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识人的五项修炼
6262400000037

第37章 修炼识破小人——揭穿披着羊皮的狼(6)

商人顿时目瞪口呆。

通常“利”字当头的这类人,他们的心目中没有“义”字可言;在他们的人际关系里,没有情感,只有利益。自私的人几乎没有感情,他们的感情付出只是为了利用别人给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

识别谄媚者

谄媚者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随处都可以见得到。他们也属于“墙头草”的一种类型。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永不反对或驳斥上司的指示。无论在什么场合下,“墙头草”只晓得做一种动作,那就是点头同意上司说的每一句话。

在这类人心里,只相信一种真理:无条件地支持上司的人会得到上司的好感;而反驳上司的人只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许多上司虽然口口声声表示自己很民主开放,乐于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或意见,其实最讨厌别人指出他们的不是,因此这无形中已滋养了这类“墙头草”的人。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别人赞成自己的提议或想法。既然事实如此,那又何必下那么多无谓功夫,索性他们从一开始就点头到底好了。

“墙头草”们会不断寻找强有力的上司去保护他们。至于什么个人尊严、正确错误,早已丢在九霄云外。他们最大的目的,就是使领导高兴,使自己得利,其他一切都不管。这类“墙头草”除了懂得“拍马屁”之外,不会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根本上就缺乏主见,一无可取。

如果利用这类人来替自己办些私人琐事倒是相当理想的,在这方面,他们定能办得妥妥帖帖。此外,由于他们缺乏主见,只懂得一味顺从,所以也很难登上高位,管理业务和人事。

这类“墙头草”的人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是因为他们看透了人性的弱点,再加上他们奉承有术,才能风光一时。对付这类人,最适当的方法就是把他们贬到离自己越远越好的地方,作为一种警戒。当然,只有正直、精明的人才会这样去应对这样的“墙头草”。

公司里的这类人,专会逢迎上司,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技巧,不显山不露水,让别人浑然不觉中就上了他们的当。

的确,有不少人被奉承得昏了头,谁对他们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就等于佩服他们,这类人就对谁恩宠有加,大加赞赏和关爱。无疑,他们有利于助长阿谀奉承之风的盛行。

明智的人们则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十分鄙视和厌恶拍马奉承的下属。

作为上司,首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辞,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辞;在阿谀奉承者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上司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辞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等,诸如此类。对于这些绝对不能糊涂。

对待专门溜须拍马奉承上司而毫无工作能力的“墙头草”,方法最简单,请他走人就是了。这种人专善阿谀奉承,你周围有这么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炸弹,你说你还会有多少好日子可过。所以,及时让他们走人比什么都强。

对于有一定能力而又有些奉承爱好的员工,最好给他们找个合适的位子。

这类人不好简单辞掉,因为他们还有一定能力。也不可委以重任,因为他不仅能力平庸,还爱溜须拍马,委以重任的话,迟早会坏了你的大事。在你的单位中要做到人尽其才,不光指有效地使用人才,也指使用这些能力一般而又有某些毛病的人。这类人有的时候还为数不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这类人要注意批评教育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这种毛病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也一定不容易。在这个时候,你要格外注重策略,注意态度,争取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认识,改正他们的毛病。当然,首先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打压那些阿谀奉承的行为。

对于那些确有较强能力却也喜好溜须拍马的“墙头草”,我们一定要小心对待,这些人安排不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对待这类人,首先我们要依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职务。起码在这类人的眼中,你不能成为不识才的领导者。这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热情,而且也带动着一批人。

另外,我们对一些较有能力但也有阿谀奉承劣行的“墙头草”要认真对待,如果只看到这类人的阿谀奉承,没有看到他们的才华,并且不给这类人以相应职务,那么这些有能力者就会离我们而去。如果他们确实走了,对我们也是一种损失。

