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与老子谈情说爱
6200400000018

第18章 跟着老子做父母——道法自然育人(6)

那一刻,我没有失望反而惊喜。同时也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期望过高了?

看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那是她与儿子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

安德烈14岁的时候,龙应台应台北市市长的马英九之邀,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几年后,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184公分高的18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龙应台感慨道:“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龙应台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3年的时间互相通信。

在信中,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

就这样,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在阻隔、误解、试探和艰难中,渐渐接近并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对方的世界、对方的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是——在一个很美的夜里,安德烈不经意地对妈妈说:“妈,你要清楚地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龙妈妈问:“你哪里平庸?平庸是什么?”

安德烈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两都有博士学位。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

当然,作为妈妈的龙应台回答得很好:

“孩子啊,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框架里,什么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是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也许有一天,我的孩子也会跟我说:“妈妈,我没有你想象的出色……”那时我该怎样回答他?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但是在成绩为王、成功为尊的教育理念下,有多少父母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孩子,成功不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快乐。”

话说那天我捧着《亲爱的安德烈》,对儿子说:“以后咱俩也出一本母子对话录,还要配上你的漫画,你现在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吧,人家叫安德烈……”

当时儿子正在玩他六一节的礼物玩具,头也不抬地说:“兰德里!”

我刚想夸他名字起得好,儿子继续解释道:“翻译过来就是‘懒得理你’!”

呵呵,孩子将来是否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不知道,但是至少现在,他是快乐的!

快乐教育VS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意味着,人生是独木桥;快乐教育意味着,条条大路通罗马。

2009年夏天,我去参加过一次“学而思”(培训机构)的小升初情况介绍会。

记得当时几个教室里挤满了小升初家长,他们如我一样表面上在静静地倾听,其实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那次咨询会回来,一向乐观的我骤然焦虑起来,焦虑之后就是给孩子“加温”。

如今小升初已经演绎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的噩梦。有人说:“小学升初中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累坏了孩子,忙坏了家长,却养肥了培训机构。”的确如此。

2010年适逢儿子小升初,择校成为一个问题,而要择校就要考奥数。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是向奥数举起屠刀的社会知名教育人士之一,他称奥数“比黄毒更可怕”。他在博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中这样写道:“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远甚于网瘾,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少年儿童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牟取私己的暴利!”

我个人很赞同他的观点。其实奥数没错,错在它被某些集体和个人当作了满足个人利益的手段,而我们作为家长的,在这一阴谋面前又失去了判断力和抵制的勇气。

所以如今的现状是,孩子被父母操纵,而父母被社会上的牟利者操纵。

现在人人都可以对现行教育环境和模式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攻击,但是我以为:目前小升初的恶性竞争充分证明了家长的“不作为”。

我一直推崇快乐教育,从孩子一年级开始,他偶尔上过剑桥英语课外班,基本没有报什么课外班。

当然,每个家长都是心比天高,我也如此。本来我一心梦想着让孩子考清华附中的,还临时抱佛脚上了他们的寒暑假班。结果清华附中龙班培训班考试(俗称占坑),儿子奥数竟然是0分,英语24分。后来儿子又考101中学的培训班,还是没有被录取。

儿子在班上是“数学之星”,到6年级各科成绩基本在90分以上。但是通过这两次考试,我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不是他学得不好,而是别的孩子太好了。

儿子对两次失败也心有余悸。那天我问他:“你有伤心的时候吗?”他说:“当然有。”我问:“什么时候啊?”他说:“没考上清华附中培训班的时候。”

我知道虽然他不说,他心里已经有挫折感了。所以我对儿子说:“儿子,不管其他人怎样,咱们按照咱们的节奏走,妈妈相信你!咱们保存实力,在该参加竞争的时候,进入!”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3章》)

意思是:不崇尚贤能人士,使人不去争权夺利。不尊贵难得的东西,使人不偷盗。不宣扬引起欲望的东西,使百姓的心不纷乱。圣人治国,放空了心灵,填饱了肚子;柔弱了意志,强韧了筋骨。守着恒常之道,使人民不执着、不贪欲,使自作聪明的人不敢有所作为。回到不为什么目的的作为,自自然然就能达到无不治的目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即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是这段话的精髓所在。以我个人粗浅的理解,老子是在告诫我们:尽量保持孩子的童真以及心灵的纯真,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过早地灌输太多的知识与概念,以及竞争、名利意识。

我坚信:如今的“不争”,其实是为孩子储蓄能量、保存实力,是注重孩子“能源屋”的建设,它必将转化成为——未来的竞争力。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非父母作为的过程。

那么快乐教育与成功教育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快乐教育就是不设定具体的目标,尊重孩子的天性发展的育人理念。它意味着,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成功教育是以成功为唯一目标导向的、违背道法自然原理的育人理念。它意味着,人生是独木桥。

关于《灰姑娘》的“万维课”

同样一个《灰姑娘》,美国版本与中国版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讲《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开始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千万不要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