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会说话巧办事的好孩子
6277200000029

第29章 孩子掌握与人融洽相处的技巧是成功处事的保障(3)

孩子有暴力倾向的心理,会影响日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续到青年期,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阻碍他一生的发展。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纠正暴力行为,让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使孩子有个好人缘。

一是对孩子要多爱一点,不要随便打骂孩子,当孩子打架时,父母要理智地教育孩子;当孩子进步时,亲亲孩子的脸蛋,摸摸孩子的头,都是传递爱的方式。使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爱别人。

二是教孩子正确地认识偶像。父母可以问孩子:“奥特曼打怪兽打坏蛋,是为了表明自己多么强大,还是为了帮助好人?”孩子会说:“当然是帮助好人了。”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你说得很对。所以我们也应该保护好人、帮助好人,是不是?”让孩子懂得武力不是用来打同学的。

8、教孩子学会别和别人太较真

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眼里揉不进沙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样为人处世表面上看是非分明,其实不然,过分地较真很容易得罪别人,会让人觉得不可理喻,这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存在不利的影响。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度地与人“较真”,不论对谁“较真”都要掌握好分寸,不能伤害别人的尊严,有理也应让人三分。

4岁的迪文经常听父母说“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丢废弃物,不能浪费一滴水”。迪文很听话,按父母教育的那样去做,是一个很讲卫生的孩子。可是他非常认真,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小朋友较真,让人感到非常厌烦。

有一次,他发现小朋友花花洗手的时候没有把水龙头关紧,就对花花说:“花花,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你却不把水龙头关紧!”花花听了他的话,把水龙头拧紧了,但迪文还继续道:“你看,还滴了两滴。”

上课的时候,迪文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培培把那么多废纸放在抽屉里,乱糟糟的。您经常告诉我们要把书桌收拾干净的。”这让培培觉得非常尴尬,他几乎伤心地哭起来了。

有一天,妈妈去学校接迪文回家。在校门口,迪文和一个女同学在那里争论,他不停地说对方是个坏孩子。看到迪文的妈妈来了,那个孩子不好意思再争辩,于是气愤地离开了。妈妈问迪文:“你刚才和那个同学争论什么呢?”迪文说:“那个同学上厕所的时候没有把用过的手纸扔进垃圾篓里,洗手的时候还浪费水,我说她,她还不认错。”妈妈笑着说:“迪文真是个好孩子,但是你不用那么较真啊!”迪文似乎不以为然。

渐渐地,迪文在幼儿园里没人喜欢跟他玩,大家都怕他,因为他非常较真,总爱指出别人的毛病,经常让别人下不来台。

孩子做人做事讲原则,说明他是非分明,这是好的。可是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如果他也是斤斤计较,太较真,就会让别人感到很烦,不利于孩子与人交往。孩子太较真,父母就要提醒他改变一下,别太较真,否则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

事实上,在与人合作的时候,如果孩子太较真,就会让别人受不了。父母要告诉孩子,凡是都有“度”,如果过分较真,就会事与愿违,不能把事情办好。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改正孩子过于较真的毛病。

方法一:让孩子把较真的话好好地说

菲菲很爱较真。有一次,有位朋友带着5岁的女儿来串门。菲菲很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可是小客人把玩具摆了一地。菲菲非常生气,向小客人的妈妈告状说:“玩具玩过了应当摆放好的。看!多乱嘛!”弄得对方一脸尴尬,本来很融洽的气氛让菲菲一句话给搅乱了。

其实,菲菲说的一点都没错,但是她说话的方式不适当,就显得不尊重别人了。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指出别人的错误时要礼貌,要学会尊重别人,如果发现大人有错,要先告诉爸爸妈妈,由爸爸妈妈转告;发现小伙伴有错,不要当众大声地斥责,要私下里小声地提醒对方。这样做才能既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又可以帮助对方改正错误,对方才能虚心地接受你提出的意见并喜欢你。

方法二:让孩子知道不能机械地照搬原则

秀秀特别爱“斤斤计较”,这并不是她小气,她待人很大方,很喜欢和小伙伴们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但是她太较真,别人不小心碰了她一下,或是没有打招呼动了她的东西,她就追着让人家向她道歉。她说:“碰到人家要道歉的,动人家东西要事先跟人家打个招呼。”

父母通常只是告诉孩子一些与人相处的原则,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变通,什么情况下没有必要死扣原则。孩子年龄小,就习惯了“按原则办事”,不管什么事情什么时候都讲原则,有时候搞得别人非常难堪。

因此,家长给孩子讲道理,要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下,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没有必要守着原则不放,什么时候应该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让孩子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

9、教孩子学会对付恶言相向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受人恶语中伤即是一种。大多数孩子在被人辱骂、中伤、诽谤时,不是伤心难过,就是大发雷霆,结果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糕,精神不振、身体不适,还影响学习。如何以正确的心态、积极的行为应对别人的恶言,是孩子应该学会的人际交往技巧。

蔡伟和菲菲是好朋友,他们喜欢收集植物标本,经常一起到野外观察植物,寻找想要的标本。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同学们在背后议论他们“早恋”,老师也找过他们,但是没有找到早恋的依据,就不再理会这些风言风语了。可是别人在背后的流言飞语让蔡伟和菲菲心里不舒服。

有一次,菲菲和同桌毛毛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毛毛竟然当众对菲菲说:“你们才多大啊,就早恋,知不知羞啊!”菲菲伤心地哭了。这时一个同学劝菲菲“回头是岸”,这让菲菲更加伤心,和他们大吵起来。从那以后,菲菲和蔡伟两人仿佛被班里同学孤立了,他们俩的人际关系一落千丈。

面对挑衅,面对恶语,面对流言,有时候孩子要与之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有时候则要沉默,因为沉默无言比强词辩解更有效果。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让孩子学会应对恶言的技巧,摆脱恶言的影响。

第一、让孩子懂得“骂人者常有,被骂者众多”的道理。

这就是让孩子凡事想开点,知道骂人者以及被骂者都为数不少,甚至许多政治家、科学家等社会名人也曾被人辱骂。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被人骂为“骗子”、“比杀人犯还坏”;发明家富尔顿因发明冒着黑烟的轮船,被保守的人称为“蠢货富尔顿”;金赛是性学的开拓者,临死之前还被有的人骂为“下流”、“流氓”……

但是,他们没有畏缩,反而更勇敢;不仅没有被骂倒,反而获得了不朽的成就。显然,恶言对一个人的破坏力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以及人生理想。因此,当孩子遭遇恶言相向时,父母可以把这些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不必在乎别人的恶言。

第二、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说“恶言算不了什么”。

生活中,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孩子偶尔被同伴、同学恶言中伤,也不是大不了的事,要一笑了之、不予计较。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下面的故事。

赫胥黎是英国的博物学家,由于他热情地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教会人士称为是达尔文的一条狗。赫胥黎承认,“我就是一条狗,我是一条斗犬”,从而表达自己捍卫真理的决心。

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恶言的回答是非常机智的。在1992年的大选电视辩论中,竞选对手称克林顿不过是他夫人的一支木偶。克林顿大智若愚地回敬道:“不知你是竞选总统还是竞选克林顿夫人?”可谓一语中的、韵味无穷。他用这种方式回敬了他人对自己年龄太轻而不能胜任一个大国总统的怀疑,以及对其夫人干政的担忧。

第三、让孩子正视恶语,完善自己的言行。

要让孩子正确地面对恶言相向,不断地完善自己,更加茁壮地成长。关于这点,林肯的做法为我们教育孩子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