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6273500000019

第19章 班级管理无小事(2)

初二(7)班沈云(化名),他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外地人,在杭州打工。爸爸是建筑工地的承包人,比较有钱,但是缺乏耐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他们白天工作很辛苦,没有时间去管教孩子,看见成绩差就打一顿。妈妈心软,好心相劝,但是没有文化,孩子也不听她的。我接初一(7)班,最先认识的就是他。他上课时手不停,口不停,让人烦。起初我很讨厌他,后来慢慢发现他心地善良,同情心强。对班级集体关心,尤其是大扫除等公益劳动,他不怕脏,不怕累。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我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然后从上课的坐相、听课的规矩、作业的格式,一点一滴地指导他,帮助他纠正不良习惯。我还给他家打电话,从原先的“告状”到现在的鼓励、表扬,使他的家长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我们共同探讨合作教育的方法。期末考试,他数学不及格,我整整一个暑假帮他补习,开学后数学补考及格了,他爸爸妈妈很高兴,孩子更开心。老师们都反映他的学习态度变了,学习也进步了。

案例二:

初二(6)班徐克(化名),他爸爸和妈妈的学历都是大学本科,爸爸办了一家电脑公司,妈妈办了一家餐饮连锁店,上进心和责任心都很强,事业有成。可惜儿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玩电脑、谈足球是高手。每天都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家长给孩子讲大道理、小道理,真可谓苦口婆心,但是孩子总是听不进去。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由于小学六年基础没有打好,学习一直落在后面,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我采取正面引导,他及时完成作业我就给予表扬,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使他渐渐地对数学有了兴趣,学习也有了进步,期末数学成绩能达到70分左右。

上述案例说明,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等固然都很重要,但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尤其重要。班主任对上述两位学生的指导取得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班主任在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习时,要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要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制定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表扬,都将成为他奋发努力、取得成功的动力。

总之,破除学生学习障碍,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目的和初衷之一,班主任理所当然地应该做好这份工作。

不要让课堂“铃声大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拥有手机已成普遍之势,由此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尤其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突然手机铃声大作,此时老师的恼怒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到底怎么处理这类问题呢?

很多老师认为校园手机现象并不是什么难题,禁止就行了。手机是干什么用的?是通讯工具。学生是来学校干什么的?有这么多话要讲吗?如果一定有事,可以找班主任呀,何况学校有公用电话。但是学校要求家长收回孩子手机的做法,却引起一些学生的不满,他们认为:“国家没有规定手机的使用人群和范围。手机属私人用品。只要上课时关机,下课时不影响他人,学校和老师就不应该限制我们使用。”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大人们在各种场合都能带手机、用手机,既然老师也可以将手机带进校园、使用手机,学生在学校里使用手机又有何不可?

可见,禁止不是个好主意。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案例: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刚上了一半,教物理的王老师就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

“进来!”他一边喊站在门外的学生,一边重重地把教案摔在了办公桌上。“江老师,你看这课怎么上?我正讲得起劲,教室里手机铃声大作,弄得全班乱哄哄的。”我抬头一看,进来的是我班的小刘。我赶紧走过去,给王老师倒了一杯水,拍着他的肩膀说:“别着急,这件事由我来处理!”

王老师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遇到这样的事难免会发火。我领着小刘往教室走去,原本闹作一团的学生顿时安静下来。我让学生们先自习本节课的内容,一切事情等下午班会再处理。

中午放学时,我特意和小刘一起走。小刘显得非常忐忑不安,他对我说,在手机铃响的一刹那,他觉得窘迫极了,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别的学生一起哄,正在上课的王老师大发雷霆,当即罚他起来,把手机没收了,说要交给班主任处理。

我把从王老师那里拿来的手机还给小刘,问道:“你爸爸为什么给你配手机?”“我妈妈做生意,经常出门进货,爸爸又在公司上班,两个人平时很少照顾我。他们不放心,每次妈妈出门,就嘱咐我带上手机,以便于随时跟我联系。”小刘怯生生地说。

“班里还有同学有手机吗?”“有,张晓、李丽都有。她们经常把手机挂在脖子上,可神气了。还有好多同学有。”

我感到有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手机在校园里的出现,给教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是否应该禁止呢?我想了想,还是决定把题目交给学生们。

下午的班会课照例是由班长主持,讨论的题目是:“校园该不该‘禁机’?”我邀请了王老师等任课教师坐在教室后面旁听。

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手机对学生来说是奢侈消费品,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

“手机使得通讯方便快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学生应当享用这一现代科技成果。”

“用是可以用,但要分清时间和地点。在校园里,特别是在上课和集会时应该关机。”

