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是理财能手
6272700000003

第3章 树立健康的理财观念(3)

9000元意味着什么?这只是她一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但是她却为此舍弃了生活的乐趣,真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爸爸强调:“节约的前提条件是不影响正常生活,只靠节约来理财是愚蠢的,当然也不能不节约,重要的是适度。”

不要教育孩子:节俭就是在理财,其实这已经扭曲了理财的内涵。理财规划师强调,在理财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是合理的分配资金,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财产状况,还有支出情况,拟定切合实际的理财规划,确立长期可行的理财策略。

亿万富翁说:“理财应当让节约走开!”斯坦利先生是《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500家最大公司之一的总裁,他对个人理财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平日里厉行节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为了节约一美分的钱财而绞尽脑汁,犹豫不定,而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源,过分的节约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他还表示,理财的要点是寻找创造财富的来源,让每个月有多处财富进账。当一个人拥有的这种源头越多,那么他就离富有的生活方式越近。而单纯控制支出,则始终会有一个“生存底限”在起作用,所以只靠节约的人,是难以致富的。就算是守财奴葛朗台,节约一辈子,他的财产总额,也只相当于一位普通银行投资家的一半而已。

这位富翁的精辟论断告诉了我们,理财不是简单地节约。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让孩子明白,抠门式的节约,会使人变得神经紧张,与生活脱节,感觉不到幸福。更何况,处心积虑地节省并不能让人变的富有。

另外,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节约对生活和理财的意义。让孩子改变在细微的事情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的毛病,做到“抓大放小”,通过记账的方式,为实现宏观的理财计划服务。

9.理财不只是有钱人的事

王女士参加完朋友的生日聚会后,感慨颇多。回家后,和丈夫女儿讲了很多。她说朋友夫妻俩只是普通职员,他们的女儿在国外读书,按理说,以他们的收入,送孩子出国是件比较吃力的事情。但是现在,他们女儿在国外求学已有4年,他们在国内的生活水平却没受任何影响。夫妻俩各开一部车,过得挺滋润。

接着,王女士讲述了聚会的现场:“在大家的惊讶声中,朋友说出了自己的理财心得体会。她说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有钱也别光放银行,那只会使钱贬值,让钱生钱的方式很多,就看你是不是用心去做。她表示,当初投资理财也是被女儿出国深造所逼。和丈夫商量后,把家里的积蓄投资了生意,投资买房等等,尝试过很多方式,近两年又主要转向股票和基金。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富裕。”

王女士还转述了朋友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理财意识,越是没钱越应该琢磨钱怎么挣怎么管,这是生存的根本。”这些话得到了王女士丈夫和女儿的认可和回应。他们决定开始投资理财。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穷人与理财无缘,理财是富人的事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出身贫寒,但是最后却有不一样的人生:一部分人通过投资、理财,经济状况渐入佳境,过上宽裕的日子;另一部人抱怨命运不济,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命,在贫困的生活中苦苦挣扎。

其实,理财的必要性跟穷富没关系,而是跟一个家庭的生活目标紧紧相连,穷人也有生活得更好的要求。财富数额小,就更需要通过理财巧妙打点资产,安排资金,逐步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让理财来帮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

还有一种误解是:理财需要大量资本。其实不然,理财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大钱有大钱的理财手法,小钱也有小钱的获利方式。钱少可以用细水长流的投资方式,找那些投资门槛低、进出方便的产品。例如,基金的起卖价是1000元,以后100元也可以做一笔。低价股甚至五六百元就可以。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把闲钱运动起来,才能做到钱生钱。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让孩子正视贫富差距,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投资理财知识,并尝试着用小额资本理财。孩子属于钱少的理财者,他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让孩子树立健康的理财投资观念。

理财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事情,不是应时应景的摆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让孩子学会制定理财规划,在执行中看效果,找问题,攒经验。同时,还必须让孩子明确,理财规划通常需要长时间来实践,不是短期投机生意。这也决定在投资产品的选择上要注意长线投资效果,不要太在意短期的波动。

第二,让孩子正确认识投资风险。

钱少者风险承受力低,这是客观的现实。但是,也应让孩子看到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害怕风险,或风险稍高一点就不敢投资,那就无法真正实现理财增值目标。告诉孩子,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就能很好地将风险降到最低。

第三,正确看待专家意见。

让孩子多关注理财投资类的节目,多听专家的分析意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自己盲目规划、胡乱投资。但同时也必须提醒孩子,专家意见只能参考,切不可奉若神明,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投资理财决策。

