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
6544600000028

第28章 荆轲刺秦王(1)

首灭韩国,秦国加快统一步伐

战争仍在继续。

公元前232年,秦军攻赵,在番吾(今河北省灵寿)遭遇李牧阻击,大败而回。

公元前231年,秦国成功策反韩国南阳守将腾(姓氏不详),封其为内史(秦国官名,掌管京师民政),因此在历史上,此人又称为内史腾。

公元前230年,秦国以内史腾为将,发兵进攻韩国。嬴政弃本土诸多名将不用,而将此重任交给降将内史腾,自然是看中了他熟知韩国的情况,而且在韩军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内史腾果然不负厚望,一举攻克新郑,俘虏了在位九年的韩王韩安。秦国遂将韩国灭亡时的全部领土改建为颍川郡。

韩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韩国的灭亡,自然是由于秦强韩弱,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天下统一已是大势所趋。

战国的乱局源自春秋,但其战乱的规模和损害程度又远胜于春秋。《战国策》曾经这样生动地描述:一场大战下来,战死者的丧葬费和伤者的医药费,再加上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不偿也”。死伤的将士“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曝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战败的国家“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

而自三家分晋的两百多年以来,这样的大战连年不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对于结束战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实现统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如果说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那么秦国凭借着先进的政治制度、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已经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成为众望所归的“乱世终结者”了。

内史腾也许是出于顺天应民的想法,才主动投降秦国,并且甘为驱使,充当了灭亡韩国的捉刀人。

赵国名将李牧

嬴政的下一个目标是赵国。

也是天意使然,公元前230年,赵国的代地发生大地震。据《史记》记载,“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拆东西百三十步”,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到了公元前229年,赵国又发生大旱灾,庄稼地里颗粒无收。民间传唱着一首歌谣:“赵国哭,秦国笑,谁要是不相信,那就看看地上长不长草。”(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上生毛)

秦国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再度出兵攻赵。

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翦率领,兵出上党,直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另一路由杨端和率领,兵出河内,进逼邯郸。

赵国则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

中国古代有一篇《千字文》,是少年儿童通用的启蒙读物,其中有一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所谓起翦颇牧,就是指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因为这八个字,后世也有人将四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战国时期人才辈出,能够与这四人比肩的兵法家不在少数,吴起、乐羊、孙膑、庞涓、樗里疾、甘茂等人都可圈可点。所以将“战国四大名将”改为“战国后期四大名将”或许更为合适。

王翦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自幼研习兵法,少年投身军旅,通过累积军功,一步一步做到将军的级别。据史料记载,王翦第一次独当一面,是公元前237年进攻赵国,取阏与、轑(liǎo)阳等地,为秦国攻占漳水流域立下大功。秦国诸多将领中,王翦以稳重而闻名,号称“不败之将”。

同样没有打过败仗的李牧是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人,原本镇守代地、雁门一带,防备匈奴人进攻。

匈奴即春秋时期的戎人、狄人,战国时期的胡人,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他们逐水草而居,善于骑射,经常入侵秦、赵、燕等国北部边境,所到之处,屠杀平民,焚烧房屋,摧毁城池,劫掠财产,给这些国家造成巨大的困扰。

由于匈奴人骁勇善战,来去如风,防不胜防,各国都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只能抓紧修筑长城,企图依靠城墙将匈奴人拒之门外。

即便如此,匈奴人仍然能够突破长城的薄弱环节,抢到他们所需要的牛羊、粮食和俘虏。

然而,当他们遇到李牧的时候,发现自己遇到了最难对付的敌人。

李牧也是采取防守策略。但是和别人有所不同的是,他在雁门关外修筑了许多烽火台,又派大量骑兵出去侦察,因此每次匈奴人来进犯,他都能提前得知情报,及时将部队、百姓和牲畜、粮食统统撤入城内固守,坚决不出战。

匈奴人不善于攻城,也不善于打持久战,又抢不到粮食来补充军粮,只好在城外叫骂一番,空手而归。

匈奴人一走,李牧又活跃起来了,将部队拉到关外去练习骑射。战士们没有和匈奴人正面交过锋,因此没有军功,他就根据平时训练的成绩予以提拔,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便安排到相应的位置上使用。雁门边境交易频繁,官府在市场上常常能够收到大笔税金。李牧将这些税金全部截下来,用于改善部队的生活和待遇。他几乎每天都要杀几头牛来犒劳士兵,还时不时让人买来好酒与将士们同饮。毫不夸张地说,雁门守军是全赵国——不,应该是全天下待遇最高的部队。将士们牛肉吃着,小酒喝着,日子一长,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纷纷主动要求出战。

李牧本来笑眯眯,很和气的样子,一听说有人要出战,立刻板起脸,下令说:“一旦匈奴人来犯,全体将士立即退进城堡,决不出战。如果有谁不听军令,擅自出战,斩首示众!”

就这样,他在雁门驻守了几年,赵军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匈奴人也没占到任何便宜。匈奴人每次冲到雁门关外,对着厚厚的城墙无可奈何,便极尽辱骂之能事,嘲笑李牧是胆小鬼。

城内的将士也有人暗中说:“咱们的将军确实是个胆小鬼!”

