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就是前面几次提到的第25任总统麦金利。麦金利既是第19任总统海斯的老部下,又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老上级。他评论海斯“在一次次反复厮杀里面,变得那样激烈、凶猛甚至残忍”,对好战的西奥多·罗斯福的使用他也一直深怀警惕。但这些并不妨碍麦金利本人在总统位置上发动美西战争。他年轻时正是由于在战斗中不怕危险,才得以由普通士兵直升军官的。1861内战爆发时,麦金利仅18岁,在第23俄亥俄志愿步兵团服役,团长就是后来的第19任总统海斯。最初因作战勇敢,麦金利被选为军士代表。1862年9月在一场激烈战斗中,后勤供应极端困难;他率领一支驮着肉和咖啡的骡队,穿过南军严密交织的火网将给养送到第一线部队手中。此英勇行为给海斯以很深印象,破格提升他为少尉军官,并成为海斯司令部的成员。1865年战争结束时,麦金利的军衔巳升至少校。
1896年底,麦金利当选总统。1901年9月第二任内,他在纽约州法布罗被人刺杀,成为美国第三位遇刺身亡的总统。
林肯总统苦苦寻觅,才从障眼的人堆里拨拉出来一个平静生活中一败涂地、战争烽火里却大展雄才的格兰特。
说到在国家面临分裂的严重时刻为维护统一英勇战斗的人们,必须说到林肯。说到林肯,又必须说到格兰特。
林肯为国家统一不惜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与其他文职总统比较起来,曾任民兵连长的林肯本应在军事上大展宏图。但这时美国的军事领域,已不再是民兵或国民军的天下,而已经是西点军校毕业的职业军官的天下。1817年西点生在军官队伍中的比例为15%,1860年已经上升到76%。不论南方北方,西点军校培养的军官在高级司令部中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南、北双方最初都用了一些声名显赫的老将。但后来战争实践证明:双方最杰出的军官,都是西点毕业生。声名卓着的老将们逐步被受过更好的专业训练、有着更好的职业技能的军校毕业生们取代。
林肯当时面临这样严峻的局面:南方军队中不但有313名西点毕业生,而且南方总统兼南军总司令戴维斯本人1928年于西点毕业,还担任过皮尔斯总统的陆军部长,是进行战争的理想人选。只有民兵连长经历的林肯,在这些专业军事人才面前确实相形见绌得多。所以直到1864年竞选时,林肯提名参议员约翰逊为副总统候选人,因约翰逊也未受过正规教育,早年在裁缝店当学徒,被南方人讥作“铁路扳道工与裁缝的搭档”。
林肯最终战胜了戴维斯。当然北方代表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具有更强大的人力和经济潜力,但这些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仍需要有人把它们转化到战场上去,通过枪炮的胜利获得证明。
林肯很苦地寻找了一番。从斯各特到麦克道尔,从哈勒克到麦克莱伦,林肯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才从障眼的人堆里拨拉出来了格兰特。
格兰特属于那种在平静安稳的生活中一败涂地、在战争动乱之中却大展雄才的人。少年和青年时代成绩平平,1839年17岁人西点,1843年毕业,在全班39人中名列第21。他曾以中尉军衔参加1846年至1848年的美墨战争。战后结婚,但他被派到西部服役之时不允许带家属。苦闷孤独的格兰特开始酗酒。问题发展到上级指挥官下达最后通牒,令他或是停止酗酒或是退出现役的地步。格兰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1854年退役后,岳父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附近给了他一个小农场。贫瘠的农场无法维持他当军官时的体面生活。他把家搬到圣路易斯市,开始搞土地投机生意,很快落人失败行列。接下去做木柴生意和帮人收取账单的工作,也都归于失败。最后不得不靠他的兄弟们帮忙,到伊利诺斯州其父留下来的产业(归几个兄弟经营)皮革店工作,才算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和收人。到了1861年,虽然南北战争即将爆发、离格兰特的转机已经十分地逼近了,但家人和朋友都无一例外,认为这个已经39岁、每月才50美元工资、经常酩酊大醉的人,注定是个事业上的失败者。
1861年内战爆发,北军非常缺乏良好训练的职业军官,格兰特迅速升为伊利诺斯州第二志愿步兵团上校,因屡建战功,1862年晋升为陆军少将。1863年在维克斯堡、查塔努加获得辉煌胜利被赞为“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军官”。(国会连续为他提供前所未有的最高军衔)1864年初国会恢复了陆军中将军衔,此前这个军衔只有美国独立革命战争英雄乔治·华盛顿和美墨战争英雄温菲尔德·斯科特获得过。格兰特成为第三人:该年3月9日,林肯总统授予格兰特达这个最高军衔,并任联邦军队最高司令。1865年内战结束,他成为国家英雄,走到哪里都要被欢呼的群众包围。
就美国历史来说,南北战争的英雄除了林肯,便是格兰特。格兰特又比林肯幸运:后者遇刺那天晚上格兰特和夫人婉拒了林肯总统的看戏邀请,侥幸躲过了福特剧院那场暗杀。1866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full General),在此之前只有华盛顿拥有这个军衔。但这回给他的任务已不再是打仗,而是复员军队,重建法治。他开始接触政治。1867年至1868年任陆军部长。1868年底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当选。他是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军人,却对担任总统之职毫无准备。对政治毫无兴趣也毫无经验,结果却也能把政治问题处理好。两届总统任内,对南部重建工作做出重大贡献:取消“黑人法典”,建立黑人白人混合政府,进行土地和税制改革,通过宪法第15条修正案给黑人以平等权利等。
