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相国魏裔介
6568000000023

第23章

魏裔介忙吩咐:“还不快把锁链打开!”

“大人,锁链早已砸开了,只是被这些吓怕了的妇女死死向里拽去。任凭我等如何劝说,她们也不听,拼命地向里拽着锁链,我等在外拽不开门。”

听到此,魏裔介沉思片刻后,对下从道:“快去大门外把那些守望的乡亲们都叫来,看看这些随来的乡亲们有没有被丁三抢来的家妇关在里面?”

下从听命去叫,不大一会儿外面的乡亲们进到了内院,其中一个为首的老翁,被魏裔介叫住,等魏裔介问清他女儿就在牢内后,魏裔介对其叮嘱一番,老翁便来到牢房门前,借着缝隙边望边叫道:“珍儿,我是爹爹,你听到了吗?有好心的大人来救咱们了,快开开门吧。”老翁边呼唤着女儿的名字,泪水边从眼眶滚落。

听到爹的叫声,牢门打开了,那个珍儿首先冲了出来,扑到了他爹怀里,父女相拥在一起,直听到一阵揪心的痛哭。随后,那十来个妇女也冲了出来,其中有妙龄貌美的女子,也有成熟佳龄的少妇,她们同样寻到了自己的亲人,相拥在了一起,哭声撕心裂肺。

“乡亲们,我们要感谢这位救命的青天大老爷呀!老爷,我们给你磕头了。”一位悲痛的老者刚言完,满脸泪花花的乡亲们齐刷刷地给魏裔介跪下了。

“乡亲们,对下官施如此之重礼,下官可担待不起。为民解怨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这是下官的职责,不必感谢。快,快请起!”魏裔介一一挽起了诸乡亲并道:“这个该千刀万剐的匪贼丁三今日终被擒住,本官一定要把这个罪大恶极的家伙交由朝廷处置。乡亲们,我们的亲人得救了,应该高兴,都不要再哭了。来!大家站好队,我们把山贼偷抢我们的粮食等物,就依人头平分给大家。”魏裔介言完,众兵士便扒开仓门,把山贼偷抢来的粮食、衣物等分发给众乡亲。

众乡亲总算露出了一点微笑。

那边丁小宝带着兵士向乡亲们发放粮食,这一边魏裔介则身心放松地信步闲游起来,仔细观看书院的陈设,并由此而浮想联翩……

这座封龙书院对魏裔介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中国北方文化圣地,他对此仰慕已久,一直想前来观摩,但一直没有机会,想不到今天自己竟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此地,其心情复杂、澎湃。魏裔介望着这座早在汉朝就已兴起的封龙书院,中途几经衰落,又几经复兴,尤其是到了明代中叶,他的高叔祖时任兵部侍郎的魏谦吉,前来拜谒书院,看到了书院的残败景象,不由地心酸怜惜,随即慷慨解囊出资重修了封龙书院,并亲自指导塑造了“孔、颜、曾”三圣塑像,立于书院正中的院堂内,并请来名师为各地前来求学的学子在此讲学授课。此地为当朝培养了大批治国文士,书院一时又重振辉煌,闻名国内。可如今又趋于残败,并沦为山贼的匪窝,实乃令人痛心。

魏裔介双手触摸着三圣塑像,心头不免又一阵酸楚。

“老爷,遵您指示,一切分发妥当。”丁小宝一语打断了魏裔介的思绪。

“好!乡亲们都还满意吧?”魏裔介问道。

“乡亲们都很高兴。”小宝答道。

随后,魏裔介望着乡亲们说上了几句安慰话与道别话,并把当地县府的县令叫到近前,嘱托道:“要稳定百姓们的情绪,维护当地的安定,大力发展生产,让百姓尽快过上安稳富裕的日子。”魏裔介还特别对县令嘱咐道:“要派人守护好封龙书院,本官还朝后会说服皇上,向书院拨银,重振书院当年辉煌!”说完,魏裔介即带上众兵士离去。

与此同时,上述各县也传来了击破丁三余部据点的胜利消息。尤其是丁三设在繁峙县的一个重要窝点,被当地官民一举铲除。

就这样,历时一月有余的剿灭山贼丁三的行动宣告胜利结束。

当地官民为再次过上平安日子,而擂鼓庆贺并与官兵联欢同乐。

翌日,风平气清,秋阳高照。魏裔介带上众兵整装待发,一路押解着山贼丁三,轻松返京了。

在到京城内城时,魏裔介等又走在了这条熟识的繁华大街上。

两旁的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再往前走,忽然看到大街上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儿,魏裔介再仔细瞧瞧,只见有部分店铺的商品被洒落街面,店铺的主人与行人神色慌张,有的在忙着拾掇商品,有的则格外留神,小声议论。街上的人们见有官府的大队人马过来,都纷纷躲避一侧,不敢正眼相看。

见此,魏裔介觉得内有蹊跷,便下马打探,可众人见了他,也纷纷躲闪。魏裔介由于要急着进宫,便叮嘱小宝道:“小宝看到了吗?”

