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相国魏裔介
6568000000024

第24章

此时,鳌拜依然红着脸,在大学士图海与班布尔善同僚眼神的怂恿下,开口辩道:“皇上,魏裔介与吕宫同为汉民大臣,难道您就不认为他们在袒护汉人吗?”

鳌拜此言更激起了顺治对其愤怒,顺治帝强压怒火道:“鳌大人,你身为本朝重臣,理应联合诸位大臣,以朝务为重,为朕排忧解难,帮朝廷处理国事,切不可以己之心去衡量他人,更不可划界线于满、汉之间。魏裔介自入朝以来,刚正不阿,知无不言,言无不益,切关国家政要,事事适时,句句据实。这是被朕所检验过的,朕今日听信魏裔介所言,并非朕一时偏听偏信,是魏裔介多年来的所作所为让朕对其信服。魏裔介处事并不只是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汉臣,而事事偏袒汉人。他是站在朝廷的高度,站在广大百姓的角度来处理事情的。”

顺治帝顿了顿,又言:“吕宫也是一位少有的以身作则之臣,为朕出力不小,朕也同样敬之。”

顺治说完,看了看鳌拜,又瞧了瞧魏裔介,面对满朝群臣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这些朝臣,一定要和睦相处,你们和睦了,朕的整个朝廷才可和睦,整个江山才可和睦啊。否则,各持己见,为所欲为,会为整个朝廷带来动荡。朕自亲政以来,即主张各衙门,各级官员奏事,满汉大臣并重,尔等不论满臣或汉臣,不论大小臣工,皆朕心腹手足,朕都一视同仁。况我满州高官只善骑射,仅会满语满文,对中原王朝的历史、制度、典故、人文知之甚少,这样在处理纷繁复杂的朝务时有所阻碍。故此,朕力主满汉一体,满汉一家,拥护鼓励汉臣进言,提倡满汉群臣同心同德,报效朝廷。然而也许是由于权力之争和意见不一,竟然有些满臣提出了部院衙门应裁减汉官,也有汉臣提出应裁减满官,专任汉人的建议。真是荒唐、荒谬,岂有此理!”年轻的顺治帝说到动情处,又“啪”地一声手掌击了一下御案,令在场的臣子们不由地浑身颤栗。

顺治帝一连串讲完后,其他群臣的表现暂且不说,专说这大清功臣,自认为是此时在朝中除了顺治帝外说一不二的鳌拜,他见顺治帝发起了火,自己站在那里低着头也不敢正视皇上。但其内心还是对以魏裔介为首的言官有些抵触。觉得这些汉臣处处行事和自己的想法相抵触,让自己不得安心,为此鳌拜还是压不住其原有的本性,要设法找对方的茬,攻击对方。鳌拜终于壮着胆子开口了:“皇上,魏裔介处事,事事为着汉人,并不为大清,下臣有真凭实据。”

“噢?有真凭实据……说说看,让朕听听。”顺治扭着头向鳌拜说着。

鳌拜这么一讲,魏裔介的同僚好友们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范文程心想:“哇,大事不妙呀,我怎么说今儿一早起来右眼皮子啪啪跳个不停,上朝之前还烧了三炷香,还是不管用?看来魏裔介今天别说是给其开封赏会了,是大祸临头了。”

鳌拜开门见山道:“皇上,魏裔介先前上了六疏,臣看了后觉得他有为己倾向。其一疏曰:破资格以用言官,这是什么用意?这不就是想说把学历人品不够格的汉人或他的亲信充实到言官队列吗?言官是什么?言官就是皇上的耳目。是为皇上传达奏书抄发章务,指点得失,服务于皇上的机要臣工。这样会是什么结果?这样就是等于塞住了皇上的耳目,误导皇上,以至误国。这多么可怕呀,皇上!这种人的话您也能听吗,皇上?”鳌拜讲完后,看了看顺治没什么反映,他又接着道:“其二疏曰:兴教化以正风俗。这是什么用意?这不正是宣扬他汉人的伦理纲常,让我们都学汉文、汉俗。以汉人的文化、风俗标准来约束我们吗?这样会是什么结果?这种文化会腐化我们,束缚我们,让我们向其靠拢,最终倂掉我们,归他们汉人掌权。皇上你要明智呀!”

