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6436300000022

第22章 《空气质量与健康》说课稿

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李红军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学术前辈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空气质量与健康》。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说课,谨请各位指导。

【课标解读】《空气质量与健康》选自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本课内容和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的“生物圈中的人”和“健康的生活”有关。新课标认为:学会生存首先就是学会健康的生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和向学生进行保护空气质量重要性的宣传都相当重要。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利用这点,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保持并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在七上他们已经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这就为本节的探究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充分相信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和感悟,提高环保意识,学会健康生活。

【教法学法】按照生物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的基本理念以及建构主义学习原理,采用探究、合作、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围绕“挑战——经历——发展”这三个过程展开,课堂环节以“报道——探究——交流——拓展”这四大活动为支撑,用新课程学习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和熟炼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了解当地的几种空气污染源及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形成关注空气质量的意识,从而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难点: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运用了下列教学策略:1、开放策略。2、活动策略。

【教学活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围绕学生的“挑战——经历——发展”这三个过程展开。计划两课时完成。

挑,战这个活动旨在实现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化。首先依据课标确定了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情感上的共同发展目标。

共同目标:情感目标是本课学习的核心目标。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立自我发展目标。这个活动旨在实现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化,转化过程主要是分散在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体现。

个性目标:

经,历经历过程按照“报道——探究——交流——拓展”四大活动为主线展开。

活动一:报道——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体验性活动)

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家乡著名风景区梁山风光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由风光欣赏到关注空气污染的现象,然后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空气质量与健康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活动一的教学实录,)

活动二:探究——了解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探究性活动)

根据刚才确立的问题和方法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个性组合成为三个合作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性活动。

资料收集分析组——探究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指导卡在各组学生讨论如何开展活动之后,教师给学生投放学习指导卡(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建议和活动过程等内容)资源卡为了防止学生的资料收集出现意外情况,我准备了相关内容的部分资料备用,弥补学生学习资源上的不足。

在这个组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书上的资料、上网搜索和到图书室收集整理一些资料,以学习小报、图片欣赏等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社会调查组——探究当地几种空气污染源

针对农村实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调查法探究当地农村中机动车尾气、吸烟、秸秆焚烧、地面扬尘这几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当地的空气质量,热爱家乡的情感。

探究实验组——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根据教室内擦黑板时有粉笔灰飘落这个情景,引导学生用五点取样法探究了教室内、外的尘埃粒子数,还探究了不同楼层尘埃粒子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这是活动二的教学实录)

活动三: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展示性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对收集、调查和探究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以小组互相交流、全班交流、图片欣赏、采访实录、探究过程演示等多种形式展示探究的方法、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的整理、分析、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这是活动三的教学实录)

活动四:拓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验性活动)

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在学校是中学生,在家庭是小主人,在社会是小公民”的角色,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空气污染的防治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倡导大家都来积极防治空气污染。(这是活动四的教学实录)

发,展,新课程学习评价卡

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借助新课程学习评价卡进行记录。这里面有收获,包括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合作表达等三维目标和个性目标达成的情况的记录,还有反思,包括进步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主要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依据。(这是学生的总结过程)

【板书设计】

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探究内容和探究方法,简洁明快,能体现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和指导性。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进步:

1、学习兴趣增强了。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个性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表现的积极主动。

2、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3、健康生活的意识提高了。通过学习形成了关注空气质量的意识,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确立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虽然如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教师方面,比如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比较紧,所以时间控制上还有待改进。活动较多,教学中应统筹考虑。在交流展示中,怎样科学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活动细节的品味来深化对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以及升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生方面,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得还不十分专业,研究的问题还比较肤浅,小组学习和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动手和表现的机会,但组织难度较大,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如何将小组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方法和手段都还比较单一,有待进一步提高能力。这个我准备在课后以小报小刊的形式进一步交流。

今天的这节课是我市课改一线的老师和学生们不断探索、成长、进步的一个缩影。最后,欢迎大家到空气清新的民族乡做客!祝各位健康快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