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股票价值评估
6417700000003

第3章 股价分析概述(3)

如最近几年,我国的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约在10%左右,而上市公司1993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994年为13.5%,1995年宏观经济趋紧,工业企业的经营收益较低,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接近11%。

研究表明,各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虽然普遍都高于当地的平均投资利润率,但都不会超过150%这个范围。

所以,只有当股票的平均价格不超过每股净资产的1.5倍时,投资于股市的收益才能和银行储蓄或其它投资的平均值相当。而当股价超过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值的1.5倍以后,购买股票的收益就不如其他投资了。

以上结论是相对股市的整体平均而言的,对一个或少量几个上市公司并不适用。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出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且能长期稳定、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对股价当然可看高一线,但也不宜超过净资产的三倍。从1994年的统计资料来看,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6%以上的只有2家,超过平均水平达3倍以上的还占不到总数的1%,1995年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通过净资产含量也可确定股票价格的下限。只要一个上市公司经营范围不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产业或是夕阳产业,当其股价降到其净资产含量以下时,购买这种股票就物有所值了。当股价降到净资产含量以下时,上市公司就面临着一个被收购和兼并的问题。对于投资家来说,与其用同样的资金建设一个和这种上市公司规模相当的企业,还不如在股市上收购来得方便,它不但省去许许多多的项目前期工作如申报、选扯、可行性研究等,收购一个现成的上市公司还可节省建设所用时间,且上市公司还有现成的员工、销售网络可以利用等等。上市公司被购并后,收购企业还可对其生产进行重组,如通过调整管理人员和产品结构等措施来迅速提高其经营效益。由此可以认为,股票的最低价格可定在每股净资产的80%以上。

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购买股票的平均价格可控制在平均净资产值的80%与150%之间,即:

0.8×平均每股净资产<股票的平均价格<1.5×平均每股净资产在这个范围内,购买股票将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超出这个范围,购买股票将具有较大的风险,市场的投机气氛可能要浓厚一些,被套牢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

而对于个股来说,如上市公司经营确实有方,对其股价可看高一线,但最高价还是应限定在每股净资产的三倍以内。

0.8×每股净资产<股票价格<3×每股净资产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挂牌以前,有此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含量明显是被高估了的,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年都在10%以下,明显低于行业水平。这种企业的净资产含量就可能包含有较大的水份,股民在选股时应加以注意。

有些研究者把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联系起来,认为股价应与利润的增长率成正比。这种联系尤其对沪深股市是不适宜的,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发展是属于数量型的而不是质量型的,其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不断配股而增加净资产投入的结果,但其单位资产的收益率并未有丝毫的提高,股民也难以从这类公司的发展中得到任何实惠。这正像银行储蓄,利率是固定的,只要储户多存,其利息总额肯定会同步增长。而即使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它是有极限的。对于股市整体来说,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会超过其它领域平均投资收益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的50%。

对于个别上市公司来说,其净资产收益率的极限水平也就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的三倍。相应地,如果购买股票的价格超过每股净资产的三倍,等量的资金所获效益就比不上银行存款利率。

设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i,某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i,是银行存款利率的3倍,其股票价格为P,每股净资产为J。当股票的价格分别为净资产的2.9倍、3倍入3.1倍时,判断等量的资金在投资股票与银行存款上的优劣。

无论股票的价格如何,由于它不影响每股股票的净资产,其一年产生的投资收益将恒定的,其收益为:R=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3Ji(1)当每股股票的价格为其净资产J的2.9倍时,将等量的资金2.9J存银行,可获得存款利息2.9J×i,同等的资金购买股票将比存银行合算。

(2)当每股股票的价格为其净资产J的3倍时,将等量的资金3J存银行,可获得存款利息3J×i,同等的资金购买股票所获收益与银行存款相同。

(3)当每股股票的价格为其净资产J的3.1倍时,将等量的资金3.1J存银行,可获存款利息3.1×i,同等的资金购买股票所获收益将比银行利息要低。

在购买股票时,如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同期储蓄利率的a倍,若要使股票的投资收益不低于同期储蓄存款的利息,则股票的价格不能超过每股净资产的a倍。

