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会说话巧办事的好孩子
6277200000004

第4章 孩子的良好形象是办事能力的载体(1)

1、教孩子做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孩子表现得失礼,可能会让父母失望,也让客人觉得尴尬。不过不要紧,当孩子有了第一次失礼时,父母就要教育孩子引以为戒,把孩子培养成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一天上午,布丁家来了两位阿姨,是妈妈的同事。由于平时家里很少有客人来,所以布丁显得异常兴奋。

他先是欢呼雀跃,大声地喊叫;一会儿上蹿下跳,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一会儿又拿着玩具枪,对着客人一阵狂扫,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一会儿又把花花狗拉过来,揪着它的耳朵,惹得它汪汪地乱叫。在妈妈和阿姨谈话时,布丁时不时地过去打断,还拿来自己的画册,要阿姨欣赏自己的杰作……

妈妈再三地要求布丁礼貌一点,他都装作没听到。尽管客人理解地说“呵呵,没事儿,没事儿,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可这场面还是令爸爸妈妈感到很尴尬。为了不影响妈妈与阿姨谈话,爸爸只好把布丁拉到自己的房间。

阿姨走后,布丁依然兴奋地说:“妈妈,那两位阿姨以后还来我们家吗?”

妈妈说:“如果你还像刚才那样表现的话,那阿姨就可能不愿意再来我们家啦!”

布丁急了,忙问:“为什么呀?可是我很想让阿姨来我们家玩呀!”

妈妈把布丁拉到自己怀里,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有客人来我们家,你也很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对吧!”

布丁连连点头,说:“嗯!”

“妈妈知道你是个热情大方的孩子。可是,当客人来我们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礼貌,这样别人下次才会喜欢来。”

“哦,那怎样才算有礼貌呢?”布丁不解地问。

妈妈认真地说:“以后家里有客人来时,妈妈需要你帮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向客人问好,然后请客人坐下,再倒杯水;接下来,当客人跟爸爸妈妈谈话时,你要安静下来,保证不打扰我们。你这样做,客人一定会夸奖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告诉妈妈,你可以做到吗?”

过了几天,米米的妈妈带着米米来布丁家做客,布丁果然遵守了与妈妈的约定。只见他先向米米妈妈问好,然后请她坐下,帮她倒了杯水。末了还说:“阿姨,你和妈妈聊,我和米米去房间玩。”这让米米妈妈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常日子,家里难免会来客人。有的孩子平时表现尚可,但是当客人来了时,却表现得很没礼貌。虽然孩子非常热情大方,但是由于兴奋、热情过了头,多少会让客人有些反感。特别是当有小朋友来做客时,有的小主人表现得很霸道,甚至还会和小客人抢吃的、抢玩具,很不友好。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孩子做一个懂礼貌的、有教养的、热情大方的小主人,让孩子懂得这样才会受人欢迎,才会得到别人的邀请,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在客人进门的时候,父母可以教孩子热情地对客人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然后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拿饮料、摆糖果。如果有小朋友来,就要提醒孩子主动地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

父母还应告诉孩子:在父母和客人交谈,你应该保持安静,不要随意地打断我们的谈话,也不要在屋里跑来跑去或吵闹,因为这样是不礼貌的。

当客人走时,父母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让孩子给客人说“再见,有空再来玩”。即使是父母教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经过这样的耳濡目染,孩子就容易成为有礼貌的小客人。如此一来,孩子就能给客人留下好的印象,也容易交到更多的朋友。孩子的人际关系好了,办事就会更加顺利。

2、教孩子做文明礼貌的小客人

带孩子作客,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可是,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孩子在主人家怎样表现,孩子就可能闹出意外的事情,让父母和主人都觉得很尴尬;如果孩子吵着要回家,那父母就更烦了。

爸爸带晶晶去朋友家做客。“晶晶穿得好漂亮呀,谁给你买的?”女主人蹲下来,热情地与晶晶打招呼。

晶晶怔怔地看着女主人,既不说话也不微笑,突然,她伸手,一把抓住女主人的头发。“哎哟……”女主人痛得大叫起来。

爸爸见状,对晶晶吼道:“快给我住手,谁叫你这么没礼貌的!”说着还“啪”的一下打了晶晶的屁股,晶晶大哭起来。刚到朋友家,局面就尴尬不堪:爸爸恼羞成怒,晶晶哇哇大哭,喊着要回家。

晶晶的表现,相信做父母的并不陌生。不少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往往是第一次做客,因为性格内向,来到主人家感到陌生,因此对他人亲近的行为有所防卫,才会动起手来。对此,家长不应该用“失礼”的方式来教训孩子的“失礼”,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把事情越弄越糟糕。

“失礼”是教不出“有礼”的。当孩子在主人家表现失礼时,父母要注意维护孩子的“面子”,不要当众直接批评、呵斥孩子,而要把孩子拉到旁边,以悄悄话的形式告诉他该怎样做。

