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际奥委会表决通过,俄罗斯索契获得2014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是俄罗斯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很多人认为,索契冬奥会将是俄罗斯重新向世界展示一流大国的机会,更是普京本人兑现“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俄罗斯”诺言的重要一步。正是因此,俄罗斯从上到下高度重视索契冬奥会,投入了奥运史上空前的重金——500亿美元,打造一个全新的索契和一届“高大上”的冬奥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冬奥会开幕的临近,在美国和欧洲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针对索契冬奥会和俄罗斯政府的指责,刚开始是指责索契奥运场馆建设严重滞后,地处温带地区的索契冬奥会期间将会严重缺雪,奥运建设资金存在严重贪腐,等等。之后又将矛头指向俄罗斯政府和普京的一些政策,比如,指责俄罗斯当局打击和迫害同性恋,俄罗斯人权记录有问题,等等。
俄罗斯国内的恐怖势力借机兴风作浪。2013年年底,恐怖分子在距离索契几百公里的伏尔加格勒,接连制造了两起自杀爆炸,炸死30多人。一时间,索契冬奥会安全问题又成了西方媒体热炒的话题。西方各国政府和媒体甚至掀起了一股抵制冬奥会的浪潮。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主要西方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不出席索契冬奥会。表面上看,西方的指责似乎都是针对一些具体事项,也似乎有理有据,其实,这背后主要还是映射了当今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深层矛盾,当然也有针对普京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强硬政策的某种报复和打压。
2012年普京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对美国采取了针尖对麦芒般的强硬立场,无论在伊朗核问题,还是叙利亚局势,乃至北约东扩,普京无一不是以强硬回应美国和西方。索契冬奥会开幕前的一年里,人们更是看到普京频频出手,且招招令美国等西方盟友如芒在背:
抓住美国国务卿克里的“口误”,以叙利亚同意销毁化学武器的“四两”,轻而易举地拨了美国已经高高举起战锤的“千斤”;闲庭信步间打出优美的太极组合拳,让奥巴马眼睁睁看着斯诺登走出莫斯科机场中转区;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让雄心勃勃的北约东扩一下子陷入“歇斯底里”;最后时刻,用大棒加胡萝卜(150亿美元财援和低价天然气),使欧盟将乌克兰揽入怀中的愿望落空。更不用说在八国峰会和APEC会议上,普京与奥巴马那世人皆知的冷眼相对了。凡此种种,都让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们恨得牙根疼。于是,索契冬奥会成了他们泄愤的对象。因为他们知道,搅黄了索契这个普京眼里的“宝贝”,是会让这个俄罗斯强人感到疼痛的。
于是,围绕着索契一场“奥运凉战”,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上演了。
我即将参加的普京与国际媒体的这次“圆桌对话”(俄总统府语),正是这场“奥运凉战”进入关键时刻,普京搭台唱戏、亮出身段的一幕。看看获邀参加采访媒体的名单,便能略窥一斑,品味出普京的良苦用心:俄罗斯一台和俄罗斯第一频道,两家电视台均是俄罗斯国内主流媒体;ABC(美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广播公司),这两家电视台都是西方世界掌握绝对话语权,能够影响西方舆论的媒体;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奥运专业网站;还有就是CCTV。
两家俄罗斯媒体,两家美国媒体,一家英国媒体,一家中国媒体——这是一盘复杂的棋局。普京主要的对话对象肯定是美英和中国,俄罗斯国内的电视台,更多是陪衬和技术支持的角色(此次对话的电视设备及人员均由俄罗斯电视台提供保障)。对美英媒体,普京希望做到回应质疑,打消疑虑,以正视听。对中国媒体,普京要高调评价中俄关系,以此感谢中国在俄罗斯遇到西方打压和抵制的困难时刻对他的力挺,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将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习主席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消息,那时官方还没有公布,但这个信息我在到达索契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并且还知道习主席的先遣组,已经到过索契提前安排住宿、行程等访问事宜。
当然,这只是普京希望达到的第一层效果,后来发生在“圆桌对话”中间的插曲,和之后普京单独面对我时那个“惊世一抱”,证明老谋深算的普京利用我和CCTV,给西方演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双面剧。
“圆桌对话”的地点,安排在距离索契市区约50公里的劳拉滑雪场中心看台内,这里是冬奥会冬季两项的比赛场地。从索契市区到劳拉滑雪场,原来只有一条盘山公里,车程在一个小时以上,另外,俄罗斯为了奥运会又投入巨资,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轻轨,车程能缩短一半。但我们上山的时候因为普京要去,当局出于安全原因封闭了高速和轻轨,我们只能自己租车走那条盘山公路。
2014年1月17日上午,我和俄罗斯记者站的四位同事,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上,爬到了海拔1500多米高的劳拉滑雪场缆车站,从这里再换乘索道缆车,在皑皑白雪的高加索崇山峻岭之上,再“腾云驾雾”20分钟,最终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劳拉滑雪场中心看台。
