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投资融资36计
6543800000021

第21章 股票投资,看准再投(1)

按不同的策略进行投资

按照平均成本投资

按照平均成本投资是指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将自己的资金等量分配,分期平均购买一定金额的某一股票。具体步骤是:选定某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且股价波动幅度较大的股票,确定一段适当的投资期间,在此期间,不论股价上涨还是下跌,都坚持以相同的资金定期地购买该股票。

平均成本投资法有两个优点:一是投资者只定期投资而不必考虑投资时间问题,对股市新手尤为适用;二是可防止因过量买卖而遭受损失。投资者若将全部资金一次性投入某股票,若股价下跌将损失惨重。而分次购买股票,即使股价下跌,其平均损失仍可减小。即平均成本投资法不仅可以降低平均成本,而且能减轻平均损失,它实际上是一种在时间上进行分散投资的方法。必须注意,平均成本投资法只适用于股价波动幅度大、且呈上升趋势的股票。那些没有定期、定额资金来源的投资者不宜采用此法。另外,这种投资方法也比较呆板。

按照固定金额投资

在投资资金中确定一个固定的股票投资金额数,其余部分投资债券。当股价上涨、所持股票的市值超过固定数时,将超过的部分卖出,用于增加债券投资,或保留现金;反之,则动用备用现金或出售部分债券,补进股票,以维持股票的固定金额。

固定金额投资法不适合于买卖价格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的股票。例如,如果股票价格持续上升,当升幅达到预定的幅度,投资者就将其部分出售,这样就失去了可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的机会。同样,当股价持续下跌时,投资者因不断抛出债券补进股票,也失去了可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股票的机会。

按照固定比率投资

这种方法也是将投资资金分为股票和债券两部分,两者之间维持固定的比例,比如各为50%或60%对40%等。其原理和优缺点与固定金额投资法相同,只是前者维持一个固定的比例,后者维持一个固定的金额。

巧妙拨档投资

所谓“拨档子”,是指在股价变动过程中拨去一档,即在股价下跌过程中,在较高的价位上卖出,又在较低的价位补进,以减少一档损失,而后期待价格反弹以补回损失。它是一种降低成本,保存实力的方法。

投资者“拨档子”并不是对后市看坏,也不是真正有意获利了结,只是希望趁价位高时,先行卖出,以便自己赚一段差价。通常“拨档子”卖出与买回之间相隔不会太久,短则相隔一天即补回,长则可能达一两个月之久。

“拨档子”的动机有两种:

(1)行情上涨一段后卖出,回调后补进的“挺升行进间拨档”;

(2)行情挫落时,趁价位仍高时卖出,等价位跌低时再予回补的“滑降间拨档”。

前者系多头推动行情上升之际,见价位已上升不少,或者遇到沉重的压力区,干脆自行卖出,希望股价回落,以化解涨升阻力,待方便行情时再度冲刺;后者则为套牢多头,或多头自知实力弱于卖方,于是在股价尚未跌低之前,先行卖出,等价位跌落后,再买回。

“拨档子”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对行情研判准确的基础上。否则,你认为是高档卖出,等待低档补回,而行情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回升。那么,你就把“档子”拨丢了,只好眼睁睁地遭受损失。因此,“拨档子”做对了,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万一做错了则吃力不讨好。通常的做法应是见好就收,以免压低行情,白白让别人捡便宜货。

分步操作性渐次投资

有经验的股票投资者都必定会摒弃赌徒心理,讲求分步操作,即任何买卖进出都不用尽全部财力,以便下档摊平,或上档加码。

下档摊平,是指投资者在买进股票后,由于股价下跌,使得手中持股形成亏本状态,当股价跌落一段时间后,投资者以低价再买进一些以便匀低成本的操作方式。下档摊平的操作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逐次平均买进摊平法

即将要投入股票的资金分成三部分,第一次买进全部资产的1/3,第二次再买进1/3,剩余的1/3最后买进,这种方法不论行情上下,都不冒太大的风险。

2.加倍买进摊平法

加倍买进摊平法有二段式和三段式两种。二段式为将总投资资金分成三份,第一次买进1/3,如果行情下跌,则利用另外的2/3。三段式是将总投资资金分成七份,第一次买进1/7;如行情下跌,则第二次买进2/7;如行情再下跌,则第三次买进4/7,此法类似于“倒金字塔买进法”,适用于中、大户的操作。

3.加倍卖出摊平法

加倍卖出摊平法是将资金分成三份,第一次买进1/3,如发现市场状况逆转,行情确已下跌,则第二次卖出2/3,即要多卖出一倍的股票。这样可以尽快摊平,增加获利机会。

上档加码就是买进股票之后,股价上升了,再加码买进一些,以使持股数量增多,扩大获利的比率。

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可以连续摊低成本,行情跌得越低,可以买得越多,而资金有限者就不能使用此法。

以保本为前提进行投资

股票保本投资的“本”和一般生意场上的“本”概念不一样,并不代表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而是指不容许亏损的数额。因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人人各不相同,即使购买同等数量的同一种股票。不同的投资者所用的资金也大不一样。通过银行融资买进的投资者所使用的金额,只有一般投资者所用金额的一半。所以“本”并不是指买进股票的总金额。不容许亏损的数额则是指投资者心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那一部分,即所谓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法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人的现金都是有限度的。因为它的关键不在于买进而在于卖出的决策。为了做出明智的卖出决策,保本投资者必须首先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本”,即不容许亏损的那一部分。其次,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

比如,若某股票投资者心目中的“本”定为投资总额的1/20,那么他的获利点即为所持股票市价总值达到最初投资额的150%时,此时该股票投资者可以卖出持股的1/3,先保其本。然后,再定所剩下的“本”,比如改订为20%,它表示剩下的持股再涨20%时,再予卖掉1/6,即将这一部分的“本”也保下来了。以此类推,再订出还剩的持有股票的本。上述获利卖出点的确定是针对行情上涨时所采用的保本投资法策略。至于行情下跌时,则要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者心目中的“本”时,即可卖出,以保住其最起码的“本”的那一点。如假定某股票投资者确定的“本”是其购买股票金额的80%,那么行情下跌20%时,就是股票投资者采取“停止损失”措施的时候了,即全身而退以免蒙受过多亏损。这就是保本投资法的关键在于卖出决策的道理所在。保本投资法一般适用于经济景气明朗时,股价走势与实质因素显着脱节时,以及行情不太明朗的情况。当行情上涨时先保其本,行情下跌时则果断止损。

短线和长线操作技巧

作为长线资金,大多寻求稳健的投资路径,因此,如何准确地判定一个股票的底部和如何分批投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短线炒作则完全不同,不着重寻找底部,只着重拉升段。

对短线操作者的要求

短线投资一般持股时间不长,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两周。投资者一般希望在短期内能大涨起来,利用个股较大的波动来牟取差价。因此,短线操作对投资者要求较高,需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良好的心理

这是短线制胜的先决条件,在进行操作决策时要胆大、心细、果断,同时有风险承受能力。

2.相当熟悉市场

这需要做到对大多数股票有一般性了解(即通常所说的公司业绩、财务以及经营的基本状况),对1/3到半数的个股有较深入的了解(除更详细的一般性内容外,还要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股票历史走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

3.对市场的敏感程度强

即把握市场脉搏,追逐市场热点的准确度高,这一点是基于对市场十分熟悉的基础上升华而来的。

把握好短线买点

短线选股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分析,尤其是对图形的研判。

1.一般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