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会说话巧办事的好孩子
6277200000020

第20章 孩子的心态和性格是办事成败的关键(3)

或许当孩子被小朋友推了一下而不还手时,你会觉得他很懦弱,殊不知那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因为如果他还手,就容易激化矛盾,伤了双方的和气。孩子甘愿吃亏,是为了维持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懂得吃亏的孩子不会惹事,他会得到很多朋友,大家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安全。

有位家长说自己的儿子铁强经常“吃亏”,但是老师却说孩子们很愿意和铁强玩。听到老师的话,这位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有自己为人处世的策略。细细地思量,吃点亏的孩子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不去惹麻烦,远离让他感到可能有危险的环境,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第二、时常吃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会很强。

还是那位家长,他说儿子铁强不怕失败,从小就表现出坚强的性格,不服输,不怕挫折和打击。5岁的时候,学习轮滑时,他不让父母扶着滑,自己跟在大孩子后面学习轮滑,那天他一共摔了30多次,最后他学会了轮滑。为什么经常吃亏的孩子承受能力强呢?因为孩子在吃亏的过程中锻炼了心理素质,每一次“吃亏”都无异于“失败”,多次失败,也就不再惧怕失败了,这样孩子今后做事就不会轻易地放弃。

第三、不计较吃亏的孩子的最大优点是宽厚待人,能够原谅别人,从而赢得友谊。

有些家长斤斤计较,看不得别人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一脸的不愉快把心事写得一览无遗。有的孩子睚眦必报、以牙还牙,结果闹得孩子之间不愉快,家长们也不爽,朋友也寥寥无几。

第四、吃亏是一种办事能力。

俗话说:“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歹。”有人说吃小亏能办大事。如果孩子求人办事却不懂得给别人一点好处,舍不得吃亏,舍不得付出,那么有多少人愿意帮忙呢?相反,如果孩子懂得吃亏,在求人办事之时能舍弃一点自己的利益,让别人占点便宜,那么办事的效率会更高。

既然吃亏有这么多好处,父母就要教孩子正确地对待吃亏,让孩子知道吃亏是福的道理。当孩子具备了善于吃亏的品质,他的人格就将得到升华。当然,吃亏不是懦弱和软弱,不是毫无原则一味地忍让,必要的时候还应让孩子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8、培养孩子的胆量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一点,大胆一点,因为这是孩子说话办事不可或缺的素质。如果孩子胆子太小,他怎么敢在众人面前自信地发言呢?他心里想当班干部,却没有胆量去竞选,这怎么行呢?孩子如果怯懦胆小,遇到困难就没有勇气向别人求助,他怎么可能克服困难,把事情办好呢?一个人缺乏大胆的心理素质,很多原本可以顺利地办好的事情却往往办不好。

有个刚大学毕业的男青年去银行给朋友汇款,但是对方的账户是存折上的号码,不是卡号。到了银行后,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样的业务不好办,听到这句话他就马上离开了,感觉到一种解脱。

事后他表示,自己应该多问几句,如果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再走也不迟。但是,他胆小怯懦,没有勇气多问工作人员几句。最后,他不得不再跑一趟,既花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

做事情就是这样,很多时候胆子大一点,放开一点,多问别人一句,就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总有一些胆小的人没有胆量开口。

身为父母,很清楚胆小的坏处。比如,胆小的孩子没有勇气向老师提问题,他因此有些题目做不出来;胆小的孩子没有勇气向别人表达交友的愿望,他因此缺少更多的朋友;胆小的孩子往往在找工作的面试中表现不自信、紧张,这会影响他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因此,要努力纠正孩子胆怯的毛病,让孩子大胆一点,使孩子说话办事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刘全在结束一天的幼儿园生活的时候,总要和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运动场“疯”一阵。有一天,他玩着玩着,发现了一个小船似的可以晃悠的大积木。当时积木上已经有一个小女孩,但是刘全不顾一切地挤到女孩身后,硬要骑积木。

那个小女孩不让,于是两个人拉扯推搡起来。这时候,女孩子的母亲走了过来,非常严厉地责骂刘全。这位家长并不知道刘全的母亲就在附近,否则她可能不会那么“严厉”。

刘全的脸红了,有些惊惶地望着那位家长,他耐心地听着,等对方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道歉,然后解释原因。一会儿工夫,那位家长的脸上就雨过天晴了了。后来,刘全终于和小女孩一起骑上了大积木玩了起来,很快就把刚才的不愉快抛到脑后。