李牧听到,只是笑笑,不当一回事。匈奴人撤走之后,他照样出关训练士卒,周而复始。

那时候还是赵惠文王当政。

赵惠文王在历史上口碑不错,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沉不住气。他听说李牧一直闭关不战,也认为这是一种胆怯的表现,多次派人去责备李牧。但是责备归责备,李牧照样是我行我素,甘当缩头乌龟。后来,赵惠文王干脆让李牧回来,另派他人去驻守雁门。

新守将一到雁门,便忠实地执行了赵惠文王的命令。匈奴人每次入侵,赵军都针锋相对,主动出击,结果一连打了几次败仗,部队伤亡惨重,边境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遭到毁灭性打击。

赵惠文王只好又厚着脸皮去请李牧出山。

李牧将家里的大门关起来,推说自己生病。但赵惠文王还是一再相请。李牧说:“如果您一定要用我,那就允许我用我的方式,不要再进行干涉。”

在得到赵惠文王的保证之后,李牧又回到了雁门。他一到部队,又恢复了原来的做法,将雁门防守得像铁桶似的。一连几年,匈奴人都一无所获,他们半是失落、半是蔑视地说道:“那个胆小鬼又回来了。”

就在匈奴人百无聊赖之际,李牧开始行动了。

他挑选了一千三百乘战车,一万三千名骑兵,披甲勇士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袭击部队。然后让百姓们出关去放牧,弄得满山遍野都是牛羊。

匈奴人得到情报,开始还很谨慎,派出小股部队去试探,结果斩获颇丰。单于(匈奴首领称谓)看到那上千头抢来的牛羊,禁不住大喜,亲自率领大军前来进犯雁门。

迎接他们的是铜墙铁壁一般的赵军部队。

单于看到这副阵势,多少有点吃惊,但是不及细想,因为赵军突然阵门大开,一千三百乘战车在前,五万名弓箭手紧随其后,朝着匈奴军直冲过来。

平原上作战,战车的威力远远大于骑兵,但是灵活性就差很多。匈奴人对于赵军的车阵,早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付办法。单于一声令下,匈奴骑兵便向两侧移动,让开大路,准备从两翼进行包抄。

赵军显然早料到了这一招。只听得中军一通鼓响,一千三百乘战车放慢速度,排成了十余个环形车阵。这样一来,战车变成了临时堡垒,弓箭手则躲藏在车阵内,用强弓劲弩射杀敢于冲击车阵的匈奴骑兵。

匈奴军冲杀数次,都不能突破赵军环形车阵。此时赵军的步兵也排成密集队形,长戟在前,短兵在后,弓弩压阵,如同森林一般压过来。李牧的这种战法,使得匈奴骑兵的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单于一看势头不对,连忙命令全军撤退。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李牧的一万三千名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过来,如同两把铁钳,牢牢地封住了匈奴军的退路。

匈奴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以及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骑马射箭的本领。如果丧失了机动力而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原部队混战,基本上等于找死。

这一战的结果,匈奴军战死十余万人,单于侥幸逃得性命,从此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

李牧因此名声大震,号称“北边良将”,并且在廉颇出走之后,成为支撑赵国大局的主要将领。

在秦国与赵国的战争中,只要李牧出马,结局必定是赵国获胜。当然,迄今为止,李牧和王翦还没有正面交锋过,究竟谁是当代天下第一兵法家,在即将到来的秦、赵两国决战中,答案似乎很快可以揭晓。

尉缭的反间计

公元前299年,秦国的不败之将王翦和赵国常胜将军李牧在战场上狭路相逢。双方都采取了谨慎的策略,开始构筑防御工事,一方面小心翼翼地看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方面贼溜溜地盯着对方,企图找到可以突破的弱点。

时间一长,嬴政有点着急了,他将李斯和尉缭叫来说:“我军劳师袭远,补给线长;赵军以逸待劳,补给线短。如果战争这样长期拖下去,怕对我军不利。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李牧离开军队,为王翦搬开这块绊脚石?“

李斯和尉缭相视一笑,回答说:“咱们不是有郭开嘛?”

自从嬴政亲政后,尉缭便成为了具体负责对各国实施反间计的总指挥。尉缭的弟子遍布天下,哪个国籍的都有,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他们奉命游走于诸侯宫廷和市井乡间,将秦国的谣言传播到各国朝野,同时拉拢和收买各国的“有志之士”,诱使他们为秦国服务。公元前233年收买郭开阻止廉颇回国,公元前231年策反韩国的内史腾,都是尉缭师徒的杰作。可以说,尉缭在正面战场之外,开辟了一个秘密的第二战场,这个战场上使用的武器不是矛戈剑戟,而是书信与黄金。

负责与郭开对接的间谍,是尉缭的得意门生王敖。

王敖轻车熟路,以商人的身份来到邯郸,顺利地将一万两黄金送到郭开府上。

这样的生意,郭开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他毫不客气地收下黄金,打了收条,却给了王敖一半回扣,说:“我为秦国做了这些事,赵国就要灭亡了,请您在秦王面前为我美言几句,让我做个秦国的臣子,我感激不尽。”

不久之后,谣言传开,说李牧、司马尚与秦军私通,将要倒戈一击,引秦军进攻邯郸。赵迁听到,便将郭开等重臣召来问个究竟。

郭开给了赵迁一个肯定的答复。

赵迁听信了谗言,派将军赵葱和颜聚去代替李牧和司马尚,并且要李牧赶回邯郸复命。

李牧收到命令,长叹一声:“赵国就要灭亡了!”

