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你想成为的人
6264000000029

第29章 战胜各种工作的误区(3)

索尼公司当初开发“随身听”时,公司内部的高级决策主管怀疑“随身听”的可行性,因为“随身听”必须使用耳机,只能独乐而无法众乐,像这种考虑便是所谓的负面考虑。虽然有以上诸多负面考虑,但索尼公司的最高领导者依旧对这种高精度的音乐机器充满信心,“现在正是音乐成长的时代,这种轻巧、性能高的机器,必定可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正因为领导者的这种正面考虑,才使“随身听”风行全世界。

因此,要养成凡事皆考虑到正面利益的习惯,如此也较易产生积极性。

6不要担心失败

创立“世界的本田”的本田宗一郎曾说:“不要担心失败,真正该担心的是你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的心态。”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每一个人都很容易自我否定,对难得的构想在一开始便否定它的价值。尤其是消极的人更是如此,使得原本即缺乏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更加缩小,任何事都不去做、不去想,只等着别人帮忙。因此,在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时,先不要想自己能不能做、后果如何,而要先考虑如何动手去做,自己先做好心理准备,养成接受后果的坚强心态。

做个优秀的工作者

我们之所以选择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不是因为它时髦、薪水高或是能得到什么人的赞许,而是因为我们真的想去做它。合适的生计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完全了解自身需求的前提下选择的工作。这份工作激励我们真诚地做人,有分寸地花钱。我建议在你决定换工作的前几个月里写写日记,把自己目前的情况都记下来。首先,要客观地记述你目前的工作,暂时不做评判。记叙一下你的周围环境,找到这份工作的途径,干了多长时间,公司的编制等等。第二,做出你的评论和判断,对你工作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做一个评估,看看这些因素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第三,问问自己怎样才能将这些不利因素变得更能让自己接受甚至产生吸引力。你自己是否能实现这种变化,或者是不是有什么人,比如某位老板,愿意促成这些变化。想想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在帮助你学习和成长方面起了哪些作用。把实际工作的时间记录下来,包括用来加班的午餐时间,以及在家里为工作着急担忧、冥思苦想花掉的时间。接下来看一看你是如何放松自己的。你能摆脱那种非做点什么不可的感觉,安安心心地坐下来吗?你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吗?问问自己,你的工作在哪些方面给你带来了自我肯定的感觉;如果明天失业了,你会有什么感觉?

这样的日记会帮助你进一步弄清自己在工作中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还需要什么,它使你能够后退一步,客观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这是更深入地了解内在的你,而不是外在的你,以确定什么对于你是重要的第一步。

1工作狂

⑴延长工作时间

⑵没有既定目标——为积极表现而工作⑶不能委派他人工作

⑷工作之外无爱好

⑸为工作牺牲度假时间

⑹只有工作中的浅薄友情⑺总是谈论工作问题

⑻总是忙无闲时

⑼觉得生活很艰难

2优秀工作者

⑴在规定时间工作

⑵有既定目标——为实现某一重要目标而工作⑶尽可能委派他人工作

⑷工作之外有许多爱好

⑸享有度假时间

⑹有工作以外的深厚友情⑺尽量少谈工作问题

⑻享有休息时间

⑼觉得生活很开心

简化生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认识到一切都有赖于自己。没有必要等到别人来替你效劳,或浪费精力去责备别人搅乱了你的生活。在工作的竞技场上,做任何必要的调整都得靠自己,如果你的老板或其他某位当权者不愿意或不能做出你认为对身心健康有利的必要调整,那么你就必须做出决定,要么接受现状,要么就辞去这份工作。

把工作留给上班时间

像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的事一样,技术也有正、负两个方面:正面的是方便、快捷;负面的是,技术使我们几乎总与工作拴在一起。我们都见过或亲自做过这样的事: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电话;一边在邮局排队等候,一边用手提打电话。不是开玩笑,一个朋友告诉我,她见到过这么一个人,在参加临时组织的一场篮球赛时,把手机压在他的肩膀上。每个人的腰带上都挂着BP机!只要看谁身上带着报警BP机,你就能认出谁是运动员。

