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6201900000018

第18章 不争输赢,路在脚下(3)

佛祖说:“你只把功课学到了一半,再到蚂蚁那里去一趟,还要从它们那里学会在你生命的冬天里去休息,去享受自己的贮藏。”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很有才华、被人看好的人,却往往生命极其短暂,即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了,没有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所以,劳逸结合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事业才会有所保障。

11.和尚占卜

从前,有四个举人欲赴京赶考,由于对课业准备得不是十分周全,心中难免七上八下,患得患失,四个举人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到普陀寺去卜一卦,问问究竟这一次赴考是凶是吉。

寺里掌管占卜的和尚问明四个举人的来意,从容地面露微笑,伸出一个手指来,摇头不语。四个举人见状,心中自是纳闷不已,但任凭他们怎么问,和尚口中只是神秘地说着:

“天机不可泄漏。”

除此之外,再也不肯多说半个字。

大考放榜之后,4名举人当中,只有1人高中进士,其余3人皆名落孙山。他们想到当时和尚伸出的那一根手指头,心中赞叹不已。消息传出之后,大家对这位和尚神准的道行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从四处赶来找他占卜。

和尚的徒弟看到这种情况,私下问他的师父,为什么能够算得如此准确,言语之中,似乎亦透露着几分的不满,仿佛有怪罪师父藏私的意味。

面对徒弟的质疑,老和尚豁达地笑道:“其实这当中没什么奥秘,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他们四个人当中谁会高中、谁会落榜。”

徒弟丝毫不肯放松,继续问:“可是,你伸出那一根手指头……”

和尚笑道:“这其中的诀窍很简单啊!如果他们当中,有两个人高中,一个手指就是说,有一半落榜;假使有3个人高中,也就是说有1个一定考不上;倘若全都高中了,那就是说,1个也没有名落孙山,万一他们4人全都落榜了,我那1个手指的意思,就是连1个也没能考上啊!”

徒弟听了师父所说的话,低头细细思量其中的智慧。这时和尚接着又说道:“赴京赶考,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算命这种东西当然做不得,你的心中相信什么,结果就会依照你所相信的那样来呈现!”

迷信在我国自古就存在,虽然政府三令五申加以取缔,可是仍有人对其钟爱有加,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些人不自信。他们都不相信自己,总想依靠冥冥中的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操控自己的命运。这种人是多么愚蠢啊!

12.乐观人生

有个忧郁的商人坐在客栈的角落里,一个人独自喝着酒。一位禅师走上前去问道:

“您一定有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

商人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够帮我的忙。”

禅师要商人明天跟他走一趟。

第二天,商人依约前往。禅师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商人不知道禅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好奇地跟着他走。

禅师领商人到荒郊野外,指着坟场对商人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商人恍然大悟。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自找麻烦,他们不知道乐观才是真的需要自己寻找的。尼采说过一句话:“那些无法致人于死的事,只会让人更坚强。”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把一些不开心的事总是放在心里,该过去就让他过去。

有一次在一个演讲会场,一位男主讲人说,每当遇到挫折时,他所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感谢上帝!”其实他并不信教。

他笑着说:“我是感谢上天让我又有了更了解自己的机会,那里会跌跤,也就反映出自己哪里还可以更强壮,一想到可以变得更好,当然要谢天谢地罗!”

这真是个自我乐观的精彩演出,他把挫折看成是认识自我的大好机会,并愿意从中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

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想要多了解自己,就从多观察自己开始吧!

于是,任何时候都是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自找快乐的最佳良机。

例如,你平日勤奋工作,主管却提拔了擅长交际的小王,与其大叹岂有此理,不如想想,原来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得不够好,现在有机会知道这点还挺不错的,总比日后吃更大的亏时再后悔好。

所以在平时请自找乐观,把一切变成进步的动力,如此一来,你就能真正在生活中获益,成功当然就离你不远了。

约克教授有句口头禅:“事情还不算太糟!”表示目前的状况其实还算不错。

他常碰到这样的情形,研究进行得不顺利,做学生的去求救:“怎么办?几个月的心血都毁了。”

约克教授会花2分钟看看手上的报告,然后拍拍学生的肩,笑着说:“事情还不算太糟!”接着和学生出去走走,花2个小时开导心情,于是第二天,学生们又开心地进研究室继续工作。

有一次,约克太太车祸撞断了条腿,闻讯后学生们匆匆忙忙赶到医院,没料到约克教授仍面带微笑的回答:“还有一条腿没事儿,事情还不算太糟!”

