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与老子谈情说爱
6200400000019

第19章 跟着老子做父母——道法自然育人(7)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要诚实回答!

学生: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不是坏人,只是她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的帮助,但是这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

老师:对极了!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你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回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是如何解说《灰姑娘》的?是不是把“后妈”当作坏人?是不是一根筋而不是多角度地去理解这个故事?

我个人认为,这堂美国版的《灰姑娘》课是很好的多元(也叫万维)思维模式的范本,它与只分好人、坏人的中国版《灰姑娘》迥然不同。

的确,同样一个《灰姑娘》,美国版本与中国版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相约老子:踏上钻石途径

老子就是那个来帮助我们“拆除头脑栅栏”,以便完成“思维扩容”的智慧老人!

我们很多父母都工于设计孩子的未来:好的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好工作、好人生……

真的如此吗?我们是否注意到,因为我们本身已经失去了“全方位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规划设计以及逼迫孩子就范,会让孩子过早地进入“限制型”人生当中,从而阻碍孩子的长远发展?

其实无论是教育还是人生,都跟我们的思维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有成功与失败存在,那么成功者无一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而失败者总是困于僵化的思维模式之中。

的确,人的命运常常为思维模式所左右,而转换思维就是打开命运之门的金钥匙。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3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一元思维模式:这是我们普遍拥有的思维模式,也是惯性思维方式。比如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两者泾渭分明,具有原则性的区别。

拥有一元思维模式的人,通常表现为极其顽固和保守。他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写到这里,我联想到我们从小所受的唯物主义教育。

我们很多人到现在还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对它们一知半解的时候,我们就“坚定”上了。而只要坚持唯物主义,一定是反对、批判唯心主义的。尽管我们也不尽然知道什么是唯心主义。

在这里我们不是在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谁对谁错,而是要说明:当我们赞成一面就反对另一面的时候,秉持的就是一元化思维模式。它窄化、固化了我们的思想、生活,让我们难以看到接触到事物的真相、全貌。

因为真相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而所谓唯物与唯心的区分,只不过是人们头脑的界定罢了。

二元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认为美和丑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可以相互转化。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和坏人,那是因各自的立场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判断。正如后妈对灰姑娘而言是“坏妈妈”,而对另外两个女儿却是“好妈妈”一样。

持有二元思维模式的人,性格比较随和,生活也更和谐。他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相对于一元思维模式,二元思维模式有了更高的灵活度。但是无论是一元还是二元思维模式,都是“线性”思维模式,都有待于扩展和提升。

多元思维模式:世间本无美丑善恶,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思维和判断。多元思维模式又叫万维思维模式,是最具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拥有多元思维模式的人,是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以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又步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而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我们说,生活在一元思维模式下的人,经常面临激烈的冲突和矛盾,遇到“极限”,感觉“找不到出路”;生活在二元思维模式下的人,知道人生是苦乐参半,但是还需要不断地精进;生活在多元思维模式下的人,云淡风轻,人生处处是青山。

毋庸置疑,多元思维模式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这种思维模式也正是老子整部《道德经》的精髓,是老子要教给我们的大智慧!

老子可谓多元思维模式的“鼻祖”。所以学习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的“多元化思维”,让我们拥有“立体”的思维模式以及“全息”的人生观、世界观。

我个人感觉,学习《道德经》之后,再看世界就像看一个万花筒,它不再是单一的画面,而是随着“你的转动”展现出不同的景致。

注意!是“你的转动”造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致。那“转动”可以看作脑子里念头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想法、看法、说法、办法、活法——万法唯心造”。而认识到这一点,你就是在解放自己!

的确,当你看问题的时候,角度越多,意味着你越是自由的。因为每个角度都只是“真相钻石”的一个切面。这犹如瞎子摸象,每个人摸到大象的某个部分就以为是整个大象,于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认识的局限性,就会保持沉默。正如拜伦·凯蒂说的,“‘不知道’才是‘真知道’”,的确如此。

所以学习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说是踏上了“钻石途径”。即全面认识事物、探索真相的旅程。

实话说,如果你试图到《道德经》中去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因为它是世界观而非方法论。而教育问题根本上还是家长的问题,是家长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的问题,教育问题不过是这些问题的投射罢了。所以家长们建立多元思维模式以及健全的世界观,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拥有无限宽广的游乐场,而你所体验到的范围,却只局限于你头脑所画的界限。随着你意识的不断扩展,各种栅栏被拆除,上帝之门为你开放。”

的确,老子就是那个来帮助我们拆除“头脑栅栏”,以便完成“思维扩容”,从而能引领我们走向安详、自由、喜悦之路的智慧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