他不是目中无人,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抵挡秦军,而是知道赵国已经被奸佞小人掌握,赵王又昏庸无能,即便有十个李牧,也无法挽回颓势了。

既然是那样,回去肯定也是死路一条,不如逃走。李牧这样想着,将大将军的印绶留在营帐中,悄然离去。

然而没走出多远,李牧就被赵葱派出的追兵抓住,送回邯郸斩首。同时司马尚也被罢免。

三个月之后,王翦攻破赵军,杀死赵葱,活捉颜聚。秦军还没打到邯郸城下,赵迁便被郭开挟持,开城投降了秦国。

据《史记》记载,赵迁的母亲,本来只是一名宫中女优,有宠于赵悼襄王。赵悼襄王本来已经立王后所生之子赵嘉为太子,后来经不住女优的软缠硬磨,便改立赵迁为太子。而这位赵迁,素来行为不端,轻信谗言,两次被郭开算计,最终自毁长城,当了亡国奴。

邯郸投降后,赵嘉逃到代地,在众位宗室大臣的拥戴下,自称赵王,也就是历史上的代王嘉。这个流亡政权存在了六年,于公元前222年被秦国大军所灭。

关于李牧的死,史上有多种说法。《史记》认为是郭开所害,《战国策》认为是一个名叫韩仓的人陷害了李牧而逼使其自杀,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国的谋士顿弱设计杀害了李牧,《列女传》则称是赵迁的母亲(那位女优)接受了秦国间谍的贿赂而唆使赵迁诛杀李牧。

至于郭开的下场,正史中没有记载。据冯梦龙杜撰,郭开投降秦国,受到嬴政封赏,完成了他从赵国重臣到秦国大夫的华丽转身。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回邯郸搬运黄金的途中,被李牧旧部截杀。这也许是小说家对于历史的一种良好愿望吧!

太子丹的怨恨

秦国灭掉赵国后,派王翦率军顺势北上,兵临易水,在易水以西打败燕代联军,直逼燕国的首都蓟城。

这时候燕国的君主,是燕惠王的曾孙姬喜,因为死后没有谥号,史上称为燕王喜。

前面提到,秦王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直到九岁才回咸阳。在邯郸生活的那些年间,嬴政认识了一位来自燕国的小人质,两个人身份类似,年龄相近,自然而然玩到了一块,可以说是总角之交,关系好得不得了。

这位燕国人质便是燕王喜的儿子姬丹,当时被称为赵丹,史上一般称为太子丹。

后来嬴政回到秦国,当上了秦王,太子丹又被改派到咸阳来当人质。燕王喜的本意,太子丹和嬴政两小无猜,将他派到秦国,也许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吧。然而让太子丹没有想到的是,儿时的玩伴长大之后便变得面目全非,从嬴政的眼中已经看不到丝毫昔日的友情,只有高高在上的倨傲和盛气凌人的蔑视。

太子丹受不了嬴政的气,一怒之下,便从秦国逃回了燕国。

自古燕赵多悲慷之士。太子丹此举,从好的方面说,是性格刚烈;从不好的方面说,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让秦国有了进攻燕国的口实。回到燕国后,太子丹仍咽不下这口气,总是想找机会向嬴政报仇,然而秦强燕弱,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太子丹只能空自嗟叹,无可奈何。

嬴政亲政后,频频重拳出击,蚕食山东各国土地,吞并天下之志昭然若揭。燕国和秦国之间,本来有赵国相隔,互不搭界,可是随着赵国一步一步走向衰亡,燕国人也感到危险越来越近。太子丹既怨恨嬴政的不仁不义,又担心燕国会遭到秦国的攻击,便向老师鞠武请教:“我想向秦王报仇啊,请问您有什么好办法?”

报仇?鞠武被他这个想法震惊了,很干脆地说:“现在秦国的土地遍天下,攻取三晋有如囊中取物。秦国北有甘泉、谷口等要塞,南有泾水、渭水灌溉肥沃的土地,并拥有巴蜀、汉中的富饶资源,西有陇山、岷山,东有函谷、武关,人多势众,武器精良,请问您用什么向秦王报仇?只要他心念一动,长城以南、易水以北的燕国就无法安生,我看您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不遭受秦国的进攻,不要再为了当年所受的一点点侮辱就成天想着要去批他的逆鳞了!”

所谓“逆鳞”,据《韩非子》记载,是龙脖子下面的一小块白色鳞片,因为是全身血管总汇之处,特别敏感。龙虽然高贵,只要应付得当,也可以亲狎甚至骑玩。但是如果有谁不小心碰到这块逆鳞,就算龙的脾气再好,也会如同火山爆发一般暴怒,将此人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