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6591000000011

第11章 丢掉胆怯和害羞,更快融入新集体

生活:初入职场,对新环境不了解,因害怕说错话而不说

话,难以融入新集体。

修行:胆怯是自己吓唬自己。

有一次跟朋友聊天,他跟我说起了公司新来的一个大学生,“我觉得跟他交流特费劲,感觉他不是这个部门的。”我问他原因,他说了几个细节。

他们部门每个星期都有一次项目例会,主要是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估、跟进正在进行的项目,对将要着手的项目进行创意汇总。这种会议之所以每个星期一次,就是为了集思广益,让项目更顺利地进行,大家的发言自然是会议的重心。可新来的大学生每次开会都很少说话,有时问他有什么意见没有,他就说“目前没有”,要么就说“这个项目创意挺好的”。

“他来了快三个月了,一次建设性意见都没提出过。你知道做创意这行,需要的就是点子,不管是好点子还是孬点子,都得说出来,大家一起琢磨。但他就跟个局外人一样,好像这些项目都是我们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朋友抱怨说。

我问他 :“他只是开会时这样,还是平常就很少跟你们交流?他工作能力如何?”

朋友说 :“他执行力很好,理解能力也不错,说实话是个好苗子,可就是不跟我们交流。不光是开会,平常我们闲聊,说点工作以外的闲事儿,他也一言不发,有时候都忘了他坐那儿了。我们有时开他玩笑说 :‘你不说话是不是心里正鄙视我们呢?’这孩子急得脸都红了,急着说‘没有,没有,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其实他也是个实诚人,埋头苦干,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可他不开口,有时我都怀疑他适不适合在创意部门了,留在制作部门会不会好点?”

我想了想跟他说 :“你可以私下跟他交流一下,问问他做这份工作是否吃力。还有,最好表现出你对他开口说话的期望。然后再观察他一段时间。”

过了一段时间,我跟这位朋友一起吃饭,又聊起了这个事情。他说跟这个新人聊过一次后,对方表现好多了,会上也开始提意见了,虽然意见不成熟,但起码觉得跟大家一条心了,共事起来舒服多了。

人不同的性格造成在面对新环境时有不同的表现。活泼、外向的人更容易融入新环境,而内向的人则比较慢。按照朋友的描述,那位新人的性格内敛,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进入新环境后容易胆怯,常怕说错话而不敢开口。

克服胆怯,最重要的是克服内心的不自信,以及对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的过度夸大,说白了,就是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我想起了一个佛教故事,可以跟所有畏惧新环境的人分享。

在古老印度的王舍城外有个寺庙,叫作松寺,享誉古今。有一天,松寺里来了一个刚刚受戒的比丘,是个老人家,对佛法还不太了解。

有一日,师父对这位比丘说:“有个女居士非常虔诚,也非常聪明,对佛法有一定的了解,对比丘非常恭敬,是个有清净心的人,时常会来寺里请这里的法师开示。她每天会供养一位比丘,今天轮到你去接受供养了。”

比丘一听,心里特别害怕,怕自己佛法不精,女居士比自己强,既担心露怯,也担心不能给女居士正确的指引,所以不敢去。但这是寺里的安排,又不能不去。比丘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前往女居士家里。

因为胆怯,比丘这一路走走停停,恨不得中途出个什么事,这样就不必去了。可一路上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他还是到了女居士家里,但已经超过了约定的时间。

女居士看到比丘,觉得这位比丘年长,一定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师,所以特别欢喜。她恭恭敬敬地让比丘上座,并给了特别的供养,希望能从比丘那里得到宝贵的佛法。供养结束后,女居士跪在比丘座前,行五体投地大礼,诚心求法。比丘如坐针毡,满头大汗,“我哪里懂什么妙法,我也刚入佛门。”他很想这样告诉女居士,但看着女居士无比虔诚,又说不出口,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于是不自觉说了一句 :“人愚无知,实在苦恼!”其实他说的是自己,可女居士却当成了一种开示,跪在那里低头思索。趁着女居士思考琢磨的时候,比丘一溜烟跑回了寺庙。

女居士想了很久,竟然立即顿悟 :“原来苦都是来自愚钝无知,这正是十二因缘的根本啊。愚钝才远离佛法,无知才不懂佛法,导致不断经历轮回,生出诸多苦恼。”她反复琢磨,立即证得须陀洹道(佛教将众生分为十类,其中有四类已经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了轮回,称为四圣,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其中声闻是四圣中的最初级,分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须陀洹果为初果,是俗人初入法道的第一个等级)。

女居士顿悟之后,很感激比丘,于是打算拿一些贵重的衣衫给比丘。可等她一抬头,却发现比丘不见了,她以为比丘用神通飞走了,所以拿着衣衫到松寺去找。

比丘回到寺庙后便躲了起来,觉得自己错教了人家,担心人家会找上门来。这事被比丘的师父知道了,师父知道女居士证得了须陀洹果,于是告诉了比丘。比丘这才知道,一切胆怯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非常可笑。后来这位比丘证得罗汉果位,他就是五百罗汉里的摩诃罗尊者。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胆怯其实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比丘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会不会威胁到女居士的求法之路,所以胆怯 ;职场新人则担心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从而威胁到职场生存,所以胆怯。

一般而言,胆怯表现为与陌生人相处紧张 ;在人多的时候不敢说话、不愿说话,不敢看他人的眼睛;在公共场合手足无措,局促不安,说话没有逻辑。胆怯通常出现在以下三种情境中 :

(1)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时。比如新生入学、新人入职等。当周围的人际关系变得陌生时,胆怯就会出现。

(2)经历过失败的体验后,再次面临同样困境时。比如职场新人在某个问题上犯过错,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会产生“要是再犯错怎么办”的担忧,从而产生胆怯心理,不敢面对。

(3)自卑的时候。比如职场新人觉得自己刚到公司,对公司不熟悉,工作能力不够,所以容易感到自卑,不敢发表意见。

要想克服胆怯,就要找到胆怯的根源。如果是性格内向造成的胆怯,则需要跟一些开朗的同龄人多相处 ;如果是认识性胆怯,即太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担心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则可以多和人交流沟通,尝试多说话,放下包袱 ;如果是因为失败挫折导致的胆怯,则可以通过提高个人能力,克服自身弱点来解决,不要自我逃避。

其实还是那句话,胆怯都是自己吓自己,自己对未知进行了过多负面的思考,并扩大了负面后果带来的影响,导致事情还没发生,就在脑海里形成不好的结果,好像已经身处威胁中一样。胆怯的新人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丢掉胡思乱想的沉重包袱,清空一切杂念,先迈出该迈的步伐,之后才知道下一步是否存在危险。如果连第一步都不敢迈,那么以后只能原地踏步,永远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应走出去,小心走,才能融入新环境,一步步迈向你的理想阶梯。