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6282500000048

第48章 制胜策略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实力强已经不仅仅是士兵、武器的数量多,而是在某一点的攻击力量、防御力量、维持时间的衡量比较。我们可以维持一股攻击力量多长时间,我们的防御力量可以维持多长时间。部队、武器可以产生军事力量,物资补给、人员补充是保持军事力量在一定水平的基本条件。因为军事力量自产生开始,就会不断的消耗各种资源。如果不及时补给,那么军事力量将无法维持在原有水平。补给不足将导致军事力量的实力不断下降。

对手有一个防御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存在一些需要重点防御的地点。当对手不知道我们要攻击什么位置的情况下通常会采取多点防御。由于对手的军事实力有数量限制,所以在多处布防意味兵力分散。其兵力分布必然不会相对平均而是着重几个关键部位,其他地点兵力较少。获得具体战场的兵力优势,就需要使对手不清楚会被攻击的位置与时间,因此被迫采取多处防御,造成整体上兵力分散,因此当我们集中兵力攻击一点时获胜的概率增大。而对于对手而言这说明指挥、决策系统出现问题,实际上决策失误代表胜负已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是证实结论的过程而已。

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攻击的方位吗?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问这个问题,攻击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呢?通过空间大小、时间长短,我们可以估算出来区域范围。但是如果需要十分准确、缩小范围则需要更多的信息搜集。因此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攻击的位置、具体的日期与时间,那么就可以提前规划、有所准备,甚至可以远距离调动部队前往集结地点。如果不知道空间、时间范围,那么即使距离很近可能也无法救助。所以取胜的关键是前知而不是距离。“胜可为”这个概念说明获胜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与智慧做到的事情。即使对手兵力众多,我们也可以使其进入混乱状态,从而形成相对分散、实力减弱的多支部队。而后我们可以集中兵力,对其逐一消灭。决定战场成败是在决策上分胜负。

空间范围一般指地域范围,在一片地域上有一些重要的位置需要防御、部署兵力。时间范围是兵力驻扎在这些地点的时间长短。因此决策——如何部署、如何调动,并不是可以仓促决定的流程。尤其在现代战争中空间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地域那么简单,我们通过雷达、监控系统能够相对准确及时的了解对手兵力部署、调动的情况。这一切由于信息传递,将会使变化得以迅速发生。不知道对手进攻的位置,我们就会不得不在多处重要部位提高防御等级。不知道对手进攻的时间,我们只能长时间将兵力部署在那些位置上而无法离开。这样操作的结果将导致兵力分散成为事实并很难改变。

决定军事进攻、防御并不是兵家而是区域的团队领袖。团队领袖的一个决定将使许多资源流动产生方向,进入到一些指定的部位。兵家只是维持现有的秩序,在秩序崩溃的时候重新建立,因此兵家无法决定国家的兴盛与衰亡。至于国家层面进攻、防御的决策需要由统治者来做出选择并承担结果。兵家可以提供建议,但是仅此而已。战略决策无论进攻、防御都需要成本投入。决策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是否能够负担得起进攻的成本。但是某些时候防御的成本会更高,也许进攻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