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心胜
6417300000006

第6章 强军之梦(5)

我们这支军队在战火硝烟中曾经英雄辈出,战将林立。和平时期是否还能继往开来,无往不胜?回答这个疑问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半个世纪的和平,人民解放军以两个感人至深的形象,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当群众有难、急需帮助的时候,人们首先会想起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雷锋;当国家有难、强敌虎视的时候,人们首先会想起泡方便面就咸菜钻研军事学术、点半截蜡烛研究高技术战争的苏宁。

雷锋和苏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八一军徽在他们头上闪出了夺目的光辉。他们是和平时期的军人,欢乐里人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危难中人们却离不开他们的精神。人民解放军的血脉,通过这样优秀的军人在不息地流传。他们与八一南昌起义的英雄和朝鲜战场上的勇士一样,永远与军队同在,与军徽同在。他们的生命巳经超越了时空,嵌人了军徽的辉煌之中。我军的职能,正是通过这些生动感人的形象,深深铭刻在祖国和人民的心里。

世界上任何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都离不开军人的献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未来,在于千千万万个雷锋和千千万万个苏宁。那些在茫茫瀚海中驻扎南沙高脚屋的海军陆战队员,在滚滚洪水前死守荆江大堤的空降兵官兵,那些长年累月巡逻于边疆大漠的边陲卫士,日日夜夜攻关于试验室、为我军新型装备呕心沥血的专家教授,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但他们却是八一军徽不竭的力量源泉。如同一支歌中唱的那样:“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浪向前进,像那高空的长风一阵一阵吹不断”。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的英勇献身,才构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守四方。21世纪已经到来,我们看到了超级霸权如何凭借武力,在世界上肆意横行的先例,也看到了一支军队失去军威,一个国家便失去国威的教训。世界风云变幻,周边风云变幻,形势在提醒我们:要保卫祖国安全,扞卫民族尊严,必须以我们的奋斗,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跻身于世界强师劲旅行列。我们这一代军人享受着前辈威名的庇荫,让下一代军人也踏上我们的肩膀,该是我们的重任。

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当阅兵方阵雷霆万钧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做证,“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仍在唤动我们胸中的热血。那一片片灿烂军徽中发出的口号山呼海啸,即是全军将士致祖国的钢铁誓言。

真正的中国军人,军徽的光芒便是他的生命。这光芒不仅在帽檐上,更在心中。

力量可以从天而降,思想不会

没有飞行器,就没有空降兵。

飞行器与陆上力量的结合,使一个全新的兵种从天而降一不论伞降还是机降。

这就决定了这个新兵种并非通过传统陆军猛烈的火力、厚重的装甲、沉重的辎重显示其威力。它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跨越、速度、突然性和瞬间爆发力这些关键要素之上。

这也决定了这个新兵种是一个处于陆军和空军结合部的兵种。它以空军的运载工具、空军的行动空间和空军的飞行速度,遂行陆军地面军事行动任务。这个年轻的、全新的兵种应该归属陆军还是空军?抑或做一个独立的兵种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安全需求,不同的军事理念,产生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至今在世界各国也没有统一。

一句话:兵种从天而降了,理论却无法从天而降。

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来在决定着人类的战争方式。

人们以什么样的状态生活,就以什么样的状态作战。

空中力量诞生之前,所有国家的军事行动都是平面的。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到诸葛亮的“八阵图”,从腓特烈的斜形战斗队形到拿破仑的散兵,战斗方式的变化仅是发生在平面空间的变化上。即便战斗由陆地发展到海洋,由陆军衍生出海军,作战界面也不过是由地平面延伸到海平面而已。

空中战场和电磁战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空战场的开辟不过百年,电磁空间的军事开发利用时间更短。时间虽短,但影响巨大。军事行动不但由二维空间延伸到三维、四维空间,而且把数千年传统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样式搅得面目全非,使传统军事思想、传统军事规范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挑战。

人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生活中的常态。

军人跟不上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也是军事领域中的常态。

这就是为什么用传统军事手段应对新型军事挑战的失败事例比比皆是,以超前思维构建新型作战力量从而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事例却十分鲜见的原因。传统思想的统治与影响如此久远,以致现今大多数兵家典籍所描述、记录与总结的,仍然是基于单一平面的军事实践。理论落后于实践,在军事领域表现得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这也印证了恩格斯那句话:“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就新中国来说,长期以来推动我军空降兵发展的动力,来自国家安全形势的需求。

新中国的首支空降部队成立于1950年,当时称为空军陆战部队,直接目的是准备用于解放台湾。20世纪60年代初组建空降军,则是因为台海、中印两个战略方向形势紧张,必须组建和增强具备战略机动能力的部队。

形势所迫,一直是我军空降兵发展的最大动力。

进人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推动下,世界进人一个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冲突也日益丰富多彩的时期,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紧密交织。虽然由于相互毁灭的存在,大国尤其是有核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陆上战争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主导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活动,使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现。部分中小国家借助与大国的军事联盟,在地缘空间争夺方面表现得日益咄咄逼人、愈加好勇斗狠,也使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2013年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主席说:“现阶段我国发生大规模外敌人侵的可能性不大,但因外部因素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低估。”这是对当今我国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也是对军事斗争准备形势任务的高度概括。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之中,空降兵具有全域机动、隐蔽快速、远程直达、非线式作战、精确打击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国家在和平年代复杂的内外安全形势中,实现静态威慑与动态出击的有机结合,从而把握斗争的主动权,营造有利于己方的安全态势。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差异巨大、内外矛盾丛生,以及领土、边界、海洋权益纠纷不断的陆海复合型大国来说,更是如此。大国的安全实践证明:一支强大的空中突击力量不但可以作为国家战略重拳,而且是塑造形势、慑止战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传统战争中逐步升级、大规模毁伤、无休止缠斗、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的作战方式,日益转化为在有限时间和有限空间,采取有限手段、实现有限目标的全新军事斗争方式。过去的“大吃小”一以兵力、火力、装备的全面优势战胜对手一正在变成今天及今后的“快吃慢”一在有限时空条件下以快速反应、快速输送、快速行动,用快速果敢的战役战术行动达成战略目的——成为新世纪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军事能力。正因如此,地面力量的空中突击化成为发达国家军事力量发展的普遍和主要趋势。

近些年来,我空降兵部队以快速机动部署、联合军事演习等对敌威慑行动,以及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积极配合国家政治、外交斗争,彰显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和能力,对于打击各种分裂和恐怖势力的嚣张气焰,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任何制胜法则的产生都是需要有条件的。空降兵有效突击的基本条件,一是空中投送的条件,二是掌握制空权的条件。前者要求具有大规模或较大规模空中投送作战部队的能力,后者则要求能够在特定区域基本掌控制空权的能力。这两个能力不具备,大力发展空降兵就成为空谈。而这两个条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军的短板。我军空降兵建设长期发展缓慢,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基于此。

另外一个制约因素,就是思维。我军长期以积极防御、持久作战为指导思想,以“集中优势兵力”为军事原则,以“不打第一枪”为行动准则,以“后发制人”为历史经验,无形中从主观思维上限制了空降兵这支从来强调孤军深人、以少胜多,从来要求先发制人、先声夺人,从来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新军种的军事运用和发展。在投送能力和制空能力较为落后的时候,这一矛盾基本被装备落后的现实所遮蔽和掩盖了。但当装备改善已是明显事实,这个矛盾就变得越来越突出。我们强调存在决定意识,强调没有物质就没有精神,却也必须十分注意,装备层面的跃进,并不能同步产生思维层面的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