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识人的五项修炼
6262400000042

第42章 修炼职场识人——戴好透视镜去上班(4)

识别潜在的人才

识才,不仅要看到那些锋芒毕露者,更要注意寻找那些暂时默默无闻和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却很有才华和发展前途的人才。

显露的人才如同人人关注的上林之花,锦绣灿烂,蜚声世间,都欲得而用之。潜在人才则有如待琢之玉,似尘土中的黄金,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如果不是独具慧眼的识才者是难以发现的。千里马之所以能在穷乡僻壤、山路泥泞之中、盐车重载之下被发现,是因为幸遇善于相马的伯乐。千里马如果没有遇到伯乐,恐怕要终身固守在槽枥之中,永无出头之日。许多潜在人才都是在被“伯乐”相中,又为其创造了一个展示才华、发展成长的机会后,才获得成功的。

企业家欲想较多较好较快地识别和发现潜在人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听其言辨其心志

潜在人才都是尚未得志,他们在公开场合说假话、官话的极少,他们的话绝大多数是在自由场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带“颜色”的本质之言,因而就更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

观其行看其追求

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追求。一个讲究吃喝打扮的人,所追求的是口舌之福和衣着之丽;一个善于请客送礼的人,所追求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一个干工作不认真,伺候领导却十分周到殷勤的人,所追求的是个人私利。任何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自己希望进入的角色,就会为了保住角色而多多少少带点“装扮相”。只有潜伏在一般人中的人才,才既无失去角色的担心,又不刻意寻找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一切言行都比较纯朴自然。企业家如果能在一个人才毫无装扮的情况下透视出他的“真迹”,而且这种“真迹”又包含和表现出某种可贵之处,那么大胆启用这种人才,是十分可靠的。

析其能辨其才华

潜在人才虽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有的甚至处在成才的初始时期,但既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质。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品格,或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或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过人之处。

总之,既是人才,就必然有不同常人之处,否则就称不上人才。一位善识人才的“伯乐”,正是要在“千里马”无处施展拳脚之时识别出他与一般“马匹”的不同,如果是“千里马”已在驰骋腾越之中表现出英姿,何用“伯乐”识别?

从辩论中识人

通过辩论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才学高低和真假。领导者在量才用人时,如果能制造机会,引发一场争论,让大家唇枪舌剑一番,自己“隔岸观火”,很容易衡量出各下属才学的深浅高低。

说得别人心悦诚服与说得别人哑口无言的人

有一类人在与人辩论时,总是讲道理、摆事实,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得人心服口服。这类人思路清晰,看问题能抓住本质,反应也快,而且态度从容,不疾不徐、不紧不慢,有娓娓道来之势,为人做事有理有据有节,分寸把握得很准。这种类型的人从从容容、稳健大方而能机巧变通,可担大任。

另有一类人在争论中也能取胜,往往说得人家哑口无言,或者说得别人拂袖而去,不愿再和他争论。这种人多是靠言辞犀利尖锐而战胜对方的。他们目光犀利,能迅速抓住别人讲话的漏洞反驳,穷追猛打让对方手忙脚乱。他们神采飞扬、妙语如花,又能博得众人的一些欢笑和点头。但因以对方的不足为己方论据不能正确全面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对方虽败而不服。这种人活泼、机智敏捷、反应迅速,凭巧舌能把错说成对,黑说成白,尽管对方明知他无理,却在一时之间驳不倒他。他们是业务、外交、法律界好手。但要注意他轻浮不稳的毛病,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应引导他们学会平心静气来踏踏实实工作与思考,培养浩然正气,方可成大器。

善于寻找话题与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

善于与人交谈的这类人,当发现彼此观点相悖时,会立刻转移话题,用巧妙的方式不断试探,或采用迂回战术,逐渐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回到主题上去。

这类人富于机智,容易获得大家的好感,而且意志坚定,善于思考和察言观色,想尽办法去实现自己的计划,敢说敢做,且有力量坚持到成功。他们用心智做事,很适合担任社会职务。