刘全的母亲在一旁没有介入是明智的,这源于她相信孩子有胆量解释清楚。其实,这也反映了孩子大胆一点对办事的好处。如果刘全没有胆量解释,他就可能忍受委屈,不被对方理解;但是他大胆,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大胆一点对办事是有帮助的。比如爸爸在修自行车的时候缺个工具,而又要急用,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去邻居家借。如果孩子没有胆量去借,那么家长就得亲自出马;如果孩子大胆地去借了,那么爸爸就可以顺利地把自行车修好。外出的时候,如果孩子不慎迷路,他大胆地问路,那么就可以顺利地回家。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说话办事都需要胆量,没有足够的胆量,孩子的才能就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比如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没有胆量说出来,那么他的好的想法就无法被人知晓。如果孩子有某种特长,但是他没有胆量在众人面前表现,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一来,孩子就不能引人注意,那么获得认可、获得友谊的机会就少了。

雨果说过:“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身为父母,有必要引导孩子进行适度地冒险,这是培养孩子胆量的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孩子在冒险中将会激发勇气,增加胆量,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己说话办事的能力。

9、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现在有的独生子女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宠惯了,以至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他们喜欢吃独食,有好玩的不懂得与伙伴分享,不喜欢和别人合作。他们的人际关系因此受到影响,有的孩子甚至没有朋友,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几乎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孩子需要朋友,需要合作,否则孩子说话和办事的能力无从体现。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让孩子有个好人缘,让他更好地展现自己说话和办事的能力。

儿子从小就淘气任性,想独占一切他心目中的好东西。为此,爸爸给他讲了一个过生日的故事。孩子听完故事后就说:“过生日我也要分蛋糕,还要分给我的幼儿园同学!”

“可是为什么要分蛋糕呢?”爸爸故意对儿子说,“为什么不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吃呢?分给那么多人多可惜啊?”

儿子说:“蛋糕太大了,我吃不完。”

爸爸知道,这是孩子最真实的理解,但是他希望儿子懂得分享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获得良好的人缘。

后来有一次,爸爸带着儿子到一个朋友家,参加朋友的儿子的生日聚会。那里有很多小朋友,整个晚上孩子们兴奋异常。朋友家准备了很多小孩子们的最爱:彩色卡通充气玩具、彩色氢气球、汉堡、巧克力、果汁、鲜奶蛋饼,好吃好玩的太多了,并且还分别赠给参加聚会的小朋友。

在回家路上,儿子手里拿着玩具,嘴里吃着好吃的,一路笑嘻嘻地欢蹦乱跳。

爸爸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你现在开心吗?”

儿子笑着说:“我好开心,好快乐!”

爸爸说:“为什么快乐呢?”

儿子说:“因为我尝到了好吃的,还得到了好玩的,而且我和小朋友在生日晚会上合作了很多游戏,我们玩得很开心。”

爸爸高兴地拍拍儿子的脑袋,说:“是啊,当别人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和你分享的时候,你会很开心。那么,以后你也要把自己的吃的、玩的分给其他伙伴,那样别人也会开心,才愿意跟你玩。你的朋友多了,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愿意帮助你。这样是不是很好呢?”

儿子高兴地拍着手,认可了爸爸的话。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分享的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一个善于分享的孩子,在做事的时候会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同分享,遇到困难就合作解决,这是一种团结友爱的体现。事实正是这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相反,那些喜欢独占的孩子,没有分享的意识,通常也没有合作的意愿和能力,他们没有朋友,无从寻找合作伙伴。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和相貌都很出众,可在与人交往方面经常遇到挫折,不是受人冷落,就是被人歧视,她感到很郁闷。为什么呢?