班会即将结束时,我走上讲台,高兴地说:“我完全赞同大家的意见,我只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学生在校外最好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那样容易出事,不安全。”等我说完后,王老师也走上讲台,他十分真诚地对学生们说:“我首先向全班同学包括小刘同学道歉,上午的事我处理得不够冷静,还中途停课,对不起大家!我补充一点,课外时间如果同学们在外面有什么急事,可以拨打学校的总机,也可以拨打我和江老师的电话。”

王老师的讲话博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手机事件”就这样顺利地得到解决,师生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舒心的笑意。

学生带手机到校园,一定会影响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问题不在于手机,而在于人!如果学生在认识上没有提高,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老师没收了手机然后交给家长,几天后又回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关机,他们又把它调到振动档。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不胜防。因此说禁止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光靠简单的禁止,很难解决问题,关键还在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教育。

办法一:全班辩论、提高认识。我们可以像案例中的班主任那样在全班展开学生持有手机利弊的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到如果不利用好手机这个工具,对他们的成长没有好处。正如一把刀子,可以用做生活用品,也可以用来做凶器。让他们明白手机不是用来玩游戏或是向别人炫耀的,手机仅仅是一个通讯的工具。

办法二:约法三章,自我约束。如果大家认为可以带手机,那就让他们带,但要教育学生,上课时必须要关机,只是有事的时候用;要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可以用手机。

课堂上难免有时会发生“铃声响起来”这样令人尴尬的小插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长中的学生有些瑕疵是正常的,即使学生有些类似的“夸张”行为,也不必大惊小怪。把微笑送给学生,是化解尴尬和制止“夸张”行为的最有效手段。原谅学生的一些小错误,通过疏导,可以让学生自己反省,自我约束,惟如此,类似于学生上课带手机的难题方能迎刃而解。

卫生工作无止境

班级卫生工作是每个班主任都避不开的问题。有的班主任认为管理起来很简单,因为几乎不费什么口舌,班级环境总是清洁如新;而有的班主任却认为这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因为尽管三令五申,在管理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但班级卫生还是令人堪忧,甚至脏得像个垃圾场。

好有好的原因,差有差的来由。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管理班级卫生工作方面很有办法。

首先,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有位老班主任曾经这样说:

学生初入学时,班里乱七八糟,纸屑、脏物随地可见,但他们熟视无睹。我决定以自身为表率,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课间我走进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屑,周围的学生却没注意到,我就会弯下腰,把纸屑捡起来,并与学生说话,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他们的注视下把纸屑扔到纸篓中。开始学生们还无动于衷,但渐渐地孩子们有了反应,到后来他们看到我捡纸屑就会拥上来,主动接过我手上的纸屑,并说:“老师让我来。”后来,随手捡起地上的脏物渐渐成了他们的习惯。

教师身教的力量巨大,班主任要养成一进教室先关注班级卫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逐渐带动全班。

其次,任用称职的班干部。

有些学生热爱劳动,有精力、有能力,也非常愿意为集体服务。任用这样的同学做劳动委员或卫生委员,班主任的工作会轻松不少。这样的学生会把班级卫生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一旦发现值日生有疏漏的地方,他会亲自动手,把疏漏的地方打扫干净。反之,如果班干部不负责任,班级卫生工作的效率自然是大打折扣,班主任也会疲于应付。

第三,责任到人,奖勤罚懒。

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块布、一个小桶来校,每个学生负责自己的座位,实行位前三包。这样老师既省力,学生的劳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还有的教师搞卫生委员负责制,抓卫生不是抓全班,而是只抓卫生委员一个人。只要班级卫生差了,就找他,并且教给卫生委员办法:不要只是自己去捡,要责任下放--把教室分成几个区域,再责任到小队长,小队长再责任到小组长,小组长再责任到每个组员。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在班级里进行奖励,树立典型或榜样;对于表现不佳者,要根据事先制订出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可以广泛“封官”。

有些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给学生“加官晋爵”,如:窗户长--负责每天擦窗户,走廊长--每天拖走廊,黑板长--每天擦黑板,门长--每天擦门,讲台长--每天整理讲台……同样是搞卫生,但是换了一种思路,效果完全不一样。多了一个称号,学生或许会变被动为主动,做值日也有了荣誉感。

第五,掌握一些技巧。

比如说,有一些教师在安排值日生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把男女同学进行搭配。班级卫生工作虽重,但人数多效果不一定就好,三四个人其实就足够了。有人尝试过两男两女或两男一女的值日生搭配方案,效果都很不错。正应了那句俗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以上方法都还算是常规方法,但是不同的人使用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有一次在班级里这样说:“同学们,我昨天在教室走廊上发现了一架纸飞机,这飞机的驾驶员大概工作忙,忘了把它开回家了。我想飞机一定很伤心,同学们如果你们将来长大后真的把飞机开丢了,那会是什么后果啊……”这番话像是在讲童话,但正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让那个随意丢弃纸屑的同学羞愧得无地自容,主动地向贾老师承认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