格兰特此人的确十分怪异:处理国家事务井井有条,处理个人事务却一塌糊涂。担任两届总统后他卸任了,仍然有极高威望。在周游世界、会见数十位各国领导人之后,回国后在纽约置办房产,投资银行业,结果他的生意迅速破产,格兰特突然发现他又处于没顶的债务之中。过去他一天要吸20根雪茄,现在发现患有咽喉癌,而且身无分文。再度蒙受极度贫穷羞辱的格兰特拒绝接受慈善援助,而和出版商签了一个出版回忆录的协定。他忍受着巨大病痛昼夜兼程,开始了这个艰苦的工作。
这是他一生中个人唯一做成的一笔交易:自传回忆录一直写到1885年夏天他去世前四天才告完成。其一生大曲大折大起大落的经历,使这本书变成了一部畅销的名着,他的继承人由此继承了近5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什么样的人成为了美国总统?
杜鲁门虽然被人忌恨,也没有简单到只是一个帝国主义的符号
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能忆起小时候听惯了的一首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山上的杜鲁门!”这个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国军队派到中国大门口来的杜鲁门,在中国少年儿童中简单到了只是一个帝国主义的符号。
长大以后才知道,还没有那么简单。
杜鲁门从小眼睛高度近视,但并未妨碍他的两大爱好:音乐和阅读。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钢琴。每周两次去上本地音乐老师的课程。这种枯燥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5岁,对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来说的确不易。阅读时,杜鲁门对军事历史表现出异常的兴趣。他一周要看四到五本这方面的书籍或人物传记,对那些重大战役的过程和伟大人物的经历非要弄到清楚详尽为止。这些书使得少年老成的杜鲁门变得容易激动,有时甚至趾高气扬。但家庭地位与他心中的抱负并不相称。他父亲以贩骡和农耕为业。1901年杜鲁门高中毕业后,付不起学费无法上大学。但他并不十分难过,因为他心中的梦想是人选西点军校。在西点军校因视力原因把他拒之门外之后,这个戴厚镜片的少年才真正痛心不已了。他后来当过新墨西哥首府圣菲的铁路计时员,堪萨斯城“堪萨斯星报”投递员,国民商业银行职员,联合国民银行记账员。1906年回乡甚至还当了一段农场主。1914年他的父亲去世,继承父业他成为城镇公路监督,还干过地方邮政局长。后来又与人合伙在密苏里开采铅矿,赔钱后转到俄克拉荷马勘探石油。没有正规学历的杜鲁门干尽了能找到的所有职业,业余爱好却始终不变:读历史与伟人传记。后来他当上总统后人们才发现,他对世界历史的理解比大多数美国总统都深刻,甚至连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比不上他。
战争是杜鲁门的转机。在美国正式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已经卖光自己的所有股份参加了陆军。俄克拉荷马州塞尔堡的军事训练使他兴奋不巳。1917年,他终于从密苏里第二野战炮兵团获得了陆军中尉军衔。1918年3月30日,新提升为上尉的杜鲁门乘船在法国登陆。他负责指挥D炮兵连。这是一个出名的因吵闹混乱而不服管理的连队,绰号“DizzyD”,意即令人头痛的D连。没想到在戴着厚眼镜片的连长治理下,“DizzyD”被弄得井井有条,在圣米海尔和阿格尼战斗中表现十分卓越。杜鲁门也因作战勇敢和管理有方而崭露头角。但战争很快结束,1919年4月,来不及更多施展的杜鲁门以少校军衔退役。
他真正施展是在1945年4月,当罗斯福总统像一棵被伐倒的巨树轰然倒下之后。因党内力量平衡考虑出任副总统的杜鲁门,接掌总统职权时引来的是一片嗤声。杜鲁门能否和斯大林这样的铁腕人物打交道?能否收拾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残局?小人物行动了。他用《波茨坦协定》表明他能够平起平坐地与斯大林打交道。用投向日本的两颗原子弹证明他能够收拾二战残局。出于对战争史的了解和对军事行动的热衷,前陆军少校杜鲁门成为美国总统中不多见的“动作派”:敢于铤而走险、敢于单干、敢于个人负责。
丘吉尔是“冷战”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杜鲁门是该概念最坚决的行动者。1947年,他建立中央情报局,1948年批准“马歇尔计划”,1949年成立北约,1950年6月派遣美军人朝作战,同时封锁中国的台湾海峡。1951年4月,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撤掉了美国最负盛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职务,因为后者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杜鲁门如自己所言,是一个“拼死命干的”总统。
拼死命干的杜鲁门下台后欠的东西很多。日本人对他那两颗原子弹至今耿耿于怀。中国也感慨,如果当初他不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们今天还用为祖国统一熬神么?
