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6282500000005

第5章 整全

在《孙子兵法》中首先开篇讲述五项因素合在一起称为整全,整全就是比较完整的概念,这五项因素是“道、天、地、将、法”。实际上“兵”是一种力量的存在,需要一些工具使一个人看到力量的数量大小与性质,,关于“力量”在兵家的含义会在后面详加讲述。“道”是使军队中每个人都有信仰,使他们相信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士卒是最终执行命令、实现领导意图的步骤,所以要让士卒相信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必须、是正义、是迫不得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按照命令去执行,这是实现领导意图的最后一个动作。只有实际行动才会逐步接近目标。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使士卒相信呢?需要控制信息。通过提供给他们有限的信息,使他们根据信息内容只能得出一个必然的逻辑结果、一个唯一合理的结论。因为最终结论是他们自己推导出来,所以他们才会相信。之所以进行如此操作的目的是因为人是有道德感、需要认同,要对做过的事情感觉良好,要相信自己是站在正义一方,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替天行道。所以领导为了达到战略目标,需要通过控制给士卒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达到使他们相信命令的目的。

在此讲一句佛家概念“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指思考方向。当我们以消极态度对待人生的时候人生就会根据我们的行为给我们一个消极结果,并且无穷无尽、望不到尽头。但是如果我们转变方向,换一个态度看待同样的事物就会找到通途,就能够感受到快乐。态度、思想是存在方向并最终会带给我们一个结果,将我们引领到自己的归宿。关键在于你可以选择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因此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追求的未来。

在兵家思想当中的确包含慈悲,但是学完兵家之后在现实操作中很难做到慈悲。许多理念、道理并不容易让人理解,远大的目标在许多人看来似乎疯狂、超乎现实。之所以采用一些手段、方法来引导他人行为是因为他们短时间内无法理解更高层次的理念与追求。由于不能理解,所以很难支持、很少追随。在做事的手段与做事的目的之间,总会存在一些无奈的选择。

“天者”是趋势、周期变化,属于外在影响,是我们自身力量无法改变的事物。正因为我们对其无法改变,因此我们利用其变化规律、可预测性来制定行动计划。“地者”是距离、方位,非常具体的基础,你每一步的行动都需要在此之上展开。“将者”指组织领导,他有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智”即智慧,其中“智”与“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是指反应能力。一个人能够对周边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一个人智力高其实就是反应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聪明”。“慧”是指深谋远虑。要求一个人能够长时间独处,能够通过一些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平静,然后在宁静中参悟过去与未来。“慧”实际上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智慧”——即一种融会贯通,近似于全知全能。

其二“信”是使组织中其他人对领导产生信任。一位领导要使其他人相信自己,即相信领导所代表的理念、相信领导的判断、相信领导这个人。对兵家而言“信”并不代表“诚”,使他人相信自己并不意味自己要通过“诚实”来获得他人信任。在兵书的后面有一句“兵者,诡道也”是对兵家思想精髓的一种表述,兵行诡道不是欺骗而是变化。让自己的军事行为充满变化、不可预测,这样才会出奇制胜。所以兵家要求“将”要有“信”,而不是要求“将”要有“诚”。如果一个人很“诚”,说明这个人很好,但是不适合做兵家。因为“诚”是对自身的要求,而“信”是要求其他人能够相信自己。“诚”的结果是自己,“信”的结果是他人。只要自己“诚”就可以,但是“信”是要其他人都会相信,你再诚恳其他人不相信你也没有用。所以兵家要使他人“信”,这样才能够产生思想一致,进而造成行为一致。

其三“仁”即慈悲,慈悲即大爱。“爱”大家都知道,但是“爱”很自私、很狭隘,所以要推己及人,要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当我们将“爱”的范围推广到所有的人,甚至所有的物种,那就是“大爱”,也就是“仁”。而慈悲是要求理解,而理解必然要换位思考。所以要先知道位置而后学习换位思考,才能够开始理解他人。因为体会,所以感受,最终产生懂得,而后一个人才能够慈悲。慈悲是结果,但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才会产生。作为一名学习兵家的人,如果心中没有慈悲,就会变得非常残忍。但是他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也不认为自己冷酷无情。所以拿起屠刀很容易,拿起之后再去放下很难。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拿起、放下”很难做到,所以能够做到“放下屠刀”就会即刻“立地成佛”。佛是一个觉悟的人,当一个人有一天突然想明白、看清楚世间一切,就会“拿得起来、也放得下去”。

其四“勇”是态度,“勇敢”并不代表“无畏”。战争是会牺牲生命,而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情感,“贪生怕死”是人类本性所在,但作为兵家却不得不面对死亡与牺牲。一名将领拥有智慧、心中慈悲,在必须面对残酷现实时不是麻木而是知道前途险恶,但是仍然要做该做的事情。鼓起勇气面对现实,没有逃避、没有退缩、没有妥协、没有屈服,因为选择坚持。其五“严”是实现组织力量。一名将领带领一群士兵,要使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产生一种更强大的整体力量,必然需要遵守规章制度来约束士兵行为。而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是需要人去执行、维持。在兵家看来维护体制、执行规则、监督实行情况是“将”的责任,将领要通过严格执行来确保一支部队的组织力量维持在一个既定范围内。

“法”这个概念稍微有些复杂,兵家的“法”包含人、组织、运转、武器。军队是由一群人构成,根据规模大小产生组织级别。例如一个小团队,也许就是一名军官、几个士兵而已。“人”会产生需求,如:食物、衣服、住宿等。“武器”会磨损、消耗、更新,因此需要补给、研发、升级。而“运转”一支军队的各种需求就是“法”。对作战双方的“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就会得出结论,即谁的获胜概率更大。

接下来对两个国家、团队进行七个方面的比较。团队领袖要使民众相信他所代表的理念,这样民众就会为理念奋斗牺牲而在所不惜。将领的能力与智谋,谁更高一筹?趋势发展的方向对谁更有利?顺应趋势才能够使自身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法令的执行,谁的组织更有力量?单兵、个体,谁的素质更强?对武器、作战方法的训练,谁更投入?最后为维持组织力量必须进行奖惩,谁做的更好?对七个方面进行比较之后,谁胜谁负就会直接展示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