所谓中心看台,实际上是在冬季两项出发和抵达的赛道旁盖起的一栋大楼,大楼一边的外侧是类似F1赛场的阶梯看台,下面就是赛道;另一边则是一栋标准的办公大楼,楼里有大大小小的功能房间,有的是电视转播用的工作间,有的是用于接待VIP的会客休息室。普京和我们的“圆桌对话”,被安排在大楼内三层的一间会客室内。会客室大约有三四十平方米,呈不规则形,朝外的三面是落地玻璃窗,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外面的赛道和积雪的群山、雪松。
当俄罗斯总统新闻局的人将我们带到采访房间时,我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房间的中央是一个高出地面20公分的地台,上面孤零零放了一把扶手椅,在扶手椅的对面按扇形摆放了六把椅子。在扇形区域的两侧,密密麻麻架满了各式各样的摄像机、灯光和音响设备。俄罗斯人还专门调来了一台摇臂摄像机,和一台架设在临时铺设的轨道上的滑轨摄像机。我粗粗算了一下,现场的摄像机加起来少说也有二三十台。我意识到,这里即将上演一场电视新闻大战。
按照总统新闻局事先给我们的通知,这场采访的录像将由俄方安排专业电视公司录制,每家受邀单位只允许自带一台摄像机,拍摄自家主持人的镜头。采访约定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我们到达的时候是上午11点。然而,当我们进入现场时就发现已经来晚了,其他各家早已占据了有利位置,以至于我们自带的摄像机几乎已经没有了架设的空间。
我们找到总统新闻局的人理论,但对方表示无奈,那意思是你们只能自己去抢位置了。好吧,于是我拿出曾在伊拉克等混乱情况下练就的本领,和我们记者站的摄像师一个眼神交流,摄像师二话不说,上去在一排严严实实的摄像机中间,硬生生挤出了一个位置。
被挪动了位置的一个美国摄像见状,马上跑过来阻止我们,我对他说,我们是中国的,我们也是被邀请的一家,大家人人有份,新闻局的人让我们自己抢地方。那老兄一看我态度挺横,转头找总统新闻局的人说理,只见新闻局的人两手一摊,脸上堆出为难的苦笑。就这样,我们成功地从美国人手里抢下了一个位置,为了防止再被他们“踢”出去,我们那位可怜的摄像师,在那之后的四个小时里,一动不动坚守阵地直到采访开始。
接下来是另一场斗争。我们六家媒体的主持人和制片人,被请到了五楼的一间休息室里,总统新闻局的一位负责人给我们集体开会,商讨采访的问题范围和提问顺序。俄方允许的问题范围有六个领域,虽然没什么商量的余地,倒也算比较开放:奥运基础建设、安保、同性恋、体育、俄罗斯与奥运、普京个人。新闻局的人强调,所有问题都必须和奥运有关,关于普京的个人问题,不能涉及总统的私生活。
就在半年前,普京和夫人柳德米拉共同向外界宣布,两人决定结束30年的婚姻。当时在全世界都是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不仅感叹普京的敢作敢当,更是对他的私生活有着各种遐想和猜测。在俄罗斯国内几乎人尽皆知的一个版本,说普京的红颜知己是俄罗斯前体操世界冠军、现国家杜马议员卡巴耶娃,甚至传言两人几年前育有一子,云云。
但是对于这样的八卦问题,无论是西方记者还是俄罗斯记者,当然也包括我,都知道这是普京的红线。谁要是敢问这个问题,准保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可能还能安全地返回北京,但我们在俄罗斯的记者同事们,估计以后再也别想顺利地在俄罗斯采访了。所以,不用新闻局的人提醒我们,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关于提问顺序和采访规则,经过我们六家近一个小时的唇枪舌剑,明争暗斗,最后在我的提议下,大家达成了一个比较文明的君子协定,每一家挑选一个主领域的话题率先开始发问,然后这家主持人还有一个追问的权利,接下来现场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其他各家依次有一个关于这个领域话题的追问机会。当然,如果不想追问,也可以弃权。
在分配话题的时候,各家媒体的立场和倾向性便暴露得一览无余了。美英两家在安保和同性恋的话题上争得互不相让,最后还是英国的BBC抢到了“同性恋”,美国的ABC拿到了“安保”,这两个话题也是西方媒体最关注的问题。俄罗斯两家电视台分别分到了“体育”和“个人”话题,“奥运基础建设”分给了美国奥运网站。我要了“俄罗斯与奥运”的话题。
在话题争夺上,我比较超脱。因为一方面,我已经帮大家制定了提问规则,我明白,BBC和ABC这两家只会对“安保”和“同性恋”的话题感兴趣,别的问题他们基本上连问都不问,而我在每一个领域都有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到头来我比他们都问得多,整个“圆桌对话”会很突出CCTV记者的存在和主导;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记者,我感兴趣的问题是普京怎么评价中俄关系,特别在中日争端问题上会有什么表态。所以,我打算从奥运会入手让普京谈谈俄罗斯的强国梦,因此俄罗斯与奥运的话题正合我意。至于“同性恋”的问题,我希望后发制人,跟着BBC他们问出“奥运凉战”角度的问题,那样既可以表明中俄两国面对西方冷战思维的同患难,没准现场还可以帮普京解解围。
一切尘埃落定后,大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普京的驾到。
不过,对我来说,还有一件事要做。我要为专访普京的新闻报道,精心设计一个“绝妙”的开头。按照俄罗斯总统新闻局事前给我们的通知,普京在面对六家媒体的“圆桌对话”之后,还会单独和每一家媒体的主持人聊上几分钟,地点就在“圆桌对话”室外的滑雪场看台上。
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我向摄像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普京和我单独的那几分钟,为将来播出的《新闻联播》设计一个意想不到的开头。具体讲就是,普京来到我身边的时候,我先不面对他,而是面对镜头快速地说几句,比如:这里是俄罗斯索契,离冬奥会开幕还有多少天,索契准备得如何?俄罗斯如何应对外界的某些质疑?俄罗斯又如何看待与中国的关系?说这些的时候,镜头里只有我一个人,然后我说:回答这些问题最权威的人就站在我身边。这时镜头拉开,画面里出现普京站在我身边,我再继续说:他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