父母要理解孩子偶尔失礼的表现,要懂得孩子有时是一时疏忽,有时是情绪发泄。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有不对的地方,不假思索,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就斥责、批评,这种做法看上去有效,但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当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时,父母不妨听听孩子的看法,或许能由此发现更多的东西,在培养孩子礼仪的同时,也懂得孩子的心声。

星期天,圆圆高兴极了,因为妈妈要带她去姨妈家做客。出发之前,圆圆谨记妈妈的嘱咐:“去别人家做客要讲文明礼貌,不能多嘴。”来到姨妈家,那里的客人可真多,圆圆记着妈妈的嘱咐,没敢多说话。

过了一会儿,圆圆肚子饿了,她也没大吵大闹,而是悄悄地告诉妈妈自己饿了。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让她忍耐一下。

好不容易挨到了吃午饭,圆圆随便找了个座位安静地坐下。菜上来了,圆圆盯着饭桌上的美味:自己爱吃的炖鸡、红烧鱼、竹笋汤……她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翘起屁股,拿起筷子,准备向美食进攻。正在这时,她想起了妈妈的嘱咐,马上坐回椅子,只夹距她最近的菜吃。

旁边的阿姨见此情况,就问圆圆喜欢吃什么,帮她夹了一些放在面前的盘子里,圆圆忙说“谢谢阿姨”。所有的客人都连连称赞她懂礼貌。

带孩子去亲朋好友家做客,要让孩子懂得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不礼貌,别人就不喜欢你了,以后他们就不愿意邀请你去他们家做客了。”让孩子知道讲文明懂礼貌是赢得他人好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结交朋友的好办法。

在带孩子做客之前,家长应先向孩子介绍造访的对象,让孩子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同时还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信心。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王阿姨可亲切了,她特别喜欢你,很想见到你。她家还有一个小哥哥,他有很多玩具,一直都想跟你玩。”用诸如此类的话帮助孩子消除陌生感,树立信心。

带孩子去做客,家长应当教孩子做客的规矩;来到主人家时要先敲门,敲门之后,要安静地等待主人开门;进门后,要向主人及其家人问好,然后脱下鞋子,整齐地摆放好;当受到招待时,要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动人家的东西,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要让孩子知道,在自己玩时,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要把东西放好。

如果孩子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孩子的表现就可以称得上是文明礼貌的了,他就能够受到主人的欢迎。孩子把“做客”这件事做好了,同类的其他事情孩子也就能够做好。

3、教孩子礼貌地接听电话

孩子在家里接听电话,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也最能折射出一个孩子的教养。身为父母,有必要教孩子接电话的礼貌,否则,接电话时的无礼表现不仅会影响父母的形象,还会使孩子养成不讲文明礼貌的坏习惯。

周女士的儿子在家里玩电脑游戏。突然电话铃响了,他烦躁地接起电话,没好气地说:“找谁?没在家!”随即“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三分钟后,电话又打来了。儿子一听还是原来的那位,没等对方开口,他就嚷道:“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不在!”说完重重地把电话挂断。

接听电话是透视一个家庭礼仪文明的窗口,家长要借助这一现代化人际交往的工具,适时地教育孩子文明礼貌地接电话。

父母要教孩子接电话的文明礼貌用语:“您好,请问您找谁?”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要洪亮清晰,听完对方的回答后再进一步作出答复。告诉孩子:如果电话就是找你的,你应该回答“我就是,请讲”;如果对方所找的人不是你,你应该说“请稍等,我帮您看看他在不在”,然后去把对方要找的人叫过来接电话。

在电话旁边,父母必须事先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以便记录来电中的重要事项。因为如果接电话时需要做记录,而一时找不到笔和纸,就会让对方久等。父母要告诉孩子:当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后,如果你离电话较近,应该马上接听。如果你正在吃东西,最好马上把嘴里的东西吐掉,因为边吃东西边接电话是不礼貌的。

当然,父母也可以把接听电话的注意事项写在一张纸上,贴在电话旁边的墙壁上,这样可以时刻提醒孩子。父母要告诉孩子,必须保护自己家庭的隐私,如果陌生人打电话来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你不要告诉对方任何信息,你可以说:“对不起,他现在不能马上来听电话,请留言,我让他回电话给您。”如果陌生人说:“好吧,他是不是去开会了?他在公司吗?”这时你应该回答:“他现在正在忙,不能被打扰!”

