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瓷器鉴赏及收藏
6310400000009

第9章 妙法鉴古瓷(1)

一、瓷器鉴别方法概述

首先,是要看它的造型。瓷器的外形,大体上是古代简朴,随时代演进而日趋繁复。元代瓷器造型大多厚重古拙,无论青花、白瓷,都比宋明同类瓷器显得突出。永乐时代的瓷盘、瓷碗类产品,由于受当时烧造技术的制约,器物底部中央,多外凸内凹,圈足也较元代为大。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产品,腹部多留有明显的接痕,眼看手摸都能感觉出来。清代以后,由于旋削对接技术的提高,这种现象日益鲜见。这里一线之差,往往即能成为断代辨伪的关键。清代乾隆一朝,在造型上别出心裁,烧出了诸如转心瓶、转颈瓶、转带瓶、花篮、扇子、书式金钟罩一类特殊的式样,这是前所未见的。因此,当我们看到这类瓷器时,就能马上肯定它是乾隆或乾隆以后的产品,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鉴定其是乾隆本朝所制呢,还是后代所仿。

第二,是观察瓷器的釉色和纹饰。瓷器的釉色与装饰图案,其发展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刻画印贴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多彩众色。如元代的釉里红瓷器,由于当时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呈色机理,故釉里红呈色,理想而美观者少,色调总免不了有发灰泛黑之缺点。同样的道理,由于原料成份的制约,在瓷器的画法上,也无不呈现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如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所使用的呈色颜料,据说是由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舶来品——苏麻漓青,此着色剂虽然浓艳可爱,但色调却极不稳定,尤其不适宜表现人物。

第三,要掌握款识鉴别要领。明清两代款识繁多庞杂,各朝款识又千差万别,风格迥异,因此,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相当重要。

研究各代款识,首先应从研究笔法入手,注意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征,要结合实物,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领会笔法要点。每个人的书法风格不一样,作伪者很难伪造出与真款一般无二的款识。作伪者对款字进行摹写时,势必谨慎小心,惟恐有不似之处,这就必然使笔法不易做到生动自然,因而失于局促,流于呆滞,徒具形似,而一无神采。这种破绽,必须多结合实物,反复印证方能发现。

有些仿品,在款识的字体上,其笔法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如晚清及民国所仿明代和清前期的瓷器,其款识字体,就仿得十分逼真,极难识别。因此,仅从笔法这一个方面来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必须详审落款的部位,字数以及排列的方式,才不致于发生错误。例如,以现在可见的实物来说,永乐瓷器中,带年款的只见于圆器,在琢器中从未见过带年款的实物。圆器上的年款皆为“永乐年制”四字,都是刻、写、印在器里部的中心,如果见到与上述特征不合者,如六字款,或写于口边之四字款,一定是后仿品或伪品。关于宣德款识,有“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但这种遍器身的款识一般也有它的固定部位,有其规律可循,并非不可捉摸。宣德年款一般都在器物底足中心或圆器里心与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这类款识有竖款、也有横款,六字款多而四字款少。到了嘉靖时期,年款的排列方式多样化,除原有的横、竖款外,还流行环形款,十字款等。

再就是要弄清字体方面的特征。从目前所见实物来看,明代多用楷书款,只有永乐、宣德、弘治等少数除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也盛行楷书款,康熙篆书款不足百分之一,雍正时楷书款多于篆书款,由乾隆开始,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款逐渐成为主流,很少见到楷款,道光、咸丰时期楷款又渐渐多起来,同治、光绪时,楷书款又居于主流。明清两代的楷书与篆书款,因写款人不同,在书法上各有不同的风韵,可谓千姿百态。比如道光、咸丰时期的楷书款,笔法基本一致,写得很规矩,整个款识有点倾斜;道光时的篆款写得流畅圆滑,不同于乾隆篆款那样方方正正。