就是他这份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他在任何困境中仍能找到值得庆幸的地方,保持热忱不致绝望,并且进一步将危机变成转机,而他的学生们也学会了这种乐观的特质。

其实,周围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师,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的老师。从情商的角度而言,身为别人的老师,我们所能传授最宝贵的道理,恐怕就是一份永远保持乐观的心了。

因此,不管发生什么挫折,原来总是想“真是糟透了!”别忘了换个角度:“事情还不算太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毕竟悲观无济于事,陷入悲观之中不能自拔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惟有乐观,才能带引出奇迹。

幸福快乐就如夕阳,人人都可以看见,但多数人的眼睛却因为望向别的地方,从而错过了机会。其实,要想实现愿望和达到成功,并彻底加强信念,试着活用乐观也是一种方法。

13.满招损,谦受益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只是以茶相待,却不说禅。

禅师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直到杯满,还是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对于每个人来说,要学会时时倒一倒杯子,做一个谦虚的人。否则,就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骄傲自满的人看似强大,实则无知;谦虚谨慎的人看似痴愚,实则有大智慧。生于世间,我们待人接物一定要以礼相待,即使你实在看不起对方,也不能显露出来,否则,你就会为你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14.对不起的是你自己

一位风烛残年的上人很想找一位优秀的关门弟子,他觉得城里王姓少年很不错,但不确定少年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于是,他来到少年家,对他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另找一根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少年急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上人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弟子,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少年温顺地说:“好,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寻找的。”

以后的日子里,勤奋的少年不辞辛劳地领来一位又一位,但都被上人拒绝了。半年之后,上人眼看要告别人世,但最优秀的人选还没有眉目,少年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上人说:“失望的不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其实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做人要没有野心,机会来了也会被错过。反之,如果具有野心和梦想,即使没有机会也能够创造出来。

一群贫穷的美国孩子,从未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小镇。但他们为这样的梦想而激动——“我们要周游世界”!

这些靠救济生活的孩子打算通过在报上刊登募捐广告来筹集旅费。但是,高达1.2万美元的广告费从何而来?沉浸在梦想中的孩子们,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开始寻找所有力所能及的杂活,比如洗车、卖报、卖花,一美分一美分地为实现梦想而挣钱……

媒体报道了孩子们的壮举,篮球名将迈克尔·乔丹为之深深感动,以圣诞老人的名义给孩子们寄来了一张1.2万美元的支票,孩子们精心设计的广告终于刊登出去了,结果他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8000多封信,并且每天都有好心的捐款人出现。而让整个小镇沸腾的事是总统亲自来信,邀请孩子们去白宫做客!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真实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野心的故事。一个人,如果终生没有梦想,没有野心,可能会活得平安,但他绝不会幸福,更感觉不到生活的价值,只能终生碌碌无为,平庸地度过一生。

有了梦想,有了野心,我们才会为了这个切切实实的目标去拼搏,去奋斗,去努力实现它。也许,多年后我们发现,我们的野心最终还是没有完整的实现。可是,你更会发现,你比以前已经大大地前进了好几步。

15.有钱人和乞丐

从前有位年轻人,他拥有父亲留下来的大笔遗产,却不知如何管理。他生性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又交了一帮坏朋友,没过多久,就把父亲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

年轻人父亲生前有位朋友,是当地有名望的富翁,财产多得不计其数,人又很善良,常常帮助别人。他听说这个年轻人有困难,便前来看望,并且教他如何管理财务、如何辛勤劳动、如何积累财富,并送给他一千两金子,作为开业的资本。

那年轻人恭恭敬敬地听着,口里连连称是,但是一点也没有改邪归正的决心。他虽照着富人教的办法学做买卖,却仍忘不了吃喝嫖赌;他又试着用各种办法积累财富,但这少得可怜的积累,远不够他花天酒地的开支。没过多久,那些钱又被吃用一空了。

富人前后帮助了他5次,可是每次给他的钱,都被年轻人花得一干二净,却连一点正经事也没干成,最后仍是一贫如洗。富人为这事,实在是非常忧愁,想尽办法开导他、劝说他。

有一天,富人看见门外的粪堆上,有一只死老鼠,便借机开导年轻人说:“一个聪明的、善于动脑筋的人甚至可以靠这只死老鼠来立业。一个人有了一千两金子,怎么还会贫穷呢?我今天再给你一千两金子,你要努力干出点事情来。”

正好这时有个讨饭孩子,远远地听到这样的教导,顿时得到启发。他过来讨了饭后,向富人要了那只死老鼠。按照他所听到的,又讨来各种佐料,把它做得美味可口,卖得两个钱。他再以这两个钱为资本,做起了卖菜的生意,很快就赚到了100多个钱。就这样,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干,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终于成了有钱人。

当年的讨饭孩子常常想:“我是由于那个富人开导他家的孩子才受到启发,有了发财致富的办法。现在我有钱了,有恩不报,是理所不容的。”于是,他用银子做了一张小桌,以宝石璎珞镶为花边,又用金子铸了一只老鼠,把各种名贵的珍珠、宝石装进金鼠内,塞得满满的,再把金鼠放在小银桌上。他将这份贵重的礼品,送到富人家中,并向他讲述前后经过。

富人听后非常高兴,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聪明而勤劳的年轻人。富翁死后,把全部家产都留给这位年轻人,而原来那位年轻人最终却沦为了乞丐,冻死在街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当年打着这样的口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然而,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实际上说出了人世间最真实、最普遍的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富人,也没有永远的穷人,富人不务正业、吃喝嫖赌,终有一天会花光积累,沦为乞丐。穷人如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点一点积累,也会变成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