现在,不管你电话挂上了还是没挂上,手机一天24小时都在收集信息。如果还嫌不快的话,彼此之间可以使用特快专递和传真通信。我们想怎么就能怎么,不管别人想与我们通话还是不想。

不再有自然间歇时间了。拿下雪的日子所发生的事做例子吧:在电子时代以前,遇到下大雪,我们就得休息,整天呆在家里消磨时光、无所事事。由于道路被堵塞,我们无法上班,也没人雇用我们上班。现在呢?对不起。特快专递,手机,传真机,电脑,或其他什么东西,随时待命等着呼唤我们去上班。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我们马上就可以继续工作。为什么?不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了条件,没有其他原因。在一篇报告中,我看到,在1989年旧金山发生地震后,许多与单位中断了联系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清理震碎的玻璃,就通过电脑在家里把单位的事料理好了。

这样做有什么错吗?为提高效率,我们放弃了对自己时间的支配……放弃了与单位隔离期间对安全的考虑,变成了流动办公的奴隶。

我们可以在一天中留出若干小时不受技术的摆布。在日本,有些单位创设了一种“无交际时间”制度,规定每天1小时,工作人员之间不得用电子装置进行联络,这就像短暂的午休。我们可以拒绝使用移动电话或BP机。我们可以拒绝把工作带回家里,当然紧急情况例外;也可以在家里安排做点工作,但一天只安排30分钟,或一月只安排一个周末日。对于在家办公的那些人,可以规定出“上班”的时间,不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有一种说法一直对我产生着重大影响,它就是:如果我们不能在8小时内干完工作,我们也无力在10小时或12小时内干完。

在你把脑力活儿带回家,而且考虑你该怎么干时,请记住下面这条规则。回家后,比如说,给自己20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你要干的工作,规定时间一到,就不要再想了。考虑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拼命地去想。带着所担心的问题,静静地思考20分钟,在大脑里反来复去地折腾,要从各个方面去看,然后突然收住。只要考虑问题时专心、用心,这种办法就会奏效。考虑完毕,对你所担忧的一切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就像短跑冲刺,而不像慢吞吞地散步,冲刺之后,你便蹲下,累得蜷作一团。事情是一样的,如果你搞清了困扰之所在,就把它搁在一边,下次再说。假如你在规定的20分钟之后还要动脑思考,请头脑清醒地对自己说“不”,把你这种想法从脑袋里赶出去。坚持下去,最终熟能生巧,你就会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考虑工作上的问题了,不致使你思考的问题渗透你的整个生活。

美国一位立法人员提案说,应禁止雇主辞退或惩罚拒绝加班的雇员,他问道:“‘个人时间’难道要由雇员所在的公司控制吗?难道在非上班时间雇员不该有自己生活的基本权利吗?”

如何预防被解雇

简单地说来,使老板满意的职工是不会被解雇的。然而许多人未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不清楚老板需要什么。如果你忽略了工作需要和老板的要求,如果你认为他的要求是愚蠢的,如果你认为“那不是我的工作”,那么,你很可能被解雇。

所谓了解老板,那可能很简单,就是问他和他周围的人,他重视什么。例如,你可能得知,他喜欢在“各项任务”上附加具体的“日期”。因此,在安排工作日程时,要说明具体时间。告诉他什么工作已经完成,是什么时候完成的。下一步工作是什么内容,安排在什么时候,如此等等。这是基本的东西。

了解老板,对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当你在工作中碰钉子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你不了解老板对你有什么期望,你只是坐在那里等待老板的吩咐。

一位国际营销副总裁说,“我的总裁的嗜好是抠书本。他乘飞机时读的不是小说,而是文法书。你的文法差,当然不会因此而被开除。但是,既然你知道他重视文法,你对他讲话和写东西,就要特别小心。”

别轻易“跳槽”