不善于交谈的这类人,说话时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公式化地一问一答,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应酬话。一旦谈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上,立刻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语若滚珠,甚至会激动起来,仿佛于寂寞之中遇到知音。听者也能从中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这类人对生活有激情,苦苦钻研自己的兴趣所在,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不喜欢热闹地方,而爱清静自处,生活欲望也比较清淡,适合于搞科研工作。

善于讲道理与不善于讲道理的人

善于讲道理的这类人,往往是说一不二、精明强干的人选。

不善于讲道理的这类人,讲话稀里糊涂又抓不住关键,说了很长时间也没讲明事情的原因和经过,或者永远打擦边球,说不到本质上去。这类人的思路不清晰,思维混沌,难以担当重任,不适合委派重要事务给他们。

五、辨别朋友

分清朋友的类型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更需要各种各样的朋友。为了让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每个人在交友时都应该分清朋友的类型,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下面是朋友的几种主要类型。

诤友型

诤,直言规谏。即在朋友之间敢于直陈人过,积极开展批评的这类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所谓友谊,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交诤友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个重要方面。诤友,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每个人身上的污点。

《三国志·吕岱》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吕岱有个好友徐原,“性忠壮,好直言。”每当吕岱有什么过失,徐原总是公正无私地批评规劝。徐原的这种做法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吕岱却赞叹说:“我所以看中徐原,正由于他有这个长处啊!”直言敢谏,言所欲言,指出朋友的过失或错误,这样才是对朋友真正的爱护。陈毅元帅曾写过两句诗:“难得是友,当面敢批评。”《诗经》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也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在别人的帮助下,则可以及时发现并得到改正。可见诤友是少不了的。

导师型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够得到导师型朋友的指点和帮助,就能使自己少走弯路。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人竭尽平生之力,但在事业上一筹莫展。结果朋友的一句话,却使他们顿开茅塞。“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意思。导师型的朋友往往在某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科学史上戴维和法拉第的友谊,一直被人传为佳话。当法拉第成为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誉满全欧洲时,他还是常对人说:“是戴维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可见,导师型的朋友常为困境中的友人指点光明的所在,常为在事业上做最后冲刺的友人送去呐喊和力量。

异性型

古今中外,民间流传着许多男女之间友谊的动人故事。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之间的友谊,便是其中一例。有一次,梅克夫人在听完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后,回家马上写信给柴可夫斯基,“在你的音乐中,我听到了我自己……我们简直是一个人。”

由于性别上的差别,一般来讲,男性刚强、勇敢,女性心细,富有同情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女性需要男性的保护和帮助,男性则需要女性的安慰和体贴。因此,异性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像同性友谊一样的密切,并可产生特殊的力量。

患难型

顾名思义,患难之交对人生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久的交往,尽管事过境迁,但友谊却与日俱增。他们相逢于危难之中,相助于困难之时。相同的命运和遭遇铸造了强有力的友谊的链节,使友谊牢不可破。因为他们相交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即使在一起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毕竟相互分享了忧愁和困苦,这会使友谊因基础牢固而地久天长。

娱乐型

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还需娱乐、休息。而且许多娱乐活动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开展;于是,便产生了娱乐型朋友。德国近代蜚声文坛的大诗人歌德和席勒,他们的友谊历来为人们称颂。他们俩人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但从1794年开始初交,直至1805年席勒去世,十载春秋,俩人情同手足,正是因为他们的友谊植根于兴趣和爱好相同。正如歌德所说:“像席勒和我这样两个朋友,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同,朝夕晤谈,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俩人如同一人……这里怎么能有你我之分呢?”

人的生活岁月,主要由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组成,兴趣和娱乐可以给事业增辉。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我们常把娱乐型朋友看成是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健康的娱乐活动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娱乐型朋友之间同样能建立真挚的友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内容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交范围也势必随之扩大,娱乐型朋友必然会成为朋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信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