理财不是富人的游戏,而是智力的游戏。让孩子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就能在投资中获得收益。而不能因为自己是“穷人”就自卑地认为理财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10.理财就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初一女生罗芳在父母的教育下懂得了勤俭,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而把钱积攒下来用在应该花的方面。

父母每个月给她大约100元零花钱,因为家离学校很近,所以可以省下早餐的钱和公交车费,她把零花钱用来买点课外读物和参考资料,偶尔会买点小女生喜欢的挂饰和动漫类的小玩意。每个月她都能把钱分配好,以保证每个月不会超支。

罗芳说“6月份的100元交了15元团费、30元的班费,还买了一些课外读物,到现在剩下的也不多了。”平时下课她很少买零食,因为本来不大喜欢,也觉得花这些没必要。

关于不花不该花的钱,她还举了一个生活实例。他说学校附近的文具用品一般来说都要贵一些,比如中性笔,学校附近一般是2.5元一只,而在一些文具批发市场就只要1.5元一只。通常情况下,她都会去批发市场一次买十几支,这样算下来每次总能节省十几元。

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这是很多人创业致富的秘方,也是理财的秘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的企业精神以勤俭而着称于世,换句话说,他是靠勤俭而致富的。

曾经,他坚持了5年,辛辛苦苦地积集了800美元,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当他成为亿万富翁后,依然秉承勤俭的生活作风和教子思想,要求孩子不能乱花一分钱。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这就是告诉孩子不能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而应把钱用的恰到好处,这才是花钱的智慧,也是最好的节约。

有人依照世界的一般利率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少乱花1元钱,把它存起来,88年后可以得到100万元。如果能一边存这些钱,一边把这些钱用于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就会更多。由此便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赚钱机会。

在《最好的总裁是唐僧》一书中,唐僧的话对孙悟空很有启迪,使他学会了节俭经营之道。有一次,孙悟空开车和生意伙伴去机场,车上牛魔王滔滔不绝地谈起一笔2300万元的大生意,他说要设法做成它。孙悟空听了牛魔王的话,立即把车靠边停下。然后赶到路边的药店,回来后他告诉牛魔王刚才是去退机票了,因为他要和牛魔王一起做那笔2300万元的生意。打电话是为了节省1500元的机票。在孙悟空看来,2300万的生意能否做成还是个问号,但是已经省下了1500元确是肯定的。

俗话说:“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这正是理财思想的精髓之一,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注重效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才是最实在的理财之道。

11.攒钱是为了更好地理财

李萍家有两个刚上中学的孩子,在她和丈夫的多年教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攒钱。两个孩子经常在家里追着赶着比赛谁存的钱多。但是渐渐地,两个孩子在省吃俭用的同时,也变吝啬小气了。

有一次,家里说要为他们添置一台学习机,价格是1098元,李萍半开玩笑地说:“爸爸妈妈出1000元,你们俩出98元,怎么样?”两个孩子一听,竟大喊大叫起来,说:“不行,不行,我们辛辛苦苦攒的钱,怎能拿出来乱花呢!”

这话让李萍和丈夫哭笑不得,但他们也意识到孩子已经误解了攒钱的目的。于是告诉他们:“攒钱是为了更好地理财,理智地消费,把钱用在刀刃上,过更好的生活。如果你们只是攒钱,不知道把钱用来理财,用来消费,变得吝啬,一毛不拔,就失去理财的意义了。”

攒钱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做一个不敢花钱,不敢投资的守财奴吗?绝对不是。可是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额迅猛增长,不断创历史新高。但是消费率却增长缓慢,比世界平均消费低了很多。很多人总是认为,有钱存起来比较保险,而不愿意拿出来投资理财,这种观念也慢慢影响了孩子。

一位母亲说,有一次她的孩子感冒头疼,但却不愿意去看医生,说睡会儿觉就好了,要把钱攒下来以后用。她听了孩子的话感觉很无奈,后来她反省了自己,认为原因是自己平时过多地要求孩子攒钱,却没有培养孩子的消费和理财意识。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节俭攒钱的同时,不要忘了向孩子强调:攒钱是为了合理消费,积极理财,为了让钱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让钱生钱。所以,该花的时候一定要花,该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投资,决不能做一个小气鬼。

这就是说,把钱攒下来是为下一步投资预留本金,为更好地理财创造条件,为了应对正常的消费需要。当孩子知道这些,他才能真正明白,原来攒钱只是理财和投资的准备手段,不是长远的目的,他才会学会花该花的钱,用来理财投资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