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你接电话时表现得有礼貌,就容易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可以获得好人缘,还能培养接听电话的能力,今后就可以利用电话更好地办事。以下几个接电话的细节需要让孩子牢记于心:

(1)接到电话,首先说声“您好”、然后用“请问”开始对话。

(2)接电话时声音要放轻一些,不要在电话中大声地嚷嚷。

(3)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时要大方,不可长时间沉默,也不能在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把电话扔在一边,跑到别处去,更不能直接把电话挂掉。

(4)当电话不是找孩子时,要把电话放在一边,然后迅速地把电话要找的人叫过来。不要让孩子手持话筒高声呼唤对方要找的人来听电话。

(5)让孩子把结束通话的权利留给对方,听到对方说“再见”后再说“再见”,然后挂断电话,不要自己讲完就挂电话。挂话筒时,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摔话筒,不可以重重地挂电话。

接电话是一件小事,让孩子把这件小事做好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需要注意很多的礼貌细节。如果孩子掌握了以上这些细节,那么他就能把接听电话这件事做好。他就掌握了很重要的一种交际能力。

4、教孩子把文明礼貌用语挂嘴边

恭敬有礼、谦逊文明的孩子才会给人好感,才能更受欢迎。因此,文明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公交车忽然急刹车,胡明往前迈了一步,正好踩在一位阿姨的脚上。胡明没有道歉,对方便骂道:“你没长眼睛呀!”胡明听了这话很生气,便反击道:“我又不是故意的,踩一下怎么了?”“嘿,你这孩子踩人还有理了?”两人互不相让,于是吵了起来。

同样是在公交车上,王淑不小心踩了一位叔叔的脚,她马上礼貌地说:“对不起,叔叔。”叔叔微笑着看了她一眼,说:“没关系。”

看看,这都是芝麻点大的小事情,第一件因为缺少了“文明”而成了恶战,第二件事因多了“礼仪”而变得圆满。有时候,孩子会不会办事,往往取决于他会不会说话,会说话的孩子,懂得把文明礼貌用语挂在嘴边,他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会说话的孩子,不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常常会因为小摩擦而惹出大麻烦。

可见,语言是办事的工具,文明礼貌用语更是顺利办事的捷径。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善意智慧的语言能融化冰雪、排除障碍,把事情处理好;尖酸刻薄的语言则能使对方心上结冰、隐隐作痛。因此,教孩子把文明礼貌用语挂嘴边,不仅可以体现孩子的修养,还能使孩子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孩子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有这样一些,比如“请”、“您好”、“谢谢”、“再见”、“麻烦您了”、“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父母要告诉孩子:当你与长辈讲话时要称呼“您”,当你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当你与人分别时要说“再见”;当你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或“麻烦你了”;当你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应该让孩子尽早学会。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会和父母用文明礼貌用语讲话;另一方面,孩子在外面与伙伴、同学、老师以及陌生人打交道时,也应该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请”字可以表现对别人的尊敬之情,也是一种常见的礼数。在通常情况下,“请”还是一个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您请坐”、“请准时出席”等。因此,教孩子在家里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求父母做事,而应该多说“请”,这样父母才会高兴。试想,“请您把椅子递给我,好吗”和“把椅子递给我”这两句话,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不是很大呢?

说“谢谢”和“麻烦您”的道理其实也是这样。

当孩子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或接受了别人的好意时,都要说“谢谢”。在接受一块蛋糕、收到一份礼物或到别人家做客时,也应该说“谢谢”。哪怕在超市里买东西,当售票员阿姨帮孩子把东西装进塑料袋时,也应该让孩子真诚地说声“谢谢”。

“麻烦您”一般是请求他人帮忙时的敬语,所起的作用和“请”字差不多,让孩子使用“麻烦您”能体现出他的诚意、谦逊礼貌和修养,容易使别人答应他的请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使用礼貌用语。例如,当一个人得到赞美时,他总要道谢;当一个人邀请别人参加聚会时,对方会说“谢谢”,而邀请者还要说一声“感谢光临”;聚会结束后,受邀者要说一句“感谢款待”,对方也会说“谢谢赏光”等礼貌用语。

同样,“对不起”一词在社会生活中也随处可闻。如向别人问路,打扰了人家工作或学习、打断别人的谈话、从别人面前走过、挡住别人的视线或道路、不小心碰了人家,都要向人家说一声“对不起”或“请原谅”。父母可以把这些礼仪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文明礼貌用语的意义更深刻地了解,更好地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貌用语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的纽带。毫无疑问,一个把文明礼貌用语挂在嘴边的孩子,比起一个不懂得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帮助,更有能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更会快捷高效地办事。

5、教孩子做餐桌上的淑女和绅士

有人说:“孩子有没有教养,看他在餐桌上的表现就行了。”此话不无道理,有些孩子看起来彬彬有礼,可是一到饭桌上就原形毕露,所有的礼貌、礼仪,早已在美食的诱惑下忘得一干二净。

毛女士应邀带着女儿去赴宴,行前生怕女儿不知礼节而使场面尴尬,便嘱咐女儿要懂礼貌,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要向长辈问好。女儿嘴巴很甜,礼貌地向别人问好,赢得了大人的称赞。毛女士暗自高兴,心想女儿真为自己争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