六、明辨伪君子

解读伪君子的沉闷性格

通常情况下,和性格沉闷的伪君子在一起,人们往往会感到压抑,喘不过气来。

对于性格沉闷的伪君子,有时候,尽管他们对某一件事情特别关心,但从不主动与周围的人开口说话。而有些人为了活跃气氛,打破这种“一切尽在无言中”的局面,故意找话题说。对于沉闷性格的伪君子来说,他们的回答通常非常简单,话题常常难以展开。因为他们更习惯于沉默寡言,有时则出于某种心事而不愿多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愿去破坏对方的心境,让其保持一种内心选择的存在方式。相反,你如果故意地没话找话,并拼命地想方设法与这类人交谈,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厌恶,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生活中,这种类型的人,总希望别人与他们交往时更有耐心和细心,但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不擅交流,别人很难知道这类人的兴趣,很难找到共同语言。时间长了,他们那被封闭的内心世界渐渐板结了,观念也变得有些残缺,因而在与人相处时就更显得格格不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有时甚至被视为“怪物”,于是人们常常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这样看多了,他们的眼光也同样变得异样了。

识别伪君子的“闭锁心理”

通常,性格沉闷的伪君子大多数具有较明显的“闭锁心理”,他们既苦于无人知晓自己的内心世界,又不情愿让人真正知晓自己的心事。

赵某结婚三年,连儿子也两岁了,但他生性不爱说话,想在妻子和朋友面前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但又不得不面对他那吝啬而啰嗦的妻子。

有一天,他看中了一种新打火机,想花20元钱买一个,而妻子竟当着众人的面,不但没有“批准”,还把他狠狠地挖苦了一番。赵某觉得这样活着实在太窝囊,回到家找了一瓶来苏尔想服毒自杀。虽然他感到了死的可怕,可是,心里的委屈又一股一股地往上蹿,他既恨妻子,又舍不得妻子,又觉得没脸这样活下去。他一狠心打开来苏尔喝了两大口。

当他喝下毒药等死的时刻,他又不想死了。他想到坟墓里的阴森可怕,想到人死不能复生,想到妻子平时的好处,想到可爱的儿子,想到早年守寡养育他的母亲,他又感到难受得心如刀绞,于是,他痛苦地大声喊叫。

他被抢救过来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事后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委屈不能诉,却非要用自戕的方法了结自己的一生呢?为什么他不向妻子诉说自己的苦衷,同妻子沟通思想互相谅解呢?为什么他不能向朋友说说他得了“妻管严”的尴尬处境?朋友的真诚规劝或善意的玩笑也许会化解他一时的感情冲动,“怕老婆时髦”之类的话会冲淡他的苦恼。自己生闷气,以致最后选择了一条可悲的路,实在是不明智之举。举此事例,目的在于昭示天下人——有苦恼应该吐出来。

性格沉闷的这类人,往往会导致了人生的悲剧。

一位美国妇女凯瑟琳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两年前,她十八岁的女儿卡特琳被人射伤。她和丈夫德恩于午夜赶至急诊室。女儿已处于昏迷状态,第二天夜里就去世了。她已记不清女儿死前的二十四小时她是怎么度过的,但她记得她和丈夫并不孤独。一位朋友带来了一大包分币以便他们打投币电话;另几位朋友则到飞机场去接他们外地的孩子,把孩子带到医院;一位邻居主动帮助她家照看狗。直到突然失去女儿之后,才知道在别人面临危机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她从前总认为,在别人不幸时别去打扰别人,总是寄张慰问卡或一束鲜花,心想如果别人需要帮助时,他们会来电话告诉自己的。却从未有人说过需要她帮助。

现在她终于认识到,不幸的人需要别人陪伴和帮助,做一些总比袖手旁观好。最美好的也最简单。

性格开朗的这类人很容易获得别人的相伴、相助。然而,性格沉闷的“面具人”,别人却很难走进他们的生活。即使你很真诚地想帮他,却往往难以交流。当然,沉闷的人也会有谈得来的朋友。他们更善于思考,从不轻言,不盲从,遇到问题常常要问一个为什么。他们偏爱与珍重形象的现身说法。当别人毫不隐讳地暴露出自己内心的隐秘时,性格沉闷的“面具人”也会向别人倾吐内心隐秘的。

趁早远离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