(第六节)价值观与股价分析《股民必读》

在股市上,当某种事件发生后,股民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其对股价的影响,当股民认为是利空消息时,将会抛售股票,从而引起股价的下跌;而当股民认为是利多消息时,将会买进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

股民的价值观是影响股价涨跌的决定因素,要在一个股市上取得丰厚的投机收益,了解股民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股价的涨跌决定于资金的进出,而资金的运动又决定于股民的价值观。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不论它实际上是利多还是利空,只要持有大部分资金的股民认为它对股价的上扬有利,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在股市上,当某种事件发生后,股民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其对股价的影响,当股民认为是利空消息时,将会抛售股票,从而引起股价的下跌;而当股民认为是利多消息时,将会买进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

股民的价值观是影响股价涨跌的决定因素,要在一个股市上取得丰厚的投机收益,了解股民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股价的涨跌决定于资金的进出,而资金的运动又决定于股民的价值观。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不论它实际上是利多还是利空,只要持有大部分资金的股民认为它对股价的上扬有利,他们就会投入资金,从而促使股价的上涨;反之,当持有大部分股票的股民认为某个利空事件发生时,而不论在事实上它真的是否是利空,或该事件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他们就会抛售股票、撤出资金,从而导致股价的下跌。如有些利空传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股价的顶部区域起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股价与价值观是“信则灵”的关系,当某种事件发生后,如果大部分持有股票的股民认为股价会跌,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将股票抛出,从而真的导致股价的下跌;如果大部分握有资金的股民认为股价仍有上升空间,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资金投入,从而真的导致股价的上涨,使自己的预言得到证实。

在股市中,专家的预测往往会出错,成为股民的笑柄,在我国尤其是这样。这是因为专家的预测基本上都是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而股民中并没多少经济学家,他们有的甚至股票是什么都不懂,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而股民价值观的扭曲将导致股价与实际价值的偏离。

在国外较为成熟股市,当股市的收益与储蓄利率基本相当时,股民才入市投资,这样就使股市的市盈率总是保持在一个与储蓄利率相当的水平。如香港股市,在恒生指数达到12000点时,其市盈率也就13倍左右。其它国家股市,市盈率一般也都在20倍以下。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虽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要高,但我国沪深股市的市盈率也比其它股市要高,一般都在30位左右。造成这种现象是基于股民这样的一种认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其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应该高于其它股市。

上市公司的配股,在国外是绝对的利空,因为配股需要股民追加投资且要从股市抽走资金,它会导致股市资金偏紧,从而引起股价的下跌。而我国股民,却将配股当利多来消化处理,只要是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股民就盲目追捧,且配股比例愈大,股价就涨得愈多。同样,在新股上市时,股民都趋之若鹰,不问业绩好坏,不论上市公司前景如何,股民认定一个理,新股必赚。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导向下,新股上市之初往往都造成价格居高不下。在下次新股上市时,股民又弃老股炒新股,炒一个扔一个,一大批盲目接手的股民就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高价位区惨遭套牢。

对待股票流通量的大小,我国股民与国外股民在价值取向上也大相径庭。我国股民认为盘子愈小愈值钱,盘子小,就容易炒,价格就上得快,所以沪深股市中相当股票的价格是依照流通量大小排定的,盘子愈小,价位就愈高。而在国外,小盘股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大盘股,因为小盘股不易在低位买进,几笔申买价就可能将价位抬起;而卖时也比较困难,少量的抛售就能将股价打压下来。小盘股不但流动性差,且股本量较小的上市公司,其经营的风险也较大,故小盘股在国外不太受欢迎。

在投资和投机方面,我国股民喜投机而不太讲究股票的投资价值。表现在股票上,业绩好的股票没有人追棒,其股价死气沉沉。面对一些能吸引人注目的股票,哪怕其业绩平平甚至亏埙,股民也要借机狂炒一番。如沪深股市竟然还对亏损上市公司的股票冠以亏损概念股或问题股进行过炒作。而表现在市场方面,由于前两年深圳股市相对比较规范,虽然其股票的投资价值高,但由于难以形成所谓的热点,其成交就远远不如上海股市活跃。