“放肆!谬论!你给我住口!朕刚才虽给你讲了几句怨愤的话,这还应该说是朕对你善意的劝解,朕还一直在敬着你。不过,你要知好,万不可自以为是,说些歪理,既伤圣颜,又伤了群臣的关系。魏裔介作为言官,处处关心着朝政,他的上疏适时可用,可据为朝典。你怎么可以把其‘破资格以用言官’说得那样片面,偏离题意,如此曲解呢?你怎么就不能和朕及其他群臣一样大度地接受其良好用意及善意之举呢?‘破资格以用言官’不就是在本朝极其缺乏人才之际,所提出让朕大胆地提拔一些德才兼备的官员,充实到言官之列,以端朝廷不轨之举少走歪路吗?这是多好的见解呀!‘兴教化以正风俗’,提得更好,让国人都走修德修行的道路。这不就是说没有伦理纲常,哪来忠、孝、节、义。没有规矩哪得方圆。”顺治帝在斥责着鳌拜,同时也在暗喻着群臣。

紧接着顺治帝又道:“鳌拜大人,剩下的那几款你就让朕为你提出来吧。其三疏:定会计以清财赋,这是说什么?这不就是指我朝定鼎未久,朝廷及各级官府在对国家未来的建设上,包括河务、漕运及发展民间生产力、用兵等,缺乏远大的计划。没有计划就无法预知经费的多寡,以致造成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建设上易走歪路,还浪费资财,给本不富裕的国朝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朕要说,一个没有定会计的国朝,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朝;一个没有定会计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出入的民族!所以大清朝需要马上接受魏爱卿所言:从上至下大清朝的各级府衙应定有会计,以让大清国有序的稳步发展。缺少会计人员或是人员不精,造成账目混乱,无法精算,收支、预算等致使国家经济造成损失。为此我朝应马上精选会计人员,以清财赋。其四疏曰:重农功以资兵力。这不就是说让我朝从上至下,要重视农业生产,尽其可能地开发荒地,鼓励百姓的种地热情,让人人有地种,绝不可有赤地撂地现象。这样农业生产上去了,百姓有收入了,富了,那么百姓才可为国捐税,以资养我们的军队,军队强大了才可安邦,才可抵御外侵,避免内乱。人民才会在安定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国家才会逐步强盛起来。这是多好的建树啊!其五疏曰:讲律令以清刑罚。这是什么意思?这正指我朝自立朝以来,律令不全,不严,有律不依,执律不严,论罚讲人情,不是轻,就是重,严重的损坏了我朝在百姓中的声望,这很可怕。我朝要健全律令,从今至后我朝从上至下,各级官员百姓,人人都要依律令行事,这样刑罚才可清明,秩序才可井然。其六疏曰:竣大工以恤民生。朕认为这是魏裔介深深地体察到了民间的疾苦,他曾时常对朕讲刚刚从战争中走来的小民生活艰难。应休养生息。除必需的水利工程外,其它的只顾外表的奢侈工程、享用工程一律停建,以恤民生,节俭国库,使大清国迅速地恢复元气。”

“以上是魏裔介费尽了心血,为本朝上了六疏,款款适宜,句句真切,既合时务,又合朕意。立朝纲,重法治,实乃百年大计。朕把这六疏视为立朝本典,这几日正忙着让大学士们拟旨,马上颁布朝廷内外一并实施。朕还要嘉奖魏裔介,重用魏裔介。”顺治帝的这一通讲解,令鳌拜一时天地晕眩,摸不着头脑,前额上露出了虚汗,鳌拜的同僚们也觉得很不自在地低下了头。

相反,魏裔介觉得皇上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并在群臣面前给了自己足够的面子。他觉得当今皇帝很英明、很伟大。这更增加了其誓死报国之心。

事情到此并不算完,鳌拜还要攻击对方:“皇上,在重用魏裔介一事上,下臣以为还须慎重,至少要议政大臣们集中商议后再做裁决。”

“那倒不必了,朕自有主张。”顺治说得很简单,很明了。

皇上为魏裔介准备的这个封赏会此时气氛还依然紧张。不过老臣索尼要发话了。咱们先前说过,此时朝野大臣中可与鳌拜抗衡的大臣也只有索尼这位元老级功臣了。只不过在平时处事上,鳌拜有些强硬,索尼有些圆滑。二者相比,索尼更计高一筹。

为此,索尼在整个殿堂气氛一直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开口道:“皇上,下臣以为今日是魏裔介平定一方贼乱的庆功会,其它的无关本会主题的事情是不是先放一放,改日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