原来她每次与同学们聊天的时候,都会抱怨、指责成绩差的同学;而当同学很友好地请教她学习方面的问题时,她总是摆出高傲的姿态,批评对方上课不听讲,说对方脑子笨,就是迟迟不肯赐教;而当自己遇到难题时,宁愿一个人苦苦地思索一两个小时,也不愿意和别人一起讨论。

在班级活动中,这个女孩子不愿服从集体的安排,喜欢独来独往。例如,班里要出黑板报,她总是自己干自己的,不会主动地与大家商量,结果总是不能把板报办好。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不仅关系到孩子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的提高,还严重地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常言道:“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教孩子逐步地学会与人合作,孩子才能适应外界环境,很好地与同伴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孩子欠缺合作的能力,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合作的意识。家长应该给孩子灌输与人合作的思想,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尝尝“单独奋斗”的挫折感,从其明白合作力量大的道理;还可以引导孩子体验合作的快乐,刺激孩子主动地寻求合作。

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处处充满了合作。让孩子学会分享,他们才可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学会合作,他们才能在合作中解决个人无力解决的问题。分享与合作相辅相成,分享促进合作,合作又会促进分享,孩子说话和办事的能力在分享与合作的过程中将不断地增强。

10、培养孩子的外向性格

研究儿童心理教育的专家认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外向型性格,不妨让孩子脸皮厚一点。“厚脸皮是好事吗?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厚脸皮呢?”或许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惑。不过这里说的厚脸皮并不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而是说改掉内向的性格,凡事多问、多开口。特别是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脸皮厚一点,往往效果非常不错。

孔子为何会学识渊博呢?因为他“脸皮厚”,经常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如果他脸皮薄,就会不好意思问别人,那么就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就难以取得后来的成就。因此,父母帮孩子把脸皮练得厚一点,要让孩子“不耻下问”,“下问”的对象可以是他的同学、朋友或是弟弟妹妹,凡是能够帮助自己增长知识的人,都可以取其所长,补己之短。这样,孩子就能汲取他人身上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在生活中,孩子也需要厚脸皮。比如,有个孩子叫晓燕,她的性格外向,比较放得开,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里捡塑料瓶卖钱捐给农村孩子。当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时,她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她说:“我经常在垃圾桶里捡东西,人们看到后都指指点点。有时候我想放弃,但我知道,只有不在意别人的话,才可以做好一件事。”

让孩子性格外向一些、脸皮厚一点,确实对他学习和做事很有好处。父母要理解“厚脸皮”的真正含义,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锻炼孩子。因为性格外向的“厚脸皮”并非天生,需要长期地锻炼。

夏女士带儿子到商场购物,在商场门口,几台游戏机吸引了儿子的目光。他放弃了购物,在门口玩得不亦乐乎。夏女士只好一人进了商场,等她出来时,发现儿子呆呆地站在游戏机旁边。夏女士一问才知道,儿子中途上厕所去了,游戏机被几位阿姨占住了,儿子不好意思叫阿姨让开让他玩,只好等妈妈出来帮忙。

儿子怯怯地说:“妈妈,我想玩一下那一台游戏机。”看儿子说话底气不足,夏女士爽快地回答:“行,你自己过去问那个阿姨给不给玩。”“妈妈,能不能你去问呀?”“不能。”“那能不能你陪我过去呀?”“不能,你必须自己过去问。”看儿子犹豫不决的样子,夏女士作出要走的样子,儿子当即决定自己过去问。当然夏女士没忘记鼓励他一下:“你只要礼貌地向阿姨提出请求,阿姨是会答应。”

儿子虽然觉得很难为情,但是出于强烈想玩的念头,走到游戏机旁,对一位中年妇女说:“阿姨,能给我玩一下吗?”“可以给你玩,但是你不能这么问。”旁边的售货员接过来说:“你要说:‘阿姨,能让我玩一下游戏机吗?’”

儿子明白了,便有礼貌地请阿姨把游戏机让给他玩,他如愿以偿。

在回家的路上,夏女士告诉儿子:“妈妈刚才是为了锻炼你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你做得很好。你想玩游戏机,就要有礼貌地和别人商量,没什么难为情的。这样做你不但能锻炼说话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办事的能力。”

这位母亲的做法是明智的,她懂得给孩子独自面对的机会,去锻炼外向的性格。当你带孩子买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和售货员砍价;当你带孩子到陌生的地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问路……

如果你经常让孩子跟陌生人打交道,那么孩子的性格就能慢慢地变得外向。以后他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不会脸红,就会自然、放松、大方地和人打交道。这样给人的印象就很好,他办事就会更加容易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