股民的价值观对股价的影响极大。同样的一件事,股民的价值观念不同,其反应就完全不一样。在境外成熟股市看来很平常的事,在沪深股市就有可能掀起大风大浪,从而导致股价的暴涨暴跌。股民要提高投资效益,就应认真地分析一个股市中股民的价值取向,而不能简单地依照有关书籍上的教条照葫芦画瓢。

从而促使股价的上涨;反之,当持有大部分股票的股民认为某个利空事件发生时,而不论在事实上它真的是否是利空,或该事件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他们就会抛售股票、撤出资金,从而导致股价的下跌。如有些利空传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股价的顶部区域起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股价与价值观是“信则灵”的关系,当某种事件发生后,如果大部分持有股票的股民认为股价会跌,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将股票抛出,从而真的导致股价的下跌;如果大部分握有资金的股民认为股价仍有上升空间,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资金投入,从而真的导致股价的上涨,使自己的预言得到证实。

在股市中,专家的预测往往会出错,成为股民的笑柄,在我国尤其是这样。这是因为专家的预测基本上都是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而股民中并没多少经济学家,他们有的甚至股票是什么都不懂,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而股民价值观的扭曲将导致股价与实际价值的偏离。

在国外较为成熟股市,当股市的收益与储蓄利率基本相当时,股民才入市投资,这样就使股市的市盈率总是保持在一个与储蓄利率相当的水平。如香港股市,在恒生指数达到12000点时,其市盈率也就13倍左右。其它国家股市,市盈率一般也都在20倍以下。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虽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要高,但我国沪深股市的市盈率也比其它股市要高,一般都在30位左右。造成这种现象是基于股民这样的一种认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其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应该高于其它股市。

上市公司的配股,在国外是绝对的利空,因为配股需要股民追加投资且要从股市抽走资金,它会导致股市资金偏紧,从而引起股价的下跌。而我国股民,却将配股当利多来消化处理,只要是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股民就盲目追捧,且配股比例愈大,股价就涨得愈多。同样,在新股上市时,股民都趋之若鹰,不问业绩好坏,不论上市公司前景如何,股民认定一个理,新股必赚。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导向下,新股上市之初往往都造成价格居高不下。在下次新股上市时,股民又弃老股炒新股,炒一个扔一个,一大批盲目接手的股民就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高价位区惨遭套牢。

对待股票流通量的大小,我国股民与国外股民在价值取向上也大相径庭。我国股民认为盘子愈小愈值钱,盘子小,就容易炒,价格就上得快,所以沪深股市中相当股票的价格是依照流通量大小排定的,盘子愈小,价位就愈高。而在国外,小盘股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大盘股,因为小盘股不易在低位买进,几笔申买价就可能将价位抬起;而卖时也比较困难,少量的抛售就能将股价打压下来。小盘股不但流动性差,且股本量较小的上市公司,其经营的风险也较大,故小盘股在国外不太受欢迎。

在投资和投机方面,我国股民喜投机而不太讲究股票的投资价值。表现在股票上,业绩好的股票没有人追棒,其股价死气沉沉。面对一些能吸引人注目的股票,哪怕其业绩平平甚至亏埙,股民也要借机狂炒一番。如沪深股市竟然还对亏损上市公司的股票冠以亏损概念股或问题股进行过炒作。而表现在市场方面,由于前两年深圳股市相对比较规范,虽然其股票的投资价值高,但由于难以形成所谓的热点,其成交就远远不如上海股市活跃。

股民的价值观对股价的影响极大。同样的一件事,股民的价值观念不同,其反应就完全不一样。在境外成熟股市看来很平常的事,在沪深股市就有可能掀起大风大浪,从而导致股价的暴涨暴跌。股民要提高投资效益,就应认真地分析一个股市中股民的价值取向,而不能简单地依照有关书籍上的教条照葫芦画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