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6201900000003

第3章 淡泊名利,无欲则刚(3)

外乡人说:“我这鬼很稀有的。它是只巧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全都会做。又是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100个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200两黄金,还可以成为富翁呀!”

过路的人感到疑惑:“这只鬼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你不自己使用呢?”

外乡人说:“不瞒您说,这鬼万般好,唯一的缺点是,只要一开始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止。因为鬼不像人,是不需要睡觉休息的。所以您要24小时,从早到晚把所有的事吩咐好,不可以让它有空闲,只要一有空闲,它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工作。我自己家里的活儿有限,不敢使这只鬼,才想把它卖给更需要的人!”

过路人心想自己的田广地大,家里有忙不完的事,就说:“这哪里是缺点,实在是最大的优点呀!”

于是他花了200两黄金把鬼买回家,成了鬼的主人。

主人叫鬼种田,没想到一大片地,两天就种完了。

主人叫鬼盖房子,没想到三天房子就盖好了。

主人叫鬼做木工装潢,没想到半天房子就装潢好了。

整地、搬运、挑担、舂磨、炊煮、纺织。不论做什么,鬼都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了。

短短一年,鬼的主人就成了大富翁。

但是,主人和鬼变得一样忙碌,鬼是做个不停,主人是想个不停。他劳心费神地苦思下一个指令,每当他想到一个困难的工作,例如在一个核桃核里刻10艘小舟,或在象牙球里刻9个象牙球,他都会欢喜不已,以为鬼要很久才会做好。

没想到,不论多么困难的事,鬼总是很快就做好了。

有一天,主人实在撑不住,累倒了,忘记吩咐鬼要做什么事。

于是,鬼把主人的房子拆了,将地整平,把牛羊牲畜都杀了,一只一只种在田里。将财宝衣服全部舂碎,磨成粉末。再把主人的孩子杀了,丢到锅里炊煮……

正当鬼忙得不可开交,主人从睡梦中惊醒,才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原来,永远不停止地工作,真是最大的缺点呀!

做人做事都不要走极端,做得不够固然不好,然而做得太多也并不是你想要的,所以保持一颗中正和平之心,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1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30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就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面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地方居住。”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自己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的徒弟们这时候都被吓得面无血色,纷纷劝其进京面圣,而大师却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也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

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珍宝为粪土,看功名如浮云。然而像道信大师这样,能够做到宠辱不惊,以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不为权势所迫,的确不是凡夫俗子能够望其项背的。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以他为榜样,向圣贤靠近。

12.人生的底线

有一位禅宗大师隐居于山林。

听到他的名声,很多人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希望能得到点化。

人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

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按大家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当中拉出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划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欲速则不达”,挑水如同做人,给自己设定一条底线,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13.美在灵魂

从前,有个大财主,他有7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美艳绝伦。每当家里来了宾客,财主总要把女儿们叫出来展示一番,他最想听到的就是客人们的赞叹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有一天家里又来了客人,财主照样让他看自己的女儿,然后问他∶“我的女儿美吗?”

那个人说:“这样吧,你将女儿披上盛装,去各地街上行走。如果每个人都说她们美,我就给你500两黄金,只要有一个人说不美,你就输给我500两黄金,怎么样?”

财主动心了,于是欣然同意。

他带着女儿在各地游走,每个人都说他的女儿漂亮。眼看500两黄金就要到手了,财主又带她们来见佛祖,得意洋洋地问:“佛祖,你说我的女儿漂亮吗?”

佛祖不屑地答道:“不漂亮!”

财主非常不高兴,问道:“城里的每个人都说她们漂亮,怎么就你说不漂亮呢?”

佛祖回答说:“世人看的是面容,而我看的是心灵,在我认为,身能不贪钱财,口能不说恶言,意能不起邪念,这样才是美!”

财主听了佛祖的话,灰溜溜地走了。当然,他也输了500两黄金。

美不只在外貌,还在灵魂。这种简明而深刻的道理不知道被世人说过多少遍,然而,到了真要做出选择时候,人们往往又回到了庸俗的观念,总是以貌取人。不过,世间事总没有那么绝对,不妨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傍晚,冬雪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正吃力地背着个姑娘上天桥,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冬雪赶忙过去帮着搀扶,问小伙:“她生病了吧?我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姑娘忽然大笑起来,小伙子忙向冬雪道歉:“对不起,谢谢您,我们在玩游戏。”

“什么?”冬雪尴尬中有些愠怒。

姑娘好半天才停住笑,她告诉冬雪说今天是他们结婚3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才背3个来回,就累了,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累死他这把老骨头……”姑娘趴在小伙子肩上又笑了起来。

以旁人的眼光看,那姑娘长得俗气,甚至是丑陋,但此刻,她却被宠得像个娇贵的公主。

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以为,浪漫必定和鲜花、烛光、音乐相连,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穷人的浪漫。

人不可貌相,一个女人的美丽与否是从脸蛋上看不出来的,关键是看她的心灵。一个不贪恋物质享受,真诚对待爱情的女孩无疑是最美丽的。

14.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有个弟子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弟子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去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农民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圈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人签订了和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农民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农民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以下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最后,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讲完,闭目不语,弟子顿有所悟。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别去强求那些本来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那是徒劳的,一味的填充也无法填满你欲望的黑洞,倒不如坐下来,给自己定一个真正的目标,充分享受实现这个目标所带来的快乐。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爸爸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拉斐尔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终于,拉斐尔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

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爸爸打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2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父亲说。

“爸爸!”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但他从父亲坚决的脸上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重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了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他确实没再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父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猎取到了更多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理性的动物,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我们能够用理性分析得与失,成与败。因而,一旦人放弃了自己的节制,让本能的欲望无尽的延续下去,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他自己。

15.一切皆同

佛窟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叶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饥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