010年7月我跟同事一起出差,她带着4岁的儿子。我发现一到马路上或者车多的地方,同事立马抱起孩子。我问孩子:“为什么让妈妈抱?”孩子奶声奶气地说:“尾气!”

我当时就笑了,心想:难道将孩子抱起一米,就能让孩子少受尾气的污染了吗?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当我们处于紧张备战状态的时候,通常是握紧拳头;当我们处于自然放松状态的时候,通常手掌是张开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处于不安、焦虑、恐惧之中,我们就无法放手,尤其是对孩子。而如果我们是紧张的,我们给孩子的只能是紧张;我们是焦虑不安的,我们也只能传达给孩子如此的情绪。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一书中,作者说: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教育问题上,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了自我安全感的‘人质’。家长的思维是:孩子必须变得优秀,否则我就不安全;孩子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而当孩子是家庭中的‘人质’时,他能受到良性的教育吗?显然不能。

“当孩子成为整个社会、家庭内在恐惧的‘人质’,他们就无法得到真正滋养生命的教育。”

大人们把自己的人生强行“嫁接”到孩子的身上,当他们还是一棵小苗苗的时候。这不是“教育绑架”是什么?

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期望值都很高,从小学开始为了让她能上个好的学校,我们就托人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她爸爸每天接送,到三年级她自己坐公交上学,还要倒车。到了初中,我们又托人去了一个重点中学,捐资助学2万多,这2万都是借来的。后来靠她自己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我们兴奋得请所有亲戚吃饭,觉得苦没有白吃。高三这一年,为了她能考更好的分数,我给她报了很好的补习班,又请了家教,前后花了3万多。为了能照顾她,我把生意都关掉了,专心在家。高考时为了能准时到校,我在考试的学校旁边租了宾馆,小心翼翼地陪着她。考前考后,我们都不敢问她,怕她有思想压力。没想到,她的成绩让我失望至极。这么多年我们为孩子付出太多了,孩子她爸现在气得不愿意回家见她……

2010年高考成绩下来时,我在天涯论坛上看到这样一位母亲的哭诉。

看过之后,真的要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那一刻我更可怜、担心的是那个落榜的女孩!我好想说:亲爱的宝贝,你还好吗?

有人说,如今养一个孩子就是“判处父母有期徒刑20年”,如果孩子不争气以后“啃老”,更是“无期徒刑”。所以在房奴、车奴之后,我们又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孩奴”。

“孩奴”就是指那些全心全意为孩子,一生都在为孩子打拼,而无暇顾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家长。上面这一对儿家长可以作为“孩奴”的代表,而这样的父母如今不在少数。

其实,我个人觉得“孩奴”这个称呼不怎么确切,因为如果是“孩奴”,家长应该心甘情愿地付出,不求回报。“奴隶”哪有提要求的权利?但是如今的“孩奴”并非如此,他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期望值都很高”,这位母亲如是说。的确,她没法儿不高,因为她把自己以及家庭的“宝”都押在了孩子身上,她把教育当成了投资回报。在她心里算着一笔投入产出的账——女儿高考落榜,意味着她的投资失败了,彻底赔本了。

我一直认为:我们之所以生之为人,不是来做妻子(丈夫)或者父母的,那些都是“兼职”。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做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可惜很多为人父母的,把“本职”工作——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忘了、丢了,而把“兼职”当成了工作重心和重点。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孩子遭殃了。因为大人们把自己的人生强行“嫁接”到了孩子们的身上,当他们还是一棵小苗苗的时候。这不是“教育绑架”是什么呢?与其说家长在行使教育的责任,不如说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解救自己恐惧心理的救命稻草。无意识中一直试图抓住孩子、操纵他们的未来,以摆脱自己内心的不安、焦虑和恐惧。

可以说,只要家长心存恐惧,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就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我安全感的“人质”。

当然,家长们的“绑架”行为都被赋予了责任与爱的名义。真的是爱吗?看看那一对儿父母对待高考落榜女儿的态度,我们能说,他们是无私的奉献吗?他们是真爱自己的孩子吗?显然不是。

如果爱,当孩子遭遇高考落榜挫折的时候,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怀,而不是沉浸在自己造梦失败的悔恨之中。因为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就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它不是要求、期待和负责,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唯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如此以来,由于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一种人或是那样的一种人,一个人的野心,便借着孩子而获得实现。”

“为了孩子”与“无法成人”

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父母是中国孩子“无法成人的根源”。

中学课本中有一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写到教育问题的时候,再读《病梅馆记》,感慨良深。文章意思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