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代琅华照寒烟
646900000039

第39章 牡丹花谢:赏洛阳牡丹,道兴衰成败

赏洛阳牡丹,道兴衰成败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洛阳牡丹》梅尧臣

洛阳牡丹天下闻名,每逢春季,总有人前往洛阳赏花,煞是热闹。从梅尧臣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洛阳牡丹闻名之久。梅尧臣到洛阳看到了牡丹的艳丽华贵,也看到了富贵之后的凋零暗淡。有人爱把牡丹比富贵,但富贵也有时,华贵也会凋零。

西汉后期政权更迭,外戚王莽获得权利,登上帝位,本想改朝换代,将刘姓天下改成王姓皇朝,施行一番丰功伟业,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在皇位宝座上只待了很短时间,不但没有实现宏图大愿,而且连皇帝梦也没有做多长时间,就被现实硬生生地敲醒了。朝代还是那个朝代,天下还是天下,但早就物是人非了。

王莽这么一闹,西汉终结,刘秀带领起义军奋起反抗,将朝政重新夺回刘氏手中,25年时建立东汉,都城选在了洛阳这个盛开牡丹的城市。

洛阳为“天下之中”,这是周公所言。他身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对洛阳如此盛赞,可见自古以来,洛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崇高。且据传,中国一词便是从此言中引申而来的。这块厚实古老的土地自夏朝以来共孕育了十三个王朝的首都,所以,司马光对洛阳作过如下评价,“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意思就是洛阳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见惯了兴废之事。

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轩辕。大室作镇,揭以熊耳。底柱辍流,镡以大丕。温液汤泉,黑丹石辎。王鲔岫居,能鳖三趾。

《东京赋》节选张衡

张衡对于洛阳的盛赞是发自内心的,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他眼中的洛阳依山傍水,地势良好,而且城外温泉喷涌,有着年代久远的鲔鱼和鳖生活其中,群林环绕,景色宜人,就仿若仙境一般,置身其中,有着透彻心脾的舒心惬意。虽然时代久远,一些词句的遗失令赋词稍显缺失,但丝毫不会影响整篇文作的美感,洛阳的整体布局皆在文辞之中流转,那城外巍峨的山,那山间蜿蜒的河,还有城中严谨的布局和固若金汤的城门,无一不在文字中变得鲜活。

这些文字是节选自《东京赋》中的一小部分,看到这些华美的语句,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竟然可以流传千年,带着古人的心意,留给后人以美感。最初的洛阳便是如此,纷繁之下,皆是兴荣。

洛阳兴盛而不流于奢侈,一改当日西汉长安的布置格局。虽然磅礴却不奢华,虽然大气却不铺张,不论是布局还是建筑,无一不是秉承西汉风格之余,又衍生出东汉的气象。张衡生逢其时,对洛阳的繁华尽情歌颂了一番,他为洛阳所作的赋词,虽然不免含有恭维的意思,但也算是一番肺腑之言了。

刘秀凯旋登基之后,洛阳成为都城,开国帝王自然要建立一番伟业来巩固刚刚取得的政权,所以,洛阳的兴建被提上了日程。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刘秀懂得穷兵黩武只会令王朝衰败,所以他精兵简政,令当时许多士兵回归农田,兴修水利,这是刘秀在洛阳实施的一项仁政措施。

正是解甲归田的这批士兵,对当时洛阳的兴建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个时期的洛阳虽然还谈不上有多么繁华,但是在帝王的一步步努力下不断完善,这个城市随同东汉一起经历了最初的发展。

东汉作为一个朝代,或许无法和西汉的繁华相比,因为天地巨变,最终走出一条生存之道的东汉,比西汉更为委婉。这个劫后余生的朝代在有限的岁月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朝纲,生存的本能使得东汉的统治者既兴奋地享受着胜利的果实,又忐忑不安心藏隐忧,害怕随时爆发灾难将一切毁于一旦。

一直到建武二年,经过西汉末期动荡的尘埃才逐渐落定,人民再次安稳,这段时间的兴盛被称为“光武中兴”,中兴了前朝的汉武盛世,中兴了之前的文景之治,然而,真正的道德理想是不存在的,洛阳的中兴也不会盛而不败。

随着牡丹开了又谢,这座都城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历史不断向前,刘秀当初担心的外戚专政再次发生,并且愈演愈烈,东汉后期的皇帝多数寿命不长,皇位上坐着的大多是几岁的娃娃。党锢之争,外戚专权,宦官把持朝政,整个东汉乱成了一锅粥,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谷底。

这些都在洛阳发生,也在洛阳经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些璀璨如星光的经过都是无法被后人遗忘的。洛阳见证了一切。

张衡早在《东京赋》中就提到兴衰有时,或许他在看到洛阳繁华的时候,早已经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之后的衰败,就如同那朵朵艳丽的牡丹一样,经过多久的生长,才能有那三月的如花似锦,但是花期如此短暂,短得令人没来得及欣赏,就已经出现了凋零的萌芽。

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无法将这个朝代挽留在时代的台阶上,好像一场恍惚的梦境,在经历了一番悲喜交加、正邪之战后,忽然明白,该走便走,该留便留,无论是人事还是时局,都不会因为善良的人胸中充满了不平气而改变。大汉的风流,早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这座美丽的城池和飘散不去的委靡。离开,是唯一的结局。

人性的自私最终还是压碎了裹在统治者身上的道德外壳,经历了事实的蜕变,最终,还是将理想与现实剥离,汉朝的走向,依然还是不可遏制地与预想背道而驰。就连张衡在面对世事变换时,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沦为什么样子,更何况那无人能够再掌控的王朝。

或许,仰天长叹是唯一可做的。

洛阳城是东汉兴衰成败的唯一见证者,它冷静注视,就好像是一部小说的旁白,它提供了各种元素,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还有故事,唯独没有结局,或许这座城市就好像是一位小说高手,它懂得没有结局的故事才能更加的引人入胜,懂得留下空白,才能赢得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