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6273500000013

第13章 教会学生自我管理(3)

上述座位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当前班级管理中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的反映。类似安排座位这样的将教育硬件异化为权力资源的现象,在我们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并不少见。当然,班主任都认为自己是出于种种好心--为了保障纪律,为了保障学习,为了帮助“差生”,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等等。其实,我们可能更多地是为了方便自己,因为我们不放心学生的纪律自觉性。

更为严肃的问题是,在这种方式和心态下进行的班级管理和班级德育,可能与道德及其管理的本意相悖。

先从“学生-主体”来说。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要将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注重学生在班级教育活动尤其是班级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改变传统班级管理及道德教育中教师主宰、灌输、控制等弊端,通过优化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主体精神。但是现实情况如何呢?班主任都知道学生应该是教育的主体,班集体建设和班级德育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然而,恰恰是为了这个“全员参与”的结果,一些班主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既然学生是主体,他们就有选择权,可以选择参与,也可以选择不参与。可是,我们一些班主任只承认学生有参与的权利,而不承认或不接受他们有不参与的权利。连选择权都没有,还算是主体吗?说到底,一些班主任尚未真正接受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教育新观念。

再从学生主体问题回到自觉纪律的养成。如果我们真正承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那么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的养成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对纪律及其与班集体和班级德育的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我们要养成的是自觉的纪律,即不需监督的、真正的纪律,而不是被迫的纪律,即虚假的、做给别人看的纪律。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形成自觉的纪律,就谈不上班集体的形成,更谈不上德育实效。其次,自觉的纪律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学生养成自觉纪律的过程,是在老师信任与激励下,主动地、不断地与自身的不良欲望和不良习惯作斗争的过程。第三,自觉纪律的养成是一个自主性的自我教育过程,其中有反复、退缩、痛苦,也有麻烦,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督促,但是如果没有自主性,自觉的纪律无从养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以强迫命令、刻板专横的权力主义方式抓纪律问题的班主任,其对学生心理和道德发展会产生至少三个方面的显著消极影响:一是恶化师生关系,班主任被学生看作是个专制者;二是导致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在与这种班主任交往时,惧怕和焦虑自然使他们产生种种异常的防御反应,影响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三是导致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下滑,即学生在该班主任面前之所以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主要是为了避免他的非难,以致他的班级中虚伪、假装、说谎等欺骗现象明显多于那些以民主方式行事的班级。而且,研究者的结论强调,欺骗是精神贫乏的象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特点所导致的。

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记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是纪律教育的核心。

把遵守纪律培养成习惯

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从生理机制来讲,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如果对习惯的这一特征缺乏认识,往往会把一个人的好习惯或坏习惯归为先天的、遗传得来的,这在实践中就会走入“误区”,从而忽视教育影响的作用。了解了习惯的后天性特征,可以使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良好习惯的训练,防止并克服不良习惯的形成,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人的行为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被动性行为。它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孩子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不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老师在场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守纪律。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完全到位,反复性大,往往是不稳定的。这时学生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外部给予一定的提醒和督促。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这是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看到别人在课堂上说话,也想说,可又一想,好学生应该自觉守纪律,虽然老师不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控制了自己的行动。这种行为虽然属自觉行为,但还不是自动行为。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外部监督,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习惯。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开学了,这是新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带着他们从小养成的种种习惯聚集在这间教室里,几十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眼睁睁地瞅着我。我讲了学校的要求和班级的要求,他们有的听懂了,记住了,有的不大明白,还没记住。最后我说:“还有一项要求,只有三个字,我说出来,请大家一定做到。如果做不到,我就要把这三个字重复一遍,做一次提醒。”

我说出了这三个字,只有三个字!

班级里发生了一些轻微的响动,很快平静下来。

我用欣慰的目光把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扫视了一遍,微微地点点头。

突然,我点了一个同学的名字:

“张野!”

“到。”

孩子们惊讶了,难道老师要批评他吗?其实我心里特别明白,据此生的家长向我反映,张野从小就好动、顽皮,没有好习惯,希望老师给予帮助。此时的张野小心翼翼地站起来,我平静地说:“老师交给你一项任务,从今天开始,每当我提起这三个字时,你就加上一个数,由你来统计,看看这一学期老师提醒同学多少次,行吗?”“行,老师,我一定做到。”

张野坐下了,这三个字在他脑子里首先有了深刻的印象。

就这样,每当我说这三个字时,张野就记一次,有时他忘记了,我就提醒他,时间长了,当我一说这三个字时,同学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让张野记上。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张野在记数的过程中改变了好动、不守纪律的不良习惯;同学们在记数的过程中学会了坚守与监督……

一次,我问:“张野,记了多少次了?”

“一百七十次了。”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我重复这三个字的次数越来越少。

长时间的坚持,在我们班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同学们只要看到了张野,就想起了老师那一次次提醒。这三个字是什么呢,那就是--请坐直!

为了这三个字,我的行为习惯也改变了许多。平时要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做到手停嘴停,身坐正,我也严格坚守。只要听到上课预备铃声我便立即站到教室门前,保持立正姿势,不再和任何老师打招呼、闲聊,用目光迎接陆续走进教室的学生;上操时努力做到动作规范、态度认真、精神抖擞;平时听其他老师课时,我比学生坐得还要直……

期末就要到了,近半年的坚持,使学生把“请坐直”这三个字看成了激励、看成了目标,不再感觉这是对自己的提醒、监督。在最后一段日子里,只要我说出这三个字时,同学们都会把不满的目光投向未坐好的同学,使未坐好的同学如临大敌,不敢轻举妄动,这使我倍感欣慰……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而坚持下来更不容易。我用了一种简单但不易坚守的方法达到了我的目的。

习惯是在不断强化中养成的,提醒是强化的一种方式,但“提醒”决不仅仅是在学生做错事情时,老师告诉他怎样做才对。如果班主任能在“提醒”上巧妙地做些文章,会很有成效的。此案例中的老师把“请坐直”当作重点,在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提出来,并选顽皮好动的张野来统计一学期提醒的次数,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最终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中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利用了低年级学生的“期盼心理”达到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并进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能保持长久;对任何事情都有期盼,但不分性质。上例中的老师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行为习惯的养成同学生关注的兴奋点结合起来,把原本是对学生监督、提醒的三个字变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件事,进而变成了大家相互监督、提醒的一件趣事。低年级学生能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对此事的关注度有增无减,这就是利用学生“期盼心理”所达到的教育效果。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作支撑。小学低年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因为学生对于空洞的说教、不间断的批评是缺少整体感知的,老师把空洞的说教游戏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坚守的热情,在短期内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目的,这就是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