“跳槽”这个词近几年在我国特别得宠,许多年青人都把“跳槽”挂在嘴边,只要别的单位的待遇比现在的好,就立马“跳槽”。

其实,“跳槽”的风险也很大,若无大决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轻率为之。

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嘛,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二年过去了,人混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从此安安分分地上他的班,以求生活稳定;有的为了寻求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行业中试试运气。

“跳槽”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过,光是想当然没什么关系,如果不只是想,还真的要跳,那么我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

我并不是说“跳槽”的人必定失败,天底下没有这么绝对的事,而事实上,“跳槽”后更发达的人也不少;但话说回来,“跳槽”后成就不如老本行的人也很多。这些人有的还不死心地期待“明天会更好”,有的则早已向后转,回到老本行去了。也许你会说:“我没有看到‘跳槽’后失败的人。”真相是:人都好面子,他“跳槽”失败会告诉你吗?那么,“跳槽”之前要“三思”,“思”什么呢?1我的本行是不是没有发展了?同行的看法如何?专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无多大发展,有无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样做得好,是否说明了所谓的“无多大发展”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2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或是这个行业根本无法让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换句话说:越做越没趣,越做越痛苦。

3对未来所要转换的行业的性质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业是不是能如鱼得水?而我对新行业的了解是否来自客观的事实和理性的评估,而不是急着要逃离本行所引起的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4“跳槽”之后,会有一段时间青黄不接,甚至影响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跳槽”。

不过,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评估和判断都很好,真正做下去才发现不如预期的那么顺利和乐观,转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我劝你还是别“跳槽”,其理由如下:(1)做事靠经验,经验则是累积来的,而不是可以从速成班学来的,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跳的是和本行毫无关系的行业,等于是把过去所累积的专业经验全部丢掉,那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在新的行业里,你又要花很多时间重头学起,这种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相当惊人,何况还不一定学得好。

(2)做事要有成就,冲劲也很重要,而人一到了特定年龄,冲动就会减少;在要收成的年龄“跳槽”,就算有冲动,也会少了许多,守成的心态反而会让你在新的行业进退不得,于是一转眼,四十岁了,五十岁了,光阴虚度,不堪回首,何必呢?

话虽这么说,但并没有让你委屈自己老死本行的意思,但“跳槽”的风险毕竟太大,若无大的决心和把握最好不要轻意去冒这个险,尤其不能听别人说那个行业如何地好,就嫌弃起自己的本行,心动又行动。这种哪边好哪边跑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在“跳槽”,一辈子不得安宁。我的建议是:要“跳槽”,不如从老本行出发,看看与其有关的行业有哪些,等了解清楚了再跳也不迟,这样可少花很多力气。另外要从本行的经营形态来考虑。例如不喜欢“生产”,那么可改做“批发”或“零售”,这样的话,虽然形态改变,但并没有损害你对该行业的认识与累积的基础。

有一句话说“常移植的树长不大”,说的正是“跳槽”这件事;再怎么说,生活还是很重要的,不是吗?

辞职12种技巧

当你决定离职,不只是影响自己,还包括主管与同事,甚至也会对部门工作气氛有影响。好的做法是直接跟主管提辞呈,而且诚实地告知辞职的原因。有些人会选择欺骗,短期或许可以避免尴尬,但是行业内人际圈子是非常小的,当主管发现真相的时候,难保你的信誉不受损。

决定离职后,在等待交接的日子里应注意保持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善始善终,体面地离去,尤其是当你所换的工作仍属本行业或是你仍然在原来的城市工作。以下几点提示有助于你从容有序地、体面地离去。

1先谢谢公司的苦心栽培许乐薇在传播公司上班期间决定跳槽。提辞呈前,她先写了封文情并茂的感谢信,一谢公司的栽培,二谢老板的照顾,三谢上司的教导,四谢同事的帮忙。全部谢过一遍之后,再用哽咽的语气解释辞职原因:“家里临时发生重要事故,必须回家乡住一段时间。”礼貌周到加上依依不舍,谁忍心说半句责备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