此外,还应看清款识色泽的深浅浓淡。例如,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颜色在放大镜下观看,色调都较深沉,无飘浮感,清初的仿品尚能做到这一点,但道光以后的仿品青色则散涣,而且浅淡上浮。尤其是宣德款色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几种颜色,这是后世无法仿效的特征。从明代正德到清代末期,款色不断增多,有红、绿、黑、蓝、紫、金等色,并且使用刻、雕、印、堆等方法,而仿制品也从各个方面刻意模仿,因此必须认真加以区分,方可看出因用料和技术不同而各有其书法特点,由此可大体判断其时代真伪和瓷质优劣。此外须注意,乾隆以前多用青花款,其后普遍应用红彩书写款识,但各种色地的粉彩描金花卉器物的底部,都为金彩篆书四字款,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堆料款瓷器,绝大部分是官窑精品。

掌握各代各朝款识在用字和写法方面的规律也很重要。如明代成化之前,官窑产品只题“某某年制”,而成化时则又出现了“某某年造”的款识,与前者同时并存,到隆庆时,应用较为广泛。清代官窑则一概都用“制”,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在字的写法上,如宣德的“德”字,“心”上无一横而写成“德”字,后仿品往往忽视这一特征而原形毕露。又如成化的“成”字最后一点,有的点在横线右上方,有的点与横平等,有的点在横线右下方。

第四,要细致观察瓷器胎釉特征,比如永乐白釉瓷的口、底和边角釉薄处,其色泽往往闪白或闪黄,釉厚处则闪浅淡的豆青色,并且器物里表的釉层都很均匀一致。元代瓷胎多粗且泛火石红,明清瓷器胎质则多较细腻,很少含有杂质,泛火石红的特点已不复存在。这些胎釉上的特点,构成了鉴别瓷器早晚、真伪之间的分水岭。

第五,要把握瓷器品种的兴衰过程。如唐代始有青花瓷,釉里,红瓷器是元代匠师的创作。明代成化斗彩、康熙五彩、雍正粉彩,也都是极有时代特征的佳作。抓住这一点,我们即能对某些瓷器的上限予以把。

二、瓷器造假的基本手法

每个朝代的瓷器在式样、颜色、花纹及作工上都各具特色,每一种瓷器的制作也都有一定的准则。因此,伪造的人无论怎样精心仿制,也很难达到与原器维妙维肖。只要人们仔细审察,瓷器的新旧真伪是不难鉴别的。不过,辨别瓷器的真伪并不象书画那么容易。一幅书画,若在其某一部分能确定为真迹,则可断定整幅画为真品;瓷器则不能这样。瓷器伪造的方法很多,有改换瓶底的,有改装口耳的,有后绘彩色的,等等,必须整个检查才能决定,千万不能从局部来判断其真伪。现将伪造瓷器的方法及鉴别时应注意的事项列举如下:

换装假底

伪造瓷器的最普通的方法是造假底,即将有款字的破碎的名。瓷底换装在新瓷器上,再用铁锈抹在底足的外面,然后把铁锈烤干,涂上一层川白蜡,新按的痕迹就显露不出来了。由于换旧底是最普通的伪造方法,因此鉴别时就要特别注意款字的真伪。有些伪制品制作得非常巧妙,在外面很难发现。这时可以在器内加开碱水刷洗掉涂抹的灰尘,接口的痕迹就会显露出来。

却除“火光”

辨别瓷器的新旧以有无火光为第一着眼点,如果任何方面都符合古瓷的条件,只要“火光”太盛,那么它一定是新制的。因此,历来伪造瓷器的人都把却除“火光”作为必要的一关。火光即釉面浮光。新瓷器非常明亮,年代久远的瓷器则温润如玉,一见就可以分清。却除“火光”的办法是先用浆砣轻轻擦磨,由于磨过的地方留有细小的痕迹,再用牛皮胶砣蘸油磨几遍,直到它的表面平滑温润为止,这时与旧瓷器就没有什么两样了。如果仅从“火光”上看,任何人都很难辨其真假。对于这一类伪制品,只有仔细审察釉面的痕迹才能分辨出真假。旧瓷器经过几百或上千年的流传,它的表面必然会流下一些痕迹,较显着的,肉眼在普通情况下就可以看见,稍暗的地方迎光也能发现。如果这两个办法不行,还可借助显微镜观察。新瓷器一定毫无痕迹,即使有,也是人为造成的。