艾森豪威尔阴错阳差:不想从军偏从军,想当海军偏当了陆军
如果说美国总统中有人从军是出于无奈,首当其冲者便是这位获得最高军衔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绝对不是一个自幼爱好军事、从小就想习武之人。
他从小喜欢体育。高中的艾森豪威尔已是运动明星,特别喜欢担任那些冲击性的角色,如棒球的外野手,橄榄球的阻截手。这些运动项目几乎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以致除去他最喜欢的历史之外,其他功课皆成绩平平。高中毕业后他和哥哥艾德加都想上大学,家庭却无法负担他们的学费。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是乳品工厂的机械修理工,挣的工资仅够维持一家的基本生活。家中商定了一个办法:兄弟两人轮流工作,用一人的收人供养另一人上学。
1909年秋天,艾森豪威尔去了父亲工作的乳品厂。那一年他给上学的艾德加寄去了200多美元。第二年他突然悟出一条免费上大学的路子:人军官学校。他并非渴望成为军人,仅想获得免费教育。他首先选中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院,但年龄巳过人学标准,不得巳才转人对年龄的限制稍宽的西点军校。西点的人学考试同样竞争激烈。艾森豪威尔放弃了一切爱好,专心刻苦学习,1911年终于获得进人西点的任命。
在西点他注意力仍然在运动场,学习平平。一次橄榄球比赛他膝部严重受损,从此退出球队。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如此之大,他决定退学。申请书交了上去,硬是被同学们扣留下来。他是在周围伙伴的劝阻下,才坚持到1915年毕业的。在同级164名毕业生中,艾森豪威尔名列第61。
毕业以后依然不顺。他被分到得克萨斯州萨姆休斯顿堡第19步兵团任陆军少尉,遇见一位18岁的姑娘詹尼弗·杜德,一见倾心。他们开始约会。但女孩的父亲坚决反对,理由是“不想把女儿嫁给一个当兵的”。1916年他们结婚时真不知艾森豪威尔做何感想:自己不情愿成为军人却偏偏成为了军人,老丈人不愿女婿从军女婿却偏偏从了军。
西方有句名言:“战争是人类的不幸,没有战争却又是军人的不幸。”如果没有战争,艾森豪威尔与和平时期的军人定无差别:先服役再退役,拿退休金买一小块农场安度平庸的一生。对这位后来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五星上将来说,幸亏有了战争。是战争最终调动了他的全部情绪和精力,他以比当初投身体育运动高出数十倍的热情,投身于他当初并不情愿的军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领教了什么是战争。令他懊恼的是未获得派往欧洲战场的机会。从欧洲凯旋的装甲部队根据《1920年国防法》被缩编到只有2600名士兵,主力是驻扎在马里兰州米德堡的两个小坦克营,两个营长后来都名贯世界:一个是乔治·巴顿,另一个就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除战争而外,将艾森豪威尔军事生涯推向顶点的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作为低中级军官,他得益于利文沃思的训练;作为高级军官,他得益于母亲的指点。
艾森豪威尔1926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利文沃思堡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毕业的。该学院要求甚严,军官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平均每年有一位学员自杀,以致陆军曾想关掉这所学院。但正是严酷的竞争环境使艾森豪威尔打下了扎实的军事根底。他后来回忆被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选到作战计划处工作时说:“我曾经在竞争性极强的利文沃思首屈一指。我认为马歇尔比较重视利文沃思的训练。”
利文沃思的教育奠定了他的军事素养,母亲的教诲奠定了他做人的风格。
他出生在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两个哥哥和他从小就学会了喂鸡,清晨早起用木柴生着炉火,稍大一些便外出寻找挣钱的工作。他回忆自己的童年,竟然不记得什么时候不用干活而像别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信徒,每天晚上全家人要在一起读《圣经》做祈祷。每个星期天则去教堂做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