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6436300000026

第26章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说教材、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是第六章的核心内容,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本节包括三个知识点:1、反射的概念;2、反射弧的构成;3、反射的类型。其中反射的概念、反射弧完成的过程等内容都比较抽象并很难理解,如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学习兴趣也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二、说学习目标:

依据生物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能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反射,特别是复杂反射的学习。理解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复杂反射的过程,并用此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把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列为教学重点;将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定为教学难点。对于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除了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合作共建“达成更高层次的认知。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师由浅入深,有针对性的层层引导,并让学生的观察、讨论、实验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达到轻松掌握本节知识点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设计两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拍手”两个同学一组,左手背后,伸出右手。甲同学掌心朝下,乙同学掌心朝上(即两人掌心相对)相距一拳远。甲去拍打乙的手掌,乙的手掌及时躲闪,打中者为胜。然后两人交换。打中次数多的为胜利方。第二个活动:“抓手指”方法同上。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顺利地引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从而导入新课。(需要3分钟时间)

(二)认定目标:组织学生快速阅读学习目标,使其明确本节课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从而为本节课定位,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需要1分钟时间)

(三)学习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分成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自主学习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设计三个学习任务,以任务的形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任务一:阅读教材P101—102页的内容,通过以下活动归纳出反射的概念。

1、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来调节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2、认真阅读课本101页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步骤,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完成思考题。

3、人体通过,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的反应,就叫做反射。

任务二:认真分析教材102页的图IV—54松开烫手馒头的反射弧示意图,总结出反射弧的组成。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小组讨论归纳出反射弧应当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并试着画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任务三:阅读教材103—104页的内容归纳出反射的类型。

1、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的反射。

2、人通过长期,的积累、还能形成。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走进教室等。

3、人对于某些语言刺激也能形成,反射。“望梅止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梅子是酸的,吃了以后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凡是吃过梅子的人,再见到梅子时,就能出现这种反射——分泌唾液。谈论梅子时也分泌唾液,这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有关。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的。

4、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

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学生的阅读品质、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都能得到培养。教师的任务是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对学生适时的加以指点,同时为后面的“教”提供依据。(需要8分钟)

第二个环节:合作共建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质疑有可能五花八门,因为这时他们的思维是发散的、开放的,但这恰恰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思维开放度的必要途径。教师在肯定、表扬学生能够积极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前提下,选择几个典型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讲解,加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组织的关键在于能够放得开收得笼,既要避免无序开放,也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挫伤积极性。)

(2)教师补充的问题:

(1)讨论: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见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的反射,还是复杂的反射?这有什么意义?小明认为手碰到火感到痛才缩回手来,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明一下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拉近生物知识与现实的距离,非常重要,所以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有必要补充,引导学生去讨论和探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明确的结论。如果说,质疑的第一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话,那么,这一步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系统总结

要求各小组在讨论后形成共识,并总结出该节的知识网络,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做出激励性评价,并出示老师的总结内容:

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反射和反射弧之间的干系。

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系统总结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而且通过展示,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流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促使同学之间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智慧,而且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的点拨和讲解更具有针对性。

第四个环节:诊断评价:(需要5分钟时间)

我设计了6个诊断评价题目,前5个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6个变式考察学生在新的情景下对“反射弧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题目,紧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增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和题目的典型性。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

A、反射,B、反应,C、反射弧D、应激性。

2、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的是。

A、人在运动后会出汗,B、植物的根向水生长?C、昆虫趋向有利刺激,D、白细胞杀死病原体。

3、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B,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不通过反射弧完成。

C、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D,只要有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4、下列反射活动中,可不受大脑控制的是。

A、听到铃声,立即进入教师,B、看到伤心的情节,不由自主的落泪。

C、手碰到火立即缩回来,D、听到酸梅就流“口水”

5、下列属于复杂反射活动的是。

A、强光刺眼时的眨眼反射,B、母鸡照料刚孵出的小鸡?C、看到红灯时自觉地停住D、婴儿膀胱胀满时的排尿。

6、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2)将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的结构是。

(3)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这个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是。

(用表示结构的数码和箭头表示)

(4)假设图中的[1]是上肢皮肤,[6]是上肢肌肉,当[2]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当[5]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五)当堂反思:(需要2分钟时间)

回扣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当堂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得失,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抽取学习规律,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达标情况,以便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弥补。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反思形式: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