伪制款识

瓷器精致但落款年代近的,伪造者往往把底釉与款识全部磨掉,改装烧釉,并换制年代久远的款识。如把道光、嘉庆以后的款换为康熙、乾隆时期的款。这种做法比较困难,没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是做不成的。由于底釉与其他地方的颜色必不相同,制成之后,必须用汗手盘弄几个月才可以出手。明代瓷器多没有款识,且底子也没有釉,碰到清代颜色相同的瓷器,往往将款识与原釉磨去,以冒充明代器皿。所以,鉴别时必须注意底子釉色的颜色是否与其他地方一致,款字的风格、神势是否与该器合适。伪造者无论怎样精心,也一定会有破绽可寻。

重绘纹饰

旧的着名。瓷器在不重要的地方偶有小罅,伪造者则往往将破纹刷干净,把原釉磨去一点,然后上釉吹烧,再绘上花纹,使人很难察觉。宋代以前的单色釉瓷器由于收藏方法不当或埋藏的时间太长,常常出现磨损或落釉的情形,伪造者多用彩画欺骗人。购买者只贪图便宜,并不仔细审视,一定会上当受骗。比这种方法更巧妙的是彩画的上面再涂上一层漆,如要不遇热水,永远不知道它是伪造的。鉴别时,遇到有的花纹与其他地方的花纹构思不一致,或颜色不一致时,即可断定其为伪制品。

真坯假彩

清雍正以前素瓷最多,伪造者多在素瓷上添补彩色图案。小件则绘花鸟;盘碗则多绘过枝花卉,并用紫黑淡颖及不太习见的彩料绘画,使人无法对证。解放前,西方人多不喜欢白底瓷器,因此,伪造者碰到白底的名。瓷一定要添绘一些彩画,然后卖给西方人。由于所绘的画也比较高超,所以,其中的精品很难辨别出真假。这种伪造的方法行家称为“真坯假彩”,意即瓷器真而彩画假。因此,对绘有彩画的白色瓷器,必须仔细审察其颜色与质地的光泽是否一样。如果质地温润,而彩画光泽很强,多数是真坯假彩的伪制品。

黏合法

名。贵瓷器有缺损的,如:炉缺了耳、足,瓶损坏了口、棱等,伪造者往往以旧补旧,加上釉药,用火烧成,则与旧器无异;如果用吹釉的方法修补,所补之处更无迹可寻。因此,对有耳、足及其他容易碰落的部分的瓷器,鉴别时务必详细审察它的连接部位。如果看不出破绽,只能通过观察釉面浮光的强弱来判断。

改造法

瓷器的式样并不是统一的,伪造者则往往抓住这一点大作文章。如长颈高瓶,若颈以上的部分发生破损现象,则将颈以上的部分全部磨去,而改为短颈瓶。它的口则用吹釉的方法烧制,烧成之后与原来的瓷器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吹釉的方法不方便,仍可磨成毛边状,使人们误认为此器原来就是有盖器皿。因此,鉴别时,对于口边应该特别注意。如果口边颜色与其他地方不一致,一定是改做之物。最低劣的伪造方法是用黏瓷药黏合,如瓶罐缺耳、佛像人物缺手等常用这种方法。如果是名。贵瓷器,就要使用其他方法;若为普通瓷器,则可用黏瓷药黏合,不用力撮拿,也不容易发现它是黏合的。

镶嵌法

宋代有的瓷器为铜钤口,伪造者往往把后代瓷器中边口有损坏的地方磨平,另外用铜圈镶嵌,以冒充古器。名。贵瓷器损坏后多采用这种方法。所以,如果遇到镶边器皿,则务必慎重,一定要仔细审视铜的成分、做工,以及瓷器边口的情况。

瓷器伪造的方法比书画要少,这是因为瓷器真伪的区别不在款式、名。称和形式,而在瓷器本身。如果瓷器本身制作精良,即使伪造的也很宝贵;否则,即使是真品,也不值钱。由于伪造瓷器并不能获取厚利,因此,很少有人专心致力于此事,这也是伪造之事并不多见的一个原因。