小宝领会老爷的意思,忙道:“看到了。”

“那你回头就帮老爷暗查此事。”魏裔介道。

小宝点头应允。

皇上得知魏裔介凯旋返京的消息后,派几名亲信大臣躬迎于午门之外。得此礼遇,魏裔介心中惊喜,并在此与诸大臣进行了简单的程序交接。之后,在内侍的前引下,魏裔介与两副将穆里玛、史飞标及丁小宝四人来到了太和殿。

走入正殿,只见顺治帝端座殿上,文武百官站立两旁。魏裔介及穆里玛、史飞标与丁小宝忙上前叩头,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魏裔介等免礼。”顺治帝和颜悦色,神情爽朗地说道。

随即,顺治帝切入正题道:“魏裔介等不负朕望,仅领少数兵丁,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抓获了顽固的匪贼,让直隶西部太行山一带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宁生活,使我大清国威名永存子民心中,理应嘉奖。”说到此,顺治帝又问了一句:“魏爱卿,你在返京路上所看到京畿平原一带沿途百姓如今生活如何?”

魏裔介在众百官的注视下拱手施礼,道:“皇上,下臣正想与您诉说此事。实不相瞒,这一带的部分百姓如今还在遭受着部分旗人的圈地之苦,被强迫为奴民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下臣敬请英明的吾皇为这一带的百姓做主。”

魏裔介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的空气骤然显得紧张了起来,只见鳌拜怒目横视,目光凶冷地直逼魏裔介,可他再看看皇上,却欲言又止。鳌拜的同僚班布尔善、图海等也都向魏裔介投去了敌视的目光。

站在魏裔介一旁的龚鼎孳轻轻地拽了一下魏裔介朝服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多言语,免伤和气,以缓解气氛。此时只听得顺治帝“啪”的一声,用手拍向御案,厉声喝道:“鳌拜大人,前几天朕让你负责去畿南巡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你回来后向朕怎么说来着?说是这一带百姓蒙皇恩普照,各安其所,生活富足,各级官府的官员更是遵典行事,为民解困,爱民如子,没有半点的越轨之举,显然一派升平盛世。让朕听了好欢心。这倒好,闹了半天你是在哄骗朕,在谎报实情,在欺君!”顺治越说越急,便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在群臣面前来回踱着步。

鳌拜终于按耐不住了:“皇上,为何只听魏裔介一面之词,不信本臣所言?难道魏裔介所言皆是事实吗?本臣所言皆是欺君误国的罪言吗?”

“鳌拜大人,朕如今宁信魏裔介,不可轻信于你,大人不必着急,听朕与你慢慢解释:鳌拜大人你做为满人,大清能有今天与你的功劳是分不开的,你为大清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你常常居功自傲,在朝中为事,你不为大清着想,只知偏袒旗人,这样常常让朕在朝中处理起满、汉之间重大问题时误听你言,常让朕陷入疑团,不知所措。朕想你也知道,大清不只是满人的大清,它是整个国民的大清,朕这个天子也不只是满人的天子,朕是全中国所有人的天子。不言而喻,你们这些大臣自然也就是全国民众的大臣。为此,我们处事要想到所有的臣民,绝不可顾此失彼。就今天此事而言,你到畿南巡察归来向朕禀报后,朕当时确实很高兴,但随之在家服丧期满的本朝大学士、江苏武进县的吕宫归朝复职,也路过此地。朕无意中又顺便询问了吕宫,吕宫之言与你相反。为此,朕这几日一直想召你理论此事,这不,今天魏裔介所言与吕宫相同。鳌拜大人,你说朕应听谁的呢?”

顺治一番话,说得鳌拜一时无法对答,脸憋得通红,心在“砰砰”地跳着。鳌拜觉得皇上在实实在在地揭自己的短,在群臣面前大伤自己的面子。此时,他面对皇上,面对群臣顿然觉得很丢人扫兴。因为他这位先前的战场骁将,如今在平稳的朝野政治环境中处事总是那样的顾此失彼,有悖于皇上的典治策略,为自己的利益向皇上谎报一些事实,这样往往在皇上质询下,在群臣面前站不住脚。所以他遇事常在众臣面前显得尴尬羞耻。但是为驳回自己的面子还得硬着头皮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