新仿“亮光”的处理

新瓷釉面有一层耀眼的光亮,而古瓷釉面亮度自然,没有刺眼的浮光。因此,新瓷去光是仿品制作中较为关键的问题,常用新瓷去光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软皮或者软的布对新瓷的釉面反复磨打,用力一旦过猛伤害釉面,然后再用酒精擦洗磨平。另外,对一些精细的瓷器也有用现代机器打磨办法磨掉新瓷光亮。

②用化学原料处理,如氢氟酸或者上光漆等涂抹在新瓷上,待干燥后,擦打釉面。

③用浓淡适度的茶水反复蒸煮。用此种方法处理,器物釉色变色失神。

仿古瓷“土锈”制作方法

古瓷“土锈”是由于长期埋藏地下所造成的。而且年代越久,埋藏的时间越长,器物上的土锈越严重。出土的古瓷土锈自然,渗入釉层中。新瓷上制作的土锈则附于器物表面,用草酸冲洗即可除去。制作古瓷“土锈”有几种方法;

①把新瓷有意埋在地下,加一定的湿度,使器物表面上有一层人为的土锈。如市场上所见到带彩的仿古瓷表面土锈,都是采用人工“假出土”的手法制成的。

②根据古瓷年代及特征,在所仿的器物表面上涂土上一些稀释的胶或者漆,然后用一些近似土锈的颜料,如红、黄土疤撤在器物表面,干燥后,用细棉布打磨,制造出土锈的效果。

除以上两种常用伪器制作方法外。还有造“水锈”、“银锈”、“真坯假彩”、“弥补裂缝”、“换底”和“古瓷镶口”的作伪方法。鉴别古瓷需细心观察查找有无破绽。

三、元代瓷器鉴别

元代瓷器造型及胎釉特征。

元代景德镇瓷器与宋代名。窑作风有所不同,一般多比较厚重,而且形制巨大,为以前各代所未有。例如常见的大碗,腹部下垂,直口,圈足,底足内部无釉(俗称“墩子式”,传世品有的口径达42厘米,高至17厘米);大盘底厚体重,圈足,砂底,而且底径略小,盘身弧度亦小而浅。由于体积过大(传世品有的口径达58.8厘米,高至11厘米),多有翘棱、夹扁、凸底、凹心的毛病。然而也有形制较小的制品,如釉里红菱花口盏托,口径不过19厘米,高不过2.5厘米;釉里红碗口径20厘米,高9.8厘米;有的蓝釉小盘则较平浅,通体薄胎,平砂底,无足,造型别致;有的枢府釉小碟,底心厚,口边薄,这类多是浅圈足或实平小足而无釉露胎。至于把杯、把碗之类,把有高低方圆之别,或如甘蔗段,或为光素,且多中空。无论把杯、把碗或一般圈足碗、碟,底心凡露胎者多有了脐状凸起,此为元瓷中常见的特征之一,在决疑辨伪时很值得重视。

元瓷式样颇多,以罐、盘、碗、瓶、尊等较为常见。另有几种创新的器形,如短颈、小口、扁方、砂底的四系壶;洗口、扁腹、兽面耳、平砂底的大罐;撇口、丰腹的大尊;洗口、长腹、象耳的大瓶;长流、细颈、长圆腹的执壶;八方带盖梅瓶和菱花口盏托、藏草瓶、僧帽壶、军持、宝座等等。这些都给明、清瓷器提供了丰富的式样。其中如八方梅瓶、四系扁壶不仅空前未有,而且终明、清两代迄未见有此种造型。另外如花口花底足的大盘,制作尤为精致。这种造型除明代宣德时期的碗和把碗中曾有仿作之外,其余未见有类似制品。特别是所有元瓷带盖瓶、罐之类,盖内“子口”凸出,恰与瓶、罐的口部吻合,不易动摇,后世多无此种制法。由此足以看出元代制瓷工匠们的细心和巧智,在断代工作中也是十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